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國畫中的山水畫和花鳥畫哪個更容易被人喜歡了?

小麗山水畫


1-首先,取決於畫家的畫能否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吸引力!山水,花鳥都屬於中國畫,其中哪個更容易被人喜歡取決於你畫畫的水平,即你對筆墨、構圖、色彩等技法的應用是否純熟,能恰到好處,能達到創作效果。

2-其次,取決於畫家創作的山水,花鳥能否主題清楚,言簡意賅,直擊觀者心靈,產生共鳴?

你的畫,無論山水,花鳥一定要有意境!意境是國畫的靈魂!意境會把觀者帶入一個和作品交流的狀態,產生思想共鳴。例如你畫泰山,就要表現出泰山的雄偉壯觀,氣勢巍峨的意境,讓觀者一下子就被滿紙的磅礴氣勢所鎮住。再比如你畫牡丹,就要表現出牡丹的縱容華貴,高貴脫俗的意境,畫蘭花,就要表現出蘭的空谷幽香,寧靜致遠的氣質……

3_取決於畫家的名望,地位,收藏潛力!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現象,畫因人貴。比如,李可染的山水,齊白石的花鳥,當下名不見經傳的業餘畫家,你更喜歡誰的?不問自知。藝術作品,除了賣享受,還賣升值空間,往往考慮諸多因素!

最後,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它都一直是被人們喜歡的東西。但畫本身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才是硬實力!


雲南怪客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兩種畫都是國畫的兩大主題,各具特色吧!

山水畫—更多的提現的是那種悠遠遼闊的意境,在中國人或者說中國文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那是一個只有詩的世界,草屋、菜畦、流水、高山,而山水畫就滿足了大家對這種生活的幻想。

花鳥畫—更多的是生活情趣,中國人是屬於那種比較能找到樂趣的人,花啊,鳥啊,魚啊,蟲啊,都是值得觀賞和玩味的,畢竟平凡的生活中需要不同的味道來調劑!

山水畫和花鳥畫提現的是不同的人生選擇和樂趣,各有千秋吧


題浮羅


我覺得只要畫得好,符合個人興趣和愛好,山水和花鳥都讓人喜歡,所以不在於畫的類型,而在於畫家的功夫和水平,能不能打動人心,引發共鳴。還有人的欣賞眼光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個人學識和人生際遇的變化,對於畫作的欣賞眼光和欣賞角度也會變化。從這個角度來說,畫家的畫不在於去刻意迎合別人的喜歡,因為觀眾的水平學識千變萬化,你根本迎合不過來,畫家更應該的是自己藝術的堅守和創造,總會遇到欣賞自己作品的人群和時機。當然靠作畫為生的職業畫家另當別論,只能迎合別人,才會有市場,才有活路。

比如我自己以前特別喜歡吳昌碩的花草而不喜歡鄭板橋的竹子,因為那時只看懂了吳昌碩,覺得他筆力勁挺,筆勢蕭颯,所畫花草有一種獨立寒秋的凜冽之氣。而鄭板橋的竹子總感覺太單調,雖然對他亂石鋪街書法非常喜歡,但就是喜歡不起來他的竹子。

後來有一天再看到鄭板橋的竹子,突然感覺他的竹子怎麼那麼通透那麼清爽挺拔呢!沒有別的多餘的東西,就是清爽挺拔,充滿精氣神,畫出了竹子的脆爽,彷彿聽得見風吹竹響的聲音。再反觀吳昌碩的花草,反而覺得筆墨不通透比較沉悶了。


清風揖善


國畫是我國的國粹之一,歷史上曾出現無數國畫大師,他們流傳下來的很多作品可謂價值連城。在近代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國畫大師,像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等!他們的作品現在也是千金難求。在當代,許多畫家的作品也是技藝精湛,精品佳作也是價值不菲。甚於什麼樣的畫更容易被人喜歡,是山水畫或者是花鳥畫,我想這應該取決於對國畫的欣賞水平,一幅好的作品在懂它的人眼裡那是藝術品,是一種美的享受。而在一般人的眼裡它就是一幅畫,一件裝飾品。所以,一幅好的畫作在懂它的人眼裡不分山水畫和花鳥畫他們都喜歡。在不懂畫的人眼裡,只要自己喜歡,看著順眼,寓意吉祥就是好畫。哈哈,收藏家的欣賞水平不是人人都具備的!





