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的普通话能被辽宁一个省的东北话覆盖,辽宁的东北话到底有多厉害?

微服私访1982


东北话如果去掉特别的尾音和那些“术语”那就是标准话了。之所以很多其他省份的人说如果和东北人在一起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带偏,我觉得那是因为最初学习的是标准话而东北话最接近标准话然后加以修饰了尾音和一些特色的“术语”,所以假以时日你会不自觉的把以前的标准话加上这些东西。这个先决条件是必须接近普通话,所以如果是不接近的话你也不会去刻意学习。带偏是因为不知不觉而刻意的就不叫带偏了,那就是学习了。汉字的标准发音我们还是要提倡的,这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全国各地的交流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团结。


百泉776


小时候在东北农村,十冬腊月,冷。把炕烧到隔着棉裤都烫屁股的程度,锅里炖一锅乱炖,肉是极少有的,即便有,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纯野味儿。酒,必须的,小烧,闷倒驴,先看酒精度,不足60度免谈。客(东北读qie三声)都到了。开整呗,大称分金,小称分银。直喝得天昏地暗,直侃得地动山摇。从日上三竿到太阳落山,炕上都撂倒三四个了,还意犹未尽。今儿完了,明儿去狗剩儿家,后儿去二柱子家,都赶紧回去和媳妇说好,提前准备。哈哈,这日子过得爽吧?!东北的黑土地养人啊,把人都养懒了。这几年东北经济下滑,要从根子上找原因,那就离不开人的本身了。山西人走西口,河南山东闯关东,广东福建下南洋,你挺说过东北人去过哪儿?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地域特性,给东北话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的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国人一听到东北话,就感觉很亲切,很幽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聊以自慰吧!


野水荒湾


我是沈阳土生土长的人儿,我也知道我有点口音,不过毕竟是东北三省的,想着差也差不了太多。结果,去年去黑龙江和吉林玩,被各路笑话口音,尽管都没恶意,不过多少还是好尴尬[我想静静]。难道辽宁的口音就是小品本尊吗[泪奔]


走四方呀走四方


我是南方人,嫁来哈尔滨十多年了。

哈尔滨有自己的一些方言,现在很多已经消逝了,除了老人,年轻人和孩子嘴里听不到了。哈尔滨的普通话非常好听,当初我就是被老公的声音骗来的。现在想想他要是一口大碴子[捂脸][捂脸][捂脸]

现在哈尔滨的哈尔滨人越来越少了,你能听见满大街的“嗯呢”“挨(nai)着”……不带歧视的说的话,省里底下地市口音稍重,一耳朵能听出来,嗓门大,我认为可以理解,地太大了,得喊。

吉林和黑龙江接壤口音变化也还好,挺相似。辽宁就对不起了,首先现在风靡全国的东北抖音碴子口音,就要多亏本片大叔的艺术夸张和宣传。导致我的同学朋友固执的认为,我家就是天天大葱蘸酱,我家人一张嘴就那么讲话。

大连啥的口音,瞪眼听不懂,脑子都要糊掉了,感觉一群鹅在叫(不是贬义)。去过两次沈阳,去买东西,仓买的大哥一说话吓我一跳,跟吵架一样,酒店服务员也是,嗷嗷猛。

总之,辽宁经济最好,辽宁人也自视甚高,口音气候人情确实也和我们不一样。建议辽宁解绑吧,以后不要东北人东北人,其实三个省谁也不想沾上谁………

最后,我们哈尔滨的老爷们不打媳妇儿!!!!!!


总出幺蛾子


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的普通话能被辽宁一个省的东北话所覆盖,辽宁省的东北话究竟有多历害?

