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作为谋士,姚广孝水平高于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刘伯温名气大?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40600526


姚广孝水平是否高于刘伯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们单来看看为何刘伯温的名气要远大于姚广孝。

1.二人所起的作用不同

刘伯温是辅佐朱元璋在天下乱世中得到了天下,实乃开国功臣;而姚广孝则是在国家有君、天下太平之时协助燕王朱棣篡夺了天下。这两件事的性质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朱元璋得天下时天下是无主的,谁都有机会去争夺;而朱棣得天下时天下则是有主的,是硬生生从别人手中夺了过来,如此一来那便是谋逆篡位。

这样一来,刘伯温的历史地位自然就要高于姚广孝了,不然姚广孝也不会有一个妖僧的名号了。

2.二人的身份不同

刘伯温除了是军事家之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无论是诗还是文章,水平都极为高超,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而姚广孝虽然也是文学素养极好,并贯通儒释道三教,但终归是一个僧人。僧人本应该是出世不问朝局变化,但是姚广孝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是许多人所不理解和赞同的。

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能看出来。刘伯温的名气自然是要大于姚广孝的。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个人觉得姚广孝的水平并没有高于刘伯温。

姚广孝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帮助朱棣策划了靖难之役。姚广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谋士,他早期是一名僧人,在朱元璋时期,朝廷需要招聘一批精通儒学的僧人,姚广孝就幸运的被选中了,之后还认识了朱棣,成为朱棣身边的一位谋士。

靖难之役是姚广孝主动劝朱棣去做的,这就能看出姚广孝这个人还是有想法的,靖难之役从开始构思想法,到前期的准备,再到具体实施,几乎都是姚广孝一手策划的。在靖难之役最困难的时期,朱棣连续三个月都没拿下济南,姚广孝就劝朱棣先放弃攻打济南。在打击东昌失败后,朱棣损失大将,自己都想要放弃的时候,还是姚广孝出面鼓舞了军队士气,并给朱棣出主意说此时南京必定军备空虚,是拿下南京是绝好的时机。这一建议直接让朱棣坐上了皇位,建文帝无奈逃出京师,生死不明。可以说没有姚广孝,朱棣的皇位是坐不成的。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谋士完全没有问题。

但姚广孝的成就相比起刘伯温,那可就小巫见大巫了。笔者认为刘伯温的能力可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而且刘伯温比诸葛亮走得更远。刘伯温是科举进士出身,元末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的时候,打听到刘伯温是个人才,就请其出山作为谋士。

从1360年辅佐朱元璋开始,刘伯温先后帮助朱元璋灭掉了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强敌,还参与了灭元方针。特别是在灭陈友谅的时候,朱元璋几乎毫无办法,都是刘伯温一次次用计谋让陈友谅溃败,在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二十万大军迎战陈友谅六十多万军队,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朱元璋采取了刘伯温等人的建议,制定了自己的作战计划,鄱阳湖大战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又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是推翻了一个旧朝代,建立一个新朝代,而姚广孝辅佐朱棣,是朝代内部之间的斗争,遇到的困难程度远远不如刘伯温。可以说刘伯温和朱元璋所做的是从0到1的事情,而姚广孝和朱棣所做的是从1到N的事情。姚广孝做的事情,是在刘伯温打好的基础之上去做的。从0到1,从无到有才是最难的,所以刘伯温才是那个能力更强的人,他的名气比姚广孝大也是理所当然。


文化历史那些事


这是因为刘伯温不仅在朝野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民间,刘伯温的影响力更大,以致于有人说:“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和“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类的话,对刘伯温的能力给予了相当高的赞赏。

而姚广孝只是一个和尚,且其本人善于在幕后出谋划策,靖难成功后也不求名利,所以他的名声在民间不如刘伯温。

先说说刘伯温的功绩

在朱元璋创业的过程中,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夺取整个天下的,当时武将有: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胡大海、蓝玉等一批优秀的武将在其麾下;文臣有:李善长、刘基、朱升、宋濂等优秀的文臣为之出谋划策。

在这些人中,又以刘基的名气在民间最大,以致于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说法来比喻刘伯温的神通广大。

刘基,字伯温,朱元璋攻取应天(今南京)后,请刘伯温到应天为自己出谋划策,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 刘伯温的功绩:
  1. 为朱元璋定下战略方针: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提出建立卫所制:刘伯温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制定《大明律》,严明法纪:刘伯温从元朝的覆灭中吸取经验,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由他制定的《大明律》为明朝依法治国定下了基调。

再说说姚广孝的功绩

马皇后逝世后,朱元璋让每一位藩王选择一名僧人同行,为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结识的燕王朱棣,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跟随左右。

姚广孝在结识朱棣时,以“臣奉白帽著王”获得朱棣的信任。我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何意?

