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南方經濟比北方發達嗎?你怎麼看?

城市邊角


整體上看應該是這樣。現在公認的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中國南北方,以2017年數據為例,網上有資料統計過南北方的GDP數據,2017年南北方GDP之比為57.8:42.2,相比1978年的53.56:46.45,南方GDP增長的更快。如果把港澳臺算進南方的話,那麼南北GDP比例大概是60:40。

但現實中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等省都有被秦嶺—淮河這條線穿過,因此南北方GDP統計時還需要做調整,比如,把淮河以北的江蘇、安徽部分地市的GDP納入到北方地區,把陝西和河南南部的部分地市GDP納入南方地區。但無論最終統計結果如何,南方GDP是要比北方高的。

南方經濟比北方發達是客觀事實,我國經濟發達、GDP最高四個省份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有兩個省份(廣東、浙江)位於南方,江蘇經濟重心蘇南也位於淮河以南。長三角、粵港澳以及京津地區是公認的我國經濟最發達的三個地區,其中長三角、粵港澳都是位於南方。2018年全國一共有16個城市GDP躋身“萬億俱樂部”,除了北京、天津、青島、鄭州四個城市位於北方,其它城市都位於南方。其中全國四個一線城市中的上海、廣州和深圳地處南方。

根據網上對南北方2018年最新的GDP數據統計,2018年南方無論是GDP、人均GDP還是常住人口,基本上都是南方佔據優勢。所以整體上看,南方經濟要比北方發達。


錦繡中源


南方的經濟確實比北方發達,四個一線城市中,南方佔據三個,北方只有北京。並且臺灣、香港和澳門也屬於南方,GDP排名前2位的廣東和江蘇也是南方城市,2018年北方GDP為35.14萬億,南方GDP為62.91萬億,南方GDP總量是北方的1.6倍。南北經濟差距確實比較明顯。南方和北方的劃分界限公認是秦嶺淮河,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秦嶺淮河以南是南方。

1、北方各地GDP

北方GDP以山東GDP最多,2018年山東GDP為76469.67億。其他地區的2018年GDP如下:

河南省GDP為48055.86億

河北省GDP為36010.27億

北京市GDP為30319.98億

遼寧省GDP為25315.35億

陝西省GDP為24438.32億

天津市GDP為18809.64億

內蒙古自治區GDP為17289.22億

山西省GDP為16818.11億

黑龍江省GDP為16361.62億

吉林省GDP為15074.62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GDP為12199.08億

甘肅省GDP為8246.07億

寧夏回族自治區GDP為3705.18億

青海GDP為2865.23億

北方地區GDP總額為35.14萬億元。

2、南方各地GDP

南方GDP以廣東GDP為最多,2018年廣東GDP為97277.77億,其他地區的GDP如下:

江蘇省GDP為92595.4億

浙江省GDP為56197.15億

四川省GDP為40678.13億

湖北省GDP為39366.55億

湖南省GDP為36425.78億

福建省GDP為35804.04億

上海市GDP為32679.87億

安徽省GDP為30006.82億

江西省GDP為21984.78億

重慶市GDP為20363.19億

廣西壯族自治區GDP為20352.51億

雲南省GDP為17881.12億

貴州省GDP為14806.45億

海南省GDP為4832.05億

西藏自治區GDP為1477.63億

香港GDP24000.98億

澳門GDP3402億

臺灣省GDP為39001.04億元

南方地區GDP總額為62.91萬億元。


互金圈


簡單談一談的話原因有三個,分別是人口、產業和城市圈。

1.南方人口多於北方人口,南方從環境,飲食,經濟各方面考慮更適合居住。

2.南方的產業比較多元化,東北就是過度依靠資源的例子,包括河北,過去依靠鋼鐵及重工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目前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河南和山東的情況好一些,河南這回主要受益於一帶一路以及國家把鄭州、河南作為區域經濟戰略來支持打造,航空港等國字號落戶讓河南有了新的動能。

