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晚清时期,祁连山下的石岭镇有个男子,虽然生于乡野,却唇红齿白,相貌倜傥,人称“白面”。

此人既不是种田的行家,也不是做工和经商的能手,基本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然而他的日子过得并不比别人差,只因为他有他的特长:能说会道,死的可以说活,黑的能说成白的,别人的银子能骗进自己的腰包里。

起初,白面骗人的手段很简单,就是给人家做媒,先用花言巧语骗点银子到手,至于媳妇能不能介绍成,那是另一回事了。最掉价的几次是,白面竟然把自己看起来年轻漂亮的老婆介绍给别人,其实也算“仙人跳”,结果被知情人戳穿了,自此白面在石岭镇臭名昭著。

然而天下大得很,尝到甜头的白面从此云游四方,以他卓越的口才和见面熟的本领,到哪儿都能找到“商机”,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春种秋收的农忙时节,他能骗人来家里干活。家里没煤了,他能骗人送来整车的好碳。这一切竟然都没有引起大的纠纷,全凭白面那三寸不烂之舌。

这一时期,白面最得意的手笔,是他骗来一个如花似玉的的儿媳妇!据说这个姑娘是白面在集市上认识的,在他天花乱坠的吹嘘之下,这个姑娘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居然放弃了去外地走亲戚的计划,直接就跟着他来了!等到姑娘的家人知道后赶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了,只好讨了几两银子讪讪而去。

然而这还不足以认为白面就是个骗子,真正的骗子应该是有一些大手笔的。白面的第一次大手笔,骗的是一个驿站的驿长。是的你没有看错,一个几近于文盲的乡野村夫,骗了一个驿长!

那时候,离石岭镇不远的卧龙沟,正兴起淘金热潮,凉州人都知道卧龙沟是一个出产黄金的地方,这给白面带来了无限商机。之于白面是如何结识百里之外县城郊区那个驿长的,这也不必考究,反正他有的是办法。

白面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十两“黄金”,以每两黄金十五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了这个驿长,得白银一百五十两。当时黄金价格是白银的二十倍,这个价格可是够优惠的。驿长以为占了个大便宜,转手就能赚五十两,这可是自己一年的俸禄!然而过了几天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黄金啊,而是镀了金粉的铅块!

驿长设法找到白面,然而白面矢口否认,一口咬定他卖出去的就是金子。驿长威胁说我要把你告进县衙,白面说那你试试,你要敢让我进县衙,我就端你的饭碗,莫非你不知道,你一个小小驿长,那么多白银是哪里来的?驿长一想还真不能告,自己那些钱的确来路不正,最后只好撂下几句狠话,捂着肚儿吃了个哑巴亏。

白面一下子抖起来了,长袍马褂皮靴子,石头眼镜瓜皮帽,进进出出越发像个场面上的人物了,而且好长时间也没有听到他骗人,大家以为他要改邪归正了 。然而这样想你就错了,白面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出手,只是在等待“商机”罢了,他已经不屑于那些小打小闹。

这一年深冬,一直四处游逛的白面,突然皮衣皮帽,骑着大黑骡子,悄悄潜入寒冷的卧龙沟,向他早已打听好的目标进发。

卧龙沟有个金窝子,今年的收成特别好,据说核桃大的金子出了不少。掌柜的是个外地人,也是颇有些见识的,他不愿把金子卖给上门收购的贩子,而是把金子藏好,准备过年期间去凉州城卖个好价钱。

这一天白面来了,很快便和掌柜的熟络起来。白面聊天的本事那是很少有人比得上的,他总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正聊得开心,白面突然打住话头说:“看看看,只顾闲谝了,却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看来我和掌柜的也是有缘人啊!”

掌柜的问道:“”白老板有啥事儿?”

白面说:“掌柜的如此直爽之人,我就开门见山直说吧。我是受人之托,来找掌柜的收些金子,人家出的价格可是谁都没有的!”

掌柜的蹙了眉头说:“不瞒白老板说,哪有什么金子啊,本来出的也不多,现出一点都让贩子给收走了。”

白面哈哈一笑:“掌柜的莫非是信不过我?我给你直说了吧,一步到位的价格,一两黄金二十五两白银!原来我还想吃个过水面,如今看你掌柜的是个爽快人,也就免了,到时候我问他讨些跑路费罢了。”

掌柜的眉毛一挑:“你说二十五两?此话当真?”

白面笑道:“那肯定啊!只要掌柜的答应,当场就可成交,银票我都带着哩,说实话我也是怕跑路,一次从我掌柜的这里收够算了。”

白面说着,从袖筒里取出一沓银票,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红堂堂的大印煞是好看。他揣好银票说道:“就这一千两白银,能买多少算多少。”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掌柜的看到银票,先是眼前一亮,接着略一思索,伸出手来说:“成交!”他心里清楚,虽说最近的沙金收购价格涨了,然而最好也就一两兑二十两,至于二十五两的价格,怕是到北京城卖不了。

掌柜的拿出算盘啪啦啦算完,一千两白银够买四十两沙金。他看看四处无人,钻进床底,摸索半天拿出一个红包袱,剥去里外几层,便是一堆黄灿灿的金子,格外好看。

过秤,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掌柜的拿过银票仔细查看,质量上好的桑皮纸,清晰规整的雕版印刷,方方正正的官印和票号印,足足一千两银票。他清点完毕 四周张望一下,迅速将银票揣进怀里。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白面也将金子仔细揣好,拱手行礼道:“那就不打扰掌柜的了,安全起见,我得赶天黑出山,掌柜的你也注意安全!”

