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假期开展的“县管校聘”,我落聘了,我如何向家人交待呢?未来该咋办?

杨锅来了


看到题主说当地的学校,利用暑期开展了县管校聘自己落聘了,不知到如何向家人交代。

全国多个地方实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县管校聘为改革的核心,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现有的用人体制机制,将教师由学校的人想系统的人转变,合理有序引导教师在县域内进行流动。

有利于打破平均分配的弊端,实现能者上庸着下,激活教师队伍竞争活力,达到人尽其才,进一步优化当地教师队伍的作用。

据我了解,全国各地在实行县管校聘过程中。对一部分教师可能有优惠的政策,比如说男教师年满55周岁以上,女教师年满50周岁以上,必须优先根据自己自身的年龄特点,教育教学能力,优先聘用不得落聘。

各地在实行县管校聘中,第一轮的聘用是校内的聘任,90%左右的教师都会被聘上,有个别老师由于某种原因落聘。

其实我觉得不必灰心,因为还有第二轮的聘任就是跨校聘任。在一个区县范围内,从总量上核定的话教师的缺口不少,因为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临时代课教师,来弥补教师师资不足。

所以我觉得题主不必担心,自己会失业或者没有在职在编教师这份公职。在第一轮校内聘任中落聘,我们还可以参与跨校的竞聘,因为在同一区域来看,有些学校确实缺少教师,可以根据主管部门公布的缺编人数,参与第二轮的竞聘,也许给自己一次机会,会有意外的收获。

此时不必为第二次竞聘单位的其他条件儿多虑,最起码有一个岗位。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如果教师落聘第一年按照一定比例,扣发绩效工资。第二年继续参加竞聘,如果落聘可能会被解聘公职的可能。

此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对自己有信心,牢固树立我不是最差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经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才是最主要的。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希望你通过这一次的县管校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所加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


汇智坊


不要想太多。我就是县管校聘的受伤者,2017年,我落聘了。我也迷茫过,彷徨过,走路都不敢抬头,觉得别人总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二年过去了,我调整好了心态,其实所谓的县管校聘就是我重新换了个工作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树挪死,人挪活!落聘又不是解聘,害怕啥子嘛,反正工作在,以后好好干!一切都Ok!陌生的朋友,我相信你,一定会振作起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荣虹然


编者按:“县管校聘制度”的利弊我已经在多个问题和多篇文章中认真解答和分析过。并已经把县管校聘制度的利弊已经点评得差不多了。总体来说,“县管校聘制度”弊大于利。



“县管校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县管校聘”就是为了打破现有的编制,将学校里教师编制收回县政府管理,由县政府统一支配,统一强制教师在全县范围内的学校流动,这据说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县管校聘”并不是完全由县政府统一管理和调配,它需要学校做出竞聘方案后再次竞聘,经过“校聘”,“学区聘”,“全县聘”后,多次竞聘不合格的教师待岗培训后仍不及格将被辞退。所以,有竞争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落聘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县管校聘制度”等于“末位淘汰”制度,一点不假。



“县管校聘”后落聘后怎么办?

县管校聘落聘后,不用担心。因为在学校落聘,还可以竞聘学区的岗位,学区岗位落聘还有机会竞聘全县岗位,哪怕全县岗位都落聘,还有待岗的机会。总之,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机会还是有很多。根据其他地区已经完成的县管校聘制度来看,一个县区落聘的教师也不过一两个人。至于,那几个落聘的教师到底有多差,为什么会落聘谁也说不清楚。



“县管校聘”落聘后怎么面对家里人?

县管校聘落聘后,心情会极度失落,甚至有些教师想不开而跳楼。比如2019年7月,顺丰第一中学教师欲跳楼自杀,被怀疑县管校聘后落聘而心情不好想不开而做出极端的行为,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所以,落聘后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不要做出傻事来。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就是在学校竞聘中落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许换个地方对自己的前途发展更有利。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竞聘不过别人,就不要想不开,总会有一个人要走,为什么那个人就不能是我?想多了本我,也就释然了。至于面对家人,自己心态调整好了,家人也不会再落井下石,而是会关爱你如初。要知道家庭就是自己的爱的避风港,回到家跟亲人照样吃好穿好,管他明天又要去哪里工作,又要跟谁吃饭,又要和谁共事?

