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娃4個月大了,我不會跟娃互動,請問媽媽都是怎麼跟寶寶互動的?

欣爺威武1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我家寶寶也剛好4月,希望我們有更多共同話題。

1、4個月寶寶的特點

4個月的寶寶有了自己對情緒的最初認識,有喜悅和悲傷,也有害怕和恐懼,對這個世界有了最初的認識,開始了自己的好奇之旅,喜歡觀察,也喜歡好奇的左顧右盼,對自己看到的人和事也有了最初的記憶,對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反應。

這個階段的寶寶們很可愛,會對著家人笑,會聽家人唱歌,會跟你咿咿呀呀講話,會喜歡看外面的風景,會觀察每個人,會學著拿東西玩各種小玩具,會找媽媽,用各種小表情求抱抱,也有很多小寶寶這個月齡就會翻身了。

2、四月齡寶寶的身體發育特點

四月齡的寶貝,媽媽們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跟進孩子的身體發育。

1、大運動 —— 會翻身

2、精細動作——主動夠取物件

3、認知能力—— 找到聲源、樂於觀察

4、言語能力——高聲叫、咿呀發聲

5、情緒與社會行為——認親人

3、親子互動

可以根據4月齡寶寶的特點,也圍繞孩子身體發育的5個大方向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

1)給寶寶做撫觸,教寶寶翻身,幫寶寶鍛鍊手腳的靈活度

2)讓寶寶趴著,在寶寶手指2.5cm處放一些顏色鮮明的玩具或水果,吸引孩子注意力,培養孩子取物件能力。平時仰臥時也可以給寶寶手裡一個玩具,最好是那種有環的,寶寶一隻手就可以拿的,小寶寶會慢慢左手換右手哦

3)在寶寶不同方位喊寶寶名字,讓寶寶找到你

4)與寶寶說話,教寶寶說一些簡單的發音,a 、 o 、e等

5)教寶寶認識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雖然寶寶不會說,但是寶寶真的知道哦

6)天氣好的情況下,可以帶寶寶外出,寶寶特別好奇外面的世界,很喜歡觀察呢

7)常對寶寶微笑,帶寶寶感知情緒,寶寶們也特別喜歡回饋媽媽笑容呢,你可以試試

8)可以讓寶寶看鏡子,這個月齡寶寶很喜歡的一件事

10)還可以給寶寶唱歌或跳舞,寶寶特別喜歡做你的粉絲呢

11)4月齡的媽媽也需要適當鍛鍊,就在寶寶面前鍛鍊吧,寶寶也特別喜歡,而且也是個不錯的與寶寶互動的方式呢

12)還可以帶寶寶看各種不同的顏色,邊看邊告訴寶寶不同的顏色,你會發現寶寶感興趣的都不一樣呢

還有很多親子互動方式,你也可以和我相互探討,希望能夠幫到你。

我是陽媽,四月齡陽洋洋的媽媽,關注孩子成長路上的那些坑,關注兒童心理學和孩子性格發展,喜歡就關注我吧@陽媽育兒大作戰








陽媽育兒大作戰


我家寶已經六個月了,我陪他已經度過了半年的時光,下面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和我的寶寶互動的。

一、和他聊天

沒有固定的說什麼,隨便說,“你睡醒了呀!”“睡得好嗎?”“寶寶的眼睛真好看!”“寶寶拉臭臭嗎?”“寶寶媽媽今天吃了香蕉,你吃媽媽的奶是香蕉味的嗎?”等等。和他說話時要看著他,語氣要溫柔。

二、抱他照鏡子

他特別喜歡照鏡子,我會對著鏡子裡的他說哪個是鼻子哪個眼睛等。

三、帶他出去散步

天氣好的時候帶他出去散步,把看到的告訴他,“這是樹,綠色的”等等。

四、給他讀故事、唱歌

雖然他聽不懂,但是我想讓他在一個古詩的氛圍下長大。

五、給他做操

他躺著的時候,吃完奶一個小時吧,我會把著他的手成立正姿勢,並且說 “請小朋友們到操場集合,立正。”然後開始給他做操,動動胳膊動動腿嘴裡還會數著拍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沒有什麼特別的互動方式,也不必去追求什麼,只要爸爸媽媽在寶寶身邊陪著他,哪怕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對寶寶的成長都特別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筱柚子


