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亮劍》: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真的質量就那麼差?

《亮劍》中,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質量差,真的爆炸只有兩半?

《亮劍》中李雲龍在攻擊山崎大隊之前,曾經找後勤部長張萬和軟磨硬泡要了二十箱手榴彈。在拿走手榴彈之前,李雲龍吐槽“邊區造”手榴彈質量差,稱“邊區造”手榴彈有時候爆炸只有兩半,殺傷力根本不能和日本鬼子的香瓜手雷相提並論。

《亮劍》: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真的質量就那麼差?

李雲龍對邊區造手榴彈抱怨是有道理的,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第一是裝藥的問題。

當時八路軍難以自產炸藥,所有的炸藥不是繳獲的(主要來自敵人丟棄、廢棄的炮彈、炸彈之類),就是自產的黑火藥。而繳獲敵人炸藥往往都是從臭蛋或者廢棄很久的彈藥中挖來的,炸藥質量很差,有的甚至都已經受潮多時。這樣一來,手榴彈炸藥爆炸時,往往威力低下,殺傷力弱。即便如此,也比黑火藥要好。黑火藥的威力弱,爆炸力不強,經常出現手榴彈爆炸以後只炸成幾片,難以造成嚴重殺傷。甚至有手榴彈在偽軍腳下爆炸,將偽軍嚇得尿出來,卻連皮都沒傷的。


《亮劍》: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真的質量就那麼差?

第二是引信問題。


引信加工技術差,存在剛一拉鎖,就有火星迸發直接點燃雷汞導致爆炸的。當然,爆炸的時候,手榴彈還在八路軍戰士手上,造成嚴重誤傷。不過,隨著加工技術逐步提高,尤其是自產炸藥能力的逐步增強,邊區造手榴彈的質量還是有很大改善的,數量也很多。


《亮劍》: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真的質量就那麼差?

新四軍第四師製造廠1941年“每月可生產出不太漂亮的二千五百個木柄手榴彈”,“每個戰士都有二、三個木柄手榴彈”,滿足了最低的彈藥需要。新四軍各師1941年至1944年生產了100萬枚手榴彈,基本能滿足部隊作戰需要。1944年8月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的報告中稱“手榴彈可以全部自給”。就質量上,雖然和國軍、日軍生產手榴彈還有一定差距,最低程度是炸的死敵人。


《亮劍》:李雲龍為何嫌棄“邊區造”手榴彈,真的質量就那麼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