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家觉得电视剧《父母爱情》里面,江亚菲这个人物怎样?

三月小鑫


我很喜欢她,因为她什么都敢说

有人说她结婚的时候很不尊重她父母,yep这个我认为她也30多岁了,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了,试想一下,以她的性格,就算说了她要跟王海洋结婚她爸妈不同意,她就会改变主意吗?肯定不会吧,所以我觉得她是太了解她自己,也太了解她爸妈了才会这么做。

而且这么多孩子,陪在父母姑姑身边的,还是她时间最长,包括卫民和她媳妇在跟安杰吵架的时候,也是她帮着安杰说话,有理有据,护妈狂魔

老丁在的时候,给老丁买宣纸买印章,可能有人说那还不是因为安杰要参加比赛,为了让老丁他们带孩子才送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比赛难道他就不送了嘛,这个肯定也不可能

老丁去世之后提到要跟四样他亲妈合葬的时候,也是亚菲帮姑姑讨了一个说法,她看着不尊重大人,但是其实把任何一个人都发在心里


黑糖51620626


尽管江亚菲身上有万般优秀品质,但在普通的恋爱相处对象眼中和感受里,这也许会成为其恋爱的严重障碍,尤其是在感情建立的初期阶段。

江亚菲的这种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相对强势性格是从小就形成的,尤其是在她的少女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性格在与熟悉她的家人和朋友的相处中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是在和恋爱对象,尤其是对方对其了解不深时就很容易造成误会和麻烦,而且她的这种强势性格加上自身的优势很容易让自身条件不够高和缺乏勇气的男人知难而退。想一想当年孟天柱在相亲酒桌上被五粮液呛的狼狈相,再想想王海洋无数次被江亚菲怼的哑口无言,亚菲这样的女孩除非是她倒追求你,否则你就须有极强的抗打击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否则很有会可能成为她的炮灰。

亚菲最后能够跟王海洋走到一起,把自己嫁了,这里除了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葛美霞说的“年龄也不小了,就是仙女也要下凡啊”;她和王海洋刚好又都单身,条件也合适,又有小时候的“感情”托底;海洋时隔二十年再接再厉的不懈追求等等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近四十的王海洋身为大学教授,心智成熟,处事稳重,包容心比少年时更强,这都是他和亚菲和睦融洽相处、亚菲认可他,二人能够幸福快乐生活的主要缘由。也就是说,亚菲等待多年,等到一个王海洋这样的一个男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佳琦大宝贝


正午阳光必出精品,刷了N多遍《父母爱情》了。江亚菲这个人物总是在脑海里第一个想起。她是个聪明伶俐,尖酸刻薄又蛮横泼辣,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连哥哥都敢打的的女孩,但骨子里是个爱憎分明,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心孝心的人。当她看到王海洋独自去参军时的默默动情,嘴上说不愿去送他,却在王海洋走后默默的挥手送别就说明她是有情有义的人。

她三观正、性子直,但同时又自负和嘴硬。尤其看不惯别人来他们家占便宜,作为一个性格像极了她妈妈的女孩,她清高、自傲;作为高干子弟,她自我又不懂得给别人留情面。所以她用一个对自己和自己家庭最好的出发点,做出了很多不理智和不成熟的行为。

所以大家觉得江亚菲的很多行为都显得有些过度,脾气确实很坏。但她的缺点也正是她的优点,如果不是这样的江亚菲,就不会在江昌义出现的时候坚定地站在妈妈那一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尊严。

当安杰被气走了之后,亚菲孤军奋战,卫国、卫东几乎接受了江昌义,甚至还认为江昌义受委屈了;为民头脑稀里糊涂,只知道反抗亚菲,给她添乱;亚宁年纪小不懂事,随大流的时候。只有亚菲,不同意、不接受,和其他“汉奸叛贼”们立即划清界限,为了不接受爸爸的“拉拢腐蚀”,连合影拍照也不愿意去。她在尽力维护这个家庭的完整,虽然是一个人在孤身战斗。

到长大后照顾父母,说服三样四样同意姑姑姑父合葬,与王海洋婚后为了海洋的孩子宁可不要自己的孩子等等行为可以看出,江亚菲其实是一个外冷内热,表面强势,伶牙俐齿,敢爱敢恨,是个心中有大爱的女孩。


