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傳統功法:居家站樁鍛鍊

熱愛武術的朋友們,要想擁有健康,增強功力,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武術健身運動。而我們在現實中發現,許多拳術雖然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比如既需要開闊的場地,又需要好的天氣,很不容易堅持。筆者在此向讀者介紹一種不需要鍛鍊的器械,也不受客觀環境的限制的健身和練功方法,這就是少林內勁一指禪站樁功。

傳統功法:居家站樁鍛鍊

少林內勁一指禪的站樁簡稱(內勁站樁),簡面言之,就是擺好一個固定的姿勢,站著不動就行了。這種健身與練功同具理想的方法,簡便易學,且易堅持,整體力量的培養也很明顯。筆者2008年秋開始站樁鍛鍊,幾年來,切實感到站樁的益處,改造了體質,強健了體魄,身心愉悅,精力旺盛。

站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記載,是古老的養生術之一,歷代的拳家、道士、與習武者都十分注重站樁,均視其為健身、養生和培養內功的主要修煉方法。

站樁的作用是鍛鍊肌肉,增強體質,訓練神經,增長智力,擴大精神,改造生理,是一種精益求精,理趣叢生,練相結合的運動形式。其運動順序是;由局部到整體;由體內到體外;由初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由淺入深逐步發展,逐步提高,優質遞增。

傳統功法:居家站樁鍛鍊

站樁作為一種內煉方法,從表面上看,人體雖處於不動的靜止狀態,但人體的內部的經絡、氣血及五臟六腑都在站樁的過程中有效地運轉。站樁對人體內部功能的鍛鍊和滋養作用非常明顯,它對人的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出現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和康復作用。

站樁鍛鍊的方法很簡單,也容易掌握,老中青年人均適合。以下是方法的簡略介紹:預備式:兩腳併攏,自然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平心靜氣,精神放鬆,兩眼平視正前方,自然呼吸。

動作起式:將左腳向左側移動半步,兩腳距離略與肩寬,然後兩手慢慢抬起至胸前,翻腕,大拇指朝上,兩掌心朝向,這時兩手指的距離保持在50-60公分左右為宜,在雙手上抬後下落至身體兩側的同時,雙膝微微彎曲,身體微微下坐,兩眼平視前方。雙手臂曲臂腹側。姿勢站好後,全身放鬆,非常安穩平和。在保持間架姿勢不動的情況下,自然呼吸。

站樁的時間要求:初學站樁,每次從5分鐘開始,逐步延長到30分鐘左右均可,每天可站一到兩次。具體的站樁時間與次數,應根據習練者自身的身體狀況來確定,但每次不能低於5-10分鐘。每天最好保持1-2次。這樣健身效果好一些。若是有基礎的,站樁時,可逐漸下坐。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功力自然增長。站樁的環境選擇:站樁時,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環境腳靜的地方,當然也可在室內進行。在室外,風大的地方不能站樁。

站樁的動作要求:站樁時。尤其要注意不能聳肩,挺胸,呼吸一定要自然。站樁時,兩腳尖要的角度一定要保持一致。

傳統功法:居家站樁鍛鍊

站樁的動作調節:初期站樁時,兩手臂會出現酸終、發軟等現象,這時可將兩手臂慢慢下放到小腹肚臍部位,兩手動作不變,做抱球狀。還可採取抱球姿勢站樁:即,兩手放在小腹部位,兩手心相對,感覺將一個氣球輕輕地抱著。

在站樁時,若感覺手臂、大腿與腰部太酸終,也可中途調節,稍稍甩甩手臂,轉轉腰,活動活動兩腿,然後繼續站樁。若出現身體晃動,顫抖,應儘量去調整,控制,使大動逐漸變為小動,小動轉變到不動。

站樁的過程中,可以邊站邊欣賞一些曲調優雅的音樂。幫助習練者達到身心放鬆。在室內站樁,若是感覺枯燥,靜不下來,我們邊站邊看電視也未嘗不可。當你身心融入進去後,身體慢慢開始發熱,逐漸會出汗,這時你可收功了。

收功姿勢:首先將兩手慢慢放下來,再由兩側往上,掌心朝上,慢慢吸氣,待至頭頂,十指相對,掌心朝下,雙手緩緩下放到小腹部位,此時為呼氣。連續三遍”功完,你一定感覺神清氣爽,耳聰目明,全身輕鬆。

站樁注意事項:

1、站樁前要松褲帶,鞋帶,不能穿過緊的衣褲。

2、飯後一小時內不能站樁,

3、風大的位置不能站樁。

4、站樁完畢不能喝冷水,最好喝一杯溫開水,這樣有利於血液循環和排毒。

5、若在冬天站樁,可提前做一些熱身運動,再進行站樁。

站樁的初期反應

站樁初期,身上一些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與酸脹,尤其是大腿,手臂,會出現疼痛,手掌、腳掌與其他部位還會出現一些麻、熱、脹的現象,這些都是站樁健身中出現的正常現象,堅持一段時間後,疼痛症狀自然會消除,身體也會慢慢好起來。若是身體很衰弱的中老年人,可坐在凳上練坐樁(手的姿勢與站樁同樣)效果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