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志愿应该遵循父母,还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树的春眠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拉开序幕,考生考完就要考虑填报志愿的事情,然而每年都有一批考生拿不定主意,这报志愿是应该遵循父母的意愿,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到底要如何报志愿才不留遗憾?小徐老师来支支招。

一、报志愿是个信息含量很大的活儿,只有真正全面搜集信息,做到“知已知彼”才能有资格做决定。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报志愿关乎自己的学业能走多远,关乎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完全遵循父母的意愿,不合理!不广泛听取过来人的意见,只管闭门造车,也不合理!所以考生考完以后,最应该着手的是——全面搜集资料,弄清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做到“知已知彼”,报志愿这事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一些高考生,考完试之后就日夜笙歌,放松去了,把如何报志愿,进哪所学校,学什么全部推给了家长,这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极其不负责任,因为最了解你的人是自己,你的人生,你的喜好,只有自己参与选择才更能唤醒责任心,才走得更有力量。

二、报志愿提前要做哪些准备?

1、根据自己平时的考试成绩和手上的信息资源,确定目标学校。

高考前,每个学校都进行过多次模拟考试,而校内排名与往年校内排名及升学率相比较,或者市内联考的排名及升学率相比较,大致可以确定自己能过哪个录取分数线,再结合这个标准,来选择目标学校。

  • 目标学校除了看师资力量、地理位置、学科水平、学习氛围外,有考研需求的还可以考虑一下考研升学率等等。这些都是极其重要,关系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成果。

例如:当年,我老公上大学,他本来从小不吃辣,吃辣椒就过敏,然而当年上的大学却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这个地方是无辣不欢,可把我老公害苦了,几年大学下来,瘦得皮包骨……,还有一个同学,从小怕冷,却被东北大学录取,那滋味也不好受……所以,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很困扰人。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来确定目标专业。

  • 目标专业要了解的很多,主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看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将来就业干什么,就业率是多少,薪酬在不同地区的标准大致多少,还要看本专业能走多远,要不要考研,学校的保研率是多少等。

目前,看就业率选专业的约占60%以上,看个人兴趣的约占44%,看薪酬的约占39%,看学校师资力量的占18%,看是否热门专业约占23%,还有约15%考生选择志愿看是否一流学科等。

  • 但无论选择哪一点,最重要的一点要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一行,是否打算精耕细作,深挖精做,能在这一领域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而能确定自己喜欢哪一专业领域,适合哪一领域,必要建立在对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上。

例如,有考生觉得计算机领域薪酬高,但却不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要和机器语言打交道,极其枯燥乏味,又难学,工作后研究开发某一软件或者做某一项目可能要加班加点,难以过上清闲的生活。而这些是不是你能承受的,如果不能承受,相信高薪酬也不会眷顾你。

再如,你本来喜欢文科,一脑子人文情怀,但迫于就业压力,却选了个工科,相信你的一生都可能活在厌烦中,更别说将自己的专业做深做精了,而这种选择又怎么让自己攀上本行业精英之列呢?

三、报考志愿所需要查询的信息资源去哪里找?

其实,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每个人手头上的信息来源都差不多,合理利用学校发的《高考报考指南》,里面从大学到专业,再到录取分数和学校信息都说得很清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一些官方网站等来查询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信息,并记录下来,只要有心,几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四、父母的意愿要不要考虑,报志愿这事儿该找谁帮自己出出主意?

父母是这个世上心甘情愿对你好的人,父母的人生经验必然比涉世不深的你要广一些,而且父母的人脉要更广一些,他们在给你选择建议时,也一定是有参考价值的。

但是父母的水平和眼界又受自身层次限制,也许他们是一个普遍打工者,所知专业,只有医生、老师、金融这样的传统专业,至于是否还有前景更好的新型产业,以及你适合做什么,他可能不能给出专业的建议,但他有可能可以帮你找一下身边层次更高的人,当然,你可以也可以找一些人来咨询,比如自己的老师,往届学长以及亲戚中的行业精英们,当然还有一些专业点的评测网站,或者各大网站的资深志愿报考大师,多看看他们的文章,自然就懂了。

总之,报考志愿最好要脚踏实地地考虑自己的职业起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考虑自己真正要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结能力,而有了这些技能和能力足以使自己立足社会。而从自己选择志愿的那一刻起,从可以多方收集信息,参考父母及过来的意见之时,也决定了你对自己的未来更加理性,而自己真正的人生要如何调整,如何开拓从这一刻起将正式起航。所以小徐老师希望应届高考生,可以为了自己的未来,从以上几个方面做足准备,多方参考意见,当然也包括父母的,最后做出自己的打算,一步步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加油吧!