县管校聘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什么?

县管校聘似乎给教师带来的没有什么好处。工资待遇提高了吗?教师在全县范围内被迫流动,车补发了吗?教师多轮竞聘后,教育均衡发展了吗?县管校聘后,师资水平提高了吗?县管校聘后,学生进步了吗?……对教育的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也许,县管校聘带来的唯一的“好处”就是,校长的权力更大了,管理教师更轻松了,教师的积极性好像确实“变高”了,实际上确实教师的教育教学压力更大了。所以,县管校聘制度一没给教育带来任何好处,二没给教师带来好处,三也没给学生带来好处,这样的县管校聘实施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孖无悔观教育


假期开展的“县管校聘”,我落聘了,我如何向家人交待呢?未来该咋办?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破现有的教师管理体制,使教师能够在县域内交流流动,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国家实施“县管校聘”政策。

按理说,“县管校聘”制度真正实施好了,对教师、对学校、对学生、对教育都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复杂性,“县管校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弊端。

比如像落聘后的教师,就需要再次竞聘,如果再次落聘,就要待岗培训后被教育主管部门调配到其他学校去。这对这些落聘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谁都愿意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去上班,落聘了,极有可能会被调配到偏远的学校去,这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县管校聘”后落聘后怎么办?

我们这儿还没有实施“县管校聘”。不过我个人觉得,县管校聘落聘后,也不用太担心。你在本校落聘了,还可以去别的学校。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在工作中没有严重的错误,工作态度端正,兢兢业业,人际关系和谐,绝对不会到了丢饭碗的地步。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在本县落聘了,没人要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只要你有本事,能力强,走到哪里都不愁没有一份事干,没有一口饭吃。

“县管校聘”落聘后怎么面对家里人?

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绝对不会像过去那样守旧僵化。现在那样多的工作岗位,那样多的就业机会,家里人根本不会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饭碗而愁眉苦脸,一筹莫展的。

总而言之,天塌不下来,一切的一切,由他去吧。面对落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地去面对。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说不定挪上一步,就会海阔天空,鸟飞鱼跃,重现生机。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感谢题主朋友“杨锅来了”的邀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县管校聘”。所谓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长,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把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很明显,县管校聘的初衷是国家为了促进县域内各乡镇学校之间、乡镇学校与县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的再平衡。

对于县管校聘,乡下学校、尤其是偏远学校的老师肯定会拍手欢迎,因为起码有机会流动到县城或者镇学校任教。但相对应,县城学校、镇学校的老师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这方面还需要有关方面做好相应的安抚工作。

另外,由于县管校聘采用的是校长聘任制,这样,县教育管理部门对校长的聘任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师能不能被某学校聘用,完全取决于校长的意愿,校长是否能客观、公正、公平地聘任教师,可能直接左右该教师的前程。

至于校长如何聘任老师,采用何种方式对拟聘任老师进行考核,最好能彻底公开,并采取公示的方式让民众了解。


现在,题主在这次假期开展的县管校聘中落聘了,这当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我认为,此时此刻,你最需要的是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先考虑自己该如何向家人交代,是自己的问题就多想想应该怎样去解决。比如,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有问题?是不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凡此种种有关业务能力的问题,都可能是造成落聘的原因。

假如通过深刻的反思后,感觉到可能是校长的问题,你不妨直接向主管部门反映,以求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最后我要说的是,落聘虽然短期内或许不是好事,但如果通过这件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谁又敢说不是好事呢?


