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紅樓夢》最後的結局,是黛玉死後,寶玉和寶釵大婚。可是很多人都弄不明白,以寶釵之優秀,匹配賈寶玉這個繡花枕頭是綽綽有餘,為何反倒會出家做和尚?好好的一場婚姻,成了一拍兩散不說。最難忍的就是耽擱了寶釵這個如花美眷。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關於寶玉出家的原因,歷來就是眾說紛紜。有難捨黛玉之情者,有難禁家族之重任者,也有與寶釵婚後不和者。

這些原因,與寶釵不和之說,至少是首先可以摒棄的。以寶釵待人之大體,將賈寶玉馴服是輕而易舉之事,根本不足以讓賈寶玉憤而出家。

而難捨黛玉之情,以及難禁家族之重任,這兩個原因,倒似乎無從辯駁,卻又總覺得有所不足。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當然,作為讀者,我們可以全方位地分析寶黛釵三人的一生,以及伴隨他們的那些錯綜複雜的情事,或許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信息。

還記得,很多年前,寶釵中午去怡紅院探望寶玉,剛好寶玉午睡,襲人正在繡花。見寶釵前來,便藉故走開,之後的情節是這樣的:


第三十六回:一面又瞧他手裡的針線。原來是個白綾紅裡的兜肚,上面扎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大多數人對這段原文其實並不在意,更關注的是寶釵在寶玉床頭繡花這件事本身。

很多人認為,寶釵作為一個姑娘家,不知避嫌和寶玉行從過近。甚至,襲人未完的繡工,還是一個比較隱私化的肚兜。在男女之防非常嚴重的封建社會,這樣做確實有點不妥。

但是,我們在關注事件本身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其細節。這個細節是什麼?就是寶釵所繡的花色:鴛鴦戲蓮。請注意,其中的紅蓮綠葉、五色鴛鴦的字樣。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

古代女子未出閣前,多數會自行準備很多繡工物品。畢竟,這個可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所以,襲人放下的這個肚兜,很可能是襲人給自己準備的“嫁妝”。

只是因為襲人一貫和寶釵走得比較近,作為隱私性質的嫁妝肚兜,也就沒有那麼避嫌了。撇開身份尊卑來說,兩人之間或許可以用閨蜜來形容。

而寶釵順手接過了襲人的繡品,因為喜歡上面的圖案,便接著往下繡了起來。

這一繡不打緊,或許就是作者特意安排的隱射之筆。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

首先,襲人的嫁妝,寶釵代為完成,這叫什麼?這不是明顯的“待人做嫁”嗎?也就是說,寶釵繡肚兜這個無心之舉,其實就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寶釵能“代誰做嫁衣”?表面看上去是襲人,但襲人的身份,必然不值得寶釵為其“做嫁衣”。真正能值得寶釵出手的,唯有黛玉而已。

這也就能解釋,黛玉死後,寶釵嫁給寶玉這個事情,其本質也就是“代黛玉而嫁人”。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我們常說“為人作嫁”,那是費力不討好的行為。寶釵在寶玉病重下時嫁寶玉,而最後還是被無情拋棄,不正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其次,寶釵所繡的花樣,是五色鴛鴦,這個五色鴛鴦出現在第三十六回裡,或許也是一種過分的“巧合”。

鴛鴦,燥我們的傳統文化裡,一般指代夫妻恩愛、成雙成對永不分離。實際上,在古代詩詞裡,鴛鴦大多也有此含義。

黛玉生平最不喜歡的詩人是誰?李商隱是也。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李商隱就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寫鴛鴦的絕句《代示》:


本來銀漢是紅牆,隔得盧家白玉堂。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黛玉最不喜歡的詩人,寫了一首含有“三十六”鴛鴦的詩,裡面的內容是些什麼?

白玉堂: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護官符”裡指代的賈府;

王昌:古代的美男子,和宋玉齊名。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所以,這一切連貫起來,也大致可以得出一個信息:鴛鴦這個本來是美好的意象,賈府的美男子——當然只能是賈寶玉了,能和他匹配的,會是什麼樣的女子呢?

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而從這首詩第一想到的又是黛玉。

所以,這第二個原因,也大致能得出,寶釵的婚事,必然也是一種“銀漢”的結局——銀漢就是天河,牛郎織女之別,不正是千古流傳的悲劇愛情嗎?寶玉婚後出家,和寶釵夫妻之間,不也剛好吻合這個情景嗎?

寶玉婚後會出家,寶釵在它床頭繡花,或許也是一個兆頭


因此,寶釵在寶玉床頭繡肚兜,看似很平常的一個情節,只要抽絲剝繭,也就能得出其不好的“兆頭”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