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左宗棠为什么瞧不上曾国藩?

铁锤文史


文人多有傲骨,特别是左宗棠这样的大文豪。

对没错,一代名帅左宗棠是文人出身,二十岁便中了举人,虽然运气不好,履试不第,但在湖南当地是有名的大学者,名望很高。这样的人,一般眼界都很高,再加上左宗棠是个直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当然,他更是一个军事天才)

这样的人,如果遇到政见不合的人,那多半是水火不容。恰好曾国藩就是与他政见不和。

前面说过,左宗棠乃是一代大家,虽然四十多岁才入仕,大器晚成。但人家名望可是摆在那里的,湖南全省上下,凡是有点儿眼界的名流显宦,都争相与其结交。两江总督陶澍甚至主动与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由此可见左宗棠之名望地位。

而正是因为如此之名望,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后,左宗棠才得以被湖南巡抚奉为上宾,成为湖南平乱的主导者。在湖南,左宗棠不管是跟着张亮基还是骆秉章,那都是最为重要的幕僚,在其运筹调度之下,湖南得以在太平军的攻势下稳住局势。

当时民间甚至有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样的说法。

正是因为打出了名声,这才有了左宗棠后来随同曾国藩一同组建湘军的合作。在湘军中,虽然曾国藩是主管,但左宗棠的话语权也不小。

而且左宗棠不是太瞧得上曾国藩,他嫌曾国藩太笨了。

其实不能说曾国藩笨,主要是曾国藩这个人的作战风格与左宗棠事格格不入的。左宗棠喜欢进攻,好奇计,求速度。而曾国藩就一个字,稳。他当年打太平军就用了一招,“步步为营”。他的湘军不管打哪儿,第一件事儿永远是修堡垒,让你太平军来跟我打,然后耗死他们。

这在左宗棠这样风格的人看来,真的跟个臭傻子一样。特别是前期曾国藩还老输,这就更让左宗棠瞧不起了。

比如有一次,左宗棠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先攻下吴越,而后迂回歼灭叛军的战略,不过这个战略被曾国藩拒绝了。

在后来的战役中,曾国藩所部由于没有执行正确的战略方案,他们也被叛军包围了起来,眼看着就要落下一个被歼灭的下场了。这个时候的左宗棠联合鲍超用尽全力才帮助他们完成突围,也正是从这次事件以后,他对这位曾国藩的鄙视就更加明显了。

在他送给儿子的家书之中,里面不乏对领导的批评之词,而且告诫儿子以后不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左宗棠产生鄙视情绪的根本原因是自身能力强国对方,并且认为曾大人比一般人还要笨,或许这正是“天才”的通病吧。

这也是为何后来左宗棠得势之后,立马组建“楚军”,自立门户,与曾国藩分道扬镳。

但可惜的是,最后曾国藩成了剿灭太平天国的最大功臣,无论是地位还是名望,都远高于他,顶着一顶大清第一汉臣的帽子,手里又有数十万湘军,权势滔天。左宗棠他显然不服,这个榆木脑袋,样样不如自己,凭什么这么牛?

这就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曾国藩是诸葛亮,左宗棠是周瑜。此时的左宗棠对于曾国藩更多的是嫉妒。于是,二人几近绝交,这一点到后来又延续到了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身上。当然,相比于曾国藩,左宗棠更加看不起李鸿章。曾国藩最多是笨了点儿,李鸿章则就是人品不行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其实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合,也反映了他们两的性格差异,两人性格几乎完全处于对立面。

判断两个人能不能培养出一段真挚的感情,首先要确保二人是否有比较统一的性格。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总是会贴近那些和自己地位以及品质相接近的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能产生共同话题,可是左曾二人就并不是如此了。

左宗棠的性格偏向于狂傲豪爽,平时总保持着一种高傲的态度,在处理问题之时也能马上做出决断,从来也没有过扭捏的状态。

可是曾国藩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一个“稳重”的孩子,他也接受了儒家理论的思想塑造,所以说他的性格是比较温和内敛的,在处理事情之时以“稳”为标准,稳重虽然是好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显得有点不够果断了,尤其是在左宗棠这种“爽直”的人看来,他这种“稳”基本就相当于怂,办事情和一个老妇人没什么两样,所以他就对恩人的性格产生了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也会进一步“扩散”到其他方面,以至于后来的曾大人在他眼中“一无是处”,鄙视情绪也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