感动时代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县管校聘”制度。

部分省市开展中小学校“县管校聘”试点工作,将辖区内所有教师编制回收,按师生比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委会、教师等组成评聘会,对进行岗位竞聘的教师进行打分,确定入岗教师。竞聘不成功的教师,可以降低条件进行二次竞聘,最终还没有竞聘成功的教师,安排到后勤岗位,并安排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在下一期岗位竞聘中重新参加竞聘。

提起信心,准备第二次竞聘

竞聘失败换成谁心里都不好过,竞聘失败也不一定,就代表你的能力不行。打分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除了业务能力之外,应该还包括管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所以先不要盲目自卑,你要做的就是提起信心降低要求,准备第二次竞聘。

吸取第一次竞聘失败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纠正和弥补。不要过早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全力以赴了,就没有什么觉得愧对家人的。



如果被分流或者安排后勤,也不要放弃提升自己

谁也不想被降级聘用或者分流,甚至更差的结果是安排到后勤。不单单待遇上有所下降,面子上也会觉得下不来台。但是总会有竞聘失败者,能正视自己的失败也是个真正的强者。

我想最无奈但也是最好的结果就是沉下心来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教育,给自己再充充电,在下一期的竞聘中一定会脱颖而出。我们经常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通过竞聘增强自己的忧患意识,更有助于以后的发展。

不要觉得愧对家人,一次的竞聘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

只要你尽力了,相信家人一定会理解你。只要你鼓起勇气接受现实、接受挑战,未来还是会属于你的。

我曾经有一个大学同学,在教课的过程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很不幸,他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不理想,后来被学校安排到了图书馆。在看图书馆的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和努力。现在他已经回到了正常的教学岗位,自己也感觉提高了很多。



总结: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我一直非常喜欢一句话,就是巴尔扎克说的:在我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我们当老师的更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重新获得理想的岗位!


轩老师谈教育


县管校聘是现在的大趋势,如果落聘了,必须要头脑冷静,适应这个事情。同时应该乐意接受新学校,新岗位。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县管校聘”只要年度考核合格,即使落聘,教育局、学校都会安排工作。年度考核合格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德能勤绩”:师德、能力、出勤、成绩没有重大问题,年度考核都会是合格的。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不可能把一个教师置于死地。

落聘教师往往都是刚愎自用、不听别人意见、与家长、学生对立的老师。我们学校有一位英语老师,每教一个班,期末成绩都比同类班级低10分以上,对学生责怪多、对班主任责怪多,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所有班主任一听说她要上自己班上,都心冷了。学校安排她守图书室,找领导大吵大闹,人人都避而远之。

落聘老师如果被安排到其他学校,不要在工作上背思想包袱,要努力工作,加强自身实力。我始终认为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没有用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在新学校、新岗位做出成绩,这样才能够对得起自己家庭、孩子,对得起自己。

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我们才会开心,工作、生活才会更好!


平淡是真oymlq


县管校聘落聘了,如何向家人交大?这是个问题。

这里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县管校聘确实还不是很成熟的制度,会存在一些弊端;二是落聘的比例很小人很少,落聘的,确实自己存在问题,不能把原因全部推到制度上去。

首先,县管校聘是一项刚刚推广实施的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不知道落聘的这位朋友是什么情况,在实际中,落聘的往往是“老弱病残”的老师。这个制度,对于这些人是不公平的。在制订制度时,应该考虑将这些人特殊对待,可以免于校聘,指定岗位。

人都会老,老了精力跟不上了,老了年轻的校长不喜欢了;人都会生病,没有一个人喜欢生病,这是身不由己。对于这些人,不能一概“校聘”,这样就变成了弱肉强食,丛林规则了,这是不符合这个制度设计的主旨的。

其次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如果,落聘的老师并非在“老弱病残”之列,那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一个年富力强的老师,为何不遭人待见?一定是自身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工作能力方面的,也可能是为人处世方面的。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力非常重要,但是,整体素质更重要,狂妄自大不是不可以,但是,得跟你的能力成正比才行。不要能力低下,还骄傲自大,这样的人是没有人欢迎的。

那些能够狂妄的人,都是无可替代的人,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已经没有人能替代,比如一些超级科学家,连大国总统都不放在眼里,这就是无可替代性。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就要好好学好做人这一课。

如何向家人交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向家人交代其实很简单,告诉家里人,这次落聘了,自己分析了原因,自己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打算如何改变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确实是有人打击报复,那也说出实情,全家动员维权。

落聘了,要有担当,一次落聘是教训,如果这次落聘让自己强大了许多,那么,这一次落聘,不是好事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必太看重,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路在自己脚下!