朱棣已经贵为藩王,而姚广孝要送他一顶白帽子,王上加白就是一个皇字,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朱棣想要造反的决心。

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姚广孝为他出谋划策,跟随他南征北战,若是论朱棣靖难成功的功劳,有一半是属于姚广孝的。

但是姚广孝在民间声名不显,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他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不是因为他爱穿黑色的衣服,这是因为他只在幕后为朱棣出谋划策的原因。

所以李贽评价姚广孝: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朱棣靖难成功后,想要给姚广孝极大赏赐,但都被他拒绝了。上朝时,姚广孝就穿上官服;下朝后,姚广孝便换上僧衣,如同往日一般,日子清贫安乐,丝毫不为自己立有大功而沾沾自喜。

除却这些,姚广孝最大的功绩就是担任《永乐大典》的总编篡了,大典的成书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个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结语:在民间的名气并不能将这二位分出高下,因为他们皆是当世之豪杰

如果说仅用在民间的名气来对二人做出评比,我想是没有必要的。

就我的想法来说,一位是帮助明太祖成就万世基业的刘伯温,另一位是帮助明成祖夺得皇位的姚广孝,两人均立有不世之功,都是自己当时所处环境的英雄豪杰。

两人有太多相同点,自身本身不仅限于学问,在阴阳、五行、天文、地理上都很精通。我不能在此大言不惭,妄言谁的才能要高于谁,在我看来,两人都才能都是非常高的,只是刘伯温在民间的名气要大过姚广孝罢了。



無古無今


刘伯温和姚广孝虽然都生活在元末明初,同时都利用智谋而功成名就。但他们在展现各自谋略时社会背景不同,以至于在后世的影响力也大不相同。

刘伯温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把他比诸葛亮抬的更高。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慧的化身。

刘伯温为明朝的统一和发展主要功绩有,建议朱元璋废小明王而自立。帮助朱元璋制定战略决策,“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朝建国后,刘伯温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为后期惩治贪腐提供法律条文。综上所述,刘伯温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有眼光,即是开国功臣也是治国良臣。

黑衣宰相姚广孝,做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化者,协助朱棣最终靖难成功。但此时的历史背景和刘伯温时期已大不相同。刘伯温时是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张士诚、陈友谅及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还有最大的敌人元政府。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大的战略目光,又怎能笑到最后。

姚广孝所面临的对手主要是建文帝和手下一群书生,几个有指挥能力的也都成为兔死狗烹的牺牲品。如果建文帝不是锐意消藩,威胁到各个藩王的利益,朱棣靖难时又怎会有诸多藩王的支持。如果建文帝不是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过于书生气,几次下旨不要伤了朱棣,以免自己背负杀叔之罪名。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靖难之役应了一句俗语,“姜,还是老的辣。”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墉上闲人


姚广孝的水平还真不一定高于刘伯温,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姚广孝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就了永乐大帝,俩人的对手不一样,并不能评断谁更高明。要说姚广孝比刘伯温唯一高明的一点那就是能看清时势,急流勇退,当然也有可能像《明朝那些事儿》中说的,姚广孝这个人很简单,只是为了谋反而谋反并不是想要什么?

而之所以姚广孝的名气要远低于刘伯温也是因为姚广孝的对手实在是水平太低了些。

功绩对比

刘伯温根据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刘伯温在陈友谅攻陷太平后,当时朱元璋麾下群臣有主降者,有主逃者,正是当时的刘伯温力主抵抗,此建言不亚于曹操官渡之战前夕郭嘉十胜十败论!

