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女儿快六岁了,不懂得感恩,这正常吗?怎么教导?

我叫张牧心


这代孩子大部分父母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是四二一过来的,一个大家庭四个老人,二个大人独宠他一个过来的。很少从小让他们有劳动意识家务劳动机会。个个基本都是唯我独尊,每个家庭都把最好的给了他们。以致于结婚都不会想着父母怎么安度晚年而要求父母倾其所有甚至借钱给自己买婚房有一个自己的家。他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作为他们的子女肯定是受到熏陶的,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你没有培养孩子家务劳动没有培养他为别人服务,一直都是为他服务,顺遂他都已经习惯了,自然等到他六岁稍不满意他就会反抗发脾气。三四岁就应该对他提的要求说不,有意识的不同意。让他也有这方面的挫折教育。管孩子一定要早,培养他心疼大人为大人服务也要早。


菲菲236203918


导读:孩子六岁了,还不懂感恩,这和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从小我就教两个孩子要说谢谢,就算在家里是这样。姐姐帮弟弟穿了袜子,弟弟要说谢谢;弟弟倒了水给姐姐喝,姐姐要说谢谢。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也要道谢,因为在外面,没人会理所应当的帮助你。你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孩子必须从小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多可怕

1、冷漠自私

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装下的是冷漠和自私,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在意自己是不是得到了最好的、最多的。不管做什么都只管自己开心不开心,不管别人的痛苦。

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会去伤害挚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即使别人帮助了自己,也被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不孝顺父母

心中没有感恩之情,也自然不会有孝顺之情,他们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们知道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所有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胡搅蛮缠。



3、生活懒散

有些父母从孩子吃饭、穿衣、洗碗等等都是一手包办,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伤到孩子。

我妈就是这样,我叫孩子自己洗脸又怕会弄湿衣服,弄湿衣服又药生病,就一手包办。其实这样一手包办,会把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扼杀在襁褓之中,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懒虫。

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巨婴”,还谈什么感恩。

如果让孩子学会感恩


1、做孩子感恩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家长懂得感恩,孩子自然耳濡目染的学会感恩。

家长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感谢。在对待长辈是要有礼貌、要恭敬有礼,经常去看看老人家,让孩子感受到要孝敬父母,对人要心怀感恩。

2、让孩子明白家长的辛苦

孩子总是要学会长大的,如果你不教孩子,等让社会教孩子那就晚了。真的爱孩子就要让他早点“自食其力”,等孩子有了动手能力,分给孩子一点“工作”,让孩子知道劳动很辛苦。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每天赚钱非常的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看看你的工作环境。我就带孩子去过自己工作的地方,告诉孩子妈妈给你买的食物、玩具,都是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当孩子能慢慢体会家长的不易,自然也就知道感恩了。

3、适当的拒绝孩子的要求

我们疼爱孩子要有一个限度,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无条件的给孩子什么。

一般我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都会控制孩子买东西。如果在外面玩了摇摇车或者别的玩的东西,那去超市就不能买吃的,一天只能花一次钱。

父母爱孩子那是本能,但是过分的宠溺就是害了孩子。一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趁着孩子还小,赶紧改正过来。

祝孩子健康成长!

我是西瓜妈妈520,欢迎关注!

西瓜妈妈520


宝妈你好👋,人之初,性本善。宝宝其实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反省一下各家庭成员的习惯,家庭氛围。如果家里没有人说一些感恩的话,做一些感恩的事,那小朋友不知道何为感恩也不稀奇,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带头去孝敬老人,相互体贴和关心。还有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如果只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没有陪伴和关心,孩子不知道感恩很正常。我有一个学员,做了很多年生意,去年发现她女儿变了,她放弃生意回到家,做好吃的,要什么买什么,送最好的辅导班,可是女孩子到了叛逆期,变得不可理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她聊了聊,才发现是在她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父母为了工作,忽略了她,所以她认为现象买东西给她是应该的,陪她也是应该的。我在女儿7岁时,带她去过残疾儿童福利院,也是为了培养她的感恩之心。那次回来后,她也有一些变化。我们夫妻两个平时很忙,但是一定有一个人会去管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告诉他们一些来之不易的事情。我们家不是好东西都留给孩子的,好吃的先给老人,再给孩子,也是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不在家里讨论一些消极的话题,特别在饭桌上。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亲子作业,一次也没有落下。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仙娥说