当代师说


落聘,也许是一件好事

你校聘落选了,心里可能会有一种失落感,这很正常。这事摊在谁头上,心里都会难受的,家人也会为你着急。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觉得,落聘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你听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吗?一位老人的家里突然跑来了一匹马。不少人都对老人说,这下你可发财了。老人却冷静地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果然,他儿子骑这匹马时不小心把腿摔断了。有人又对老人说:“你可真倒霉!”老人去镇静地说:“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过些日子,要打仗抓壮丁,老人的儿子却因腿瘸而没被抓走。其他人都死在了战场上,老人的儿子却保住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只看一时,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既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



你的落聘,可能会使你看清自己。

落聘后,你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落聘的原因 ,反思一下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是自己专业水平差,就要在专业方面做些努力;如果是自己缺乏管理能力,就学一下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得不够好,就在这方面加以注意。自己的问题找准了,并加以完善,也许下次应聘时你就占据了主动。

你的落聘,可会使你的人生更精彩。

瀑布,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绽放出自己的精彩。人也是如此。人在遇到绝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转机,绽放精彩。有一个朋友,单位实行聘任制,他由于和同事打架,被解聘。失去工作后,他也迷茫了一些时日,被迫自己干起了个体。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最后竟成了大老板。



你的落聘,可能会让你明白竞争路上强者胜。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把自己做强非常重要。不要去埋怨自己没关系,不要后悔自己不会送礼;不要责备领导不照顾。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做强。只要自己有本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马云去肯德基应聘,24人,23人被聘用,只有一人落聘,这个人就是马云;马云去应聘警察,共5人,有4人被聘用,只有1人落聘,这个人就是马云。最后,马云靠自己的实力,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你落聘了不用悲伤。有句话叫:“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想你落聘后,只要不灰心,不气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自己做强做大,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 ,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多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谢谢!


闫老师教作文


如今,不少地方都推行了教师管理的“县管校聘”政策,但据我了解,真正会落聘的只是少数。因此真落聘的老师,要好好反思自己为什么落聘,同时要积极地与主管部门沟通,争取能在其他学校参加聘任。


自“县管校聘”政策从试点到逐渐铺开以来,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老师们普遍担心的是“县管校聘”实施的公平性。对此我也多次撰文表达过自己的担忧。但客观来说,由于教师落聘是关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大事,相信任何实施“县管校聘”的地方对教师落聘都会十分谨慎,真正落聘的人一般是会有充足理由的。

“县管校聘”并不是让教师落聘为目的。

所谓落聘,最容易在原来学校发生。各地实施“县管校聘”,一般是根据每一所学校的学生数按规定的师生比核定教师数,当学校原有教师数超过了核定的教师数,那注定有老师在原学校落聘。

我理解题主说的落聘应该是这种情况,那在此建议真的得好好想想为什么自己会落聘。

如果说是年龄大了没有班主任愿意聘自己?但据我所知,一般实行校聘的学校在做方案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对于年龄大的教师不会纳入交流聘任的范围。


更多的情况是有老师平时上班不正常,有的老师甚至是把教书当做第二职业,或者是有老师真的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如果由于这种情况落聘,那老师就得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当教师在原学校落聘,那应该还有机会交流到别的学校聘任,这应该在各地区制订方案时应该有统筹和配套方案。

因此当老师在原学校落聘后,除非想离开教育岗位,那就得积极调整心态,主动参与其他学校的聘任。

回到“县管校聘”政策上,我一直不看好这一政策的倒不在有教师落聘上,这可能正是目前这一政策体现出来的积极意义,让老师们能感受到压力,促进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但我对此有所质疑,从现在各地袄“县管校聘”实施的情况看,“县管校聘”正在被执行为教师的末位淘汰制,这不符合“县管校聘”设计的初衷,这只会让各地学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偏离教育均衡发展的轨道。


更多高考相关知识,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