指尖教育帝国


虽然说长辈的意见可能会比较有理,他们会认为家里穷,还是退一步享受更好的待遇吧,不切实际地为你好一味地追求稳定,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是为你着想了,但是这种着想却会毁了你的一辈子。


填志愿这种事情还是得遵从你的内心,虽然也是为你考虑,但是这并不是你所追求的,你觉得你会快乐吗?显然不会。到最后又会怪谁?所以说,你喜欢什么就去选择什么吧,毕竟对喜欢的东西才能付出热情,你已经放弃了一部分,不能再放弃自己的梦了。

你的人生还是得自己来定,不然以后肯定会后悔怪别人。对于读大学去大城市或是小城市这种问题,我明确告诉你吧,读大学一定得去大城市!





那里经济条件好,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就业机会多,最重要的是交通得方便,我深有体会,我也是一名大学生,我的学校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一个四五线城市,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上个大学尽然要坐汽车去,好伤心,所以我建议你去大城市吧,
大城市虽然消费高了点,但是那里工作机会这么多,你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呀!


南椿半夏


关于这个问题,讲点切身感受。1985年我参加高考,那个年代,对一个农村小孩而言,通过高考农转非,换粮本大概是所有农村父母和孩子最基本的心愿。同样好的成绩,同样的农村孩子,按照自己的理想,我从河北的一个小村庄,走进了上海的一座高等学府,如今,虽没有大富大贵,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人生面临着很多选择,关键时刻的选择尤其重要。其实,无论怎么选择,都别给自己后悔的理由!考了这么高的分,无异于上天已经将通往更好未来的钥匙交到了你的手上,别浪费机会,上天没有一次无缘无故把机会送到你的手上,每一次机会的获得都是之前苦逼生活努力换来的。


所有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只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由此产生对即将走向未知世界不确定性的本能担心,也是他们对变化的世界缺乏应对能力的些许体现。但我知道,所有的父母都会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如果孩子只管听父母的话永远也不会超越父母。外面的世界充满挑战,对勇敢者更面临着无限机遇和善意。

怎么选择,都将面临一个新世界,就高不就低,资源(分数)不浪费,越往高处走,外部环境支持你完成学业的可能性越大,专业出身越高,未来发展的空间越大。坚定地做出选择,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人生。你的人生注定要靠自己走,此时不走何时走?!


地主家三公主


先搁置争议,找更多信息再确定,可以问问老师或专家。理论上,如果两者都可能通过的话,听自己的,你才是自己人生的承担者,对错都是自己的。


唐果爸爸成长记


我觉得父母的意见可以听一听。


水墨不倾城


志愿应该遵循父母意见还是自己的?

我个人建议是自己,你要知道没人替你做决定,现在也是以后也是。父母或者长辈老师更多的是给你一些建议,以他们的经验来给你建议,但是最主要还是在于你自己。

至于为啥要自己做决定是以后你自己不会后悔或者遗憾,即便你是错误也要认,否则你没有自己选择,将来你还会责怪你的父母。

报一个好的志愿确实很重要,所以你要结合你自己的成绩再加上老师父母给你的评估,再说决断。

虽然,好的学校对于我们的以后的就业甚至以后人脉圈子和人生轨迹有一定关系,但是主要还在于你自己本来,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即使考到再好的学校,也照样在社会上不好立足,学校只是你入职场时候相对会比其他普通学校要机会多些,至于以后能走多远、多好,在于你。

最后引用一下电影老师你好经典台词,“人生有很多种选择和路口,但是真正决定你的也就这几个选择和路口",选择一个大学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选择,也是你这个年龄段刚开始做选择阶段,以后会更多选择,但愿以后做选择时候,冷静、做利弊分析,果断,不要犹豫过多,很多时候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

预祝你高考一切顺利,也祝全国的考生高考一切顺利!



