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黃豆燉豬蹄

燉黃豆

黃豆不僅香,而且極富營養,其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高2倍,是雞蛋含量的2.5倍。所以在物資貧乏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黃豆成了農村人補充營養的重要作物。

外公和外婆都很喜歡吃黃豆,尤其外公,彷彿黃豆成了他的最愛,每次有黃豆吃,胃口都超好。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那麼幾年,外婆得了嚴重的風溼病,雙腿再也走不動了,只能沒日沒夜地躺在床上。外公忙於生計,無暇顧及種黃豆,因此家裡也就沒有黃豆可燉了。可是,外公和外婆都那麼愛吃黃豆,怎能少得了這麼美味的下飯菜呢。

媽媽和兩個已經出嫁的姨媽早已看出外公和外婆的心思,每年收了黃豆,都會提著一袋黃豆到外婆家交給外公,當做孝敬雙親的好禮物。躺在床上的外婆,雙手捧著袋子裡一顆顆飽滿的黃豆,稱讚似地說“多好的黃豆啊”,眉宇間展露出愉快的笑容,暫時忘了身體的疼痛和命運的不公。往往那天,三個女兒都會提著豬腳過來,親自燉一鍋飄香的黃豆豬腳湯給兩位老人吃。送黃豆那天,我常跟著母親到外婆家,也有幸嚐到香噴噴的黃豆燉豬腳湯。每一次,都吃得很開心,飯量增了不少。吃著三個女兒送過來的黃豆,外公和外婆不斷念著女兒的好,心情自然好很多。

外婆躺在床上,除了日常照料好外婆外,外公從沒停止過尋醫問藥,治好外婆的雙腿成了外公那幾年最大的夢想。有一年,外公在鎮上遇見一個賣藥酒的草根醫生,聽說能治好風溼病,便買了好幾斤回家給外婆擦在雙腿上。連續用了一年多,外婆的風溼病竟然給治好了,完全能下地自由行走。

大病痊癒後,外婆特別感激外公,每年都種一大片黃豆,好滿足外公愛吃黃豆的好習慣。每次燉好黃豆,外婆總愛開玩笑似地說:“吃吧,老傢伙,家裡的黃豆多著呢,不用再勞煩咱們三個女兒了,你想吃多少我都拿得出來。”

外公一點都不客氣,大口大口地嚼著他這輩子最愛的美味。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炒黃豆


炒黃豆

小時候在外婆家,經常跟舅舅到山上放牛,最開心的莫過於牛在吃草的時候,舅舅帶著我炒黃豆吃。

不知舅舅跟誰學的,找來三塊火磚,架在平地上,只留一個火口,然後將撿來的瓦片擦乾淨,搭在磚頭上面。簡單的爐灶搭好後,炒黃豆便正式開始了。我把撿來的枯樹枝一根根放進爐灶裡燃燒起來,燒得瓦片變熱了,舅舅從口袋裡掏出從家裡帶來的黃豆,均勻地撒在瓦片上面。火越燒越旺,舅舅用一根棍子不停地攪動黃豆,好讓它們在烈火的烘烤下慢慢釋放出自身的香味。多少年過去了,炒黃豆的香味一直縈繞在我的鼻腔裡。黃豆炒好後,我和舅舅一顆一顆地撿起黃豆塞進嘴裡,任山間的風涼爽地吹過來,盡情地享受炒黃豆酥酥的香味,心裡特別高興,彷彿那是人間最美味的東西。

有了炒黃豆,放牛的時間裡顯得不那麼寂寞了。也多虧有黃豆可炒,我和舅舅在放牛的寂寞裡,享受到了炒黃豆的極大樂趣。在山間炒黃豆,無疑成了我童年時期極難忘的回憶,我忘不了山間的風,更忘不了炒黃豆散發出的絕妙香味。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豆豉


豆豉

黃豆經過煮熟、晾曬、發酵、酒制、鹽制、乾燥等過程,就會變成一款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食品——豆豉。豆豉含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蛋白酶,能健脾理胃,增加食慾、促進吸收。

小時候我特別愛吃豆豉,吃飯或喝粥,不管有沒有菜,只要有豆豉,我都吃得津津有味。為此,有人給我取了個外號“豆豉公”。他們喊我,一般都不喊我的小名,而是直接喊我“豆豉公”。可見,我是多麼愛吃豆豉。

豆豉黑乎乎的,看起來不雅,但進到嘴裡,香得軟綿綿的,實在難以抗拒這種讓人食慾大開的小東西。據外婆後來回憶說,我小時候沒有豆豉吃時,就會大哭大鬧不肯吃飯。幸好隔壁有一位老爺爺是專賣鹹魚和豆豉的。這時,外公就會到隔壁老爺爺家買豆豉回來給我當作下飯菜。一看見豆豉,我便不哭了,乖乖地吃飯,表現得特別乖。

豆豉還是做菜的絕佳佐料。成家後,我在家裡常備著一盒盒豆豉,炒空心菜、煮魚、蒸排骨……,總愛放些豆豉進去,做出來的菜特別香。多虧有豆豉幫忙,做出來的菜才那麼香。

年幼的兒子也喜歡吃有豆豉做出來的菜,看他吃得那麼香,我特別有成就感,對豆豉的愛又多了幾分。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黃豆芽


發豆芽

小時候,我和兩個弟弟還喜歡到小溪撈些沙子回來平鋪在廚房裡。這些沙子幹什麼用呢?我可以直接告訴大家,那是做發豆芽用的。

黃豆放在水裡浸泡六七個小時就可以將水倒掉了,然後將黃豆均勻地灑在鬆軟的沙子裡,黃豆便會慢慢發芽,過了四五天,就可以品嚐到香脆甜美的黃豆芽了。

黃豆芽不僅美味,還具有清熱利溼、消腫除痺、祛黑痣、治疣贅、潤肌膚的功效,我們一家人都愛吃。黃豆芽炒豬肉,那就更美味了,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這道香甜可口的菜。

而在發豆芽的過程中,我和兩個弟弟親自見證了黃豆變成豆芽的神奇之處,對黃豆強大的生命力紛紛豎起大拇指。

黃豆:有多少種吃法,就有多少種人生滋味


磨豆腐

要把黃豆磨成豆腐得經過好幾道工序,但鄉下人樂此不疲。因為用石磨磨出的豆腐,隔著幾條村,都能聞到其中的香味。

村裡只有一臺石磨,多人的時候,想要磨豆腐,大家自覺排隊,磨完一家輪到下一家。我也常跟母親去磨豆腐,親身體驗到磨豆腐的樂趣。

一人站在石磨旁負責放黃豆和水進去,每一次黃豆只放一小扎,另一人用一支礱臂不停地轉動石磨,清香的豆漿沿著兩邊細細地流出來。石磨不停地轉動,黃豆變成豆漿,豆漿最後變成豆腐,每一個動作都詮釋著父老鄉親的勤勞與智慧。如今長大了,在城市生活,特懷念磨豆腐這種純粹的手工活。

黃豆歷經磨練,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食。每次吃豆腐,我都能感覺到黃豆由硬變軟的美妙與芳香。

與黃豆有關的日子,總是快樂與幸福的。(鄉土文苑,薛憶臣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