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三山兩廟活石橋,四九起義策源地,沙潁河畔行流集

在潁泉區寧老莊鎮北側,沿X029縣道向北約5公里,就到了毗鄰沙潁河的行流鎮。在新中國成立前數百年間,這裡一直是沙潁河中游重要的水運碼頭,留下了稅警局、山西會館等歷史建築。

1928年,魏野疇等革命先驅在一河之隔的王官集發動武裝暴動,點燃了“四九起義”星星之火。如今,沿河市鎮的水路交通優勢早已成為過去,相較於因阜太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寧老莊鎮,偏居一隅的行流顯得幽靜而恬淡。

三山兩廟活石橋,四九起義策源地,沙潁河畔行流集

行流鎮退休教師王治平介紹稅警局的歷史變遷

行流集地名來歷
據清乾隆廿年《阜陽縣誌》記載,“興劉集,西北鄉三十五里,小黃河(舊稱。即今沙潁河、潁河)西岸。”其在《阜陽縣境圖》上也標得很清楚,沙潁河西是“興劉集”,河東是“王用官集”(即今王官集)。
據《阜陽縣地名錄》記載,“清代,有劉氏大族在此興集,稱興劉集。後劉氏後裔橫行鄉里,被縣官改為行流集。別名上流集。

”這句話裡蘊藏著一段故事,我市老一輩文史專家王襄天在《阜陽古今漫談集》中記載下來:明末清初,今行流集一帶有位紳士劉元勳,在地方上頗有威望。在他倡議下起了個集市。由於劉元勳德高望重,興集給離城35裡的鄉親辦了件大好事,人們祝願他今後更加興旺發達,所以公議集名為“興劉集”。但是,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劉氏後代出了個不肖子孫,橫行鄉里,稱霸一方,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無故扎死人命。有人告到官府,阜陽縣知縣劉耀棒,“剛正清廉,抑強扶弱,性嚴急”,人稱“劉雞毛”。他親自至現場驗屍,受苦受害的百姓紛紛遞上狀紙,控拆當地劉某的罪行。劉知縣查清了案情,瞭解了“興劉集”的由來。認為,劉氏這樣兇殘,再興旺下去那還得了,他就隨口說道:“這個集今後不能再叫劉興集了。”百姓就請劉知縣重賜新名。劉知縣想到百姓的習慣稱呼,便採取改字不改音的辦法,提筆寫了“行流”二字。從此以後,行流集便流行下來了。


三山兩廟活石橋,四九起義策源地,沙潁河畔行流集

行流鎮退休教師王治平介紹稅警局的歷史變遷

三山兩廟活石橋
在行流集鎮上,東西方向的X023縣道和南北方向的X029縣道是兩條主幹道,其中X023縣道通往老街和渡口。

冬至過後的沙潁河兩岸枯葉飄零,冷清蕭條,在沒有硬化的潁右堤上,一條狹窄的鄉間小路隨著蜿蜒的河道向遠處延伸,曾經繁榮一時的行流老街就坐落在潁右堤西側的村莊裡。
在行流老街西側,至今保留著一處坐北朝南的清代建築——大廟,當地民間“三山兩廟活石橋”的傳說就出自這裡。
“要不是我家公公這幾十年操心,火神廟早就塌了,不信你去看看街上的老和尚廟,現在只剩四面牆了。”行流村支委馬翠榮說的老和尚廟就在X023縣道南側,這裡曾是山西會館所在地,東廂房曾作為佛堂,現在已難覓一處完整的建築。
馬翠榮的公公王治平是行流小學的退休教師,今年79歲,住在火神廟南側的一處瓦房裡,上世紀90年代借調到行流司法所。“院子裡有兩座廟,東邊三間屋的地基高一點、房子也高一點,是祖師廟。”王治平告訴記者,西邊三間歇山式磚木結構房屋是火神廟,當時火神廟借用了祖師廟的西山牆,從外面看是獨立山牆,其實房梁是直接架在柱子上的,屋裡並沒有山牆。外面山牆可以拆卸,不影響房屋的結構和安全,“三山兩廟”就是從這裡來的。


在火神廟東南方向30米處,有一低窪地,1957年修築潁河大壩之前,這裡有一條排水溝,上面一座石橋連接著老街南側的商店。“這座橋用了幾百年,過的都是木車輪箍著鐵邊的大車,上面沒有軋出一條車轍印。”王治平說,有人說這座橋是活的,不怕軋,因為橋面石頭質地堅硬,抗磨損。

如今,活石橋已經難覓蹤跡,那條排水溝也成了低窪地,只有夏天暴雨過後才會積水。即便如此,“三山兩廟活石橋”的典故在當地還是流傳開來,吸引著慕名而來遊客。


三山兩廟活石橋,四九起義策源地,沙潁河畔行流集

四九起義策源地
沿著X023縣道向東走,翻過潁河大壩就是行流渡口,河對岸就是“四九起義”策源地王官集。在2006年機構改革之前,王官集隸屬於潁泉區邵營鄉,兩地的人員物資往來幾乎全靠這個渡口。