我寶寶現在兩個月大,我喊他跳跳。每次我對他拍拍手,說跳跳,笑一個,他就會衝我笑,越逗他越笑。兩個月不會笑出聲,笑起來眼睛眯眯的,嘴巴張大,萌萌噠,天使一般可愛。


給寶寶互動有很多,抱抱他,逗他笑,拿玩具給他玩,給他身體按摩,帶寶寶去外面逛逛,曬太陽,平時教他吱吱呀呀學說話。四個月能聽懂說話了,跟他說話最好了。寶寶月份大,越讓人喜歡。


跳跳的日記


我家么女現在70多天了!我每天都會逗她!教她說話,教她笑!她也最喜歡跟我互動了!我覺得吧,我們不要覺得她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寶寶什麼都懂就是不會說話!我么女很粘我!除了我抱,她婆婆她們抱她都會哭!很會認人!她習慣了我身上的味,認識我的聲音!只跟我一個人親近!這就是她的精明之處!所以要多跟寶寶互動!都對寶寶說我愛你!這些她都懂!她也喜歡我這樣說!要享受帶寶寶這段時間的樂趣!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帶!因為寶寶就這幾年是需要我們信任我們依賴我們的!當寶寶長大了不完全需要我們的時候,你才會知道這段時間是多麼珍貴與懷念[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





小二的生活記錄


4個月的寶寶個剛出生的“醜娃娃”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長的越來越可愛,而且伴有靈活的動作,開朗的笑容,總之可以為爸爸媽媽帶來無數的歡樂和幸福。

如何和4個月的寶寶互動?

1.多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在語言和感情交流上進步的較快。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多和寶寶說話交流,例如平時多叫寶寶的名字,寶寶就會對大人微笑;

每次吃奶的時候,用溫柔的語氣告訴寶寶,現在是不是肚子餓了,我們要吃neinei了;

每次換尿不溼的時候也可以和寶寶說,寶寶你是不是拉臭臭了,我們要給你換尿不溼了……

總之,儘管寶寶不回回應,但是父母仍然要像話嘮一樣的多和寶寶說,這樣有助於寶寶需要發育。

寶寶高興的時候就會發出“咯咯”、“咕咕”、“嗚嗚”、“啊啊”的聲音,彷彿在和大人對話。

2.給寶寶購買合適的玩具



這個月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區分顏色了,所以父母,可以給寶寶買一些色彩鮮豔的臉譜、洗澡玩具、塑料書、圖片、小動物、動物造型等玩具,促進孩子視覺發育。

還可以給寶寶買小搖鈴、撥浪鼓、八音盒、風鈴等,能發出悅耳動聽音樂的玩具。

發展寶寶的觸覺還可以買各種材質的玩具,如紙片、積木、氣球、塑料製品、玻璃製品、玻璃製品,甚至沙子水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

3.照鏡子

四個月的寶寶已經喜歡上了照鏡子,這是孩子社會意識初步形成的表現,當寶寶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往往會表現的很高興,這是寶寶誤以為鏡子中的人是自己的小夥伴兒的緣故。

所以媽媽可以經常帶寶寶照鏡子,對培養寶寶良好的社會交往意願、豐富孩子的視覺體驗都有好處。



4.躲貓貓

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床上,爸爸坐在孩子對面,先和孩子說一些話,調動孩子的情緒,在拿起準備好的布遮蓋在自己的頭上,讓孩子尋找,如果孩子沒有反應,爸爸自己揭開蒙在頭上的布同時發出“喵”的聲音,讓孩子意識到他要尋找的人出現了。

藏貓貓引發寶寶尋找消失的東西的衝動,培養寶寶的動腦能力和耐心。


丁媽親子時光



其實,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寶媽不需要按照怎樣的規矩跟寶寶互動,只要陪著寶寶,多跟寶寶說話。

李玫瑾教授說,在孩子3歲之前,寶媽的“嘮叨”,是對寶寶最好的教育。

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仍然需要大量的睡眠,當寶寶清醒的時候,寶媽可以跟寶寶“嘮叨”一下。