掌柜的说:“好好,白老板也要注意安全!还望以后和白老板继续合作。”

白面一抱拳,告辞出来,跨上了帐篷口拴着的大黑骡子,扬尘而去。

次日,掌柜的害怕夜长梦多,大清早出山进城,进了周记钱庄。钱庄的前台掌柜拿过银票扫了一眼,讥诮道:“想到我钱庄骗钱是不?来人啊,赶快报官!”

掌柜的吃惊道:“掌柜的何出此言?”

那人道:“我周记钱庄的银票全有活字编号,每张银票编号不同,且有周老板亲笔签名,你拿的这是什么破玩意?”

掌柜的大惊失色,赶忙向钱庄掌柜求饶,之后迅速去县衙报案。然而待捕快四处查找,白面早已人间蒸发。此后掌柜的向县衙和捕头使了些银子,县衙因此十分重视,发了缉捕通告,并责令石岭镇当地都保长期布控。

三年之后的一个夜晚,白面正和老婆亲热,捕快悄悄进入了他家的院墙,白面束手就擒。 他为了不受皮肉之苦,对诈骗罪行供认不讳,然而声称所有黄金已已吃喝嫖赌挥霍一空,县衙多次用刑无果,只好判他斩监侯。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白面终于锒铛入狱,也许你会认为,他的诈骗生涯该就此结束了,然而你想错了!白面在大牢里居然还能骗人,骗的谁呢?就是管他的人。

他瞅了个机会对狱卒说:您一定要好好待我,我还藏着五十两金子呢,只要我能活着出去,定然要孝敬您二十两。

后来在狱卒的引荐下,他见到了牢头,说了一番同样的话。荒唐的是,狱卒和牢头居然都信了,可见白面的口才非同一般!

自此以后,白面非但受到特殊优待,而且因狱卒和牢头通融,居然将他的斩监侯改为五年徒刑。

大骗子白面(民间故事)

出狱之日,牢头和狱卒特意私下为白面饯行,然后打发狱卒换了便装,陪同白面去家里取黄金。白面回到家里,好吃好喝招待了狱卒,然后拿了把铁锹,带着狱卒来到自家猪圈,在一个墙角挖下去,果然挖出了一包黄灿灿的东西。

然而狱卒抓起来一看,这特么哪里是金子啊,丁零当啷的明明就是黄铜!于是气急之下,一巴掌扇在白面的脑袋上。

白面搓着脑袋,满脸无辜道:“谁知道呢!当初我骗来的就这玩意,我还以为是金子呢!”

狱卒气晕了,一脚将白面踹倒在一摊猪粪上,噼里啪啦一通暴打,眼看白面只剩半口气了,然后才气急败坏而去。

白面的老婆将他从猪圈里抬出来,修养了一月有余便康复了,自此悠哉悠哉享起清福来。钱是有的,四十两金子还在老婆那儿呢,找个好机会换做白银就行。 就此江湖收手吧,老了老了,这一辈子也就够了,白面觉得浑身舒坦。

不过也真是老了,腿脚也不灵变了,脑子也不灵光了,挑一担水都会气喘吁吁。干脆把外地打工的儿子儿媳叫回来吧,反正现在也不缺钱。

儿子儿媳原来在家里,然而儿媳和婆婆关系不咋滴,再加上白面被抓进去之后,婆婆不守妇道,一家人名声很坏,儿媳干脆撺掇男人一起去凉州城开了个面馆。

儿子收到白面的口信以后,很听话地回来了。儿媳的态度也很好,一口一个爹的叫,白面觉得很欣慰。 然而待白面提出要他们不再外出时,小两口却提出了不提意见。他们的计划是在城里开客栈,买一个小宅子,然后接他们老两口一起去住。

白面一合计也好啊,老了老了,还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再说了自己家在乡里名声不好,待下去也没啥意思,真不如去凉州城喝茶遛鸟。

开客栈要花一大笔,买宅子还得一大笔,手头的钱还是有点紧张,于是白面听从儿媳的建议,干脆把家里的几亩田地和老宅子也卖了,反正以后有了产业,不怕没花的。

儿子儿媳去城里置业了,说是宅子收拾好好就来接他们二老,让他们暂时借住在卖出去的房子里。然而等来等去,却不见儿子儿媳的踪影。

白面心中发慌,赶忙去城里四处打听,得到的消息却是,儿子儿媳早已远走高飞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儿。

白面眼前发黑,一屁股晕倒在凉州大街上,醒来后仰面长叹道:“我的好儿子啊,你可是比你爹厉害多了,居然把老子也骗了!”

白面和老婆很快被人从他自己盖起的老房子里赶了出来,那卖房协议上可是他签了字画了押的。老两口无家可归,只好在村子外面的土坡上掏了个窑洞。没有吃的和用的,只好东家西家去讨要一点。

村民们一开始看这老两口的笑话,心想这都是报应,谁让他们一辈子不干好事。后来看他们实在可怜,就给帮忙搭了间草房。

不过几年,老两口先后死在破草房里,也没人发丧,好心乡邻们凑了点钱,做了个薄杨木棺材将他们埋了。

白面一辈子骗来骗去,最终却让自己的儿子和自己骗来的儿媳骗了个精光!虽然说儿子儿媳的做法实在缺德,然而这何尝不是他白面的报应呢?

(读友们来个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