03.08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看完台剧《想见你》,不由想起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所作的《别赋》,“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这部剧将恋人之间的永诀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想见你》是一部悲剧,当王诠胜在2017年飞机失事,下落不明后,黄雨萱就独自承受着永远失去恋人的孤独,徘徊在悲痛的思念中不可自拔,从此失去了快乐。

《想见你》也是一部喜剧,无论是2019年黄雨萱穿越到1998年变成陈韵如,与李子维和莫俊杰发生的感情纠葛;还是2003年的李子维因车祸穿越到2010年变成王诠胜,但追求黄雨萱的甜蜜过程,他们梦里的故事都是温暖的,而不是压抑的。

一、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论是《周公解梦》,还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都说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历会影响到潜意识的梦。

每个人做梦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做梦的时候,梦中的场景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

有朋友说曾经有一个研究,说人类的梦境,是在彩色电视出现以后才变成了彩色。也就是说色彩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才进入人们的梦中,梦里的世界才有了颜色。

但我仅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即使到现在,做梦出现的场景也大多是黑白的。人们常说昨日如梦,而当我回忆起过去,如果不借助于照片、视频,第一印象就是黑白的。

这个现象似乎与教育有关,我们看一百年前发生的历史,留存下来的影像大多是黑白照片,让人觉得过去就是一片黑白,没有彩色。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很感谢《想见你》,看到第四集末黄雨萱穿越到1998年,与李子维一起躺在那颗大树下,天空泛着蓝色,绿草茵茵,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梦可以是彩色,过去也是彩色的。

《想见你》的故事里,2019年的世界是彩色,黄雨萱回到的1998年的世界是彩色;李子维的2003年和王诠胜的2010年同样都是彩色的。

原来,我们的过去并不是黑白照片,即使是几百年前的天空,同样都是彩色的。我们做梦回到过去,经历的那些故事、看到的风景同样是有颜色、有温度的。

《想见你》中莫俊杰喜欢陈韵如、黄雨萱喜欢王诠胜、李子维在2010年追求黄雨萱,故事的结局虽然让人遗憾,但他们一起所经历的友情和爱情,就像一场彩色的梦,让人温暖如初。

二、情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脱离城邦者,非神即兽。在古希腊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城邦运转,所以他还说“人是城邦的动物”,换句话说:

人是政治的动物。

《想见你》是一部台剧,两岸关系又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面对的现实,所以从一个政治动物的视角去看待这部剧,也是很有意思的。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说句实话,这部剧里牵涉的政治其实相当少,除了学校里教官体罚学生的政治遗迹、对飞机失事的现实映射,它很干净。说它含有政治性,其实是说它的本土意识是很强烈的,而这或许是编剧的无心栽柳。

我们知道台湾的历史,最早记录是三国时期孙权派遣诸葛直和卫温前往台湾;到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入驻台湾;甲午战争后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直到如今两岸成为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

但那是大国叙事的角度,从台湾本土来说,其实他们是缺少过去、缺少历史、缺少身份认同的。魏德胜的《赛德克·巴莱》讲台湾本地民族反抗日军的“雾社事件”,其实就是在尝试本土叙事,强调本土意识。

《想见你》很成功,这种优秀作品会激发本土的自豪感,成为台湾人共同的时代记忆。就如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这些故事塑造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想见你》这类优秀的台湾本土作品会塑造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而这恰恰又是政治的一部分。

说政治,并不是为了制造文字狱,毁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因为从作品的角度来说,它的优秀又是属于每一个观众的,我们更应该去维护它。

说政治,是想说明这部剧很干净地描述了恋人之间真挚的感情,他们的相爱让人温暖,他们的永别让人心碎,这种情感突破了地域、文化、政治的限制,直达每个人的心里,引起那些经历过相爱、分离的恋人的共鸣,

而这里并没有政治,只有情感的自然流动。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最近比较火的日本北海道知事铃木直道,面对疫情果断关闭学校7天,他说可能有人会批评我们反应过度,但“但政客就是要对决断负责,所有的结果,由我知事本人负责”。是的,政客是要对决断负责,但政治决断的后果,无论好坏都需要每一个民众实实在在地承担。