說的話也不需要多複雜,多富含內涵和知識,只要跟寶寶說一些日常的話就好,比如:

“寶寶開不開心”、“寶寶拉的粑粑好臭哦”、“寶寶看看那是什麼”、“寶寶喜歡媽媽嗎”。

這些話聽起來簡單,但是在4個月的寶寶身上就有不可思議的意義。

這些日常的“嘮叨”不僅可以增加寶媽和寶寶之間的親暱關係;也能幫助寶寶未來說話和表達自己;在寶媽和寶寶的互動中,也能鍛鍊寶寶的反應能力……

不得不說,寶媽的“互動嘮叨”不僅可以給寶寶帶來安全感,也能幫助寶寶其他方面的發育。

但是在寶媽“嘮叨”的時候,千萬不能喜怒無常,也不能總帶著負面情緒跟寶寶交流,這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日後和人交流,也可能會讓寶寶日後很容易產生悲觀情緒。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寶寶剛剛出生後,日常活動很少,除了喝奶就是睡覺,但等到寶寶生長髮育時期,與他的互動必不可少。

前三個月

剛出生的嬰兒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著,在他們醒著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幫助他們進行觸覺、視覺(雖然他們現在還只能看到很近的東西)、嗅覺、和聽覺的發展。對於小嬰兒來說,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才會對這些刺激做出反應,請一定要多一些耐心。

微笑餵奶

媽媽在餵奶的時候,認真地注視寶寶,微笑著和寶寶四目相對,能培養起你們最初的親密關係:寶寶的視力剛好能讓他在吃奶時看清媽媽的臉,多麼神奇!

模仿和及時回應

不論他發出什麼聲音,都模仿他發出的聲音及時回應他,能鼓勵寶寶發出更多的聲音。有一次小萌發出「唔」的聲音,一旁的萌爸竟然也在睡夢中「唔」地回應了小萌。

說說正在做什麼

只要在和寶寶互動,例如洗澡、換尿布、臍帶護理等等,都向寶寶描述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此刻的想法。不要認為寶寶聽不懂所以就沉默,從出生開始,寶寶所聽到的聲音都會成為他將來說話時的素材。

練習趴著抬頭

這個月要讓寶寶多趴著(大概3-5分鐘),從一分鐘逐漸增長到十分鐘左右,鍛鍊後頸的力量。

4-6個月

寶寶在這個階段光能準確地追隨移動的物體,頭抬得更高啦。能發出變化的元音,例如「a-o」,開始有癢癢肉啦,能展開雙臂希望被擁抱,喜歡噴口水和吐泡泡,開始對自己的名字有回應。

動物聲音

寶寶開始發出各種聲音,爸媽們也可以給寶寶更多的聲音來源,比如遊戲「動物聲音」:小鴨子,嘎嘎嘎;小羊羔,咩咩咩;小狗狗,汪汪汪;小貓貓,喵喵喵……爸媽們可以自創各種動物和大自然的聲音,以童音的方式朗讀,這些有意義的聲音會讓寶寶笑得咯咯咯。

總結一下,和1歲以下寶寶玩的重點就是及時回應、鼓勵寶寶自己玩以及製造安全的環境。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和他進行互動,不用一味強求他必須要做什麼。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大白熊健康】。我是大白熊媽媽,你想了解的科學餵養、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疾病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大白熊健康


你好我是貝丫媽媽很高興為你解答:

4個月寶寶應該掌握哪些本領

4個月寶寶可以達到仰臥抬腳踢球,豎著抱寶寶會伸手拍擊懸吊的帶響玩具,給寶寶撓癢癢使寶寶高興時無意識地發2個輔助音,家裡出現生人時或到新環境時,寶寶注視、不笑或者拒絕被抱(認生)這個月的寶寶普遍喜歡玩躲貓貓,笑且動手拉布,用勺子喂寶寶米水時會張口舔食。



4個月寶寶玩那些遊戲

1、練習靠坐

拿一些積木和鈴鐺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靠坐在沙發上,讓寶寶玩這些玩具

2、打開小拳頭

讓寶寶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家長拿起寶寶的手掌,輕輕的掰開拇指,再將寶寶的手指一起打開、合攏,家長一邊說“打開”“合攏”



