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全方位陪娃 家長如何不被“淹沒”


全方位陪娃 家長如何不被“淹沒”

特殊超長假期,家長經歷著最全面最嚴峻的陪娃挑戰。在相對封閉狹小的環境下,高密度、高頻率地相處相伴,一家人的生活作息很難保持規律,一日三餐快要榨乾家長的腦細胞,孩子的玩具、圖書、各種零碎兒好像怎麼都收拾不完……最讓人頭疼的還有各種陪:陪玩、陪讀、陪做手工,陪吃、陪睡、陪看電視,甚至陪玩手機……家長紛紛感慨自己完全被家務和孩子淹沒了。目前很多家長已經開始在家辦公、逐漸忙碌起來,自己的個人空間與陪娃之間的衝突逐漸多了起來,不妨堅持做到“三要兩不要”,讓自己不被淹沒。

不用電視當保姆 不衝孩子發火吼叫

電視劇裡經常出現這樣的鏡頭:大人一嫌孩子礙事兒,就說:“寶寶你去看動畫片吧!”“寶寶你看會兒電視吧!”編劇這麼寫,除了反映真實的生活,難道是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好方法嗎?當然現實生活中,除了電視,最常成為家長救兵法寶的就是手機了。寶寶想讓父母陪他搭積木、給他講繪本,家長常說的是:“爸爸現在沒時間,要不你自己看會兒電視吧!”“媽媽現在正忙呢,要不你看會兒手機?”

孩子過多看電視和手機會損害視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似乎一時沒看到孩子眼睛出現什麼問題,家長也就麻痺大意地縱容,“就先這麼看著吧”。當日積月累,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眼鏡時,家長就悔之晚矣。

更值得注意的是,寶寶或許會因此獲得一種反饋——看電視比搭積木更好,看手機比看書更好;讓爸爸媽媽陪我玩、給我讀書的時候,他們很煩躁、不高興;我看電視看手機的時候,他們好像更開心;我看電視看手機的時候,就是爸爸媽媽的乖寶寶——這樣的反饋更強化了孩子對電視和手機的依賴。更要命的是,當你忙完,忽然發現孩子看電視或手機停不下來,家長又對孩子一頓嘮叨訓斥,弄得孩子困惑不解:我究竟做什麼是對的?

讓寶寶放棄自己原本感興趣或者正在做的事情而轉向電視或手機,表面上看,孩子得到了安撫,家長也得以逃脫,但實際上卻破壞了孩子的主動性、專注性和堅持性。主動性,是指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主動自覺發起活動,比如擺弄玩具、畫畫、看書;專注性,是指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探究中,發現和思考,比如在擺弄玩具的過程中發現玩具的新玩法,比如一邊看繪本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述或者想象扮演;堅持性,是指孩子持續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抑制衝動、克服困難、不斷解決問題的狀態,比如搭高塔搭到第5層時候總是要倒下來,他毫不氣餒,反覆重來,不斷調整,堅持把心目中的高塔搭出來。

主動性、專注性和堅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品質,會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受益終身。如果孩子興沖沖地去找父母分享遊戲的快樂,向家長髮出參與的邀請,卻被家長粗暴打斷或推給電視,深度學習的機會被無情剝奪,孩子學習的熱情稍縱即逝。

被孩子纏得煩了,家長難免會情緒失控衝著孩子吼叫,當時或許會制止孩子的行為,但卻導致孩子內心的震動和懼怕。他並不會思考爸爸媽媽為什麼生氣、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反而只是關注爸爸媽媽發火時的語氣和表情,擔憂爸爸媽媽不再喜歡自己,從而進一步影響他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粗暴的壓制和拒絕無助於幫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處境和感受、反思自身需要和行為的調整,更無助於家長和孩子共同協商解決問題。

挖掘社會關係資源,做好環境調整和情緒管理

平時孩子去幼兒園、家長去上班,彼此在親子關係之外的社會關係、社會環境中完成各自社會化的過程,逐漸建構、完善和實現自我認同。超長假期的出現,使得家庭關係佔據主要位置,其他社會關係處於被阻礙和壓制的狀況,不論成人還是孩子,都被迫過度地黏在了一起。父母產生了焦慮感和窒息感,孩子也在不適中煎熬。家長盼著復工,孩子也漸漸想念老師和小朋友了。

