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父親變成植物人的那天,我的世界被顛覆:請不要用大病來考驗親情

曾經看過一篇刷屏的文章,作者叫“認真的趙先森”,真名叫趙勇。

三年前,他父親因為一場車禍變成植物人。

他寫道:“我的世界被顛覆,我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


那時候他研究生剛畢業,簽了天津一家大型設計院。

跟女朋友聊到對未來生活的計劃設想時,他滿臉欣喜地說:

明年安頓下來,買個小戶型,慢慢還貸,

結婚、生子,過幾年再要老二,

老大隨我姓、老二隨你,

我努力爭取考下注冊建築師,

孩子放假了送爺爺奶奶家,

我倆每年還能出去旅行一次……


結果,父親住院後,他的母親也因為受了打擊而生病。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他一邊照顧兩個老人,一邊追著肇事司機賠錢。


面對父母重病帶來的壓力,絕大多數奮鬥中的年輕人(特別是獨生子女)都分身乏術,做過最多的選擇,就是放棄。


趙勇放棄了愛情,跟女朋友和平分手;也放棄了工作,建築師的理想從此移出人生清單。

他到處賣畫、借錢,住過肯德基、地下室、好心人的辦公室,曾經一個多月沒洗澡。

三年來,他放棄的是自己的青春。

父親變成植物人的那天,我的世界被顛覆:請不要用大病來考驗親情


曾經採訪過很多年輕人,都不同程度地放棄過一些重要的東西。


賣掉婚房、不再考研、拒掉心儀的互聯網公司進了老家的國企單位……

聽過最多的理由就是,一輩子這麼長,錢沒了可以再賺,工作沒了可以再找,房子賣了可以租住,但爸爸媽媽就只有一個。

說這話的時候,他們往往帶著萬分的堅定,又帶著萬分的無奈和不甘心。


就像有個女孩說的: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長大了、成熟了,但直到你爸突然倒下,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你才會發現,之前的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成長。

當錢和命放到一起,很多年輕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還沒準備好。

最沒準備的是,生活迅速撕開溫情美好的一面,向你展示人心冷暖。

病痛、鉅額醫療費用、精神壓力、家人的焦慮……種種壓力讓你遊走在崩潰邊緣。

不是獨生子女的還好,能有個兄弟姐妹一起分擔,再苦再難也能多一個力量一起堅持下去,可很多獨生子女就悲催了,如果自己的生活過得還讓父母擔心,問題一堆,就更痛苦了……

當父母需要依賴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天要塌下來了,恨不得去偷去搶……


父親變成植物人的那天,我的世界被顛覆:請不要用大病來考驗親情


幾年前,我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


“研究生畢業,相戀3年的女友因為種種原因和我分了手。

半年後,我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剛過實習期,每月工資1500塊。

那是2015年的元旦,前一天,母親剛做完一個手術,我趕上火車回家,到醫院已經凌晨4點多。

在醫院呆了兩天又往單位趕,上了一週班,突然接到父親電話,說爺爺不在了。

我回家幫忙料理完爺爺的後事,又接到醫生的電話,說母親病情又惡化,尿毒症三期,快要撐不住了。

後來的一個月,我是在醫院陪著母親做透析度過的,母親問我女友怎麼沒來,我含糊地說她忙呢。

公司有急事,領導連環電話找我,說再不回去上班就滾蛋。

我捧著手機在樓梯間不停說抱歉的時候,眼淚突然就繃不住了。

這就是我的2015。

生活就像是脫了線的毛衣一樣,從第一針開始,發展成無法收拾的殘局,孤立無助。”

評論區裡,很多人說著溫暖的話,安慰他別硬撐,多找朋友傾訴。

也有人猜測他的現狀,擔心他會扛不下去……

但他像消失了一樣,一條也沒有回覆。


幾個月後,帖子終於更新了。

男生用淡淡的語調,寫完這段無助故事的後續。

“謝謝大家,我回來了,我很好。

春節的前一天,母親走了,我以為我會崩潰,但我沒有。

我也曾期待有個人能將一灘泥似的我拉起來,但我無人能靠。

我乾脆辭了工作,回家收拾母親的東西。

我把那些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床邊,拉開窗簾,陽光照進來,母親種的植物還綠得那麼鮮豔,我突然發現生活好像也沒那麼糟糕。