影海一粟


很多人说不喜欢少年时期的亚菲,自负且咄咄逼人,但我觉得,实际上亚菲从来就没变过,她一直是三观正、性子直,但同时又自负和嘴硬。

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和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情节。小时候的亚菲主要是对外人厉害,但少年亚菲的情节大多数是集中在家里人。

小时候的亚菲,主要体现她性格的就两件事,一个是把欺负民庆的男生头打破了,另一个是安杰的衣服事件,亚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时候的亚菲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机灵和勇敢的,敢跟男孩子论理还丝毫不吃亏,红卫兵来的时候知道偷偷去找王海洋帮忙,胆大心细。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她身上发生的所有事,都是枪口对外的。

但少年亚菲,经历的多数是跟家里人有关的,比如舅舅家的表姐来托自己爸爸找工作,大姨的双胞胎女儿安排当兵,二大娘、田小娟等乡下亲戚上门,最后就是江昌义的出现。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亚菲有亲戚关系,但对亚菲来说,她就是看不惯别人来他们家占便宜,这是根本。作为一个性格像极了她妈妈的女孩,她清高、自傲;作为高干子弟,她自我又不懂得给别人留情面。所以她用一个对自己和自己家庭最好的出发点,做出了很多不理智和不成熟的行为。

所以作为外人,看到这些情节都会觉得亚菲不好,包括在江昌义出现的那一段,家里人不知道江昌义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也觉得亚菲蛮不讲理。

我不能否认,少年亚菲的很多行为都显得有些过度,脾气确实很坏。但她的缺点也正是她的优点,如果不是这样的江亚菲,就不会在江昌义出现的时候坚定地站在妈妈那一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尊严。

在安杰被气走了之后,亚菲孤军奋战,卫国、卫东几乎一秒接受了江昌义,甚至还认为江昌义受委屈了;为民头脑稀里糊涂,只知道反抗亚菲,给她添乱;亚宁年纪小不懂事,后期随大流,跟其他人其乐融融。只有亚菲,不同意、不接受,和其他“汉奸叛贼”们立即划清界限,为了不接受爸爸的“拉拢腐蚀”,连合影拍照也不愿意去。

这时候的亚菲,孤零零的一个人,真可怜。但是她依旧是坚定的,并且有勇有谋的,分析局面,维护家庭,从来没有变过。

对于我来说,可能最喜欢的反而是少年的亚菲,在那个年纪,她能够做出自己认为最对的决定,并且无论发生什么都坚定不移,这要是在战争年代,亚菲可能是最不会叛变的那种人。

少年亚菲性格强势的一面情节太多,但其实每一段都有留一些她柔软的部分。

比如舅舅来的时候,她和为民、亚宁讨论表姐的名字,为民说叫她安台,亚菲立即说:你们不知道舅舅叫安泰吗?说他们没大没小。

比如大姨一家上岛的时候,是她兴冲冲地跑去跟妈妈报告并且一起去接他们的(虽然想逃课也是一部分原因)。

比如乡下亲戚来的时候,她会给田小娟女儿梳头。

最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王海洋下乡那个时候,她和亚宁站在屋顶上目送,亚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亚菲一下就动容了。后来德华说,王海洋不让他妈妈送,亚菲哭了。

亚菲原本就是对家庭特别在意的人,我觉得可能通过王海洋的事情,她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内心,她也是后来唯一一个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当然,王海洋事件,亚菲的个人情愫也占一部分原因,但那时候她可能还没有真正情窦初开吧。

江德福和安杰所有孩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亚菲。她有情有义,敢想敢说,她是活得最最充实的人,也是剧里五个孩子中最饱满的一个人物。

(成年亚菲还没看完,有机会再更。)

————更新————

(剧看完好久了,一直忘了来更新)

关于成年亚菲,站在上帝视角,我依旧是喜欢她的,至少能打80分,但把她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放到这部剧描述的家庭里,可能只有60。

亚菲这个人物,从小到大性格是非常统一的,但她这种性格带来的东西又是极其矛盾的。统一的是,她从来不变的性格刚烈、是非分明,但这种性格像一把剑,有时候势必会伤到别人。

而随着年龄增长和父母的老去,她的性格越来越趋向于自我,这个自我不是自私,而是她对于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意识更加强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她在成年后,基于自己的年龄、身份,认为自己可以根据对错来决定很多事,所以才做了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事情。

我从来不觉得亚菲恶毒,她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但是在感性方面她很多时候是没有意识到,而不是故意那样做。

