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国未来理财市场会迎来爆发吗?

淡淡禅风


资管新规已经落地一年半多了,2020年底过渡期即将结束,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对于银行来说,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的转型要加速了。根据理财新规的要求,银行理财须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净值化管理。

监管方面要求银行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规定,规范开展理财存量业务的处置,按照整改计划,扎实有序推进。

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严重。老龄化问题最大的挑战是养老金缺口。为了应对老龄化,除了国家层面上的宏观设计和相关措施,我们个人也要有所作为。

那个人能做什么呢?那就是要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也就是说在未来,我国对资产性收入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所谓资产性收入,其实就是理财收入。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投资习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住房,二就是存款。

随着国家层面“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投资房产获取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老百姓不会继续投资房产。

而在存款方面,数据表明,中国老百姓的金融资产,银行存款大约占70%。这说明老百姓的钱大部分都是放在银行,占比非常大。

而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般在2.78%%左右,能达到3%已经是高的了。而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大概是4%左右。

这个数据表明,其实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是在贬值的,通胀都跑不赢,更别说财产增值的问题。

房产没有了投资的动因,而银行存款又不具备投资价值。这样来看,当前老百姓确实面临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拓展资产性收入的渠道和市场。

于是理财市场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会,未来必将是财富管理的一片蓝海。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如何快速地实现机构转型,产品升级?以抢得市场先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来看,2019年经济增速是6.1%,对比世界各国,我国增长速度还是快的。

在这样的经济增长背景下,老百姓的财富也在快速积累。这部分资金同样需要一个恰当的渠道进入市场。

不久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有这样的提法很好,但老百姓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转化。难道要老百姓的钱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吗?那样风险不是很大吗?

也有监管人士对这句话做出了解释:

“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培育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不是让居民储蓄资金直接投资股市,对于资金持有者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可以投资于理财产品、也可以委托给机构投资,也可以自己直接购买股票,如何配置资产是居民自己的选择”。

当前,各大银行纷纷设立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也将从银行内部理财资管部门转移到独立的理财子公司。银行再通过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型,来面对理财市场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信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资管机构和理财产品的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未来理财市场的蛋糕会越来越大,理财资金也会越来越安全,届时我国的理财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南公子


第一、现在各国银行都在降息,即使美联储在19年初的几次加息,在后半年也受不了,改为降息了。因此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自然钱会找出口,这时理财就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第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从今年开始大力支持基金投顾,也就是说国家也是有意把资金引到资本市场,那么对于很多居民来说,把钱投到专业人士手上,由专人管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目前我国理财的规模和占比远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因此这也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契机。

第四、前期由于人们对于理财的意识比较单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了解越来越广,再也不单单像以前老一辈那样,有钱只会存定期,现在也开始学会理财。

最后,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支持我国未来理财市场的大爆发,我就列举四个简单的原因。愿我国以后越来越强大,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怪蜀黍论财经


目前,90%以上的90后都会将钱存在余额宝,还会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所以未来我国理财市场势必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青年压力大自然会想尽办法开源

如今物价飞涨,房价高居不下。要想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在不靠父母的情况下能负担的起的占极少数。以数据说话,2019年杭州的购房年龄层比例中,85后依然是中流砥柱,而90后95后比例在上升。

在购房置业的背后,是还贷的巨大压力。若有父母帮衬压力要小一点,如果靠自己,那么死工资对于新一代青年人来说还房贷基本上是杯水车薪,所以很多青年人不仅发展起了副业,而且将自己的资产进行投资理财,做到钱生钱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理财可以实现资产复利,是资产灵活增值的良好方式,在未来,青年人一定会更倾向于理财市场,以此缓解不断增加的压力。

文化水平提高理财意识加强

如今,国家推行全民教育,国民素质有了质的飞跃。随着大家文化水平的提高,理财意识也逐渐加强。

投资理财再也不是少数人手里的金刚钻,现在开户如此简单方便,一张银行卡实名绑定基本上就可以网上购买理财产品,而且自媒体时代有很多优秀的投资者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很多想要参与投资的小白们打开了理财的大门。