我開始去健身,流汗讓我清醒。我還愛上了做飯,食物讓我安心。我每天都在閱讀,文字讓我平靜。

我突然發現,那些本積了一肚子、想要倒給別人的苦水,早已說不出口,也不必再說。

現在的我,已經來到一家新的公司,打算開始新的生活。

我也不再害怕什麼,就好像經歷了什麼考驗,未來只剩輕裝上陣。”


這個男生的故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治癒過我。

成年人的世界,是一汪苦海,悲歡皆需自渡。

辛酸苦澀,心灰意冷,都是人生常態。單槍匹馬、獨自戰鬥,更是常態。

就像魯豫在她的《偶遇》中說的:“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突如其來的暴雨,街上的人群作鳥獸散,水果攤的小販無處可逃,只能蜷縮在小推車底下,形單影隻地捱過這場大雨。


畢竟,人到了一定歲數,自己就得是那個屋簷,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誰都希望一生被愛,被人小心收藏,受了傷有人傾訴,受了苦有人依靠,疲倦的時候有人送上肩膀。

但經歷得越多越發現,這世上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孤獨地過冬。

越是難熬,就越要靠自己撐過去。可是要怎麼熬才更好呢?

這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比較明智,能提前未雨綢繆,比如給自己和家人配置相應的保險,我想這種明智的目的也是為了,確保自己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而崩潰。


父親變成植物人的那天,我的世界被顛覆:請不要用大病來考驗親情


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裡人就開始給我買意外險。

我當時還跟我媽聊過,為什麼那麼早給我買保險,我這麼乖,都不搗亂,怎麼會意外,不是白花錢嗎?

她說:

“保險是抵禦未知風險的一個保障。”

工作後,每個月錢都不夠花,一年也捨不得去醫院體檢一次。

如今爸媽老了,打不動工,做不動生意了,不像人家退休老人還有退休金,爸媽辛苦幹活了一輩子,沒有過穩定的工作,連給自己交社保也是這兩年才開始的。

沒有了收入的他們缺乏安全感,作為女兒,我更是不敢想,他們以後的疾病、養老生活,我要怎麼應對?


於是,2019年底,我為30歲做的準備,就是給全家都買了保險。

簽下保險合同的那一刻,我感覺到特別安心。當生活的耳光響起時,至少我已經有了一點應對的能力。

雖然我對保險條款還不是那麼懂,但身邊還好有懂的專業人士跟我分析裡面的道理。

在此之前,我也不相信保險,畢竟早在二十年前,感覺這個行業就被一些不良經理人和公司把氛圍破壞掉了,丟掉了基本的專業和誠信,好像只會讓你買,等到你需要賠的時候,保險公司就兩個字,休想。


直到我認識了這位從業20多年的北美精算師朋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對保險的認知是錯誤的。

保險行業發展到現在,隨著互聯網保險的加持,以及保險行業自身也逐步成熟規範完善後,以前那種互相騙保拒賠的案例已經很少很少了。

他跟我講了一個概念,叫風險轉移,當時我還不太明白。

他說所謂風險轉移,就是生病了要花錢,有保險就可以把花錢的負擔轉移給保險公司,不管是部分還是全部,都是能夠幫助到自己的。

你花一部分小錢出去,換來一份保障,如果不發生意外則皆大歡喜,如果發生不幸,你是不是可以多一筆錢來應急,一旦能覆蓋你的大部分醫療費,等你病治好了,手裡還握著原本打算用來自費治病的錢。

到那時,能省下這筆錢,想去哪兒浪就去哪兒浪,還能給父母留點贍養費,多好的事。

其實幫你對抗的風險,更多是你經歷過大病後,還依然有足夠的結餘和勇氣面對新的人生。


而且現在由於互聯網保險的誕生,更多性價比極具優勢,槓桿作用賊大的新型保險形式也誕生了。

每個月十幾塊錢的百萬醫療險,每個月幾塊錢的互助產品,都可以有效解決許多大病需求,即使沒生病,也就是幾十塊錢的事,也不會太心疼錢白交了。

最後,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市面上的保險產品很多,購買時切記選擇保額充足,續保輕鬆、年齡限制小的產品。

希望大家在人生這條路上,都能越走越好,哪怕老了,也要讓自己穩穩的優雅的,從容不迫的變老。

如果對保險感興趣,歡迎一起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