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南宋和金国战争频繁,其中有不少肱股之臣、抗金名将,比如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等等,正是宋军的顽强抵抗,才有了南宋的偏安政权。而在主战派的喧嚣下,也无法阻止统治者的妥协政策,抗金名将不是被夺权就是被密谋陷害,几乎没有好结果。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宗泽


在求和的主旋律下,宰执大臣们同样为了自身利益,一味地委曲求全,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黄潜善、汪伯彦、秦桧、汤思退等等。有一位“争议较大”宰执大臣同样被《宋史》列入了奸臣传,他就是南宋权相韩侂胄。

韩侂胄,字节夫,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名门之后,家世显赫。韩侂胄的父亲娶了高宗宪圣慈烈皇后的妹妹,于是韩侂胄也成了皇亲国戚。韩侂胄由家族恩荫进入南宋官场。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韩侂胄和赵汝愚等人发动政变,废掉宋光宗赵惇的皇位,拥立宋宁宗赵扩为皇帝。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赵汝愚掌权后排挤韩侂胄,韩侂胄怀恨在心,之后用尽心思罢免了赵汝愚的相权,从此韩侂胄一家独大,同党遍布朝野。权势如日中天的韩侂胄,也做了几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比如给给岳飞封王,废除秦桧官爵。

韩侂胄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发动开禧北伐,以举国之力征伐金国。奈何北伐以失败收场,韩侂胄被政敌暗杀,含恨终了。后世堆韩侂胄评价不一,那么韩侂胄究竟是忠臣还是奸佞?

被《宋史》谓之奸臣的原因

密谋夺权,一手遮天

宋光宗在李凤娘的“迫害”下变得疯疯癫癫,好像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不理政务也不出宫门,朝政一塌糊涂。于是大臣们只得想办自救,在赵汝愚和韩侂胄等人的策划下,并在宪圣太后的支持下,宋光宗废为太上皇,赵扩成为新的赵宋皇帝。

史料记载“日已向夕,汝愚亟命殿帅郭杲以所部兵夜分卫南北内。翌日,宪圣太后即丧次垂帘,宰臣传旨,命嘉王即皇帝位。”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宋宁宗赵扩


宋宁宗赵扩继位后重用赵汝愚,本来拥立之功还有韩侂胄一份,最少要给个节度使的官职,但赵汝愚却不这么想,胜利果实被赵汝愚独享。由于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不给封赏,这让韩侂胄记恨在心。

韩侂胄时任保宁军承宣使,有下属建议韩侂胄控制台谏官,只要控制言路,再上疏弹劾赵汝愚,赵汝愚下台的那一天,就是韩侂胄的出头之日。韩侂胄一步步扩大自己势力,把亲信安插在御史台、知谏院,并把政敌一个一个罢免。

本身作为外戚,韩侂胄就很有权势,这些阴谋搞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攀附者大有人在,等到赵汝愚意识到危险为时已晚。赵汝愚的罪名是“彼宗姓,诬以谋危社稷可也。”因为赵汝愚也姓赵,加上众多弹劾奏折,于是宰相之位被罢免。赵汝愚对社稷有功,在关键时刻及时站出来,拥立新主,但赵汝愚缺乏权谋手段,下台也是在所难免。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为了达到位极人臣的地步,韩侂胄用“御笔批出”的办法,罢免了朱熹、彭龟年、黄度、李祥、杨简、吕祖俭等几十人,把关键岗位换成他自己的亲信。朝廷大权落入韩侂胄手中,权力斗争就是你死我活,攻击对手、铲除异己这只是必须的手段。韩侂胄的打击异己的报复举动,很容易和奸臣划上等号,毕竟大多数的奸臣上位之路也是如此。

罢免朱熹官职,贬低朱子理学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曾为《四书》编定注释,由于朱熹的注释,既融汇前人的学说,也有独特见解,所以朱熹所注释的《四书》成为元明清官方考试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宁宗继位后,赵汝愚推荐朱熹作为皇帝的侍讲,也相当于老师,以朱熹的学识当然不负重托。只不过朱熹曾警告赵汝愚,要堤防韩侂胄。

史料记载“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既屡为上言,以数以手书启汝愚,当用厚赏酬其劳,勿使得预朝政,有「防微杜渐,谨不可忽」之语。”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朱熹


作为著名理学家的朱熹,当然清楚外戚干政的弊端,于是建议赵汝愚:“重赏韩侂胄,不要使他干涉朝政。”赵汝愚对此却不以为然,而朱熹也成韩侂胄的敌人,朱熹曾多次弹劾韩侂胄,于是韩侂胄找个借口就把朱熹罢免了。

