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红楼梦》中,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有何深意?


《红楼梦》中,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有何深意?


秦钟是秦可卿的弟弟,宝玉的好朋友,虽然早早离世,但后文很久以后宝玉和柳湘莲都还记得为他整修坟墓,可知他在宝玉朋友中的重要地位。秦钟是宝玉生命里很重要的人。

我以为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深意有三
第一、抨击欲望。
作者把秦钟得趣和王熙凤弄权放在同一个回目,是故意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讲同一个东西,就是人的欲望。

秦钟那本能需求属最低层次,也不是必需的。阿凤包揽诉讼也满足一种需求,他要人知道我说行就行,也是欲望。把银子作为需求的标准就是堕落。王熙凤放高利贷的三百两,逼人退婚得三千两,私房钱几万两,贾琏说的再弄个三二百万两,不过是玩数字。倒楣时这些数字就都归零。一千两能买口棺材,一千二百两能买个五品虚衔。王熙凤枉费意悬悬半世心;秦钟得趣一时很快夭亡。生命需要欲望,欲望太过催命。

《红楼梦》中,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有何深意?


欲望表现在情上更丑陋。秦可卿是情的化身。她兼有宝钗,黛玉之美。在现实中反被玷辱糟蹋。情何以堪?她死了没有人真正地哀伤。很快就都把她忘了,连她最牵挂的弟弟也忙着得趣。

秦钟情种,多情更滥情,在私塾,他和香怜偷情,看到村姑二丫头,他心怀不轨,在乃姐安灵之时、之地得趣。宝玉发现没有声张,救得他一时,救不了一世,他要走向绝路,谁也救不了。

第二、完成主题的需要,讴歌纯洁之情。 秦钟所为衬托出宝玉美好、纯洁之情。他俩就像情的两面,一面是肉体,一面是精神。秦钟贪恋肌肤之亲,为作者所不齿,让他夭亡。宝玉才是真情种,他的痴情与欲望无关。宝玉觉得与女孩子交往可以净化自己的灵魂。宝玉乐于结交北静王、蒋玉菡,那是因为他们的才情,都是很纯洁的友情。

《红楼梦》中,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有何深意?


第三、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秦钟是宝玉生命里第一个年龄相仿的男性朋友。他们初识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样眉清目秀、同样的不识世务,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好友。

秦钟和宝玉一起大闹学堂。一起经历了秦钟姐姐的死亡,秦可卿的死对宝玉有难言的伤感。他们都偷尝禁果。这些事情和内心的情感困惑,无从向他人提起,他们无话不谈,可以互相倾诉秘密。

通过对比,秦钟更凸显宝玉的优秀,秦钟比宝玉更世俗。他们都乐意和长得干净清秀的男孩子玩耍。在农庄幸遇二丫头,他们不同的态度,反映不同的人品。秦钟对二丫头是轻浮和调戏,宝玉对二丫头却是真心喜欢,喜欢她那种天真淳朴。宝玉对女子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守护,可是秦钟的喜欢却是低级趣味,同样的少年,人品高下不同。

秦钟因贪情致病、夭亡。秦钟弥留之际,后悔自己因情所做的错事,劝宝玉不要重蹈覆辙,要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由此看来,作者让秦钟匆匆出场又匆匆离开,是作为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受荣宁二公之托,警醒教育宝玉那一课的课外辅导。秦钟的结局让宝玉感伤,可是宝玉有自己的坚持,他并不愿意因此改变。宝玉的优秀别人看不到。却可以通过秦钟凸显出来。

《红楼梦》中,作者写秦钟得趣馒头庵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