2010年底,渡口上游不遠處的行流大橋作為沙潁河上第一座“渡改橋”項目建成通車,這個使用了數百年的老渡口,過渡的人逐漸減少,以至最後無人問津。
其實,早在民國時期,行流集曾經橫跨潁河兩岸,東岸的王官集屬於行流區管轄,老街上的大廟曾經是國民黨稅警局駐地。“民國時期,火神廟這個地方是阜陽縣稅警局所在地,當時沙潁河上有販賣私鹽的不法商販,稅警局主要負責查扣私鹽,在火神廟設置有武器庫。”王治平說。
史料記載,早在1925 年,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就開始在阜陽地區活動。1928年2月9 日,為適應新形勢需要,原在楊虎城部擔任政治處處長的中共黨員魏野疇離開楊虎城部後,在太和主持召開了由軍隊和地方70多名黨員幹部參加的緊急擴大會議,提出武裝反抗國民黨、實行土地革命的任務,通過了“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動”的決定,會議產生了中共皖北臨時特委。3月25日,中共中央指示皖北特委 “發動群眾鬥爭,領導群眾暴動,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 。


在皖北黨組織領導下,皖北革命形勢發展迅速,黨員達1300多人,農民協會會員達1萬人。同時,在阜陽縣行流集和插花集等地組建了2000人的農民赤衛隊,並控制了十九軍教導團6個連的武裝。“在發動武裝暴動前夕,河西片的農民協會突襲了稅警局,繳獲了十幾支長槍。”王治平說,農民協會會員繳獲了新式武器,就掌握了革命主動權,為發動武裝暴動創造了條件。
然而,當起義部署大體就緒之際,組織內部出現了叛徒,洩露了暴動計劃。4月8日,特委獲悉暴動計劃洩露,當機立斷,決定提前舉行起義。4月9日凌晨大雨滂沱,阜陽東門起義士兵按計劃將澆上煤油的棉絮點燃,發出起義信號。由於兩支起義隊伍未能按計劃會合,而農民赤衛隊也因大雨沒能趕來支援,起義部隊遂放棄佔領阜陽城的計劃,向農村轉移,與農民赤衛隊會合。
4月9日上午,昌紹先、杜聿德等率起義部隊到達王官集,與農民赤衛隊會合。下午,在王官集大寺廟召開了皖北工農兵起義大會,宣佈成立皖北蘇維埃政府,大會頒佈了《臨時土地法》《臨時工會法》《農民協會組織綱領》;同時成立皖北工農紅軍,昌紹先任總指揮、杜聿德任副總指揮。當地許多青年前來參加紅軍,紅軍人數近2000人。
4月11日上午,國民黨向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府瘋狂反撲。魏野疇、杜聿德等一批黨的優秀兒女英勇犧牲。“四九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卻點燃了皖北革命的烈火,在安徽乃至全國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山兩廟活石橋,四九起義策源地,沙潁河畔行流集

火神廟與蘇式倉
據當地居民介紹,新中國成立前後,從行流渡口一直到火神廟,兩邊都是飯店、商店。火神廟作為行流老街最大的公共場所,先後作過鄉政府、稅務所、打辦室、市管會、幼兒園所、司法所的辦公場所。2000年前後,才租賃給當地居民作倉庫。


火神廟院門朝東,至今保留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蘇式門樓,“八”字型外牆帶著有南方民居大門的設計元素。“這些門窗都是以前的,當作幼兒園的時候油漆過幾次,大殿就是辦公室和教室,後面窗戶也是那時候為採光開的。”今年68歲的汪松山曾擔任行流幼兒園園長,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行流集不能跟相鄰的寧老莊相提並論,但在1957年修築阜太路之前,行流是阜陽到太和的必經之路,寧老莊只是一個普通的過路店。
行流集的集市貿易也由此活躍起來。市場大、外來人口多,寺廟也多,現在人們常說的老和尚廟其實就是山西會館,距汪松山的家只有一步之遙。“大廟和山西會館應當是清中期以後建設的,與周邊清真寺建築年代相當,建築樣式也相近。”汪松山說。
1983年,幼兒園從行流小學遷出,在大廟辦過一段時間。“當時,祖師廟和火神廟都漏雨,我們向上級部門申請了幾千塊錢修繕經費,把屋頂小瓦換成了大瓦,這些年一直在維修。”汪松山說,現在大廟的房子已經騰出來了,希望引起上級文物保護部門的重視,連同山西會館一起申報文物保護單位,把這兩處古蹟保護好、利用好。
新中國成立初期,地處潁河中游的行流集水陸交通優勢明顯,行流集、王官集都建有水陸碼頭和大型糧庫。1954年,阜陽地區先後在水陸運輸便利的阜陽縣三里灣、行流集,臨泉縣的楊橋,阜南縣方集,潁上縣潤河,蒙城縣雙澗,太和縣鄭渡口等20餘處糧庫內新建了一批蘇式倉。前幾年,還在潁泉區行流鎮糧庫、王官糧庫等蘇式倉內牆壁上發現了十幾幅“大躍進”時期的壁畫和大量反映當時形勢的標語口號等。

記者 尚原野 通訊員 賈迅/文
特約攝影 餘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