当一个人有了理财意识,并且付诸实践,那么他就会感染身边的人,那么理财市场自然会走向爆发期。

结论:长远来看,理财对于个人是非常有益的,随着人们理财意识加强,我国未来市场必然会迎来爆发。


关注小小投资客,投资不迷路。欢迎点赞评论交流。


小小投资客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感觉火爆不到哪里去,第一点,从余额宝货币基金开始,一分钱存入,然后各个平台都推出类似的货币基金,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都加入了进来,门槛各不相同,有的1000元起购,封闭期一个月,也有的一周,100元起等等。

支付宝里财富可以买基金,10块钱就可以买到加入支付宝的基金了,以前门槛是一手1000份,就算基金刚刚注册申购也需要1000元可以买到基金,支付宝只需要10元就可以买了。

支付宝里定期理财产品1000元起步,银行最低50000元或是10000元起步(不知道有没有),当然了不仅仅只有支付宝,微信理财,京东金融都有的。

从这些分析看,支付宝已经把原本买不起理财产品的小白,提前带进了市场。这个市场能不能继续放的开,还得看基金与银行的态度,会不会放开份额、面额限制,投机所好钱不多的零散客户。大额VIP客户,都是每家金融机构争抢的焦点,他们不缺理财产品,或是这些理财产品满足不了有钱人,现在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有钱人都去玩信托去了。

中产还是银行的主力客户,刚刚分析了,这些人也是VIP客户,能买了早就买了,不能买了也拿去做别的投资了。

综上所述,零散小客户被支付宝圈住,中产被银行圈住,有钱人被信托圈住。金融行业除非放开金额、份额限制,去争夺其他行业的客户,你觉得是爆发式增长吗?个人觉得不是,只是他们相互竞争而已。


文子说社保


应该会,刚刚看到一条消息,最后剩74天,美国的证券、基金、保险、期货、评级公司将无限制的全面进入中国。

中国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高收入群体对于理财的需求极其旺盛,随着房地产,被抑制炒作,房地产的相当一部分资金会回流到理财市场

对于普通人群,银行的存款利率不能满足对收益的要求,对理财市场都是一个契机

金融市场即将向各国打开大门,理财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未来理财市场会迎来爆发



龙龙笑笑生


中国的老百姓不像美国人那样可以提前消费,可以不理财,中国老百姓一有点积蓄,就忘不了到银行去理财存款。这也是形势所逼,家家户户如不像这样懂得勤俭节约,支援国家建设,国家就不会发展得如此凶猛。不过这些好的方式正在被年轻人们打破,他们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耳边老是这样受着个别老师的西方教育的影响,也不知道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上世纪的时候,中国已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度,中国人是真正的有钱了,在今天不论你到城市或者是乡村都可以看到,人们的消费能力有多强,这是中国的一个显著变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人们开始懂得珍惜,把有限财富积蓄起来,这个还是放在银行比较安全,何况还有点利息做保证呢?这个小小的利息就叫做老百姓的理财啊!中国又不是高收入国家,很多方面还要依靠存款积蓄来做调节,那个家庭都会有点事情,不管是红白喜事,娃娃的升学,老人的生病住院等等,都需要用钱来做调节,哪家都可能有事,没有任何人家可以挂‘’免事牌‘’,这样只有通过银行理财来做调剂,不过,银行打出理财说市场会出现井喷式的情况,肯定是在吹牛皮,不会有好多人瞧得起的……


6353902879


随着我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体量越来越大,理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再参考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看,未来理财市场迎来爆发属于可预见的。

理财市场规模增长的基础源自于居民可投资产规模的增长

从2004年第一支理财产品发售以来已经有10来个年头。

单就银行理财规模而论,从公开数据可以查询到,2004年银行理财的发行规模只有1000亿,而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23.48万亿,膨胀了234倍,如果按照2017年的峰值28.21万亿算,涨幅更是高达281倍。