3.城市圈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珠三角很好的讓市場發揮了作用,各個城市之間分工較為明確,互補較強。廣州和佛山的同城化、香港深圳與周邊地區的合作,上海蘇州崑山的協調發展都是可圈可點。反觀北方,京津冀城市圈喊了很多年,始終沒有解決北京天津獨強,其他城市弱,產業承接和互補性不高的困局。直到雄安新區的規劃出現。至於東北,就更不用說了,瀋陽撫順同城化成為“歷史”,遼寧最新的思路是加快建設服務遼寧、輻射東北、影響東北亞的“港口經濟圈”,打造瀋陽經濟區。


Clesete澤西


南方經濟比北方經濟發達的根本所在,那些年北方是重工業發展地,經濟發展很快,後因國家的經戰略部屬有所改變,重點抓南方比如深圳特區是祖國的窗口必須抓經濟建設的發展,上海祖國大都市,世界之窗經濟不放展怎麼能行呢!杭州祖互聯網友展地區,現在祖國正處於高科技發展時代,互聯網必須重中之重的發展廣洲是一邊界之窗,必須發展速度之快才能跟上世界界發展需要,國家經濟戰略部署是全面優先考慮南北發展速度,在經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家近幾年部署抓老工業基地東北的發展,遼寧有造船業可造大型海上運輸船支,可造國防需要的航母,瀋陽重工業基地,生產出重工機械設備,有民營企業忠旺生產的產品在世界為國家填補空白,遼陽石化公司生產產品是先進的,這二家企業習主席親自視察東北時來到這二家企業中,給予很高的評價和鼓勵,及其指示,給民營企業的支持和鼓歷,所以南北經濟的發展是平衡的,是有戰略部署的,只有按國家經濟發展需求,南北發展都重要。


春雨166338700


古代北方是政治經濟文明文化的中心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和南方古代蠻化貶謫之地發展到現在,這古今的落差不同,肯定是北方落差小,南方落差大,所以給人一種誤解,以為南方經濟發達,實際上是南方底蘊太差造成的假象。

譬如以下幾個案例:

8月5日的報道,湖南省汝城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大規模舉債修建大批“形象工程”,花4800萬元修廣場,6株銀杏樹就花了285萬元,8根圖騰石柱花了120萬元。

超五萬江南棄兒被送到北方收養,江南(江浙滬)地區尤其是農村出現了較嚴重的糧食短缺,一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被福利院收養後,又被政府分批派送到北方相對殷實的缺兒少女的家庭中。

雲南冰花男孩家鄉;江西小馬雲家鄉;湖南個位數考試;廣州佛山暴雨致嚴重內澇的城建,不僅交通癱瘓,因公共設施漏電導致不少事故……實在沒體現出南方經濟比北方發達。


鳥言夷面


北方重工業發達,特別是軍事工業。

南方輕工業發達,主要代工廠,洋買辦多[摳鼻]

糧食主要北方產玉米,大米,小麥。能源也一樣煤,石油,鐵礦石主要北方產。

北方的缺點是國有企業太多古板,南方的優點是私企多靈活


鬼丫鬼


確實是,自宋後800多年,南方平均經濟水平是領先北方的。

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可反駁的,我感覺說真話比所謂的盲目反駁更有意義。

但話說回來,也正是自南方平均經濟領先北方後,華夏在世界就一直開始衰落的。


內蒙人不知道


政經分離,差異以下幾點(不全面)

1,政策(工業區都是政府指定,交通補貼)

2,資金(調配資金集中幾個地方)

3,教育(都已經畸形了)

4,福利(這個屬於世界奇觀)


蒗仔vaguepain


看到這裡的評論太有意思了,奇思妙想啥樣說法都有,南方經濟確實比北方好,這個現象有很多因素促成的,首先大多數南方人思維比北方人超前這不用狡辯,再就是南方受到香港,澳門,帶動也非常大,再就是國家的政策傾向性,南方人最應該感謝後兩個因素


手機用戶57323222710


中國從宋朝開始,經濟重心就開始南移。新中國成立後,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重工業基本在北方。工業衰落後,私營企業出現,經濟重心再次南移!長三角,珠三角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