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宋辽金铜镜赏析,唐王游月宫菱花镜、双龙镜、双鱼镜最具代表性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有一定的局限。宋辽金铜镜较前朝在艺术风格、制造工艺和金属配比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亦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色,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创新,其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铜镜纹饰尤为突出。今天小编便带来几枚宋辽金最具代表性的铜镜供大家欣赏。

宋代 唐王游月宫菱花镜



宋代 唐王游月宫菱花镜

成交价(人民币):41.44万

金懋拍卖2010年秋季拍卖会

宋代 唐王游月宫菱花镜,菱花形,圆钮。钮上方饰祥云托日图,左右两侧饰星象纹,其下四鹤对舞,钮下方饰有回纹护栏的拱形桥,桥上有多人行走,右岸边一个头戴高冠帽弯腰作揖之人应是唐明皇,身后有手持兵器的护卫,桥上有持幡接引侍女,人物上方祥云缭绕,桥下河水奔流,右侧祥云缭绕,桥头站有嫦娥,旁有两持幡侍女。此镜铸造精细,纹饰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刻画细腻,图案浮雕感强,精美。

辽代 双龙镜


辽代双龙镜

成交价(人民币):567.5万

景星麟凤2018年秋季拍卖会

双龙镜在宋辽金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题材的极妙运用而超前者,在艺术面貌上焕然一新,此时的双龙镜题材多样,而最具有时代特点的是双龙的同一画面中不同姿态的写照。此面双龙镜整体圆形,边有细腻有致的云纹装饰,双龙舞动在钮两侧,这种样式也是一种创见。大圆钮简练,不做装饰,自然分区界画,于两侧各有动态神完的舞动双龙相对。一龙形象呈S型盘绕升腾般立起张牙舞爪,似尽力逢迎,一龙则呈C型若从空中飞临,昂首张牙奋爪侵入般的具有情节化的把两条龙相对峙的瞬间刻画的极其生动真实。在这样的一动一静,若动若静的双龙对峙中的艺术表现可以说是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写实画面,每条龙的细微刻画一览无余的真实感更增加了双龙对峙局面生动形象。虽然在有限的空间内却充满了极尽动态的表现,把这种表达方式推向了极致,真实而活灵活现的不拘于图案化。绕其一周的如刀刻深凿般的翻卷有序的云纹装饰,如双龙飞动所幻化出的云气缭绕般的缠绕,在视觉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叹!

金代 双鱼镜



金代 双鱼镜

成交价(人民币):145万

金懋拍卖2010年秋季拍卖会

圆形,圆钮,花瓣纹钮座。主题纹饰为两条鲤鱼旋转对置,占据了整个镜背的空间,纹饰采用浮雕技法表现,双鱼张口鼓鳍,尾鳍翻折,大鳞片,长背鳍,呈摇头摆尾状,形神兼备,极富动感,周围满饰水波纹。生动地表现了鲤鱼在水中觅食漫游的活泼姿态。此镜纹饰刻画清晰,浮雕感强,写实的表现手法使两条鲤鱼的形象栩栩如生,水波纹也不拘泥于形式,而是随着镜面布局需要而变换波纹,或层层排列,或曲折回环,把水的高低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曾画《十二水图》,水纹表现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此镜对于水纹的表现,使我们得以洞察金代铜镜中对于写实题材的表现能力。此镜整体大气,厚重,当为双鱼镜中之精品。此镜特别之处更在于双鱼极其肥美,浮雕感极强,双鱼的浮雕高度高于镜缘,显得鱼的动感极强。确为难得的双鱼镜中之极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