理财规模的增长是依托于居民个人财富增长的,如果居民财富长期保持稳定或者缩水的状态,理财规模就会成为无根之水。支撑起理财规模如此大幅度增长的就是居民的可投资资产总量,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几年也有了飞跃式增长。

2006年,我国居民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者资产总规模才在20万亿出头,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85万亿左右,2020年预估这个数字会到200万亿。

正是有了这200万亿的庞大可投资资产规模,才能养出23万亿的理财规模。

利率市场的变化及理财意识的觉醒引爆了理财市场

从两者占比来说,理财规模占可投资资产规模的比例从0.5%提高到了现在的10%左右,理财占比能有如此巨大幅度的提高,跟利率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理财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

在2000年之前,居民绝大多数的资金都躺在银行存款账户上,此时居民的金融知识几乎为0,只有极少数的人了解股票、基金、理财,同期的存款利率非常高,甚至有个别时期能达到10%。在这种利率环境下,居民寻求多花样投资渠道的意愿是很低的,需求也就无从谈起。

伴随着最近十几年的利率水平逐渐下降,而通胀水平却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于低廉的银行存款,更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应运而生。

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行,如何做到手里的资产不缩水会成为未来很多人需要努力的方向,而这也将会是理财市场未来持续爆发的根源所在。

规模角度估算,上涨潜力巨大

根据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9:守正创新 匠心致远》显示,我国的居民可投资者资产会在2023年达到243万亿。

另外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存款的占比也在快速下降,从2013年的62%下降到了2018年的49%,而银行理财、公募、私募的占比却都是快速增长的,基本上都保持了30%左右的增速。

可以想见,在总规模继续增长且占比逐渐提高的双重帮助下,未来的理财市场必然会迎来爆发。

对标欧美发达国家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历史总是很相似,国外的理财市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才变成现在的规模。

二战刚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欧美商业银行开始引入理财服务,但是受制于法律及市场环境,此时的理财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相关业务。

到了7,80年代,客户理财需求迅速扩大,融合了传统存贷款、投资等业务的组合式理财产品快速发展。

90年代后,各类投资工具及衍生品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业银行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客户提高一揽子金融服务,理财进入爆发阶段。

对标欧美走过的路,我们目前只是处于第二阶段,距离第三阶段也并不漫长。

这两年,我们也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开始允许银行理财直接参与到股票市场的投资,也就在前不久,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二级参与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的交易。有了更多的工具支撑,未来的理财产品也将更加多样化。

尽管2018和2019年,因为各种P2P暴雷和理财违约磋商了一部分人的信息,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会改变理财成为居民主要配置资产的大趋势。



金融笔记


这个问题太棒了,是好多国人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理财市场相对国外来讲还是稍晚的。倒是最近几年,我国的快速发展带动投资理财市场的火热。

大妈炒黄金,大妈炒房,大妈炒币等都体现了未来投资理财市场的大爆发。

首先,要懂得投资理财市场的分析,投资看的就是某标的的未来发展情况。

其次,不能盲目跟风,以学习理财知识为主。减少教学费的次数。

最后,进行投资组合,资产分配的灵活运用。



李恒专栏


首先,面对外国经常零利率的现实,国内利率也常年保持在低位,储蓄不行,更糟糕的是投资买房也被国家点了死穴,这样的情况下,钱往哪里去,成了十几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硬需。

其次,国内理财的规模和占比远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所以也给爆发带来了可能性。

还有国家有意引领财富进入股市基市等金融市场,解决金融问题,顺带遏制房地产的过快发展。

所以未来几年理财市场进如了黄金期,会储蓄大量财富,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迎来了红利期,这个趋势也是未来大趋势,会持续很多年,像美国一样,中国除了产业包括金融市场也会吸引全世界的财富,保守估计30年前会达到与美国相当的外来投资,35年左右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值得投资的市场和场所!


平头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国理财行业经过长期不断发展,理财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但大部分理财机构发行的产品是以实现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优质的理财产品类型较少,市场供应不足。

尽管我国理财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但缺少专业化、高素质的理财规划师,行业整体服务能力较弱。总的来看,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理财行业结构还需持续调整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