3、仰臥蹬腿

當寶寶仰臥在床上的時候,讓寶寶腳底放一個帶響玩具,讓寶寶伸腳來蹬,邊對寶寶說“:蹬蹬腳”寶寶蹬到後立即給予鼓勵

4、親子被動操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正對著寶寶站在床邊,媽媽的雙手握住寶寶的雙手,讓寶寶雙臂平伸,再向胸前合攏,邊做邊喊口令:1、2、3、4、5、6、反覆數次,再把媽媽的雙手與寶寶的雙腳掌平貼,讓寶寶用力蹬媽媽的手,媽媽順著寶寶的力來回上下運動,邊喊邊口令,反覆數次。寶寶做得好給予鼓勵。




語言訓練也是4個月不可缺少的環節,這個月齡是語言刺激發育的重要階段,媽媽要抽取大量的時間面向寶寶給寶寶讀一些押韻親和力比較強的兒歌。


貝丫媽媽


您好:

其實四個月的小寶寶只要多多陪陪他,多和他說說話,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去面對他,不要急躁,這樣反而不好溝通,你的情緒小寶寶是能感覺到的,小寶寶哭鬧的原因,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來和你建立聯繫,你笑他也會笑,如果你自己都很煩躁,就很難進行交流,寶寶只會感受到你急躁的情緒,而變得不安起來,所以與寶寶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


我朋友家的一個小孩就是這樣,不管白天黑夜說哭就哭、說鬧就鬧,而且輕易哄不好;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必要得大人抱著才能睡踏實了,一放下就會醒過來。根本哄不好,全家人都沒辦法。後來有一次,孩子在夜裡又醒過來,給他換了尿布,又餵了奶,抱著小傢伙在屋裡來回走了近一個小時,小傢伙仍舊無法安靜下來,於是朋友強壓下內心的煩悶和狂躁,決定和孩子好好談一談,朋友說她那時確實沒有辦法了,只能把孩子抱起,面對面看著他的眼睛,跟孩子說話:我告訴他在他未出生時我和爸爸對他的期待和盼望,我們為迎接他的到來做了哪些準備,以及爸爸為他取了多少個有美好寓意和祝福的名字;我還告訴孩子,我和爸爸最近照顧他時的手忙腳亂,面對他哭鬧時的手足無措,以及自己的擔憂和爸爸的煩躁。我跟孩子說:寶貝,媽媽就要去上班了哦。媽媽擔心你一直這樣哭鬧,我們全都不會好過哦。不僅爸爸媽媽,你也會一樣很辛苦。我和爸爸媽媽會因為受不了對你發脾氣,你也會因為不規律作息而精神不濟,你能答應媽媽好好睡覺嗎?

神奇的是,這之後的幾天時間,他都能比較容易安撫,只要大人開口,他就會安靜下來,轉動身子去聽大人說話,偶爾還會發出咯咯的笑聲。夜間,他除了醒過來喝奶外,大都能很好地睡覺。其實正是因為家長向孩子傳遞了一種愛的感覺,他才變得不再那麼緊張和焦慮。引起這個神奇的變化,正是大人態度的轉變促成了與孩子的親密聯結。在這個過程中,與其說孩子聽懂了大人的話,不如說孩子讀懂了大人向自己傳遞的情感信號。一開始孩子試圖通過自己的方式(如哭鬧、大喊、發脾氣等)與父母建立聯結,想與父母達成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發出的信號未及時得到大人的回應,那麼他就會做出更激烈的行為,如不斷哭鬧來吸引父母。孩子會從父母的回應中(父母抱他是否溫柔、親切的,跟他說話是否足夠溫暖而輕柔)判斷自己是否被愛,同時,孩子也會吸收父母的情緒反應,用類似的感受和行為做出回應。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該疲於應付孩子的一切需求,餓了就喂,困了就抱,哭了就哄;而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要經常和寶寶說話,趟在寶寶身邊講故事,偶爾做一些親子游戲,換尿布的時候,可以輕撫孩子身體,我們發現,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是放鬆的,神奇也是愉悅的。


兒科醫生陳青


寶寶四個月大了,在寶寶的世界裡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媽媽會覺得寶寶好像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新的成長。


寶寶不再像剛剛出生的時候,睡眠時間那麼長,這個時候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在16~17個小時,白天基本會睡三次,每次2小時左右,晚上會睡大約10個小時。寶寶白天就會有時間玩耍。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咿咿呀呀”的發音,自言自語,或者嘗試和別人交流了。寶寶還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或者不滿的抗議。寶寶正在一天天的長大呢。

那麼4個月的寶寶,媽媽該怎麼和寶寶進入互動呢?

