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关于95式突击步枪和班用轻机枪的请教,95式突击步枪使用机枪弹鼓,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昱宏久武


突击步枪对于轻便灵活的要求更大,而火力持续性这个需求在步兵班是比较弱化的,即便有需求,也该丢给95班去压制,而不是让95步枪去凑热闹。

看那95班机的枪管,又粗又长。它枪管壁相较95步枪而言更厚,这就带来了更大的热容,方便它在长时间射击后不容易过热。但95不行,虽然它可以自动射击,但持续自动射击之后带来的后果就是,射击时的震动频率因为金属材料的过热而改变,导致打不准。这就是所谓热偏热散现象


所以说,95步枪不适合持续的火力压制,既然不适合,为啥还要用弹鼓?

而且这75发的弹鼓不嫌重啊~ 平时抱着95步枪插这么一坨子孙袋不嫌硌得慌?战术动作都不好做了啊喂~ 还有用弹匣可以好好的插在胸挂里不碍事儿~ 而弹鼓的话就只能挂腰上了~ 一边跑一边不可避免的晃荡~


疯狗的轻武


拿小口径班用机枪比吧:

比火力,弹鼓50-75发,弹链50-200发,同时弹链机枪一般配置快换枪管,火力持续性强。

比机动,弹鼓班机满弹约6kg,空枪与重管普通步枪重量相近;弹链班机满弹10公斤以上,因为拨弹机构在枪上,空枪远重于普通步枪。

比可靠,弹鼓和弹链都不如弹匣(废话,双筒猎枪更可靠,简单呗),但弹链班机开放的拨弹机构很难通过黄河水的考验,200发弹链容易偶发断裂,100发弹链更可靠。

比装弹,换弹链时间大于换弹鼓。同时打过的可散弹链基本不能在前线复装,弹药必须以弹链方式送到前线;弹鼓重新装弹方便,弹药可散装运输。

总结:

弹鼓班机更适合徒步机动,或脱离载具后紧密伴随步兵做纵深进攻,发挥单兵战术,以灵活的走位掩护队友,并增强生存能力。

弹链班机更适合固定部署,或者载具掩护下的短距离进攻和防御作战。有强大的空军和炮兵支援,只要挡住对方几分钟,洗地火力就到了。

个人认为,总体来说,空军的20系列全面列装以前,中国陆军对于完全摩托化装甲化还是信心不足的。以伊拉克,利比亚为例,失去制空权的重装部队完全是空军的靶子;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和叙利亚战争告诉我们,反而是依托坑道工事分散隐蔽的轻步兵,能够抑制空军优势,迫使对手回到地面纠缠。如果这些轻步兵的随身武器能够打击坚固工事和装甲部队,那就是帝国的噩梦。

因此尽管几乎全部军队已经至少完成了摩托化,中国的步兵武器从来都没有放弃轻型化和人力机动能力,即使要牺牲精度、携弹量等性能。而这些低技术含量的轻型化装备也确实在第三世界表现良好。

以中国的体量,以及安全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步兵武器应该会有更多的类型,既要延续适合人力机动的轻量型,以应对丛林山地以及外贸需求,也会出现加重载具型,在20系列掩护的天空下任意虐菜。

附上美军对m249机枪的问卷调查结果,黑向,优点略。

17%的m249使用者对其重量不满意。而使用者同时也表示m249更多时候是原地给队友提供掩护而不是伴随进攻,所以梦想端着大菠萝满地图跑的要多注意健身了。

在可靠性方面。70%的m249使用者表示对维护性最不满意,包括小部件损坏和腐蚀问题。耐风沙性能也一般,不及时清洁就卡壳。总体上,只有64%的美军表示对手中的m249有信心。







味冷


95式步枪、短步枪(一般称卡宾枪)和轻机枪(一般称班用机枪),组成了95式枪族,是我陆军步兵主力装备,采用了不同于美军5.56毫米、俄军5.45毫米独树一帜的5.8毫米口径,这三把枪全都属于无托结构。

一般情况下,95式轻机枪使用75发弹鼓,当然,必要时也能用95式步枪和短步枪的30发塑料弯弹匣供弹,只是火力持续性能下降而已。

95式步枪,30发塑料弯弹匣,是其标准配备的供弹具;当然,必要是也能采用95式轻机枪的75发弹鼓供弹,只是使用弹鼓时,据说故障率较高,平常95轻机枪射手都不愿携带笨重的75发弹鼓,而是喜欢采用30发塑料弯弹匣,这是部队使用的常态。