可喜可贺,你应该高兴才对,你女儿很合适这个年代,我儿子5岁,我困了趴着睡会,他帮我盖被子,垫枕头,有吃的都不会吃光,会留下一点让我回来尝尝,鬼谷子名言,人太善良,则好运少,我心里担忧呀,现在的社会,善良不会得到尊重,我开始教育他狠心,甚至打我,骂我都可以,希望他长大能狠起来。我爷爷爸爸我三代人老实善良了,发现实在太累了,村里各类捐款,老实人捐多,凶狠家捐少反而受人尊重。前呼后拥,面对现实吧。


国健投资服务


我女儿刚过六周岁生日,疫情这段时间我不知跟她吵了多少架,基本上是让她做作业不做,每天就是看视频看电视和画画,有时也忍不住朝她发火,也打过几次她,她在气头上叫我僵尸妈妈[捂脸],也让我出去,不让我在家,但这些都是气话,大人不必放在心上,等气消了她会主动过来跟我道歉。你不能以偏概全,大人在气头还会说气话呢,更何况是小孩子?


257心想事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才六岁。您想让孩子怎么感恩?

我小的的时候记得的,全部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护。

孩子都是被动接受学习的。比如说,您说的感恩,我记得我学的乖巧懂事起来都是跟着家长学的。记得妈妈每个星期都给奶奶洗脚,妈妈带我出去见到长辈都非常客气,记得妈妈做好饭不让吃、先等爷爷奶奶坐下以后才让动筷,记得爸爸从来都不生气给我讲道理、讲他爸爸的事情,逢年过节第一碗饭是要送到爷爷那里的等等......

孩子是否善良是否懂孝道懂礼貌,都是一家长为榜样的,所谓的教导不如我们家长给孩子做榜样来的更快更直接。


武林飞少


当然不正常,当年我家孩子六岁都可以做家务了,会谢谢,会问好。教育的话,其实一些动画片里会有教育意义的,也可以通过讲故事,不用太刻意,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教给她,切记,不要太心急,教育是长久的事情,慢慢来。


燕子的梦想


教育孩子,今天的结果都是过去无数个你做了无数个行为导致今天的结果。

而孩子的未来是你今天行为决定的。

孩子表现出不感恩,甚至逆反的行为原因有很多,给你分析,仅供参考。

1、父母长辈过度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任何要求都满足,孩子就不懂得分享,举例:如果孩子吃任何食品的时候,都先给妈妈长辈吃一口,养成习惯久懂得分享了。

父母吃任何食物都要先给长辈,然后再自己吃,这样就给孩子示范了,

最怕孩子吃东西,给妈妈吃,妈妈说:妈妈不吃,给宝贝吃,这样孩子就不懂得分享了,不舍得吃,那就错了,更严重的是:给孩子说:别让你爷爷奶奶(小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知道,孩子就想,啊,原来我应该不给他们。孩子就养成了自私的行为了。

错误的爱,无知的爱,都是一种伤害。

2、小的时候寄居在亲属家里,无论任何情况,孩子内心深处都有怨的,父母刚刚接到身边,父母有补偿心理,会对孩子很好,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试探父母是否真的爱她,他会用作的方式来测试父母。

3、孩子数落妈妈,不如别人妈妈好:这是在家里学来的,如果妈妈与孩子讲话会说过,谁家孩子好,谁家孩子懂事听话,孩子就会学来,用来反驳父母。

曾经有一位家长十分痛苦的对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他总数落儿子不用功读书,不如同学、亲属家谁谁用功,孩子反问爸爸:别人家长开宝马汽车,你怎么开捷达。

所以家长必须记住你一件事,你对孩子的态度,将来都会回到你的身上。

经常看到很多儿女数落老年人,为啥,不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数落他,怼她么。

4、孩子发脾气,砸东西,踢东西,肯定是学来的,家里肯定有人这样,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来的,他不会自己创造。父母自己对照,跟谁学的。

5、堕胎,

母亲有堕胎经历的,孩子会有一些怪异行为,如无缘无故发怒、情绪反复无常、啃指甲等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养成良好习惯,受益终生呢?

