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千米广袤国土的伟大国家,而提到中国的国土问题,大家总会提到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

自古以来。

那这个自古以来,到底要从哪里算起来?要远及唐宋,还是近一点元明,还是再近一点的清朝?很多人觉得要从1840年中国近代开始算起,我觉得这样的认知是不科学的,也是想当然的。

不过从清朝算起倒是真的,那这又是因何缘由呢?本文将要从清朝时期的宗教,民族政策说起,从而阐述中国人的自古以来究竟因何而来。

古代的中国,不管是有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大都逃不过这样一个宿命,对于中国边疆地区往往很难以整合到中国中国大家庭中,个中缘由不一而同,许多最多是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而不是直接加入,主要原因还是边疆往往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汉族的影响力可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吸纳过来。

上文提到清朝,虽然清朝不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但清朝却是绝无仅有的,能整合中国周边真正长治久安的确实只此一例。当然,这也是清朝的独特所在。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清朝大一统形式图


面对比自己大的多的主体民族,清朝能够一一协调,向北拉拢蒙古族,向西南拉拢藏族,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忠实的盟友。也是由于这两个民族的加入,也使得清朝统治者更好地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当然,今天的中国大家庭也是得益于此,平心而论,清朝满族统治者做到了汉族统治者做不到的事,就是让这样两个民族认同自己的中国成分,就凭这样一点,清朝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确是颇具智慧的。

清朝前期统治蒙古和藏族异同

首先,满族在还没有入关的时候,就和蒙古发生了极其复杂的关系,满族和蒙古族的生活和风俗相近,在早期清朝屈居东北的时候,就有了密切的交往,当然,这样的交往往往伴随着战争的来临。

当时满清势大,对蒙古又拉又打,边打边拉,慢慢的,漠南蒙古最先臣服满清。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清朝初年蒙古和西藏


由于清朝初期无法把蒙古各部都拉入八旗,所以通过妥协的方式拉拢蒙古,即是通过联盟的方式确立关系,但在此时蒙古并不能算是满清中的一员,随后由于满清继续势大,继而影响到了外藩蒙古(外蒙古),联盟关系也变成了从属关系,虽然这样的从属关系并不牢靠,清政府急需找到什么东西代替。

话说回来,漠南漠北都基本搞定了,不过漠西蒙古由于地理位置较远,其实也是漠西蒙古自己给清朝渗透的机会,漠西蒙古一直和漠南,漠北蒙古搞对抗,满清一看,居然对我刚认下的小弟动手动脚,满清就不等不靠,积极参与蒙古内部矛盾之中,最后也把漠西蒙古搞定,从而建立了对整个蒙古的基本统治。

下面再来说说西藏,清朝控制蒙古之后,处于蒙古和硕特汗国统治下的西藏自然成为了满清争取的目标,并且当时西藏的统治者也很会来事,早在清崇德七年(1642)掌管西藏的和硕特汗国顾实汗遣使者前往盛京(不好意思,清朝那时还没有入关),觐见了皇太极。

来而不往非礼也,后续清朝6次派人去西藏迎接西藏地方藏传佛教一级活佛达赖喇嘛来京,其实主要是当时清朝已经入关,早就有问鼎天下的志愿了。所以其迫切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西藏此时处于处于蒙古贵族顾实汗的控制之下,清朝用五世达赖进京觐见的契机,分别对五世达赖和顾实汗进行了正式册封,并用此确立了对西藏的政治统治地位。

为什么清朝入关后特别重视西藏地区的宗教首领达赖哪嘛呢?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上面提到清政府为什么特别重视西藏地区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其目的不言而喻,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宗教的方式整合蒙古和西藏。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先我们大概了解下藏传佛教与其内容。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

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

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地区,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共有五大支派: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噶当派(此教已被格鲁派隐灭)、格鲁派(黄教)。

藏传佛教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该派强调严守戒律,藏语里格鲁意即善律,故名格鲁派。创教人宗喀巴(1357年~1419年),明永乐七年(1409年)拉萨达孜县甘丹寺的建造,标志格鲁派的正式形成。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藏传佛教格鲁派信徒


清朝的皇帝们既不像元朝诸帝一般倾心信仰,导致佛事过滥,僧人参与朝政,也没有如明朝诸帝一般因隔阂而淡漠,仅在表面上予以羁縻,他们既知道“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重要性,但也再时刻警惕佛教僧侣因信众众多,政教权力过大而难以驾驭。

百余年时间,清朝摸索出了一套精密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得宗教完全为皇权服务,不能越雷池一步。

其中最著名的设置,便是“四大活佛”系统的确立,即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10世班禅


四大活佛原本地位悬殊,从宗教而言,绝不可能并立,但皇权的介入,并立便产生了。有清一代,达赖掌管前藏,班禅管辖后藏,哲布尊丹巴尊荣于外蒙古,章嘉则在青海、内蒙古享有独尊地位。

所以清朝就利用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首领在蒙古和西藏的超然地位,通过册封四大活佛的方式把他们都整合在中国大家庭中。

如果你没有明白,我在这里解释下,先说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

在藏传佛教中,达赖喇嘛是观世音的化身,班禅额尔德尼是无量光佛的化身,民谚中也云:“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达赖、班禅”。

而历史上达赖与班禅也常互为师徒:四世达赖受戒于四世班禅;五世达赖灵童之找寻与坐床均得力于四世班禅主持;六世、七世达赖均受戒于五世班禅;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均受戒于七世班禅;十三世达赖受戒于八世班禅;而十三世达赖则确定九世班禅的卜封寻方位、金瓶掣签、剃度和取法名。

如此看来,两大活佛可说平起平坐。

而在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和内蒙的章嘉活佛,却是准一级活佛,理论上他们都要受到达赖和班禅的制约,清政府也是用这个宗教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蒙古和西藏中国这两大地域。

前面说到,早期的清政府和蒙古的关系是同盟关系。

但是再坚固的同盟关系,也会被利益破坏。清代蒙古中自然也有不服清王朝统治的部落。

康熙三征准噶尔,直到乾隆帝时,方才彻底征服了蒙古。蒙古人原先信仰萨满教,清朝皇帝为了更方便统治,极力推行更为忍让的佛教入蒙。于是蒙古人开始改信黄教,黄教的推行磨掉了蒙古人的野心,同时由于大量蒙古人出家为僧,不可娶妻,这也导致了蒙古的人口急剧下降,不出百年,便十不存一了。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在联系

恩赫阿木古朗汗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四大活佛系统中蒙古方面一直属于从属地位了,这也是清政府的一个巧妙地设计,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蒙古。

另外,清政府还在西藏设有驻藏大臣,又和外蒙王公有联亲关系,所以通过这样的双管齐下,通过政教和一的方式,使其清朝对此两大地域的控制力度超过了中国以往的朝代。

后记:

我们知道,清朝皇帝有许多的头衔,就如同俄罗斯沙皇有众多的头衔一样,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汉人的皇帝蒙古的大汗西藏的保护者等等。

因为从皇太极开始,清朝皇帝同时也是蒙古大汗,例如蒙古人称康熙为

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所以,鄙人认为,至少是在有清一代,蒙古,西藏,和中国其他区域一样真正归属了中国的版图,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皇帝(大汗)。

而四大活佛的设计,有在宗教方面将蒙古,西藏两大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宗教上趋于一体,同时又拥有共主(满清皇帝)。

所以,四大活佛系统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让其成为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地方的自古以来的理由更加充分,虽然后世四大活佛发展轨迹不一,但在当时确实是促进了中国的团结和发展,对边疆地区的中国认同起到了向心力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