《想见你》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情感的真挚,它所塑造的梦也是彩色的。我想政治决断也应该努力帮助人们实现情感的自由流动,让两岸每一个人生命可以充满彩色,而不是制造隔离,让情感不能自由表达。

而这,又是时代下有良知的人们,期待政客发挥政治想象力去实现的。

三、理解

《想见你》里黄雨萱从不勉强自己去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从不害怕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梦想,独立干练的她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而陈韵如,她安静地躲在角落里,不让所有人发现深藏在她内心的悲伤。但我更愿意去认识这个女孩,去理解她的无奈与努力。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陈韵如的父母感情破裂,父亲离开了家庭,母亲做陪酒女维持家庭生计。孝顺的她每天早上叫弟弟起床上学,把醉酒的母亲扶回床上休息,然后才去上学。

在学校里,她总是默默一个人,没有朋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她在日记里写的:


我在遗憾的青春中渐渐凋零,

我在失落的荒原中学会了哭泣,

我在扮演自己的过程中,

丢弃了我自己,

我在心里最深处那关着灯的房间,

吟唱着,

只有自己才能拥抱自己的情歌。

后来,她遇到了李子维,这个爱笑的男孩让她的心里照进了光,她有了期待,也勇敢地向他表白了心意。

可惜,李子维因为好朋友莫俊杰喜欢陈韵如,他自己对她也没有心动的感觉,所以拒绝了她。

而当心里受伤的她回到家里,却发现母亲和弟弟都不见了,她以为妈妈带着弟弟走了,不要她了。

亲情、友情、爱情都向她关上了门,正好这时黄雨萱出现,她就在脑海中躲藏起来,任由黄雨萱占据她的身体,扮演着不一样的“自己”。

黄雨萱收获了陈韵如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的感情: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友谊、李子维的喜欢。所以在黄雨萱回到未来后,陈韵如开始扮演黄雨萱,想要借她的一点时光,许自己一点美好难忘。

但是,再完美的表演也有出错的一天,李子维发现了她不是黄雨萱,然后冷漠地离开了她。当她试着再以本来面目和大家相处时,弟弟不适应她,朋友感到别扭,说:以前的陈韵如超级烂的。

这就好像从黑暗的井底爬出,看见了世界的美好,当再次变回陈韵如自己后,又跌落回黑暗中。

万念俱灰的她,想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不想让自己的消失和存在一样,简单几句话,就从大家心里抹去了。于是,她想要死在1999年的小年夜,那样她的死亡就有意义了,别人也会记得她。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黄雨萱劝慰她:只要你再努力一点,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但陈韵如说的,人们并不理解她,大家都叫她努力,但她已经尽力了。活在一个完全不被人需要,不被在乎,不被爱的世界,她又如何努力?

于是,陈韵如跳楼了,她的生命结束了。

但故事就又开始了循环,莫俊杰入狱,李子维出车祸穿越到2010年变成王诠胜,2017年飞机失事;黄雨萱2019年为了找王诠胜再穿越到1998年,陈韵如再次自杀。

整个故事的死结在于黄雨萱闯入陈韵如的生活,代替她生活,让她看到希望,又失去了希望。

所以,再次回到1999年的小年夜的黄雨萱救了陈韵如,然后让莫俊杰毁掉伍佰的那盒录音带,未来的黄雨萱就不会再回到这里了,也就不会再介入陈韵如的生活了。

她也没有再劝陈韵如努力,而是选择相信她:在经历过这一切的悲伤之后,你会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走在夕阳下,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

理解就是最大的馈赠,就是很有力量的支持。是的,陈韵如虽然看待问题的视角存在问题,但有了他人的理解与肯定,她开始接纳自己,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面对更广阔的未来。

而黄雨萱,在失去王诠胜的时间里面,她的世界从未往前。现在,当录音带烧了之后,记忆一点点消失,时间重新开始流转。

当李子维载着小黄雨萱在夕阳下前进,新的故事又会开始。但我们依然会记得《想见你》的故事,记得伍佰的《Last Dance》,记得那句:只有当你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相遇才是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