回答;

辽宁总人口4300多万人,共计30多个民族,分布在全省各个地方。

辽宁人普遍具有豪爽,开放,直率的性格,但是总体来说是不可能全面代表东北话的。

整个大东北四省区,口音,语系,音阶,卷舌音,翘舌音,鼻腔音,等等都是基本相同。

就我们辽宁省对于东北话的概念来说,也是不尽相同。

根据山系,水系,平原地区,各地分部好几种方言语系。

在我们辽西地区,朝阳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说话口音浓重,语速较慢,基本是一个方言语系。

从阜新到铁岭,沈阳,辽阳,这是一个口语发音语系。

大连丹东,年轻男女说话像山燕子,语速特别快,我都基本听不清在说什么,他们如果和我对话,放慢语速,我才能基本听清听懂。

抚顺本溪鞍山基本与吉林黑龙江两省说话口语方言相近,这是与山脉水系走向流向原因,所以说话口音一样,中国有句古话叫【一脉相承,】可能就是说话语言互通方面总结的缘故吧!

🌿🎄🌾🌲🌴🐫





野骆驼9005184025938


黑龙江、吉林的方言,基本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的方言是最有东北特点的,有几个典型的城市群代表。

一是沈阳、铁岭方言,很关东味,又有独特的满清盛京、民国奉天的官腔,猪肉炖粉条子味道,而且“十”和“四”的发言颠倒,把吃叫次(次了没?)。

二是大连、营口、丹东方言,说话很夸张,喜欢加前啜:哎呀妈呀……有山东方言的基因,属于海蛎子味道。

三是海城、鞍山、辽阳、抚顺方言,更是老关东味道,尾音下拐弯很重,而且抛物线型的(比如说“我妈”,叫“我~骂~马…”)。

四是锦州、山海关方言,也是很独特,说话尾音平直延伸(比如说:锦州哇…,吃了没耶?…),纯锦州酱菜味道。

至于辽西的朝阳、阜新方言,基本就是老热河省(承德、赤峰)方言基调。


东之水32552593


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口音,辨识度极强,只要开口,就知道是东北人。所以,黑吉辽人说的话,大体上都是东北话。

东北话中,黑龙江口音最接近普通话,吉林次之。辽宁话,就有点另类了。

人们都说东北话有一股“大碴子味”,其实就是指的东北方言中的辽宁话。辽宁话有个特点,“肉”和“油”不分。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关于油和肉的段子,就是以辽宁话为蓝本创造的。

辽宁话“日”的发音,也很怪,发“yì”音,辽宁人把太阳叫成“亿头”(日头)。好好过日子,说成好好过亿子。

其实,东北人中,除了辽宁人,都知道辽宁话很“胯”,就是说辽宁话与黑龙江、吉林话不大一样。国人都说,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跟东北人接触,都会把话给你带偏了,指的就是辽宁话。


梅死了


曾经生活在龙江和辽宁,东北话是个大概念,大碴子味说的是龙江吉林靠北的,龙江吉林虽然接近普通话,还是有口音的,发音较重,普通话是河北兴隆县的方言,和长春哈尔滨还是有区别的。辽宁靠近关里,山东河北口音影响大,与龙江吉林差异明显,吉林部分地区与辽宁接近,有些平翘舌不分。辽宁西北及盘锦受过去热河省的影响,热河省会是承德,口音更接近龙江吉林普通话。。一般把辽南沿海口音叫海蛎子味。锦州葫芦岛受河北唐山一带影响大,尾音高。朝阳口音有点内蒙东部的味道,平翘舌还是标准的。小品里的东北话是加重口味的铁岭话与沈阳话有些接近,只是部分地区的口音,但在全国影响大,以为东北话就是如此。辽宁过去是不怎么吃大碴子的,粗粮以高粱为主,玉米磨成面做成面食较多。从全国看尤其南方人没法区分东北方各地言差异,都形容为大碴子味。大碴子味也没啥不好,玉米是健康食品,有益健康,精致的小碴子卖的比优质大米还贵。我以东北人为荣!


正人君子1


黑龙江吉林口音是完完全全的一样,方言也是一样的,生活习惯都是一样的,当然吉林延边例外了,通化那旮瘩稍有区别,辽宁的沈阳以北(辽北)讲话和黑龙江吉林也是一样的,大连人说话就听着别扭了,到了锦州一带说话有点河北混杂的口音了,总体来说,东北大部分地区语言和生活习惯一样的。


双雁南飞


不能说辽宁省全覆盖!谁知道金,复,海,盖,辽阳在外这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