1、父母要对父母尽孝,重视家族观念。 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还有对去世亲人做到三节不忘(清明、七月十五、春节)

2、读诵国学经典:先从弟子规启蒙,我看到有很多对弟子规反感,我想他有他的观点,我们看看弟子规内容适合不适合孩子学习,学了有没有坏处。

弟子规教孩子

1、孝顺父母,不与父母顶嘴,父母呼叫立即答应,这个有错么?对孩子有坏处么?

2、友爱兄弟姐妹,敬重兄长,爱护弟弟妹妹,这个有错误么?对孩子有坏处么?

3、办事讲诚信:现在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几年前,无数人崇拜美国企业管理方式,美国人的思维,现在美国怎么样了?请问办事讲诚信有错么?

4、让孩子做事谨慎:弟子规里面讲,宽转弯、勿触棱,走路走大弯,别磕碰到,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这个有错么?对孩子有伤害么?

5、让孩子亲近有仁德德人,斗闹场,决勿进,邪僻事,决勿问。亲近品行端正的人,不去不好得场所,不好的事,不打听,不说。这对孩子有错么?

6、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努力做到孝、弟、谨、信、爱众人、亲仁,六件事之后,在来学习。

为什么有的只看利益,就是因为没有把道德放在前面。

学完弟子规、学孝经、论语、了凡四训、道德经、易经,循序渐进。读诵就可以,饱读诗书气自华,从小学经典儒雅气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3、带孩子做善事,多帮助她人,关心孤寡老人,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帮助。捐款捐物,先从点滴做起。

4、培养孩子做家务,这个很重要。




家庭教育顾问启华


哈哈哈!楼上竟然有人拿出《弟子规》来让你教孩子!别信他们忽悠!用《弟子规》来教孩子是让孩子学坏变得虚伪,而虚伪是人性最大的坏。

你的孩子从来就不欠你什么!相反,你欠她!她带给你的快乐永远超过你对她的付出!不是吗?如果你觉着养育了她便觉着自已皇恩浩荡,那就错了!这世上的父母哪需要自己的孩子感恩,不信?那你去问问你妈!

人之初其实是性本恶,自私是人的天性,父母的责任就是把爱传达!别去纠结那抽象的感恩,你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先爱自己,她才会爱父母,然后才会爱天下!跟孩子做朋友,多用童话故事去忽悠她,而不是一不如意便一顿暴打,她哪会喜欢你这个妈?


半山斋主盘龙居士


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这是令每个做父母的都很伤心的事情。不过好在孩子还小,这个时候有意识去培养他的情商,为时还不晚。

孩子不懂得感恩,并不是天性凉薄,而是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都熟知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男子,嫌他的父亲年老力衰,就准备用筐把老人背到山上扔掉。孩子以为父亲上山去玩,偷偷跟在后面。回来的时候把筐捡回来了。男子奇怪地问捡筐干什么,孩子回答说“等你老了背你上山用啊”,男子如醍醐灌顶,赶紧接回老父亲,赡养善终。

这个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论证,但是道理我们要明白,那就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率先做到。

大刘带孩子回父母家,父母见到儿子和孙子,高兴坏了,忙里忙外给大刘和孙子准备饭菜。大刘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等第一道菜上桌的时候,大刘就赶紧让孩子先吃,没等父母上桌,孩子都吃饱了。你想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怎么能学会感恩呢?

如果大刘换一种做法,哪怕他不会做饭,在厨房打打下手也好。等饭菜好了,提醒孩子,爷爷奶奶这么辛苦给你做饭,你该说什么?孩子自然而然会生出感激之情,等他长大了,会把这份感激回报给他的父母。

不要小看言传身教的作用,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孩子学会了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