综上所述,左宗棠之所以鄙视曾国藩,首先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曾国藩就算不提拔自己,自己也不会被埋没。其次是他对曾国藩的能力以及性格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所以他才有点“看不上”。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所谓的瞧不上,更多的只是限于政见,二人同出湖南,又皆是汉臣,到各自执掌一方的时候,还是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觉的。而且遇事大都会帮一把,不像李鸿章那样水火不容。当年左宗棠在西北平回乱的时候,老东家可没少支持,什么粮饷这些从不含糊,甚至兵员也是予取予求。

而曾国藩一生清廉,其死后子女还在乡间,经济拮据之时,大都是左宗棠接济。可见其对于曾国藩还是有感情的。

其实我怀疑,后来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合其实是在演戏,演给清朝的统治者们看的。毕竟当时左宗棠和曾国藩个个都是封疆大吏,雄霸一方。他们两人极其弟子,亲属所加起来的势力,绝对顶得上清朝得半壁江山。要是他们俩公开的穿一条裤子,估计紫禁城里面的有些人可睡不安稳啊。


白话历史君


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晚清重臣,在评价两人时人们常常会合称为“曾左”,说曾国藩比左宗棠年长,其实曾国藩也只比左宗棠大一岁。主要是曾国藩成名较早。1849年,38岁的曾国藩已经是兵部右侍郎,而37岁的左宗棠还因得不到赏识,待在湘阴柳庄。为什么说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呢?两人一开始就水火不相容吗?其实不然。

早年两人相处融洽,左宗棠也多次受到曾国藩提携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期间开始与左宗棠有交集。1860年,在曾国藩又向朝廷强烈推荐左宗棠,于是左宗棠被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工作内容是帮身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打理军务。有一年清廷打算调左宗棠到四川任职,视左宗棠为左膀右臂的曾国藩不肯放人,婉拒了谕旨。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左宗棠有多器重。

因为洪秀全长子是否生还问题而决裂

“曾左”两人然性格差异较大,但也合作了多年,平日还以兄弟相称。真正导致二人关系破裂是关于洪秀全的长子是否生还的问题。

当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占金陵后却没有抓到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曾国藩为了体现湘军大获全胜,直接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上写道洪天福贵已经举火自焚。

但是左宗棠则认为是曾国藩放任攻城的士兵烧杀抢掠才导致福贵被太平军偷偷转移,于是越过了曾国藩直接在奏折上指责曾国藩的过失。曾国藩则认为自己是以诚信为本,两人就这样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上互相指责。

因为这件事,左宗棠看不起治军混乱又想邀功的曾国藩,十几年的交情也彻底闹翻。

结语

总的来说,曾国藩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在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中,左宗棠的才能也在湘军中得到发挥。后来左宗棠被清廷任命为四品京堂和浙江巡抚,背后都少不了曾国藩的助力。

哪怕在两人因金陵一事决裂后,左宗棠被委以重任远赴新疆平叛时,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也是尽心尽力为他筹备军粮和物资,还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任由左宗棠调用,从未因为个人恩怨而加害左宗棠。从这一点上说,左宗棠就不应该瞧不起曾国藩,所以就有了另一种说法的出现。

这种观点认为左宗棠并不是瞧不起曾国藩,也没有因为洪天福贵生死一事与曾国藩绝交,这一切都是只是一出戏,目的是为了打消慈禧太后的疑虑。

因为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汉人,在当时的朝廷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李鸿章和左宗棠也都是曾国藩带出来的人。于是乎,惺惺相惜的“曾左”两人为了打消清廷的疑虑才唱了这么一出双簧。但这些也都只是后人的猜测,你们觉得呢?