最明显的,就是跳舞比赛那次,不让江德福上场,她脑子里只有好和不好,爸爸跳的不好,不能参加比赛,就是这样而已。她把比赛看得太重,这是她的工作,也是事关一堆人的利益(比如其他认真参赛的老干部、工作单位等等),所以她没有关注到江德福的心情,后面她妈给她点拨了她才明白一些。

另一件事,是正面例子,姑姑德华百年之后的合葬问题。当时王海洋就劝她不要管,说实话,这种事情,即便她是侄女,也管不了别人的家事,更何况姑父是二婚+已去世+儿子都不是德华生的,即使想说,似乎也没处说理去,说得不好,还会被人嫌弃多管闲事。但是也就是亚菲,是非分明的性格,觉得姑姑在丁家那么多年,理应有个名分,才会去争取、去安排。表面上看,这件事是感情上的事,但说白了,还是个对错的问题。

成年亚菲最招黑的,莫过于跟王海洋结婚,但这件事,得单论。

首先,她的心理,还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选择并决定自己的婚姻,这是内因。而外因,则是她非常了解安杰的性格,以及第一次恋爱的时候,被父母活生生打散的先例。

安杰不同意的事情,在亚菲看来,几乎就是没有商量余地了。如果按照普通人的做法,也不过是一步步抗争,等到和父母斗到两败俱伤的地步,一方再妥协,仅此而已,其实依旧是会受伤和给对方造成伤害。

所以亚菲的做法,看似十分不近人情,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还是差不多的,除非她就此放弃王海洋。当然,这对亚菲来说没可能,第一次已经因为父母而放弃了,此时此刻已经成年了,还会再放弃一次吗?

当然,这件事,是因亚菲而起,无论她父母怎么做,她始终做得不够好,这个不够好,不是在于选择和放弃,而是中间有很多次可以交流的机会,她并没有好好跟爸妈去交流,无形中把矛盾激化了。

总得来说,我觉得亚菲还是值得喜欢的,她是整个家庭的粘合剂,能把一家人紧紧地黏在一起,虽然有时候方式比较强硬,哈哈。



搞笑小小猴


很多人说不喜欢少年时期的亚菲,自负且咄咄逼人,但我觉得,实际上亚菲从来就没变过,她一直是三观正、性子直,但同时又自负和嘴硬。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和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情节。小时候的亚菲主要是对外人厉害,但少年亚菲的情节大多数是集中在家里人。主要体现亚菲性格的就两件事,一个是把欺负民庆的男生头打破了,另一个是安杰的衣服事件,亚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时候的亚菲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机灵和勇敢的,敢跟男孩子论理还丝毫不吃亏,红卫兵来的时候知道偷偷去找王海洋帮忙,胆大心细。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她身上发生的所有事,都是枪口对外的。但少年亚菲,经历的多数是跟家里人有关的,比如舅舅家的表姐来托自己爸爸找工作,大姨的双胞胎女儿安排当兵,二大娘、田小娟等乡下亲戚上门,最后就是江昌义的出现。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亚菲有亲戚关系,但对亚菲来说,她就是看不惯别人来他们家占便宜,这是根本。作为一个性格像极了她妈妈的女孩,她清高、自傲;作为高干子弟,她自我又不懂得给别人留情面。所以她用一个对自己和自己家庭最好的出发点,做出了很多不理智和不成熟的行为。所以作为外人,看到这些情节都会觉得亚菲不好,包括在江昌义出现的那一段,家里人不知道江昌义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也觉得亚菲蛮不讲理。我不能否认,少年亚菲的很多行为都显得有些过度,脾气确实很坏。但她的缺点也正是她的优点,如果不是这样的江亚菲,就不会在江昌义出现的时候坚定地站在妈妈那一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尊严。在安杰被气走了之后,亚菲孤军奋战,卫国、卫东几乎一秒接受了江昌义,甚至还认为江昌义受委屈了;为民头脑稀里糊涂,只知道反抗亚菲,给她添乱;亚宁年纪小不懂事,后期随大流,跟其他人其乐融融。只有亚菲,不同意、不接受,和其他“汉奸叛贼”们立即划清界限,为了不接受爸爸的“拉拢腐蚀”,连合影拍照也不愿意去。这时候的亚菲,孤零零的一个人,真可怜。但是她依旧是坚定的,并且有勇有谋的,分析局面,维护家庭,从来没有变过。对于我来说,可能最喜欢的反而是少年的亚菲,在那个年纪,她能够做出自己认为最对的决定,并且无论发生什么都坚定不移,这要是在战争年代,亚菲可能是最不会叛变的那种人。少年亚菲性格强势的一面情节太多,但其实每一段都有留一些她柔软的部分。比如舅舅来的时候,她和为民、亚宁讨论表姐的名字,为民说叫她安台,亚菲立即说:你们不知道舅舅叫安泰吗?说他们没大没小。比如大姨一家上岛的时候,是她兴冲冲地跑去跟妈妈报告并且一起去接他们的(虽然想逃课也是一部分原因)。比如乡下亲戚来的时候,她会给田小娟女儿梳头。最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王海洋下乡那个时候,她和亚宁站在屋顶上目送,亚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亚菲一下就动容了。后来德华说,王海洋不让他妈妈送,亚菲哭了。亚菲原本就是对家庭特别在意的人,我觉得可能通过王海洋的事情,她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内心,她也是后来唯一一个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当然,王海洋事件,亚菲的个人情愫也占一部分原因,但那时候她可能还没有真正情窦初开吧。江德福和安杰所有孩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亚菲。她有情有义,敢想敢说,她是活得最最充实的人,也是剧里五个孩子中最饱满的一个人物。




