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交费指数为什么和退休养老保险指数不一样?交60%退休计发是53.6%这是为什?

香斋686


我们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的就是到退休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待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这种情况下才可以每月按时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待遇实际上包括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待遇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一般指的是当地当年度社平缴费基数。不过2019年5月,国家要求各地统一将社平缴费基数确定为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为了保障退休老人的待遇,国家正在制定过渡方案,确保退休老人不吃亏。

缴费年限很好理解,就是视同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根据退休职工档案确定,实际缴费年限按照每一个月的社保缴费到账确定。缴费年限要确定的每一个月。

平均缴费指数,是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如果我们按6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各地最低缴费档次一般设置的是60%,但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低于60%的。比如,四川、北京等地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困难企业,过去可以允许他们按照40%档次缴费。

另外,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的话,由于各地的平均缴费基数不一样,会产生在转入地的缴费指数比较低的情况。一般来讲,缴费档次低于60%相当于我们省钱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地方性照顾政策,有些地区在养老保险收缴的时候,是按照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来缴费,但是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却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由于缴费口径和计算口径的不一致,尤其是非私营单位的社平工资要比全口径高得多,这种情况下虽然按照60%缴费,但实际计算的缴费指数要低于60%。

在基础养老金方面,如果我们按照60%档次缴费15年,平均缴费指数是0.6,这样退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如果按照4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是0.4,可以领取10.5%的社平工资。基础养老金只会相差1.5%,但实际过去缴费的时候,60%档次缴费是40%档次的1.5倍。

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较好,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确定的。如果缴费基数低,进入的钱数就会低。未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养老金高低水平是完全跟缴费档次相挂钩的。

综上所述,不要纠结我们计算养老金时的平均缴费指数,这都是经过严格计算而来的,一般不会出错。如果我们缴费指数比较低,相对而言虽然养老金会低,还是会受到一定照顾的。


暖心人社


应该这样理解:你的养老金基本达到90%的高标准了,就没有缴费指数和养老金指数100%相等的!

你是按照60%的缴费基数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的,现在退休了,养老金的计发指数达到53.6%,相当于缴费指数的90%左右,这是一个不低或者说非常高的养老金标准。根据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者讲,养老保险的最后的替代率基本上最高也就是90%,就是说,养老金相当于缴费基数的百分比是这个标准。

为什么缴费指数与退休之后的计发指数不能百分之百相同呢?

  • 养老保险不能等同于银行存款,也不能相当于家庭存钱,存多少将来就有多少,甚至还有可能多出来一些。
  • 养老保险是所有的参加保险的人共同在一起互相帮忙,共同维持其正常运转的。
  • 每一个人缴纳的费用里面都有统筹基金,这个不完全归属个人所有,而是归所有参加保险的人。这就叫“同舟共济”。
  • 要知道,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同,有的人可能活到成百岁,甚至更长。那么,那么长时间的养老金哪里来呢?当然是统筹部分的基金了。

其实,能领到这么高的养老金已经非常非常好了!

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百分之百的缴费指数最后的养老金最高也只有90%。


中小学教育者


楼主你好,交费指数为什么和退休养老保险的指数是不一样的,交的60%的指数,但是退休以后继发的指数是56.3%,这是为什么?首先我们在退休之前所享受到的基本养老金的缴费指数,它是取自于你这么多年以来参保的平均缴费指数,所以说最终你的这个56.3%是你多少年以来的平均缴费指数。

那么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表明你曾经参保自己的养老保险有低于60%的情形,比方说你们本地区的一个最低标准是40%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按照40%的缴费指数交纳了若干年,这样一来的话就会降低你的平均缴费指数,对于你本身最终办理退休的时候所能够享受到的平均缴费指数,肯定是低于60%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虽然国家规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从60%~300%之间可以选择,但是在有些地区比如说,北京市四川省这一类地区,最低标准都是可以选择40%,如果说自身选择了低于60%的标准,那么很明显,你的这个平均缴费指数肯定会低于60%,所以就像你所说的,56.3%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水平。


懂社保


楼主您好,交费指数为什么和退休养老保险交费的指数不一样呢?我的养老保险是按照60%来交费的,那么最终计算退休金的时候,为什么交费指数只是53.6%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这样的,我们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是取决于你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来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呢?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指的你若干年以来每一年不同的缴费指数,那么,最终根据你的缴费年限取决于一个平均值,那么来计算你的平均缴费支出,当然在退休养老金的过程中计算的,都是平均缴费指数,所以说你53.6的缴费指数就说明你曾经有低于过60%的缴费支出,所以说才会造成是53.6%的缴费指数。

因为有些地区它的最低缴费指数是40%,很有可能你按照40%可能交纳了若干年的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很多年拥有一个60%的缴费支出,但是40%和60%相对,平均可能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就在53.6%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说你最终就只能按照这样的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你的退休金。


社保小达人


指数化计算不是你这个概念。60%缴费是国家规定的缴费最低标准,而你最后退休计算说的53%根本不是一码事。养老金计算中指数化工资计算是你缴费期间每一年缴费数和当地缴费数相除的关系,那个数是你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化百分比。视同的年限都是指数化1%。其他的按照你实际缴费与当地社平工资计算出来的。每年个人缴费低于当地社平工资这个指数计算出来一定是小于1。高于当地社平工资肯定大于1。


夏日之冰1


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缴费指数,与平均缴费指数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这只是待遇计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或其中的一个环节问题而已。因为仅仅计算出本人全职业生涯的平均缴费指数,还须与所在省、市、自治区,法定的缴费基数相结合,才能最终产生出本人实际的,计算本人缴费性养老金,所需要的平均缴费指数来。

很显然,参保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固然很重要,它真实反映参保人员长期以来的缴费工资水平,是决定参保人员退休待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并非最终计算养老待遇的一个关健指标。只有当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通过与法定缴费基数,即社会平均工资相结合,也就是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计算出的缴费指数,才是最终计算本人养老待遇,所需要的平均缴费指数来。

总之,在计算养老待遇问题上,平均缴费指数的演进过程很奇苑,它由年度缴费指数,到历年加总计算出平均缴费指数,再由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与法定的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相结合,到最终产生个人缴费性养老金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个过程复杂,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是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科学性与专业性使然,这个过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刘正民


养老金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一个是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算法比较简单,用你个人账户的钱除以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比较复杂一点,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里面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什么呢?参保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历年缴费工资额与历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加权,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所以,你说的缴费指数指的是,你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60%缴费,但是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因为是全省统筹,所以缴费基数要和省级的社平工资除法,一般省级的社平都比地方高,所以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渡己修缘


以沈阳为例,92年全民参保,当时很多企业以职工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打个比方,当年社平500,企业工资200,如按企工资交60%换算成社平工资=24%,不过到退休时社保会从新调正,也就是给你加上100%,以某一个年为例,(100+24)÷2=62%,低于60%也是常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