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杜”是秦國的舊地,即杜縣;“虎符”顧名思義,形式為虎,多為銅製,一件虎符分為左、右。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兵遣將的信物,也是古代發兵用符制度的產物,對研究古代軍隊管理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杜虎符

杜虎符的發現與鑑定過程中有個小插曲:一位名叫黑光(原陝西省博物館保管部職工)的人,在報道中將虎符的發現時間提前了二年,誤寫成1973年,以訛傳訛直至今天。而到現今的某些流媒體新聞報刊和2017年末央視播出《國家寶藏》專題片中仍然說明發現時間為1973年的相關內容。在此,筆者查閱相關文獻後發現:杜虎符發現於1975年冬,徵集入藏於1978年11月30日,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虎符。

杜虎符,僅存有左邊符文,虎作走形,長9.5釐米、高4.4釐米、厚0.7釐米,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它一分為二,右半在君王之手,左半在於杜縣軍事長官,專門用於調遣杜縣管轄內的兵將;有了虎符,調兵遣將不在話下,無他的話,除非秦王親自出面,否則無人聽令。若要調譴軍隊,需合二為一,方能管理軍隊。虎符的存在猶如軍令狀,一旦出現,士卒必將執行命令。

杜虎符為什麼會出現在秦惠文王時期?

  • 對比法——杜虎符和新鄧虎符、陽陵虎符製作方面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陽陵虎符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新鄧虎符

說到杜虎符,就一定要提這兩種虎符:新鄧虎符和陽陵虎符。從三者的製作方式上面也可以找到一些證據。同樣是虎符,杜虎符的形狀是站立的老虎,新鄞虎符、陽陵虎符的形狀是臥著的老虎;杜虎符的銘文是按站立的老虎狀,以虎背為開端,從上到下豎刻銘文;新鄯虎符與陽陵虎符是以虎頭為開端,朝虎尾方向豎刻銘文。

杜虎符所體現的這兩點都是較早期的兵符的特點,也說明杜虎符在時間上早於新鄯虎符。另外,杜虎符銘文的字體和秦惠文君時期的秦封宗邑瓦書上的字體大體相同,但是沒有新鄞虎符上的字體工整規範、注重前後呼應,可見將杜虎符的鑄造年代定在秦惠文君年間是比較合理的。

  • 推理法——《史記·秦本紀》真實文獻中有記載痕跡

從同類虎符的銘文格式來看,虎符的右半部分應在君王的手裡,左半部分應在地方行政長官的手裡,秦王在位稱君之人只有秦惠文君,他“

十三年四月戊午”(《史記·六國年表》)稱王,“十四年,初更元年”(《史記·秦本紀》),所以秦惠文王稱君的時間當是在其稱王前的十二年間,因此可以推理出杜虎符鑄造於這段時間。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秦惠文王

虎符一出,無人不敢聽令,為何成為將士們的“軍令狀”?

當時軍營流傳一句話“若有符,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若無符,哪怕世子,亦不可用兵”。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將士們“只認虎符,不認將”。這枚虎符在當時的君王與將領的關係上面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上起王命,下至行動。杜虎符一度成為軍隊之中的“軍令狀”。

我國古代的發兵用符制度,約建立於戰國時期。這一時期各國在政治改革中,中央集權制的政治制度日漸完善。隨著常備軍的建立和徵兵制的推行,加上兼併戰爭連年不斷,軍隊調動十分頻繁,軍事組織和軍事制度也越來越完備。國君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通過發兵用符制度,把軍權直接抓在手裡。虎符實際成了軍隊指揮權的象徵,非經國君同意和虎符驗合為信,任何人都不能調遣軍隊。

  • 建立君權威嚴

樹立以虎符為核心的將帥權威,認為持虎符的將帥才具有權威,才能管理好軍隊,指揮千軍萬馬去作戰。《六韜》提出“將以誅大為威”,認為責罰有過失的髙級將領,可以樹立將帥權威。尉繚說:“威在於不變”,認為朝令夕改、言而無信的將軍是不會有權威的。孫臏則強調將帥應“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民心,外知敵情,精通陣法,善於指揮,才能稱為是具有權威的“王者之將”。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王者之將

我國古代軍事家強調帶兵必須有權威,有權威才有力量,講話有人聽,發佈的命令能堅決執行,軍隊才有戰鬥力。古代一些年輕、出身卑微缺少威信的將軍,為了統帥千軍萬馬,一般都要請皇帝賜給上方寶劍或者虎符,作為後盾,這也反映了虎符和上方寶劍對軍隊管理的重要性。