娱乐圈的团子


很高兴回答她

三观很正,江昌义来她们家的时候只有她从始至终持排斥态度,并对他们的爸爸表现出不满。

其他孩子,老大老二成熟了,没有针对江昌义这是对的,但他们也没觉得他们的爸爸有错(在大家都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老四老五不懂事,跟大溜。我觉得其他四个孩子的表现很对不起他们的妈妈。

在卫民媳妇和安杰顶嘴的时候也是亚菲出面,发挥自己的专长,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敌人,且句句在理,简直大快人心。而且这一点很像年轻时的安杰。

而且她思想前卫,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没有老丁安杰他们的势利眼,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面对流言蜚语。

还有就是孝顺了,五个孩子只有她在身边尽孝,事无巨细的照顾父母。即是贴心的小棉袄,做起事来跟儿子完全没差别。而且还解决了姑姑的身后事。

总之,亚菲除了嘴毒点,没缺点了。




琳琅绘影


《父母爱情》里的江亚菲角色塑造喜欢她的人觉得为人仗义,直爽,敢担当,不喜欢她的人觉得她话多、刻薄,没礼数。

江亚菲从小便争强好胜,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和自己的龙凤胎弟弟江为民的懦弱形成鲜明的对比,连她的姑姑都说:八成是一个小子投错了胎。小时候三人偷吃桃酥,卫民打开柜子,亚菲把第一块给了亚宁说:她小,她先吃。和岛上的红卫兵起冲突看着快要吃亏,马上寻求王海洋的帮助,卫国卫东偷桃酥,偷安红的衣服,偷肉喂狗也是第一个发现,她也很懂事,当和哥哥理论喂狗的时候,卫国说起“反帝”对她的好,她也默许了这件事。

渐渐长大的江亚菲开始变得牙尖嘴利,怼爹怼妈怼姑姑,江昌义的到来,家里几个兄妹都开始接纳对方,但是她却坚决不接纳,维护母亲。

兄弟姐妹陆续离开父母,再到后来父母退休,江亚菲一个人在干休所陪着父母,照顾父母,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最孝顺的一个。江亚菲懂得感恩,姑父的离世,姑姑为了不能和姑父合葬神伤,江亚菲找三样四样述说姑姑往年不辞幸苦的照顾他们,并照顾他们的孩子,让三样四样觉得自己办事的不妥,伤了姑姑的心,这样让人想起往年江德华在江家照顾五个孩子的幸苦。

江亚菲让人所诟病的是说话爱怼人还有和王海洋的婚姻,江德福和安杰压根不喜欢这个“执挎子弟”,但是她却瞒着父母,两人打的火热,只到最后还是心高气傲的安杰前去给葛美霞说小话,请她包容江亚菲这个儿媳妇。





妖怪波叔叔


首先说,《父母爱情》是个很不错的一部剧。而对于里面的江亚菲这一角色,我先表明下我的立场,我很喜欢她,即使有时候她的性格,确实很招人嫌,但既然喜欢了,就要包容一切,不是吗?

