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曾國藩: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就能達到什麼高度

有人說,一個人一生能達到什麼高度,看看跟他交往密切的幾個朋友,就可以判斷出來。你認可這個觀點嗎?

曾國藩: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就能達到什麼高度

01

我們先看一段曾國藩的故事。

1838年的會試中,曾國藩中了進士,有了一個新的人生起點。之後,曾國藩結識了很多同年進士,其中有一個過往甚密的同年陳源袞。大概在1840年到1845年這段時間,曾國藩經常跟陳源袞在一起暢談古今,討論學問、人生等很多問題,交換彼此的觀點,相互砥礪,成就了一段佳話。

在曾國藩的日記中,有這麼一段記錄:

岱雲來,久談,彼此相勸以善。予言皆己所未能而責人者。岱雲言餘第一要戒“慢”字,謂我無處不著怠慢之氣,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於朋友,每相恃過深,不知量而後入,隨處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齟齬,大者兇隙,不可不慎。又言我處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須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藥石也。天頭:直哉,岱雲克敦友誼。

注:岱雲,即陳源袞。

在日記中,曾國藩記下了陳源袞對他三點批評:一是對人息慢;二是才自負;三是處事刻薄。曾國藩認為,陳源袞的批評“皆藥石也”,這是一個能對他直言規勸、令人成長的朋友。

我們都知道良藥苦口的道理,但是,真正到了自己身上,我們往往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評,即使口頭上接受了,心裡也難免有疙瘩,認為朋友不給自己留面子,說話太直,情商太低……

曾國藩對陳源袞的缺點也是直言批評,絲毫不留情面,比如說,陳源袞脾氣很暴躁,曾國藩給陳源袞寫信的時候就毫不客氣地提出嚴厲批評。

曾國藩正是靠著一眾朋友的砥礪,加之近乎苛刻的自律,才取得了讓人望塵莫及的成就。

什麼是朋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擇友交友,看什麼?道德操行!

選擇跟優秀的人做朋友,你自身才會在朋友的影響下得到看得見的提升。

曾國藩: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就能達到什麼高度

02

民國時期,有一個青年作家寫了揭露舊社會黑暗的小說,此書出版之後很快引起了轟動,這個青年作家也因此成名。但是,等他走進上海的十里洋場之後,結交了一些成日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過起了醉生夢死的日子,從此銷聲匿跡了。

同時期的上海,還有一位偉大的作家魯迅,魯迅結識了瞿秋白。兩人相見之後,交往密切,或者見面相會,或者書信交流,兩個人在那段時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魯迅多次幫助瞿秋白,瞿秋白也給予了魯迅很高的評價,並寫下了《魯迅雜感選集》。

有一位哲人說過:“朋友是裝在兩個腔子中的同一靈魂”,找到一個真心的朋友,你的靈魂空間會擴大一倍。

置身於小人之中,要麼遭到暗算,要麼與之同伍;置身於君子之中,你也會成為至誠君子,成為像朋友一樣可以依賴的人。

不好的朋友,各種各樣,有謊話連篇者,有大話不斷者,有醉生夢死者,有渾渾噩噩者,有好逸惡勞者;但,好的朋友,只有一樣,讓你不斷進步,督促你成長,幫助你成功。

曾國藩: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就能達到什麼高度

03

有人常說,我也想跟優秀的人相處,我也想找到好朋友,提升自己的朋友圈質量,找到自己的優質人脈,但是,我看得上人家,人家看不上我啊!

有三個建議,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先從身邊的人學起。

沒人誰一無是處,如果你身邊真有這樣的朋友,還等什麼,遠離他!先把身邊朋友的優點都寫出來,看看自己跟人家的差距在哪裡,虛心學習,謙遜請教,低調追隨。

(2)擇友而交

交朋友之前,先彆著急,一定要先選擇好。“欲知其人,先觀其友”,想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去了解一下他的朋友,然後你再決定是不是跟這個人交往。

(3)修煉好自己

先把自己打磨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正能量,受歡迎的人。你至少身上得有幾個優點吧,對不對?把自己修煉到了一定程度,你就會接觸到那個層次的朋友,一開始彆強求,朋友不是求來的,先讓自己優秀起來,優秀的朋友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