正一品贵妃


最主要原因还是左宗棠自视甚高,但是各方面都混的比曾国藩差。


俩人都是湖南老乡,年龄就差一岁,因此算是同龄人。左宗棠自幼才华出众,不过中举之后三次会试都不能中进士。只能给官员们当师爷度日。而曾国藩属于天分不高的那一类,考秀才就考了七次,第六次还因为答题水平太差,被主考官拿出来当“文理欠通”的典型公示,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可曾国藩知耻而后勇,更加发愤读书,曾国藩家书里面说过“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而且他善于总结经验,找到自己文章的问题,专心对缺陷进行打磨。道光十三年,第七次考试中了秀才,第二年就中了举人,然后在道光十八年考中了进士。这一年他才二十八岁,而明清两代进士平均年龄是三十八岁,可以说他比平均年龄早了十年考中进士,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的。接着在朝考中,考入翰林院,这在当时是读书人的巅峰了。在清朝,不是翰林出身,死后谥号都不能有“文”字。作为读书人,曾国藩无疑比左宗棠要水平高的太多了,左宗棠根本就没法比,差了好几个等级。


做人方面,左宗棠也差太远。


两人开始打交道是在咸丰二年,曾国藩奉旨在长沙办团练,左宗棠当时给湖南巡抚做师爷。两个人当时关系还不错。咸丰九年,左宗棠当师爷自我膨胀,侮辱朝廷命官,被朝廷下旨逮捕。曾国藩找了不少关系,才帮他脱身。然后把这个老乡吸收到自己的军队里面当助手,让他到湖南招募团练。到了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受命督办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曾国藩把浙江军务全盘交给左宗棠去负责。又在不久之后推荐左宗棠当上了浙江巡抚。左宗棠举人出身,没了曾国藩的提拔根本当不上这种级别的官员。


不过左宗棠自视甚高,一直看不起曾国藩。两人初次接触后,他给曾国藩下的结论是“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这其实就是左宗棠的一个心理落差,他的科举失败经历,让他对中进士,点翰林,做侍郎的曾国藩有着一种特别的心理,总是放大曾国藩身上的缺点。左宗棠经常讽刺挖苦科举成功人士,“八股愈做的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曾国藩越是做的成功,左宗棠越是要找点他的毛病,来证明自己的“科举无用论”。同时他也有一个瑜亮情节,他认为平定太平天国,封侯这种荣誉都是本应属于他的事业,都被曾国藩抢去了。晚年他为一副描写曾国藩在九江兵败投江自杀的图画写序的时候,也表示即使曾国藩投水自尽成功,天下也有人会把曾国藩的事业进行下去。这其实就是说他自己呢。左宗棠当上浙江巡抚本身就是破格提升了,后来朝廷又让他当上了浙闽总督,这就明显是为了平衡曾国藩的势力。让湘军里面出现两个平起平坐的任务。以左宗棠的聪明,肯定也看出来了朝廷的用心。


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以后,曾国藩兄弟封侯,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的顶峰了,只不过这时候慈禧也开始防备他,找机会要剥夺他的兵权,减少他的影响力。

当时洪秀全的儿子在天京城破以后逃走,一片混乱当中曾国藩接到报告幼天王自焚而死,也以此上报。而左宗棠得知这一情况以后,按说以两个人的交情,要先通知曾国藩,由曾国藩来决定如何上报朝廷。即使他不得不及时上报,也要及时通知曾国藩,让曾国藩有所准备。可左宗棠直接上报朝廷,并且夸大了逃跑的幼天王实力和影响,慈禧如获至宝,一则有了理由处罚曾国藩,二则湘军内部出现这种主动在背后拆台的人物,可见湘军并不是铁板一块,有分化瓦解的机会。


曾国藩知道左宗棠在背后捅刀子以后,也很气愤。他不轻易攻击别人,可是到这一步肯定也不能忍了。他在奏折里面一方面替自己辩护,一方面揭了左宗棠的老底,同治三年左宗棠攻陷杭州时候,也曾经有数万太平军逃走,左宗棠只汇报有千人,欺瞒朝廷。两个人在奏折里面你来我往,互相揭老底,朝廷暗喜,最后无非是和稀泥,虽然没有指责曾国藩,却是大大表扬了一下左宗棠,称他“一代名臣”。左宗棠终于成功的踩着曾国藩上位。


