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皇島快報:老院村,一“剪”春又來

近日,在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鄉老院村的果園裡,記者看到該村的春耕生產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滯,有的在給果樹綁枝,有的在給樹枝修剪,唯一與往年不同的是,村民們都不再扎堆兒了。


秦皇島快報:老院村,一“剪”春又來


“這個季節修剪主要是為了調整樹形,把多餘枝幹去掉,增加果樹透光率,保證養分,要在農曆三月之前修剪完,否則會影響果實的品質。”正在果園修剪樹枝的果農趙永華說,他是村裡的蘋果種植大戶,全村1000多畝的蘋果園中,趙永華就佔800多畝。“‘定幹、修圍、清膛、打頂’這是剪枝的四個步驟,一棵理想的果樹應該是雨傘狀並且中間透光。”趙永華講述的剪枝方法聽上去非常專業。

為確保果樹豐收,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駐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鄉老院村工作組去年9月份專門請來了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的專家,為種植戶進行現場培訓,像趙永華這樣有經驗的種植大戶,也老老實實做了幾天學生。“經過學習培訓,去年收成有16萬斤,今年預計收成更多。”趙永華對記者說,口罩上方的眼睛充滿了對生活的嚮往。

秦皇島快報:老院村,一“剪”春又來


駐村工作組組員陳忠軍對記者說,今年受疫情影響,為了大家的安全,工作組要求村民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不串門、不外出,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獨自種植自家果園。“兩個人修剪一棵樹,果農之間間隔1.5米以上距離。”陳忠軍說,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春耕生產沒有專家前來指導,但時令不等人,為做好果樹修剪,村民就和指導專家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遠程交流方式,及時為種植戶答疑解感。

老院村今年給果樹澆地,也與往年不大一樣。陳忠軍告訴記者,以前大家或用人力挑水,或靠柴油機發電從灌溉井裡抽水,今年年初,工作組聯繫相關部門給村裡的大水井安裝電杆、架設電線、安設變壓器,春灌時村民可以接電抽水澆地了。“原來一到澆地時,全家人都得出力挑水,就是用柴油機抽水,也得有人看著啊。現在水井通了電,井水‘自個兒’就過來了,今年春灌的時候能省不少事呢!”村民劉洪志高興地對記者說。


秦皇島快報:老院村,一“剪”春又來


在老院村,果樹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陳忠軍告訴記者,工作組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絕不耽誤脫貧攻堅、春季農業生產、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堅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