姚广孝的最主要功绩是辅佐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可以说姚广孝更长于整体战略的谋划,而非军前出策,而且在靖难之役中,姚广孝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辅佐朱高炽留守北平。

正统问题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驱逐元朝,在后人看来是有功于华夏民族,而且建立明朝是与外部的斗争,简单来说这就是光辉的。

姚广孝辅佐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呢,这是内部斗争,说白了就是造反,只不过是朱棣赢了,但是这毕竟是不光彩的事,就连朱棣都知道这件事自己必将被后人所诟病,更别提当时坚定朱棣造反之心的姚广孝了,史书上记载靖难之后,就连姚广孝的亲姐姐都坚持不见他。

文学水平

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姚广孝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但是这是在解缙死之后才担任的,现在说起来《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官还是解缙。


枫叶0829


从他们取得名气的手段与合法性决定了他们日后名气的大小。

刘伯温中年被朱元璋请到起义军,为明朝的建立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其实在明朝的官爵来看,刘伯温的地方并不高,也能连接说明他在整个推翻元朝过程中的贡献与本事。在民间刘伯温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他行军打仗,文学方面的成就,而是传说他能掐会算,呼风唤雨,他是被当做术士和预言家存在的。要知道,古代人们对于这类江湖传说深信不疑,并且会添砖加瓦。

而姚广孝晚年作为军师跟随朱棣靖难,清君侧。贡献了不少好主意。大策略,传说连北京城都是在他的主持之下设计的。

但为什么他没有刘伯温有名呢。首先要考虑他的位置,是在靖难之中辅助朱棣谋朝篡位的军师,古时候人们最讲尊卑有序,本来对这种以下犯上就没有好感,要是在大力宣传,一来读书人受不了,而来宣传这类人,置那些忠臣孝子于何地。

历史就是这样,最有名的可能不是最有本事的,而是最符合统治者统治天下思想的




帅墩墩很实在



西出阳关无故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王朝的骨气写照,无论是开国君王朱元璋,还是末代君王崇祯,都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现了这句话,这也是中华民族骨气的写照。朱元璋开创明朝,本人固然是雄才大略,但也少不了谋臣,一说到谋臣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伯温了,号称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人,正是刘伯温尽心尽力的辅佐下,朱元璋一步一步登上了权利顶峰,实现了推翻元朝的目的,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太子朱标体弱,皇太孙朱允炆又仁慈,以至于让燕王朱棣钻了空子,成就了一世英名,成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在朱棣争夺战争中,其谋士姚广孝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地为朱棣出谋划策。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对姚广孝和刘伯温进行比较,认为姚广孝比刘伯温谋略高,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侧面进行比较一下,看看到底谁更厉害些?

刘伯温提出的口号“高筑墙,广纳粮,缓称王”,寥寥九字诀,为朱元璋夺取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要采取这个策略?主要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各地农名起义军蜂拥而起,实力参次不齐,诸如陈友谅、韩林儿、张士诚、明玉珍,请问那个不是人杰?农名起义,目标明确,是要推翻元朝的暴政,把元朝统治阶级,赶回他们老家去,现在谁要是敢“称王”,那岂不是自己伸着脖子给人砍吗?且不说农民军兄弟看不惯你,元朝也一定会把你当成首要目标打击,这就是为什么要“缓称王”了。至于“高筑墙,广纳粮”就是要养精蓄锐,保留实力,因为元朝退出中原后,农民军之间一定会破裂,一定会再次出现争夺战,不练兵,不存粮,最终只能被人别吃了。正是朱元璋诚心接纳了这个提议,并坚决执行了此政策,所以在争夺战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身伤害和损失。

姚广孝提出的口号“清君侧”,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皇帝身边有小人,朱棣作为国家栋梁,朱元璋委派的镇守北国的重任,现在朝廷里有小人,专门挑拨皇室宗亲,必须回去勤王,除去小人,还朝廷安宁,保国家太平。实质是,朱允炆削藩太过于着急,而且顺序不对,先弱后强,留给了朱棣机会。

从这个口号上,就能看出姚广孝和刘伯温的对手不是一个级别。刘伯温面临的对手都是豺狼虎豹之人,不是元朝暴政,就是农民起义军,没有一个善茬,稍有不慎都是粉身碎骨。而且大家都知道,当时朱元璋手里不仅仅是刘伯温一个谋臣,而且明朝初期名将如云,即使这样依然一直执行此政策,直到赶跑北元,消灭了最强劲的对手陈友谅后才称王,这都足以说明了对手之强悍。姚广孝的对手远远没有那么强大,古代封建王朝属于家天下,而且当时朱允炆削藩已经触动了很多亲王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朱棣有一定的基础,在进军中得到了不少支持。从口号上可以看出,朱棣表面只是想除掉皇帝身边的小人,并不想推翻朱允炆,所以在攻城拔寨时,朱棣是名正言顺地告诉对手,甚至是怒斥守城将领,这在消耗战中大大减少了朱棣的难度,而且朱棣的很多对手也是亲戚,本就是一家人,打来打去,还是一家人,比如李景泰,直接给朱棣送几十万军队,从口号上看,两者面对的敌手有根本区别的。