从此二人失和,再也没有私下交往。

左宗棠做人确实有缺陷,他这一生,不仅和曾国藩闹翻了,也跟郭嵩焘,李鸿章,沈葆桢都闹翻了。而曾国藩则善于交友,善于帮衬朋友,提携朋友。跟左宗棠闹翻以后,曾国藩私下很少提及和左宗棠的事情。左宗棠则没完没了的跟人说他和曾国藩的事情,见人就骂曾国藩。接见部下时候更是要大骂曾国藩,他的部下都是湘军跟着曾国藩干过的,对此很不以为然。“其理不直,其说不圆,聆其前后所述,不过如是”,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曾国藩谥号是“文正”,左宗棠谥号“文襄”,对他的科举水平来说,这个“文”字也算是破格给予了。不过曾国藩生前是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是二等恪靖侯,到了地下俩人相遇,左宗棠还是要差一级啊。


身轻如雁


我有靠谱回答。

曾国藩和左宗棠同为晚清中兴名臣,关系闹得很僵,可谓水火不容,时有既生曾何生左之说。其间恩怨小编不做评断,只说一个老左看不起老曾的原因。老曾是个学渣,平常学习一般,但在考试方面却是一把好手,秀才举人进士一路顺风顺水,科名大盛。老左是个学霸,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在考试时却三考三落,到死只是个秀才文凭。按说出水才见两腿泥,科考科考,要的就是考试成绩。平时学习再好,考试一塌糊涂,顶毛线用啊。可是老左不知道那股筋抽住了,就是看不起曾国藩。其实考试么,一靠个人努力,还要考虑运气的成分。现在学霸考不过学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去哪儿说理去。

左宗棠和曾国藩交恶之后,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骂老曾。老部下薛福成回忆:文襄(左宗棠字)每接见部下诸将,必大骂文正(曾国藩死后谥号)。但是好多部将以前都跟曾国藩干过,听了左宗棠大骂曾国藩很不高兴,当面不敢反对,回去个个不悦:你左宗棠跟曾国藩有意见,可以当面去骂啊,或者写信去骂啊,跟我们啰里啰嗦是几个意思。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事那几句话,祥林嫂似的,耳朵都起老茧了。曾左共同的朋友郭嵩焘也验证了薛福成的说法,还跟曾国藩告了左宗棠一状:与左君同席两日,未尝一饭忘公,动至狂诟。啥叫狂诟?就是脏话,类似常公的娘希匹。但是曾国藩却自始至终没说过左宗棠一句坏话,没揭过左宗棠一句恶事,可见二人在为人处事方法上的迥异之处。

曾国藩六十二岁病逝于南京,朝野震惊,一时间亲朋好友的挽联纷纭而至。出名的比如李鸿章: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李鸿章是以曾国藩第一门生自居的,如果说曾国藩是张三丰,李鸿章就是宋远桥。曾国藩是孔子,李鸿章就是子路。曾国藩是耶稣,李鸿章就是彼得。其实亲朋好友的挽联并不重要,肯定说的都是好话,重要的是对头的挽联。比如人没了还去放鞭炮之类。左曾交恶众所周知,现在曾国藩死了,老左不得拍着大腿叫好啊,如果他给来一幅不好看的挽联,曾家人就会很为难,就是要不要挂上去。不挂显得失礼,挂了败坏老曾名声。据说左宗棠听说朝廷给曾国藩谥号文正,大骂道,他都谥文正了,我死后是不是要谥武邪呀。

就在曾家人忐忑不安之时,左宗棠的挽联到了: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说的四平八稳,让一帮吃瓜看戏的围观群众大失所望。好多学者对这幅挽联赞誉有加,过度分析,小编觉得没有必要。其实老左说的只是套话而已。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不用说就是套话。难道还知人不明谋国不忠咋地。同心若金,更是睁眼瞎说。左宗棠和曾国藩啥时候同过心?攻错若石说的更为直接,意思曾国藩有很多错,我骂他是为他好,想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可他是个花岗岩脑袋,死不悔改,我只好像金刚钻钻石头一样骂的越来越狠。自愧不如元辅,也是套话,难道挽联上还写我比你强一百倍。相期无负平生,也是套话。左宗棠老觉得曾国藩有负于他,所以终日喋喋不休,如果无负,你每天为啥骂人家。更年期啊。