程朱理学博大精深,但在韩侂胄眼中,这只是阻止其前进的障碍,所以,朱熹的思想著作被一并打入“伪学”。《宋史》的编著者脱脱,是理学的推崇者,且程朱理学在元代已经被立为官方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推崇朱子,当然要贬低韩侂胄,于情于理都是必然。

生活奢靡享受

庆元二年,韩侂胄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庆元四年,韩侂胄封豫国公,进少傅,庆元六年,进太傅,嘉泰三年拜太师,已经位极人臣。权力在手,那么享受生活就是韩侂胄的第二要务,富贵险中求,既然权力掌控在手,富贵也就随之而来。

庆元三年,韩侂胄过生日,这可是整个大宋官场举足轻重的日子,一系列送礼谄媚之事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吏部尚书献上十张红牙果桌,也算中规中矩。工部尚书送上十副珍珠饰品,珍贵程度难以言表。临安市长同样出手大方,献给韩侂胄一百多颗上好的东珠。

这些大概只是韩侂胄奢靡生活的冰山一角,以韩侂胄的级别,在生活质量上应该可以同秦桧享受同等待遇,可见其富贵程度。

被求和派大肆抹黑

开禧二年,韩侂胄发动对金北伐战争,一年后宋军进攻受阻,四川宣府副使吴曦突然自立为王,战局对宋军极为不利,宋金双方陷入僵持阶段,被逼之下,韩侂胄派使者方信孺去金国谈判。

金国的议和条件是“以侵疆为界,且索犒军银凡数千万,而缚送首议用兵之臣。”意思就是南宋不仅要割让土地,还要给个几千万两赔偿金,顺便把韩侂胄的脑袋送过来。韩侂胄听后暴跳如雷,马上准备再次进兵。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当时虽说南宋处于劣势,但是整体来说双方实力对等,开禧北伐并没有让金国占到太多优势,这些条件也只是漫天要价,用来拖延时间罢了。求和派领军人物史弥远密谋联合杨皇后等人,率几百军兵,竟把韩侂胄暗杀了。

史料记载“翌日,侂胄入朝,震呵止于途,拥至玉津园侧殛杀之。”

当朝宰辅竟然被自己的朝廷暗杀,并且暗杀韩侂胄也是宋宁宗赵扩默认的,求和派杀了韩侂胄,还答应的金国全部条件,乖乖地把韩侂胄人头送上,实乃无耻至极。

既然已经杀掉了当朝权臣,那就得找个理由抹黑韩侂胄,比如擅权,比如战争导致生灵涂炭。继任者史弥远签订了南宋史上最屈辱的合约,只此一点,那就应被定在耻辱柱上千载万年。史弥远独相二十六年,权倾朝野胡作为非,恶行和秦桧不相上下。在求和派的主导下,韩侂胄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声誉,于是乎奸臣之名就这样流传下来。

为何要对韩侂胄功绩加以肯定?

金国为其追封立碑

在整个南宋朝廷诋毁韩侂胄的同时,拿到韩侂胄的头颅的金国,却十分郑重的安葬了韩侂胄,并追封“忠谬侯”。从靖康之难后,南宋的皇帝们大致都以妥协为国策,不论宋军强弱,只要平安度日,能答应的条件全部答应,独求偏安一隅。

完颜宗翰俘虏了徽钦二帝,宋高宗一味地逆来顺受,从心底里面金国人就认定宋朝人是软弱可欺的,直到韩世忠、岳飞、吴玠的出现,金国才意识到宋朝人并非所有人都是软弱的。岳飞一生征战无数,岳家军势不可挡,金兀术对此有深刻体会。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金军对岳家军还有“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赞誉,金国虽然是新兴政权,但他们同样敬重强者和忠臣。“忠谬侯”的意思就是说韩侂胄为国家考虑太多,为自身考虑太少,是个十分中肯的评价。

既然金国都肯定了韩侂胄的忠臣之名,宋朝人为何要否定自己的宰执大臣,只能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大部分宋朝官员已经失去了民族血性,只求自保。

为岳飞正名,贬低秦桧

韩侂胄是权臣不假,他另一个身份则是主战派代表,南宋在此之前已经和金国议和两次,不仅割地还有赔款,更难堪的则是金宋在绍兴和议之后是“君臣”,隆兴和议之后是“叔侄”。