李中峰


我個人認為這個也得分情況,年輕人可能更喜歡花鳥畫,因為花鳥畫鮮豔奪目,色彩斑斕,鳥兒靈動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和關注為。相關中老年人可能更喜歡山水畫,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歲數的人已不再被色彩吸引,更喜歡沉思,而山水畫意境悠遠,引人遐想,更容易激起中老人心中的情感,或者對往事對故鄉的思念。



長沙牡丹哥


能稱之為國畫,那是自由獨特性,有美的勝譽。兩幅畫都是大自然的寫照,都會被人所喜歡。要說喜歡哪一個,以我個人喜好,我還是喜歡山水畫,當然每個人的喜好角度不同,有不一樣的觀點,那我就說說我喜歡山水畫的原因,希望能幫助你。

首先山水畫是一種靜的美,安靜中找出美的感受。有山有水更有一種磅礴的氣勢。有巍峨的大山,有靜靜的流水,想一想就讓人陶醉。試想下生活在有山有水的環境下,人的心情又是什麼樣的呢?我想再不好的心情都會變得不同尋常,什麼樣的環境養育什麼樣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心情是會變得無比寬闊,而隨之所有的煩惱都會拋到九霄雲外。我們的先人都會有如此選擇,就像我們耳聞能詳的“孟母擇鄰住”一樣,可以看出一個環境是很重要的。更何況在大都市的我們,更加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反觀花鳥的畫就沒有這樣的感覺!

其次,山水畫在作畫的難度上,會比花鳥畫更難,氣勢上就是更不能比了。

這就是我喜歡山水畫的觀點,我認為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喜歡山水畫吧。




剛大大


山水、花鳥各有千秋。

如果非要有選擇,可能男生更喜歡山水,因為山水畫大氣磅礴。女生更愛花鳥,因為花鳥畫精緻靈動。

簡單的說,山水畫是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也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山水畫更是民族的底蘊。

花鳥畫則是以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它的內蘊是大自然活躍的生命,花鳥畫的主要特點是託物言情,花鳥畫重情趣、重抒發,要求“狀物寄情,以意造像,像隨意生”,以達情境交融、物我同在的藝術境界。

另外,山水畫墨法豐富,即使一個地方不小心畫壞了,仍然有修改的餘地,對整體效果影響不大。而花鳥畫卻沒有這種先天優勢,尤其創作大寫意花鳥畫,是一種高度概括和提煉的筆墨語言,一筆下去,如果畫壞,完全沒有挽救的可能。






鯨菱曉憶


國畫分工筆和寫意,有工筆山水畫,寫意山水畫,寫意花鳥,工筆花鳥。至於哪個容易被人接受,最主要的還是跟距的喜好。情感細膩的人可能更喜歡花鳥,性情豪放的人則會喜歡山水畫。從前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人自稱是畫家,有一天有人去他家求畫,他問到,你想畫麼呀?是山水,還是花鳥?求畫人說,我想畫個美人兒。畫家說,啊,畫人物,沒問題,你明天來取吧。第二天求畫人來到他家,畫家拿出畫讓求畫人看,求畫人看了看說,不行,這哪裡是個美人兒,明明是個男人,這畫我不能要,畫家又怕這張紙浪費掉,對求畫人說,我把這個人改成張飛吧,你看行不行,求畫人說,行吧,第二天求畫人又來到他家,畫家指著牆上的畫對求畫人說,你看怎麼樣?這張飛的氣勢。求畫人看了半天說,張飛的鬍子畫的也太多了,我找了半天也沒看到嘴在哪,不行,這畫我還是不能要,畫家又為難了,對求畫人說,還能改,求畫人說,只能改大樹了,因為鬍子太多了。畫家說,言之有理,說改就改,拿起筆就畫了起來,可能用墨太多,用力太大,樹枝之間的留白幾乎沒有,這時求畫人對畫家說,別改大樹了,你乾脆把這畫全都塗成黑色吧,寫幾個金字改扇面吧。)

畫的創作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山水畫,花鳥畫,只要是精品,畫的完美,都容易被人們接受。主要還是看質量。





書畫教師三和


山水或者花鳥的話,主要還是各自欣賞著的興趣不同。大師的作品都是很好的,當然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山水畫。壯闊或秀麗的蒼山靜水,才是中華大地直觀和總體的寫照,配合著整個民國時期抵抗外敵救亡圖存的特殊背景,更可以讓觀者體會和了解到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刻感情,意境宏大和引人思索來說,民國時期的山水畫比花鳥畫好。


秋亭古詩詞攝影隨筆集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遊山玩水的大陸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

唐伯虎,杏花茅屋圖

圖中懸崖巨壁,蒼松盤曲,杏花茅屋,山泉溪流,二幽人隱士漫步道上,放眼望去,遠山連綿,漁人舟楫,湖水蕩波,此圖筆墨溫潤,沉著而又活潑。自題詩:“綠水江橋夾杏花,數間茅屋是漁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錢酒不賒。”詩、書、畫相融,其間既充滿生活情趣,又反映作者超脫世網,追求閒逸的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