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動物,或許是人類最早開始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的客觀事物。我們很難確定人類究竟從什麼時候學會了“畫”這一行為,不過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人類遺蹟考證,早在大約兩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便以壁畫的形式開始進行“畫畫”這項活動,而繪畫的對象就是野馬、野牛、馴鹿這樣的大型動物。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毫無疑問,動物是比人類更早的地球的主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內,原始人類都處於與動物競爭食物與領地的狀態。在那個時期,原始人類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依賴於動物,他們狩獵動物的同時也會被動物攻擊,因而祈求動物的支持與避免受到動物的傷害,是那時原始人類的主要心理訴求。又因為原始人類還沒有把自己跟動物區分開來,故認為動物和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有靈魂,久而久之便對動物產生了敬畏感,從而產生了最初的動物崇拜。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時至今日,畫畫的人被稱為畫家或者藝術家,繪畫這種行為被認作是一種藝術行為。由於人類在生存競爭中的全面勝出,對動物保有敬畏之心的人變得少之又少。我們暫且不論這是一種“勝利者的傲慢”,還是一種“自然進化的必然”,但有一點始終未曾改變,那就是,我們和我們的祖先一樣,仍在畫著動物。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拉普蘭,北半球的聖潔之地,號稱“歐洲最後一塊原始保留區”,位於挪威北部、瑞典北部、芬蘭北部和俄羅斯西北部在北極圈附近的地區。它有四分之三處在北極圈內,獨特的極地風光和土著民族風情,使它成為旅遊勝地。每年10月這裡開始進入冬季,一直要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開春,整個冬季長達8個月。在這裡放眼望去,森林、河流以及眾多野生動物遍佈整個視野,而在冬季這些全被皚皚的白雪覆蓋,冰清玉潔,一望無際,就像世外仙境。傳說中,每年聖誕老人就是從這裡坐著馴鹿、拉雪橇騰空出發,為全世界的孩子送去聖誕的祝福。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而你現在看到的這些水彩動物肖像作品,便來自出生於這裡的芬蘭全職藝術家:珍娜·赫蒂寧(Jonna Hyttinen)。她喜歡這裡的一切,大自然和動物一直是她藝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珍娜開始了她的動物肖像系列作品的創作。隨後,她開始把作品在Instagram上分享,並迅速收穫了數十萬的粉絲。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與其說珍娜的作品是動物肖像,不如說這是一幅幅地球生物的圖騰。在“形”上,珍娜基本採用寫實的手法,各種動物保留了其自然狀態中的本來形態;而在用“色”上,珍娜的大膽與創新,使原本寫實的動物肖像,完全呈現出十足的高貴與神聖。她摒棄了自然界中動物原本的顏色,以黑色和金色構成主體色彩,紅色、藍色等作為背景。上色時,珍娜毫不拘束,寫意的色塊、墨點、線條為畫面保留了不可複製的手繪痕跡,也彰顯了動物的野性與自然的氣息。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金色的運用,是珍娜作品的點睛之筆。傳統的動物寫實作品中,基本不可能用到金色。只有在與宗教、皇室、神話傳說有關的題材中,金色才會出現,因為金色往往代表了神聖與威嚴。而在珍娜的作品中,金色用來處理動物的毛髮與斑紋、身體上的紋飾、體現明暗關係。大量金色的運用,不僅讓每一隻動物擁有了上古神獸般的氣質,也讓整個畫面更加具有立體感。而作品中各種幾何形狀與抽象的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也共同構成了珍娜心中那與眾不同的“動物世界觀”。這是對生命的原始敬畏以及對自然的感恩之心。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珍娜對繪畫的熱愛如同她對自然的熱愛,每天一幅這樣的動物肖像,她一口氣堅持了500天,其繪畫技法進步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也許有人說是成長環境造就的珍娜的成績和名氣,而你可能忽略了她的勤奮與熱誠。我們無法選擇的東西有很多,但至少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如何看待自然、如何看待自己。人類的進化不應該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孤獨,那些原本的生物夥伴,最終,應仍是我們的夥伴。


500天,每天一幅動物肖像,最終畫出了她心中的生命圖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