难道宋朝人甘愿屈居人下,成为金国的附庸,非也,背嵬军可以以一敌百,大破金国铁浮屠,虞允文在采石矶振臂一呼,击败完颜亮几十万大军,从历次战争可以看出,宋军的意志还在,民心志气还在。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为了给北伐造势,韩侂胄在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给予岳飞极高的评价。不久后还把秦桧的爵位削去,改谥号为缪丑,可谓大快人心、痛快淋漓。为此,北伐便可以尽可能地积聚力量,提升士气。

军队的士气是战争胜败的第一要务,和尚原一战,吴玠以数千士兵据险而守,击败十万金军,靠的就是士气和意志力,倘若军队士气全无,那么想打胜仗只能是痴人说梦。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吴氏兄弟


不论韩侂胄做过什么,他为忠烈正名,为复国努力,只此一点,就可以排除在奸臣之外。

韩侂胄为了北伐心力交瘁

韩侂胄掌权之后,提拔了大量主战派官员,比如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抗金主战派代表。

史料记载“嘉泰四年甲子,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侂胄大喜,遂决意开边衅。”

在开战之前,辛弃疾曾和韩侂胄陈述用兵的利害,韩侂胄大喜,随即决定出兵。北伐不一定是因为辛弃疾的劝谏,但韩侂胄能启用辛弃疾,可见其北伐的决心。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弃疾被韩侂胄提拔为枢密都承旨,只是还未到任,就因病去世了。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词中义气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写给韩侂胄的,并对韩侂胄的北伐寄予厚望。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开禧北伐是韩侂胄一手策划的,他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宋军主要分三路,薛叔似为京湖宣谕使,邓友龙为两淮宣谕使,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副手。在隆兴北伐之时,正是由于川陕无法出兵,加之邵宏渊和李显忠的不和,才导致失败。

韩侂胄这次吸取了教训,要求川陕出兵配合,这一步走得很对,整建制的覆国之战,多路兵马出击,穿插配合是必须的,孤军深入难以取得效果。

虽然宋军已经做了相应准备,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宋军在进攻宿州时,发生了争夺军功的情况,宋朝官军竟然为了功劳进攻帮助他们的民兵,将领郭倬更是个恬不知耻之辈。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史料记载“郭倬、李汝翼败于宿州,敌追围倬,倬执统制田俊迈以遗敌,乃获免。”

宿州城本来是可以攻克的,在宋军胡乱指挥下,被金军杀得大败,在逃跑路上,郭倬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竟然将统制田俊迈送给了敌人,才得以逃脱。这结果气得韩侂胄爆掉如雷,直接命令杀掉了郭倬,将一概相关将领流放。

宋朝临战杀将的很少,因为有这层保护伞,很多将领也是无法无天,就比如隆兴北伐的邵宏渊,直接导致了符离之败,结果却没有任何处罚。韩侂胄杀掉郭倬也是正确的,奈何宋军早已不是之前的宋军了。

北伐有民兵积极配合,战力之强甚至超过官军,另外,也只有毕再遇将军斩获颇丰,不过在宋军整体退败的环境下,毕再遇也无力回天。在战争胶着之际,吴曦却自立为蜀王,吴曦是吴璘的孙子,吴挺的儿子,吴氏家族从吴玠开始就驻守蜀川,是蜀地的保护神。

正是由于吴玠、吴璘的存在,扼守入川关隘,才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吴氏兄弟的功勋不次于岳飞。奈何忠臣之后却出了个叛徒,吴曦在关键时刻拆了韩侂胄的台,直接投降了金国。这让韩侂胄焦头烂额,为了挽回败局,韩侂胄给吴曦写信,想要以财帛官位安抚吴曦,再密令程松杀掉吴曦。

他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平反忠烈力主北伐,如何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


韩侂胄一直在密切关注整个战局,吴曦被属下杀死,蜀川才逐步稳定下来。为了补充军需,韩侂胄从自家出二十万用作军费。从总体战局来看,韩侂胄的战场命令及时且有效,可是他的运气实在差得离谱,碰到的将领更是奇葩加叛徒。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开禧北伐足足打了一年半,按照当时宋军的战力和素质,实在难得了,想当初隆兴北伐只不过几十天就溃不成军。

开禧北伐是一场收复故土、民心所向的战争,韩侂胄史无前例地让宋朝军民团结在一起,哪怕最后失败,也是虽败犹荣。

总结

韩侂胄是南宋官场的一股清流,如果他不掌控朝政,那就无法开启北伐大计,如果他擅权谋私,他也不会如此轻易被人暗杀。韩侂胄用事实证明,他是南宋的忠臣,他想支起宋人的脊梁,他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他想让敌人付出代价,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千秋功过自在人心。(文/九鱼亭)

参考资料:《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