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處。

提起古墓,給人的印象是陰森可怖的所在,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在南京朱元璋女兒福清公主的墓中卻住著20個大活人!難道是世代的守墓人?亦或是如金庸筆下小龍女一般所謂的現代古墓派?還是福清公主的那個叱吒風雲的爸爸朱元璋顯靈為愛女招來的生祭呢?想想都倍感陰風陣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殺人如麻的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因排行第八,便叫了朱重八。後來當了皇帝,追祀自己的父親、祖父時,為了不錯祀了他人,也顧不得名字文雅與否,也只好寫上了仁祖朱五六、熙祖朱初一。雖然朱元璋出身如此的卑微,但在元末那個動盪的年代,以其一已之力,硬是開創了一個王朝,這裡除了運氣好之外,不能不說朱元璋的膽略見識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一將功成萬骨枯。朱重八就是這樣的英雄。在朱重八為了餬口當了和尚後,在兒時玩伴湯和的邀請下參加了元末的一支著名的起義軍紅巾軍,做了後來成為他義老丈人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的部下。

由於朱重八在紅巾軍中表現得有勇有謀,在與元軍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殺敵無數,深得郭子興的賞識。郭大帥甚至將自己的養女嫁給了朱重八,這個養女就是後來的馬皇后。這時成了家了朱重八才給自己重新取了個文雅的名字朱元璋。

朱元璋經過多年的打拼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和勢力後,西討陳友諒、東征張士誠,又把原來的主公小明王淹死在瓜洲江中。之後派大將徐達佔領大都,滅亡了元朝。1368年,建立了大明,定都南京。此後又經過數次討元戰役,收復了北方的大部疆土,當然也屠殺了幾十萬的生靈。

朱元璋晚年,由於太子朱標的早逝。為了給還很弱小的皇長孫朱允文留下一個穩固的班底。大肆屠殺那幫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功高震主的功臣。僅胡惟庸案、藍玉案兩起就牽連

誅殺了五六萬人之多。而且殺人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砍頭、凌遲自不在話下。有些人還被生剝了人皮,裡面填上稻草立在鬧市示眾。朱元璋還啟用了殘忍的殉葬制度,他活了七十歲,死後殉葬的妃子就有46人,宮女15人。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朱元璋對子女的關愛

朱元璋雖然對待臣屬妃子冷漠殘忍,但

對待他自己的子孫卻是關愛有加。朱元璋共生了26個兒子,16個女兒。兒子基本上都給了封地,封了王。女兒也都找了好駙馬嫁了。兒子自不必說,最為寵愛的是長子朱標,朱標早逝後,對長孫朱允炆也是另眼看待,把皇位直接傳給了這個孫子。

女兒中,古墓的主人福清公主據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精靈聰慧更善於治國安邦之道,常伴於朱元璋左右,曾多次出謀獻計替朱元璋解決燃眉之急,是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女兒。福清公主卒於永樂十五年,享年47歲,作為太祖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女兒、永樂帝朱棣的八妹,墓葬規格自然也是十分的厚重。

不再冷清的古墓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有單位在南京雨花臺建公寓樓,挖地基時發現了福清公主墓,這個墓離明朝開國名將鄧愈墓不遠。後來經過被盜和發掘,墓裡面除了碎石破瓦已經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了。留下了一座空蕩蕩的墓室。2006年,南京市將此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南京夏季長,冬季短,一般都不需要供暖。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可以住。古墓裡雖然風水不好,但冬暖夏涼,寬敞避風,時有個別的流浪漢住在裡面的情況發生。但後來有附近居民反映,古墓中似乎較往常熱鬧了不少,常有人員進進出出,這引起了城市管理部門的注意。

古墓裡的暫住人口

當城管來到的時候,發現這裡儼然成為了一個大宿舍。裡面的石棺上鋪著被子,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經詢問了解到這些住在古墓裡的人原來是來南京打工的一些外地農民工,一共有20多人。由於務工的工資不高,住不起旅店,因而來到這裡住了下來。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看到這種情況,城管雖然也很同情這些農民工的境遇,但這畢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住在這裡顯然不妥,一方面是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另一方面二十幾個大活人在古墓裡進進出出的,也不像個樣子。經勸說,這些農民工答應搬出古墓。後來,經過社區、城管和用人單位多方協調,為這些農民工解決了既便宜又衛生的住處,也算是為這起事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農民工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大批的農業人口湧入到城市中。他們吃苦耐勞,不怕髒不怕累,為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這些農民工的付出,就不會有我國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經濟奇蹟,中國也不會有躋身於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壯舉。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然而對於這些底層的農民工境遇訴求,卻很少得到社會的關注。對於農民工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往往都是採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策略。比如最初的農民工返鄉問題,圍繞火車票到底漲不漲爭論了多年。有經濟學家站出來說,火車票應該按市場規則走,市場定價,誰出的錢多就代表誰的回鄉需求大,只要漲價就能解決春運一票難求的問題。實際上,農民工回家過年的現實需求卻往往被忽略。

農民工出外打工,孩子一般都留給家裡的老人帶著。這就又衍生出了留守兒童問題。農民工放在老家的孩子的教育怎麼辦?誰來關心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無奈,農民工兄弟姊妹們只好拖家帶口帶著孩子一起來到了城市裡,但緊接著的一個問題又出現了,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沒有城市戶口,學校不收!

朱元璋女兒墓中驚現“古墓派”,20個活人居住,自帶被褥,睡石棺

然後各地政府又專門建了農民工子弟學校,但這類學校又過於集中,對於分散在城市各地的農民工孩子上學又極為不便,於是又出臺農民工子女就近上學的政策。由於近年來農村土地收益的增加,不少農民工不再進城打工了,面對城裡的用工荒,又出臺了農民工最低工資標準等等。

實際上,所有發達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都會面臨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問題,我們出現的由農民工引發的這些社會問題大多數發達國家都不會遇到。我們國家之所以有這些問題根本原因是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城市戶籍制度的限制造成的。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戶籍制度的取消和城鄉二元結構的消亡,這個社會必將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