所以这幅挽联其实写的很一般,并无过誉之处。但是左宗棠落款晚生,却让曾家人大有面子。啥叫晚生?明清翰林入馆,投刺于先登甲第者,书晚生。用现在话说就是学弟学妹。你比我早读一年大学,我称你为学长学姐。这本来只是文人之间的谦辞而已,但是左宗棠自认为学识文才高出曾书呆子不是一条街,一直不甘居于曾国藩之下,因此二人书信来往都是称兄道弟,从来不署晚生。现在曾国藩去世了,他破天荒署名晚生,其实也是死者为大的礼数而已。可是对于一直看不起曾国藩的左宗棠而言,这个署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曾家人见了感动的泪如雨下。

参考书目:《战天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唐风宋月


左宗棠与同是湖南老乡的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仅年纪相仿,人生经历还颇为相似。

而唯一不同的是,左宗棠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类。如果当年没有曾国藩的极力提携,左宗棠是万万没有机会进入大清朝廷的,更不用说被后世之人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了。

既然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为何左宗棠还会看不上曾国藩呢?为此,有书君做出了以下两点分析:

第一,左宗棠自持能力胜于曾国藩,不免有瞧不上他的意思

左宗棠曾被誉为天才,十八岁被省长“以国士待之”,二十岁被两江总督评为奇才,三十岁更是受到林则徐的高度评价。可惜的是,他自始至终连个进士都没有考上,最后不得已给骆秉章当参谋去了。

后来恰逢太平军起义,曾国藩得知左宗棠是个人才,曾“三顾茅庐”请他帮忙,可都被左宗棠拒绝了。用左宗棠的话来说,当时作为已经是二品官员的曾国藩,人虽正直,但头脑却有点笨。不然那么多年过去了,怎么才混到这么一点成就呢?心里不免有些瞧不上曾国藩,也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后来,在攻打太平军时,左宗棠就曾提议曾国藩先谋取吴越,被曾国藩拒绝了。这场战役让曾国藩陷入了空前的绝境,最后还是左宗棠和鲍超拼死突围才将其救下。

经过了这事之后,左宗棠对曾国藩就更加鄙视了,认为他是缺乏才略之人。在寄给儿子的家书中,左宗棠不止一次提到对曾国藩的“瞧不上眼”,还以此督促儿子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第二,二人的性格差异太大,性情率直的左宗棠自然看不上办事忸怩的曾国藩

左宗棠性格狂傲不拘,性情不免也有些咄咄逼人,为人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拐弯抹角。

曾国藩自小学习“儒家”知识,平时为人处事中规中矩,稳重谨慎,到了晚年更是变得圆滑世故。但这样的性格被左宗棠认为就像是“乡曲气太重”,做事唯唯诺诺,一点也不痛快。

好在曾国藩为人厚道,不与计较,还因为惜才颇为器重左宗棠。但两人的性格就是两个极端,作为傲慢理工男的左宗棠看不上保守文科生的曾国藩也是在所难免的。

结合上面这两点,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左宗棠会那么瞧不起自己的恩人了。但即便如此,作为并称“中兴四大名臣“的这两位性格思想不尽相同,却殊途同归。为振兴晚清、拯救国人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因此,曾国藩和左宗棠的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无论陶澍、贺长龄还是林则徐,这些人没有一个认为左宗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可为什么一到曾国藩这里,这些词汇就全都用上了?关键问题不是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而是曾国藩在全力排斥左宗棠。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和湖南巡抚骆秉章矛盾很深,而左宗棠和骆秉章则如鱼得水,相处十分和谐并且彼此尊重。这样,左宗棠自然被曾国藩打入另册并且一直遭到排斥,于是,前面那些形容词就被搬出来成为理由。的确,王珍和左宗棠都认为曾国藩的军事指挥能力欠缺,但这是客观事实,并且全都是当面提出的。比如老湘营在王珍手中一直所向披靡,但是给了曾国藩,却一直战绩平平,没有任何可圈可点。这支部队又由左宗棠指挥后则一举成名,彪炳史册。曾国藩根本不能认真听取这些不同意见,反躬自省,而是对这两个提意见的人打压排斥,视为异己。这种情况恰恰说明这个被包装成圣人的高官,其实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凡人而已,身上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缺陷和不足。