  • “上下一心”的體系

勁往一處使,為實現特定的目標而不懈地努力,即目標激勵法。而虎符則起到了互通連接的作用。孟子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重要論述,強調國君應順應民意,統一民心,才會有上下團結一心的政治力量基礎,才可以一統天下。“上下同欲”是藉以虎符來發揮極大作用的激勵方法。皇帝發佈命令,就必須要以虎符為基本,才能使君臣一心,有共同目標,步調一致,“

上下同心同德則無往而不勝”。但是一旦沒了虎符作為中間載體,就會出現“上下離心離德則一盤散沙”的局面。

  • 明法審令的觀點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明法審令

“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商君書畫策》

強調軍隊必須明確法度,統一號令,不允許違反制度、不執行命令的現象發生。若敵軍假冒虎符或者軍令,想要調遣軍隊,此時內部具有明法審令的規矩,提前指定“有虎符則聽令”的制度,士卒才能有所遵循,不散不亂,賞罰才有依據。在軍隊管理和制定了許多關於虎符體系之下的組織編制、作戰訓練、供給、晉升、獎懲等方面的制度,並以此作為軍隊管理的依據,尤其注重在虎符出現時軍隊是否有統一的行動。

  • 愛撫士卒,團結友愛

我國古代有些軍事家在戰爭的實踐中,已初步認識到士兵在軍隊中的重要作用。孫臏說:“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將也。發者,主也。

”把軍隊比作一張弓箭,將帥是弓,士卒是箭,而君主是發射弓箭的人?主張要愛撫士卒,因勢利導,激勵士氣,取得士卒的愛戴,從而加強軍隊內部的團結。軍隊是一個大家庭,士卒作為後輩,將領作為前輩,應到相互關愛,團結友愛,如此一來在打仗過程中,二者的默契度和協調度將會達到一個峰值,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促使戰爭的勝利。

虎符衍生物——篆體文字,引發了秦國書法教育的改革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書同文,車同軌

在每片虎符上出現了由金絲鑲嵌成的40個篆體文字,不難發現“書同文,車同軌”的統一六國的政策,同時也是秦國建立之初實行的改革良策。如今看杜虎符上面的篆體文字,潛移默化中成為了秦國篆體文字的“導火索”,也暗示了當時秦國的書法教育制度。

當時的官員在大篆小篆之外還要統一學習八體文字,官員需要在不同場合靈活使用不同的篆體文字。大篆和小篆的標準範本在各種史料中均有記載。刻符文字專用於鑄刻或書寫符信,其中少數字形有別於小篆。蟲書文字專用於器物的美化裝飾,筆畫造型與鳥蟲類似等。

而在杜虎符身上也出現了摹印,這是寫刻在印章上的字體,虎符印章有兩個作用,一是證明身份,二是防偽。在古代的政府運行中印章必不可少。署書是題在匾額上的篆體文字,也稱為榜書。相對簡牘的小字來說署書的字是大字。在匾額上書寫的字可以幾寸大,也可以大到一尺,沒有定死字體的具體大小一切以匾額的大小為準。殳(shū) 書是鑄在兵器上的篆體文字。殳是古禮儀所使用的一種兵器,為天子護衛儀仗所用。但令人遺憾的是現今暫時還未有真正的殳書作品出土。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虎符印章

政府指定選拔人群。在《漢書·藝文志》、《說文解字·敘》中對被選拔人群的記載是“

學童、吏民”兩詞,從字面上的含義來解釋學童就是在學習的孩子,也就是說在秦漢時期就有了專門教授識字的機構。“吏民”應是單指經過選拔後成為官吏的這一人群。“史、卜子年十七歲學”。《二年律令·史律》中進一步詳細記載了可以有資格得到篆體文字教育的人群是“史、卜”的後人,史和卜經考證是當時基層官員的稱呼。在律令中還記載了學童其實分“史、卜、祝”三種,教授學童的老師稱為“大史、大卜、大祝”。

指定人群進行培訓和考試。漢書、說文和二年律令中對考試的記載大同小異。總結來說就是對指定的一部分人群在“學室”進行集中培養,學童學習三年後進行考試,從十七歲就可以開始考試,考試時間在說文中記載大概是八月份。能背誦四千或九千字以上的篆體文字,能熟練使用六體或者是八體篆體字的學童就達到基本官吏的要求。這時的書法教育的識字內容就是考試要求的內容。學習的形式和後世的私塾有些類似。對學童的教育以識字和書寫能力為主。書寫能力的訓練就是這些學童的日常篆體文字的書寫。

“杜虎符”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令狀,為何成為了書法教育的導火索?

篆體文字

總結來說秦代的篆體文字書法教育是以實用性為目的,官府派出官員對學童進行統一的書法教育。書法教育的內容是日後官吏在工作要使用到的八體文字和篆體文字等,所以秦代的篆體書法教育就是秦漢官吏的崗前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