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盗墓贼,其中最早出名的应该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当时曹操为了筹措军费,还专门组织了一个盗墓军团,因此迅速聚集了大量财富。而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很多军阀为了扩张势力筹措资金,也打上了盗墓的主意。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便是盗取东陵的孙殿英了。

1928年,蒋先生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发动第二次北伐。两军交战正酣之时,孙殿英在何成浚策动下向蒋先生投降,他的部队也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集团军第十二军。

后来奉蒋先生之名,孙殿英率部前往冀东一带剿匪,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东陵富丽堂皇,因此便起了盗取东陵的念头。后来,孙殿英在河北遵化成功的完成了盗陵计划,分别盗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并因此而获得了无数珍宝。

孙殿英除了一个盗墓贼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卖国的汉奸。

1943年4月,日军出动二十多万兵力进攻太行山一带,孙殿英所部被日军包围。此时他想的不是如何突围出去继续抗日,而是选择了向日本人投降,做了汉奸。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抗日战争胜利后,孙殿英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军,并在解放战争中不遗余力的为蒋先生效力,1947年被我军俘虏,几年后病重离世。对于这样一个臭名远扬的人,他的后人是不是也像他一样呢?

其实并不是,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孙天义。在孙殿英盗取东陵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31年,孙天义于北京出生。对于父亲制造的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孙天义只能从母亲和父亲的一些同僚朋友口中才略知一二。虽然父亲是“大盗”,但因为孙天义从小与父亲的交流并不多,所以他们的关系十分陌生,而且因为盗墓的事,孙天义并不喜欢他的父亲,他最害怕就是别人拿他父亲盗墓的事来取笑他。

孙殿英虽然在外面的名声很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家很有钱。作为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从小就接受了西方高等教育,他从小在语言方面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天赋,16岁时就已经是语言方面的学术专家,17岁时又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深造,后来还曾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的院长。

同时他还是一个文物保护者,孙殿英生前在家中收藏了非常多的文物,在他去世后孙天义将它们全都无条件的捐给了国家,也想以此来弥补他父亲生前所犯的过错。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孙天义有这样一个臭名远扬的父亲已经是命中注定,这是他无法改变的。虽然他父亲从小到大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像他父亲一样,也没有去仇恨这个社会,反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以此来改变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治学严谨

1952年,22岁的孙天义大学毕业,任职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并且把他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这所学校。在他执教的四十多年中,他先后担任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无论在任何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除了行政岗位之外,孙天义还是学校的一名资深教授。

他所讲授的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后来他还曾负责过教师进修班的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去正确的教导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2.教学认真

孙天义英语语言文学造诣颇深,外语理论知识渊博。作为一名学者,他曾多次出国访问,并在国外访问期间极力的介绍中国,让中国逐渐的被世界了解和接受,并邀请国外学者来中国访问。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孙天义在担任院长期间,还积极推进该校同国外知名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同时他大胆实行改革,在学校新设了多个应用型专业,想多为社会培养一些在某一领域内专业化的人才,并为学校争取到了一项世界银行贷款。

3.守护黄帝陵

除了在学术上的贡献,孙天义还为黄帝陵的保护做出了很多贡献。1959年,孙天义第一次在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看到了黄帝陵,心里十分震撼。可是走近之后,他发现黄帝陵因为很久没有经过修护而十分破旧,心中便产生了修复黄帝陵的念头,久久不能散去。因为这里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代表着我们中国的对外形象。

后来,孙天义担任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黄帝陵,在此期间,孙天义心里修复黄帝陵的念头愈发的强烈,并多次向组织说了自己的想法。

1992年,党中央终于下决心整修黄帝陵,同时在陕西省成立了黄帝陵基金会。得知此事后,孙天义激动不已,并向组织申请由自己负责黄帝陵的整修工作。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孙天义出任副会长,并且在两年后,任命他为基金会会长。

孙殿英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生前所有收藏捐赠国家,筹款维修清皇陵

孙天义在职期间主持制定了严格的基金会资金管理办法,同时,为防止腐败滋生,孙天义认为基金会的资金要公开透明,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并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孙天义在职期间,没有在基金会领过一分钱的工资。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作为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可能会需要经常出国募集资金,可他却从未用基金会的钱出过一次国,他总是利用国外机构邀请他出国讲学的机会来召集募捐。

1991年,孙天义被国家授予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曾经有人问过孙天义,你对于自己的父亲有什么看法。当时孙天义的回答令人深思,那就是他没有权利选择谁当自己的父亲,但是他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能够决定是否要弥补自己父亲曾经犯下的过错。孙天义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他这句话的含义,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要牢记他们的奋斗,牢记他们这股为国奉献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