木头126844276


严格意义上来说,左宗棠并非瞧不上曾国藩,乍看之下,只是政见与个人作风不同罢了。

左宗棠初成名时,以“亮”自诩,做事雷厉风行,锋芒毕露,风风火火。曾国藩成名后,修生养性,颇具道骨,做事以四两拨千斤的柔劲而卓著,低调内敛,如冰山湖水。两人一水一火,自是水火不容。时人对两人的看法用后来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最合适不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左宗棠、曾国藩)

既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就像刘备那样憨厚仁义到令人觉得虚伪,而曾国藩则认为左宗棠像诸葛亮那样满肚子机灵到令人觉得像妖怪。

归根到底,两人的骂战大多数时候都是左宗棠主攻,曾国藩主受。左宗棠骂得唾沫横飞,曾国藩则冷眼轻哼。两人矛盾源于作风,起于政见。

当年闹太平军时,曾国藩一手组建湘军,左宗棠还名不见经传,需靠胡林翼引荐才能入曾国藩的高堂。此前曾国藩不仅从坊间传闻了解到左宗棠有经世致用之才,只是时运不济,未能入仕。更从林则徐处了解到“左宗棠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胡林翼又对他青睐有加,以为一怀柔韬略之人杰,孰料为一唯我独尊之霸王。和自己性格不合,只一眼曾国藩就不怎么待见,私下里对胡林翼表现只能给他做知府,绝不让他带军平叛。

显然,以左宗棠的性格,显然他也不是奔着个知府才来的湘军,自然不干。于是,两人就开始扛上了。最终曾国藩只得妥协,让其在麾下效力,并一起组建了湘军。

左宗棠到湘军后,如鱼得水,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战绩斐然,达到令曾国藩侧目的程度,曾国藩这才对其改观。



左宗棠成名独当一面后,两人便各自率领麾下湘军分道而战,实施迂回包抄绞杀战略,此间二人非但无矛盾,还可以称得上配合无比默契。

终于,矛盾在曾国荃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时爆发。时对太平天国战争已宣告胜利,左宗棠既上书弹劾曾国藩纵容其弟曾国荃私自放跑南京太平天国幼王洪天贵福及其下属两万于人。

这份弹劾,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二人便围绕此时矛盾爆发。两人在朝上互骂,朝下互骂,连行文作传也骂。骂对方门生,同僚,下属,无所不骂。



(左、曾二人朝堂互骂)

但是,两人的互骂在曾国藩与世长辞时戛然而止。此时左宗棠做的一件事令人大跌眼镜,他竟亲笔给曾国藩写有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如金,攻错如石,相期无负平生。 ”

众人一看,无不潸然而泪下。显然,两人这辈子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两句话里了。

朝野为政需讲术。两臣相和则主疑,兔死狗烹;两臣相离则主立,各得其所。他左宗棠哪里是瞧不起曾国藩,到头来不过是做给皇帝看的罢了。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的作风大改,对曾国藩后人与门生呵护有家,更是把曾国藩女儿视若己出,调侃曾纪芬把他那就当做自己娘家一样。

到头来,左宗棠还是骨子里感激曾国藩的知遇之恩的,并且自认自己无论学识、能力与修为都远不如曾国藩。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也开始收敛锋芒,效曾国藩之法开始修生养性。


不书


左宗棠对曾国藩大概有瑜亮情节。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剿灭太平天国的是曾国藩,个人的功绩,名声,官位处处都被曾国藩压了一头。左宗棠不服不愤。才会‘’大骂‘’曾国藩,骂同僚。堂堂总督和愤青一样,实在是难以理解。但何以如此呢?

虽然左宗棠‘’责骂‘’过曾国藩。但在曾国藩去世以后,左宗棠赠曾国藩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可谓传送一时。 左宗棠性情高傲,自比诸葛亮。曾国藩却是为人谨慎。低调做人。曾国藩比较保守,而左宗棠则是激进。但曾左之争只在于政见之争,而两人其实还是互相十分欣赏的。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权谋大家,熟读史书。后期互相攻击交恶,已经到了世人侧目的地步。实际上二人不过是演戏。以释清廷之疑。二人几乎掌控江南半壁。如果团结一心。老太后就该不安了。