所以家長首先要充分用好學校和幼兒園這個資源,和孩子一起參與各種線上活動,與老師和小朋友產生聯結,是對親子互動的有益補充,也有利於開學後他們對入園生活的適應和融入。家長同時也可以尋求各種方式滿足成人繼續社會化的需求,比如通過在家辦公逐漸迴歸職場找到學習和發展的價值,參加社區志願活動找到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價值,關心問候親戚朋友老同學找到友善與認同的價值。

孩子的天性是玩,遊戲是他們的生活,凡是總黏著大人、總鬧情緒的孩子,往往是常常感到無聊、缺乏關注又無法持續專注地投入到遊戲中的孩子。如果家庭氛圍寬鬆,環境中有豐富充足的開放性玩具材料供孩子探究、想象和創造,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遊戲足夠關注和支持,他是不會時時刻刻去纏著大人的。面對確實讓家長抓狂的情況時,要做好自我情緒管理和溝通。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經說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會超過12秒,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控制情緒的走向。孩子搗亂或糾纏時,家長如果任性地吼叫甚至動手,孩子學到的就是發脾氣和暴力。家長要明白“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但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攻擊和傷害別人”。

停頓12秒,然後用“我”字句說出自己的感受,說完,暴怒就會“降溫”。比如:“我正在工作,你大吵大叫,我感到非常煩躁。”“我正在開視頻會議,你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我什麼都聽不到了。”“我的計劃到現在還沒有完成,我擔心今晚可能要熬夜加班了。”

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等重要,家長要冷靜下來共情到孩子的需要,比如:“我知道你特別想讓我陪你畫畫,我完成這些工作就可以去陪你了。”“我知道你想讓我看你的小汽車跑得有多快,等我把這篇文章寫完,我就去看,我還能和你一起比賽!”“我知道你想讓我陪你睡覺,你可以選擇現在就讓爸爸陪,或者我陪你5分鐘以後爸爸來陪。”溝通順暢後,就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合作了。

尊重自己獨處的需要,做好計劃和安排

親子陪伴固然重要,但家長要避免陷入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圍著孩子轉,做不到會心生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個盡職的好家長。但同時,又會因為自我得不到尊重和釋放而情緒波動、怨恨不滿。其實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有獨處的需要。

獨處,是屏除繁雜的外在干擾,停在當下,感受自己的身體與覺知,和內心對話聯結的狀態,能讓人獲得自我尊重、身心平衡、精神愉悅。當孩子專注地自言自語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或擺弄玩具,或塗鴉,或閱讀,或望著窗外發呆,這是他的獨處,家長最好不去打擾;家長也可以擁有獨處時間,工作、讀書、寫作、鍛鍊,在廚房關上門做飯也是一種獨處。

這個超長假期,獨處顯得尤為珍貴和不易。很多媽媽要等家裡所有人都睡著了,自己也累得筋疲力盡時,才能迎來短暫的獨處時光。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制訂全家人的每日計劃,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和節奏,認識到只有互相尊重每個人的節奏,為每個人贏得更多的獨處機會,家庭才能有和諧的氣氛。

家長要把自己獨處的需求寫到計劃中,並給孩子解釋清楚。比如告訴孩子,每天午飯後的兩個小時,寶寶要睡覺,媽媽要工作或讀書,是不能被打擾的;每天晚上睡覺前半個小時,媽媽要鍛鍊,這個時候不能纏著媽媽講故事……還可以鼓勵孩子做出自己的獨處計劃。計劃更像是一份協商後的家庭規則,是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認同的。家庭計劃一旦形成習慣,則人人受益。

當然,最好能在空間環境上為獨處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獨立的房間、半封閉的陽臺、舒適的沙發椅或者床。如果試圖在公共區域完成你的工作,那無疑就是在宣告:你們可以隨時來打擾我。(李一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