一、訓練寶寶體能。

4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獨立的翻身了,那麼接下來就要為“坐”這個大動作做好準備。媽媽訓練寶寶的體能,主要是訓練寶寶的手指靈活性、腰部和腹部的力量、背部脊柱的支撐等。


①陪寶寶練習俯臥撐。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穩穩的把頭挺起來了,媽媽可以在寶寶的前方,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引逗寶寶,讓寶寶用前臂和胳膊肘支撐起頭部和上半身的重量。這樣能鍛鍊寶寶的肌肉運動能力,為以後的“坐”打好基礎。

②訓練寶寶抓取玩具。

這個主要是用來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訓練寶寶手指的抓握能力,讓手部肌肉緊張和放鬆,起到鍛鍊手指和力量的作用。媽媽可以給寶寶拿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比如:搖鈴、撥浪鼓等,讓寶寶自己去拿,同時媽媽可以引導寶寶把玩具從左手換到右手,再從右手交到左手,這樣依次抓握。不僅會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性,還能鍛鍊寶寶兩隻手的配合。

二、陪寶寶做遊戲:

這個時候的寶寶最喜歡和媽媽做遊戲了,也最喜歡模仿。所以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成長特點,和寶寶做一些互動遊戲。

①做鬼臉:媽媽可以對著寶寶做一些誇張的動作,表情,發出誇張的聲音等,然後觀察寶寶的反應,要讓寶寶覺得很好玩,而不要嚇到寶寶了。寶寶經常看媽媽做,也就會模仿,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做出很開心的樣子,和寶寶一起笑。

②躲貓貓:媽媽可以和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媽媽坐在寶寶的身邊,和寶寶臉對臉,微笑著看著寶寶,然後媽媽用紗巾把自己的臉遮起來,寶寶看不到媽媽的臉,就會找來找去,想媽媽去哪了。然後媽媽再把紗巾去掉,衝著寶寶笑,寶寶也會被逗的笑起來。媽媽也可以把紗巾輕輕的遮住寶寶的臉,然後再輕輕的拿掉,這樣和寶寶互動,寶寶會很開心的。

三、鍛鍊寶寶社交。

媽媽有時間可以多帶寶寶出門,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讓寶寶看看外面的世界,認識更多的人,這樣也能減少寶寶的認生反應。

媽媽可以選擇固定的時間帶寶寶外出,和幾個固定的媽媽一起帶寶寶玩,讓寶寶們握握手,一起玩玩具,一起呀呀說話等。

四、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

①媽媽要注重和寶寶的交流。陪寶寶說話,給寶寶唱歌。四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呀呀”發聲了,媽媽可以多和寶寶進行語言上的交流,或者唱兒歌給寶寶聽,這樣不僅能夠刺激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的增進。比如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可以說“寶寶,我們換尿布啦”,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以說“寶寶,我們洗澡啦,可以玩水啦”……

②撫摸。媽媽可以給寶寶按摩腹部,幫助寶寶進行消化,還可以輕輕拍拍寶寶的身體,刮一下寶寶的小臉,親一親寶寶的小手等,這些親暱的小動作,都能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濃濃的愛意,也能讓寶寶感覺到很開心。

4個月的寶寶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也喜歡新鮮的東西,媽媽可以多陪寶寶,多和寶寶互動,讓寶寶享受到快樂,感受到媽媽的愛。

我家小寶小的時候,我就是固定時間帶寶寶外出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在家裡的時候,也會陪寶寶玩玩具,比如搖鈴、撥浪鼓。陪寶寶多說話,逗他笑。看著他笑的那麼開心,我心裡也是暖暖的。

感謝閱文,我是小風車媽咪,陽光寶媽一枚,有一個可愛的小子。我堅信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