但实际上二人在是互相支持的,左宗棠西北用兵,曾国藩从两江源源不断的供给粮饷。而且将自己的老部队交给左宗棠。反过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与官文(满人)不和,二人相互弹劾。在西北打仗的左宗棠公认支持曾国藩荃。说官文不是个东西。让老太后都吃惊不小。就此完全可以说明二人内心都是欣赏和敬佩对方的,有分歧也是君子之争。在核心关键时刻都是给予对方支持的。

左宗棠能力实确实很高,器局有些太小。左宗堂恃才傲物,自负狭隘,飞扬跋扈,他确实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曾国藩不管是声誉地位还是综合贡献都远超左宗棠。让左宗棠感到不甘和憋屈。所以才在天津交教案后与曾国藩‘’绝交‘’。左宗棠经曾国藩举荐才青得以成事的,但得势之后立马自立门户, 建‘’楚军‘’。处处和曾国藩为难,翻脸,使绊子。这也是左宗棠性格使然。两人同为满清最具实力派的汉臣,如此不和是朝廷乐意见到的。曾左二人演戏的成分很大,但有一点可以却认。‘’左宗棠确实瞧不起曾国藩‘’



二人龃龉多年却又惺惺相惜。彼此神交。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但在挽联上却自称晚生。足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钦佩。都说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曾左不和,应该是他们是“和而不同”,不同只是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上。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左宗棠曾在一封信中这样描述曾国藩: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才具稍欠开展”,这可能是后世许多人认为左宗棠瞧不上曾国藩的证据之一了。

先不说这是否是左宗棠确切想法,单比比这两人。

就天赋而言,左宗棠比曾国藩强的太多。

作为湘阴有名的神童,左宗棠从小读书一目十行、举一反三,连老娘都夸他将来会万里封侯,但就这样一个自视甚高的天才,却在举人以后再无寸进,会试屡屡败北。而仅大他一岁的老乡曾国藩,秀才考了7次,却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顺风顺水,早早成就功名,以左宗棠狂妄自大的性格,纵然对曾国藩十分仰慕,骨子里的傲气却是不会少的。

曾国藩为人处世黏黏糊糊的性格加上不修边幅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人对他的评价,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见到曾国藩时,大感失望:“曾国藩却是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这与他过去的历史是不相符合的;他的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洋人都看不上,左宗棠更看不上。所以曾国藩在衡阳筹建“湘军”的时候致信左宗棠,邀请共谋大事,被左宗棠无情拒绝。

后来虽然一起共事,但在剿灭太平天国过程中曾国藩的一些做法也与左宗棠有明显分歧。比如湘军攻克武昌后,左宗棠曾去信规劝曾国藩,不要太得意。后来湘军攻破江南大营后,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又规劝曾国藩绕过安庆,直取南京,却被推崇稳扎稳打的曾国藩拒绝,左宗棠本就脾气暴躁,此时更是大发牢骚,在给胡林翼的信中嘲笑曾国藩“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于兵事终鲜悟处”。

就差骂娘了!

好在曾国藩为人厚道,对此也不在意,最终顺顺利利拿下安庆并攻占南京。

左宗棠和曾国藩虽是老乡,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事风格。左宗棠属于典型的湖南人,有才气却自大霸蛮,这种人只能当老大,不能当老二,冲锋陷阵是把好手,却团结不好身边的人。

但也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近代“湘人救国”的美名。

而曾国藩虽是湖南人,为人处世却更像西北的老农,看似迟缓愚钝,实则粗中有细,进退有据,这种人你很难指望他有什么惊才绝艳之举,但交代他的事情都能稳妥的办好。

悟空问答不少网友提问,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称帝自立!

只能说像曾国藩这种人,天生就不是皇帝的料!



日慕乡关


曾左之交:同心若金,攻错若石

曾国藩眼下已经去世,双簧没有再唱下去的必要,怎么掀开笼罩在两人之间这层层虚掩的纱幕?