江家五个孩子中,江亚菲可以说是个性最鲜明的一个了。打出生来,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这一点蛮像她老爹的。她张扬甚至有点跋扈,在学校就是一副大姐大的气派,回到家依然唯我独尊。她能言巧辩,一开口便犹如装上了纪晓岚的铁齿铜牙,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童年的她,便是个假小子的存在。连姑姑也嘲笑她是投错了胎。当男同学欺负自己弟弟的时候,她可以直接上去揍他,甚至把对方的头都爆破了。当王海洋站在房顶调侃“花棒”,她可以一句“单棒,还在你妈肚子里”怼的对方哑口无言。



同时,亚菲也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机灵和勇敢的。最为突出的便是安杰的衣服事件了。江卫国、江卫东偷拿安杰以前的衣服出去表演,被红卫兵抢走,当作证据来抓安杰,并扬言要砸了江家。她却偷偷找来王海洋帮忙,在被一群人围攻时,并敢于直言顶撞,丝毫不见怯场,可见其胆大与心细。

对待爱情亚菲一直是独立于主见的。她的心理,还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选择并决定自己的婚姻。为此她与父母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因为王海洋是父母眼中的“执侉子弟”,而且是二婚还有个孩子,故而这样的婚事一定不符合安杰与江德福的要求和渴望。但亚菲一不做二不休没有任何商议,直接就摆上喜帖……对此,我也觉得亚菲做的有些过分了,因为明明是可以通过交流解决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敢爱敢恨,做事从不拖泥带水,这才是江亚菲嘛。



人的性格本来就是有缺陷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江亚菲虽然有时候,任性妄为甚至有些泼辣,但她的三观一直很正的,她爱自己的父母,拥护自己的弟妹,而且做人说一不二,活的坦坦荡荡,这样的江亚菲才最真实,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不知道对此,你怎么看呢?好了,我的回答就到此结束。


旧影新拾


《父母爱情》中江德福的大女儿江亚菲,她的性格很好,虽说像个男孩子,但做事果断,很有魄力。另外,她对父母也很孝顺。


刀子嘴豆腐心,说的就是江亚菲这样的人。嘴上厉害,但心地善良。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婆家,都很上心尽力。


饰演江亚菲的演员张龄心,也是一位很优秀的演员,她的每部作品都可圈可点。像《琅琊榜》中的夏冬,《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群等。除了认真演戏,张龄心不炒作,也没有绯闻,不会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吸引观众眼球,做一个演员该做的事情。赞!!!




晨曦的温暖


很多人说不喜欢少年时期的亚菲,自负且咄咄逼人,但我觉得,实际上亚菲从来就没变过,她一直是三观正、性子直,但同时又自负和嘴硬。

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和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情节。小时候的亚菲主要是对外人厉害,但少年亚菲的情节大多数是集中在家里人。

小时候的亚菲,主要体现她性格的就两件事,一个是把欺负民庆的男生头打破了,另一个是安杰的衣服事件,亚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时候的亚菲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机灵和勇敢的,敢跟男孩子论理还丝毫不吃亏,红卫兵来的时候知道偷偷去找王海洋帮忙,胆大心细。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她身上发生的所有事,都是枪口对外的。

但少年亚菲,经历的多数是跟家里人有关的,比如舅舅家的表姐来托自己爸爸找工作,大姨的双胞胎女儿安排当兵,二大娘、田小娟等乡下亲戚上门,最后就是江昌义的出现。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亚菲有亲戚关系,但对亚菲来说,她就是看不惯别人来他们家占便宜,这是根本。作为一个性格像极了她妈妈的女孩,她清高、自傲;作为高干子弟,她自我又不懂得给别人留情面。所以她用一个对自己和自己家庭最好的出发点,做出了很多不理智和不成熟的行为。

所以作为外人,看到这些情节都会觉得亚菲不好,包括在江昌义出现的那一段,家里人不知道江昌义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也觉得亚菲蛮不讲理。

我不能否认,少年亚菲的很多行为都显得有些过度,脾气确实很坏。但她的缺点也正是她的优点,如果不是这样的江亚菲,就不会在江昌义出现的时候坚定地站在妈妈那一边,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尊严。

在安杰被气走了之后,亚菲孤军奋战,卫国、卫东几乎一秒接受了江昌义,甚至还认为江昌义受委屈了;为民头脑稀里糊涂,只知道反抗亚菲,给她添乱;亚宁年纪小不懂事,后期随大流,跟其他人其乐融融。只有亚菲,不同意、不接受,和其他“汉奸叛贼”们立即划清界限,为了不接受爸爸的“拉拢腐蚀”,连合影拍照也不愿意去。