依依东望333999


选择志愿是遵从内心还是听从父母?

高考后填报志愿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有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所以有人称之为“第二次投胎。”

我看了周边很多考生,一般来说,遵从内心还是听从父母,是以他(她)的高考分数有关,分数特高的考生,能进“211”“985”大学的,自己做主的多;其他考生相对来说听从老师和父母的建议较多。

为什么是这样?

凡能考取“211”“985”大学的学生,他们都是“学霸”,智力超群,脑袋活,自信心强,综合素质高。他们从小就有自己的理想,如有的人就一直把北大清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刻苦学习。他们指向清楚,目标明确,所以填志愿时也是自己定。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的家长一般比较开明,信任孩子的眼力,做事比较愿意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填志愿时也是这种态度,绝对不会家长“说了算”。

我们县有个考生,读书时成绩一直“拔尖”,这次靠得非常好,分数远超北大清华线。分数出来后,两所学校第一时间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到底去那所大学?奶奶、爸爸、妈妈异口同声说:“听他自己的。”在此情况下,他们更相信孩子作的决定更正确。

相对而言,只能上普通的一本或二本,这种情况下,比较偏重父母的决定。因为父母的阅历比较丰富,比较求“稳”。至于只能上专科、职业学院的,那基本上都是要通过父母同意。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不知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的。欢迎指正。


蓝色杨宗海


为了自己的未来?谁的选择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呢!父母的建议一定是为你考虑的,自然是想要你得到更好的未来,我想这个问题更应该是,“遵循父母的意愿,还是服从自己的内心选择?”。

那么是否遵循父母,应该根据父母本身的认知情况,有些父母他们本身没有足够的文化,可能只会听别人怎么说然后就会要求你怎么做,对于这个你应该明辨,倘若你觉得他们不了解情况,当然还是自己去了解然后自己做决定!

但是有些父母,他们具备对社会很强的认知能力,并且对你也是透彻的理解,知道你的优缺点知道你的喜好,那么我想你必须考虑父母对你的建议,因为此时此刻他们不管在什么方面应该都是比你厉害的!

可是是否有必要完全遵从他们的意思呢?我看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内心所向吧!假如父母觉得哪个方面更加有利于你的发展,可是你就是厌恶学习这方面,那么我想还是不能听从父母的,因为没兴趣根本就不可能学得好!

父母的意见对我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参考,倘若我们自己迷茫,那么就照他们说的做,倘若感觉自己很明智,那么应该结合父母的建议和自己内心的所向,选择自己不讨厌并且又比较符合父母看法的选项吧!



哇大哈


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自己有足够认知,听从自己

很多学生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在学校期间也对中国的大学和专业有所想了解,说白了就是有明确的志向,这时候你必须要听从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需要考虑父母的意见,无论你选择的专业有多么冷门,就业率有多差,喜欢就去选择,否则以后会后悔的。



二:父母比较权威,听从父母

这种情况是父母对报考专业特别了解,可能是从事教育行业或者对这方面有所研究,而你自己对这方面知之甚少,也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或者就业想法,这时候,你就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了,他们跟根据你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帮你选择一个前景广阔,有利于发展的好专业。请你相信,你的父母是绝对不会坑你的。


三:双方都稀里糊涂,自以为是,麻烦了

如果是父母也不是很了解关于报考方面的知识,孩子同样是稀里糊涂,那你们需要找一个信得过人或者机构去报考,千万不要在胡乱填涂,很容易填高或者报低,风险非常高。

四:父母自私,听从自己

如果你的父母非要你报考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以完成他们的某些愿望,或者不顾你的想法,非要你留在身边,而身边有没有很好的学校,这时候你要注意权衡利弊,听从自己,不要因为父母的自私毁了自己的前程。



高考报考几乎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这绝对是一生中的最重要的转折点,最好的情况就是父母知书达理,学生理想明确,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多学习一些报考知识,以备无患。


宇宙最好老师


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你父母的,我们要非常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尊崇内心的选择,才能找到你最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即使自己选错了,那也是你走完的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