左宗棠想到用一副情真意切的挽联以释世疑: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此时大概已经想到了,后世人来了解两人间是非恩怨,哪里会知道私下里到底有多少弯弯道道?会反过来怀疑,他对曾国藩的态度转变何以会如此之大!所以他在这里试图要儿子先为自己解释一句:我的观点从始至终没有变过,用“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这两句话褒奖曾国藩,在历年来给朝廷的奏折中已多次写过,并不是在他死后才突发奇想冒出来的。

俗话说,吊死问生,无非人情。左宗棠安排孝威带上父亲书写的挽联、以及在长沙准备的猪、羊礼品,外加400两白银前去吊孝,并要他亲做一篇祭文追悼,这已是朋友之间比较隆重的礼节。

曾国藩的家教此时起了作用,曾纪泽据父亲遗训,丧事只收礼品,不收分文礼金,孝威带去的400两白银退回来了。

两家后人之间事实完全不存在过节,从后面两家的关系可以看出来。关于曾国藩的满女曾纪芬与满女婿聂缉椝求助左宗棠并得到接济、赏识与提拔的事,可参看笔者《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一书第八章。

但眼下孝威对父辈之间的恩怨,确实还不太清楚。孝威之前在家信中陆续读过父亲对曾国藩的一些评价,印象中,总体评价似乎不高。他当然也知道父亲举报曾伯父漏掉幼天王之事,但不解内中曲折原委,所以担心到了曾家,遭遇白眼与唾骂。

为了打消儿子的顾虑,也为了让后世更清楚其中内情,左宗棠在信中将自己与曾国藩的关系,类比成明朝的杨嗣昌(字武陵)与黄道周(字石斋)。

杨、黄故事,成为今天掀开“曾左失和”的最后一道幕纱。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号武陵,湖南武陵县碴口坡人,历任明王朝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明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1637年(明崇祯十年),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主持镇压,剿抚兼施。他采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网”战术围剿,取得阶段性成功,一年内,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埋伏,带着残部刘宗敏等17人躲进陕西东南商洛山中。

黄道周(1585年-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至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1636年,崇祯皇帝任命黄道周担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

黄、杨交集,发生在1638年(崇祯十一年)。

1638年年冬,15万清军分成三路大军,第四次南下,紫禁城内上下震动。

战还是和?崇祯皇帝举棋不定。杨嗣昌手握兵权,力主议和。

黄道周作为文官,则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愤然指斥杨嗣昌私下“妄自议和”。1638年七月初五日,崇祯皇帝紧急召开御前会议,黄道周不顾冒犯皇帝尊严,“与嗣昌争辩上前,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现场争论之烈,就差没打起来。

崇祯皇帝一开始赞成杨嗣昌主和。他痛骂主战的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将他看成能言善辩之徒。黄道周在大众广庭下仍与皇帝辩解:“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谗诌面谀者为忠乎?”意思是说,只有悄悄在皇帝面前打大臣小报告才叫能言善辩,在大庭广众之下痛批阿谀奉承者,这叫忠心耿耿。他据此反问崇祯:“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何以治?”陛下连能言善辩与忠心耿耿都分不清楚,请问朝野上下如何能风清气顺?

凭刚直之性,当众批评皇帝,后果很严重。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照磨是官名,正八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另肃政廉访司监察官也称照磨,负责“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

杨、黄性格不同、政见相反,最后命运、结局,也迥然有异。

明朝廷开始采信杨嗣昌的“主和”方针,到1642年(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阳,福王朱常洵被杀死。二月初五,张献忠杀襄王朱翊铭于襄阳西门城楼,朝野震惊。

“主和”主来国破家亡,杨嗣昌羞愧难当,上吊自杀。

黄道周则因上次指责皇帝,被记恨于心。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入内阁宰相(内阁辅导)。崇祯皇帝余怒未消,下令将解学龙与黄道周一并逮捕入狱,罪名是“伪学欺世”。廷杖八十,充军广西。

但这次惩罚,反倒让黄道周声名远扬,朝野盛传:“天下称直谏者,必曰黄石斋。”颇有点“中国不可一日无黄道周”的意味。

崇祯皇帝再次回想起黄道周最初的预言,开始翻悔,下旨将黄道周复官,入京召见。

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河南此时已被李自成攻占,关外皆被清军占领。天下残局,非败即破,黄道周心死如灰,告病辞官,回到福建漳浦,结庐在先人墓侧,专心著述,从此不问世事,终老草野。

左宗棠这里意在将曾国藩比作杨嗣昌,将自己比作黄道周。以上摘自徐志频新著:《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