换个角度说,刘伯温的口号,是阳谋,是实实在在的,即使其余农民军或元朝知道,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是需要胸襟和忍耐的,说是口号,实质是朱元璋起义军的基本政策。而姚广孝的口号,更多的是阴谋,属于披着羊皮的狼,是不敢让对手知道的,更不能让普天下百姓知道的,因为这口号只是借口,实质是干着推翻政权的事情。

但从这点来看,梁一杂说认为,姚广孝的水平是没有刘伯温高。诚然,姚广孝也是谋士中的极品,也很厉害,自身的环境让他不能最大限度地纵情发挥,如果他的主子是朱元璋的话,或许他会更有名气,或许能和刘伯温称为“国之双士”。

梁一杂说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参与评论。我只是单从“口号”中去进行分析,诸位可以从别的方面进行阐述,看看你是否有更好的观点,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想象。





梁一


个人观点如下:

黑衣宰相姚广孝智谋最核心的价值体现是帮助燕王朱棣造反,而且成功了,这个搞得主旋律社会有点无所适从,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历史更是无数时代的胜利者叠加书写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意识也是随波逐流。刘伯温则是正面形象的完美代表之一,协助朱元璋救民于水火,为中原正统王朝战胜异族入侵立下汗马功劳,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儿悲情英雄的色彩,双重光环照耀下非常受主旋律社会的欢迎,这就是刘伯温的名气远远大于姚广孝的原因吧!




石头1974


看到这个白痴问题,我只能哈哈哈了!!

刘伯温是谁?姚广孝是谁?能放在一起比吗?有可比性吗?

尔曹请了:!

一、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是明朝开国的功臣。刘伯温辅佐的朱元璋是反元的义军,是汉族反抗蒙元异族压迫的正义之师,是有道伐无道,拯民于水火的仁义之举!

姚广孝呢?他是毛遂自荐到燕王府的,为引起朱棣的重视,自夸海口说能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说实话,平常人你一见面就说要送他一顶白帽子,人家非得打死你不可。可笑的是,朱棣一听,沉思半晌,不怒反喜,遂加姚广孝以青眼!你道为何?原来朱棣当时被朱元璋封建在北平,为燕王。你想啊,王字顶上加一白字是什么东西啊?是皇字!姚广孝是用这种方式挑逗燕王,勾起他沉埋心底的欲望!!

谁不想当皇帝?李自成?袁世凯?朱棣的欲念一发不可阻挡!尤其是朱元璋死后,建文帝一登基,他这个欲火夜夜怒烧,甚是难受!这个姚广孝见火候差不多了,便为燕王出谋划策,打着靖难的旗号出兵,直捣南京!

朱棣起兵,这是以下犯上,是谋反!是非正义之战!况建文帝并无失德之处。朱棣入南京后,顺昌逆亡,杀人放火,诛连无数。诛人十族也是他干的!也末闻姚广孝有所劝止!姚虽有谋略,但俱为阴谋;有所辅佐,均佐人反叛。此等国贼岂能和凌烟之臣伯温相并论!

二、刘伯温是道人,姚广孝是佛门。历史上道人,与平民百姓无大分别,尤其是居家的道士。他们能取妻生子,食无禁忌。只是心中装着一个道字。这个道就是天道。往往就是在天道思变之时,道人们先知先觉,主动出来辅佐人主成就大业。刘伯温就是这样的道士!

反观姚广孝,身为佛门中人,本应超脱红尘,断灭痴念。以慈悲为本,以众生为念。他却身被袈裟,手提屠刀,撺掇蕃王起兵造反,致无数生灵涂炭!这样的人,有佛子名而无其实,迹近罗刹,不知阿鼻地狱有其你踪迹否?

三、刘伯温非死于朱元璋之手,而是因病为胡惟庸所害!终年65岁,未得善终。姚广孝最后虽也是年老多病,但得善终,终年84岁!埋骨北京门头沟!

唉,历史兴亡,人命蝼蚁,正邪何分,悠悠之口!

不必当真,何必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