这时候的亚菲,孤零零的一个人,真可怜。但是她依旧是坚定的,并且有勇有谋的,分析局面,维护家庭,从来没有变过。

对于我来说,可能最喜欢的反而是少年的亚菲,在那个年纪,她能够做出自己认为最对的决定,并且无论发生什么都坚定不移,这要是在战争年代,亚菲可能是最不会叛变的那种人。

少年亚菲性格强势的一面情节太多,但其实每一段都有留一些她柔软的部分。

比如舅舅来的时候,她和为民、亚宁讨论表姐的名字,为民说叫她安台,亚菲立即说:你们不知道舅舅叫安泰吗?说他们没大没小。

比如大姨一家上岛的时候,是她兴冲冲地跑去跟妈妈报告并且一起去接他们的(虽然想逃课也是一部分原因)。

比如乡下亲戚来的时候,她会给田小娟女儿梳头。

最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王海洋下乡那个时候,她和亚宁站在屋顶上目送,亚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亚菲一下就动容了。后来德华说,王海洋不让他妈妈送,亚菲哭了。

亚菲原本就是对家庭特别在意的人,我觉得可能通过王海洋的事情,她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内心,她也是后来唯一一个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当然,王海洋事件,亚菲的个人情愫也占一部分原因,但那时候她可能还没有真正情窦初开吧。

江德福和安杰所有孩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亚菲。她有情有义,敢想敢说,她是活得最最充实的人,也是剧里五个孩子中最饱满的一个人物。关于成年亚菲,站在上帝视角,我依旧是喜欢她的,至少能打80分,但把她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放到这部剧描述的家庭里,可能只有60。

亚菲这个人物,从小到大性格是非常统一的,但她这种性格带来的东西又是极其矛盾的。统一的是,她从来不变的性格刚烈、是非分明,但这种性格像一把剑,有时候势必会伤到别人。

而随着年龄增长和父母的老去,她的性格越来越趋向于自我,这个自我不是自私,而是她对于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意识更加强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她在成年后,基于自己的年龄、身份,认为自己可以根据对错来决定很多事,所以才做了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事情。

我从来不觉得亚菲恶毒,她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但是在感性方面她很多时候是没有意识到,而不是故意那样做。

最明显的,就是跳舞比赛那次,不让江德福上场,她脑子里只有好和不好,爸爸跳的不好,不能参加比赛,就是这样而已。她把比赛看得太重,这是她的工作,也是事关一堆人的利益(比如其他认真参赛的老干部、工作单位等等),所以她没有关注到江德福的心情,后面她妈给她点拨了她才明白一些。

另一件事,是正面例子,姑姑德华百年之后的合葬问题。当时王海洋就劝她不要管,说实话,这种事情,即便她是侄女,也管不了别人的家事,更何况姑父是二婚+已去世+儿子都不是德华生的,即使想说,似乎也没处说理去,说得不好,还会被人嫌弃多管闲事。但是也就是亚菲,是非分明的性格,觉得姑姑在丁家那么多年,理应有个名分,才会去争取、去安排。表面上看,这件事是感情上的事,但说白了,还是个对错的问题。

成年亚菲最招黑的,莫过于跟王海洋结婚,但这件事,得单论。

首先,她的心理,还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选择并决定自己的婚姻,这是内因。而外因,则是她非常了解安杰的性格,以及第一次恋爱的时候,被父母活生生打散的先例。

安杰不同意的事情,在亚菲看来,几乎就是没有商量余地了。如果按照普通人的做法,也不过是一步步抗争,等到和父母斗到两败俱伤的地步,一方再妥协,仅此而已,其实依旧是会受伤和给对方造成伤害。

所以亚菲的做法,看似十分不近人情,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还是差不多的,除非她就此放弃王海洋。当然,这对亚菲来说没可能,第一次已经因为父母而放弃了,此时此刻已经成年了,还会再放弃一次吗?

当然,这件事,是因亚菲而起,无论她父母怎么做,她始终做得不够好,这个不够好,不是在于选择和放弃,而是中间有很多次可以交流的机会,她并没有好好跟爸妈去交流,无形中把矛盾激化了。

总得来说,我觉得亚菲还是值得喜欢的,她是整个家庭的粘合剂,能把一家人紧紧地黏在一起,虽然有时候方式比较强硬,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