但95式步枪,尽量不要使用75发弹鼓,一则装上死沉的75发弹鼓,被迫偏向枪的一侧,重心也随之偏向一侧,导致枪械操控性能下降。

此外,不停地喷火,容易造成枪管发热,对枪管寿命有影响;因此,在军队内部,一般都禁止士兵用弹鼓作为步枪的供弹具。

而95式轻机枪,则天经地义,75发弹鼓本身就是其基本供弹具,枪管寿命也比较长,重枪管型的95式轻机枪,在连续射击时,不至于骄嫩到枪管马上过热,从而影响射击性能。

我军有在国外射击比武中,用卸掉两脚架重枪管型的95式轻机枪装上30发塑料弯弹匣,混充95式步枪射击,取得了较优异的射击成绩,这方面的详细报道,网络上都能搜索到。

95式轻机枪有效射程600米,用来打百米距离的比赛时,射击精度当然较高了,容易出好的成绩,属于鸡贼的表现,还是恢复95式轻机枪火力压制、95式步枪突击作用的本来面目吧!


国平军史


自动步枪+弹鼓供弹模式并不一定比弹匣供弹要好,直白点讲就是弊大于利。

在我军95系列枪族供弹设计中只有弹匣和弹鼓两种,通常弹鼓主要用于班用机枪供弹,在我军轻武器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近些年在国外出现了一些轻武器爱好者改装武器步枪使用弹鼓的现象,但是从各国军队总体来看,步枪还是以弹匣为主要供弹器具,这和两种类型的枪械作战使用观念有直接关系。

弹鼓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装弹量大,在国内一般分为75发和100发两种装弹量,在国产轻武器家族中,从81式到95式两个系列枪族,班用机枪都使用了弹鼓供弹,同时兼容弹匣供弹功能;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机枪的射速相对步枪要高一些,同时机枪的作战使用强调火力压制的持续性,故而班用机枪一般选用弹鼓供弹。

理论上,步枪选用弹鼓供弹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火力持续性,但在实际使用中恰恰是一个理解误区;以95式自动步枪为例,在连发模式下,30发弹匣射击时连续扣动扳机时间超过3秒,基本上30发子弹会一梭子全部打出去,使用75发弹鼓又能持续多久呢?

因此,95式自动步枪讲求的是点射和连发能力,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射击精准度,跟弹匣容量的直接关联性并不强;同时更换弹匣的速度和装弹速度都与弹鼓有相当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弹匣换弹效率更高,从而也能保证步枪射击的火力持续性。

当前国际上,自动步枪普遍采用30发弹匣供弹,其设计之考量主要在于,提升单兵的机动能力,减轻单兵负担。还是以95式枪族为例,95式自动步枪战斗全重3.5KG,95式班用机枪采用75发弹鼓供弹,在弹药基数上提升了1.5倍,重量增加至6KG左右,这对于单兵的负重带来一定影响,这是其一。

其二,弹匣的设计原理更符合使用习惯。无论是弹匣的尺寸还是外形设计,都普遍适合人单手操作,同时适配性也相对要好于弹鼓,更换弹匣的速度也更快,操作动作相对简化。例如,国外班用机枪普遍使用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更好,弹鼓设计的优势就在结构紧凑性一点而已。

其三,弹匣设计和单兵携行具配套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携行具的设计普遍是以弹匣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可携带4个弹匣加上枪上弹匣为5个,携弹基数为150发,基本满足了单兵作战需求;部分特战型携行具使用双层装弹袋可以多携带4个弹匣,以满足特战部队用弹量较高的需求;但是弹鼓由于圆型体积,需要额外携带专用的携行具,很难实现弹鼓与现有携行具兼容使用,增加额外的负担。

综合来看,弹鼓虽然装弹量较大,但从单兵机动性、负重、换弹效率以及携行具适配性等多方面对比来看,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尤其是通过使用弹鼓来提升步枪的火力持续性在作战运用上并不迫切,明显的存在弊大于利的现象。


鹰鸽分析


95班机用的重枪管,使用重弹,远距离存能好,打的比较准,去出国比赛用步枪弹匣冒充普通步枪用可以打的更准,取得好成绩,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