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说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凡妈谈育儿


“孩子发脾气”是困扰过很多家长的问题,跟孩子讲道理根本就不听,不理孩子的话他哭的更厉害,如果跟孩子妥协,又怕娇纵了孩子。

其实孩子发脾气很正常,这说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正常发育。关键是家长的处理方式,这个很重要。

与其讲道理和压制,面对和接纳更重要

有一次和老公出去吃饭,邻桌做的是一家人,那家人有个4岁的男孩,孩子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好好吃了,就想玩儿,他妈妈多说了几句,孩子就开始哭闹。

小男孩的妈妈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这句话就是在告诉孩子,你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孩子,结果孩子哭的更厉害了。

然后爸爸对孩子说:“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吃完饭在玩儿。”孩子肯定不听啊。最后还是孩子被爸爸揍了一顿,才老实不哭了。

通过打骂的方式管孩子,当时问题是解决了,但实际上却是在孩子日后的行为埋下了隐患。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智脑比情绪脑发育落后。6岁以前的孩子,更容易陷入情绪的绑架中,无法抽离。

在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以前,他是没有能力用理智脑思考的。所以比起讲道理和压制,和孩子一起面对情绪,先接纳情绪,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知道”是缓解孩子发脾气的第一句

有一次去闺蜜家玩儿,她有一个5岁的女儿佳佳,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佳佳在茶几上堆积木,好像是积木塌了,孩子把积木一推就开始发脾气大哭。

闺蜜走过去赶紧安抚孩子的情绪,说的第一句话是:佳佳,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要是妈妈的积木塌了,妈妈也会跟你一样难过的。佳佳立马就止住了大哭,换成了小声委屈地抽泣。

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借助同理心表示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闺蜜就是用这一点安抚住了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与其说“别闹了”“别哭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如换成“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是不是很生气”“如果是我,也会像你一样难过的”这样的话管用。

一句“我知道”,能让孩子的潜意识浮出表面,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后,理智脑开始慢慢恢复工作。

当孩子的理智脑开始思考时,他的怒火就少了一半。这时,理性脑就和情绪脑就开始产生连接了。

“温柔的坚持”是培养孩子处理自我情绪的重要方法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说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一句“我知道”,胜过苦口婆心地讲道理;

一句“我也会”,胜过简单粗暴地压制;

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地安慰。


凡妈谈育儿


真的是很重要的!我有一个朋友,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候她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喊骂,大声的呵斥,而不是去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慢慢的孩子习惯了有一点事情就发脾气,而不是解决,大人也习惯了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大声的呵斥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习惯了大人的呵斥,而且遇到事情就发脾气,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处理事情的方法奠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基础.随其后我也生了孩子,平时很乖的,还不会说话,但是前几个月有一次正坐在她的小餐椅上吃饭,吃着吃着就开始发脾气,桌上的吃的玩具能给的都给了,但还是哭闹,不过我们都没有发脾气,紧要关头宝宝的姥姥说可能是渴了,因为有时候大人忙起来照顾宝宝真的不能面面俱到的,拿了水以后喝完就好了.我当时很庆幸,没有跟宝宝发脾气,要不然真的会很愧疚!真的不知道发了脾气以后宝宝的性格会是什么样的!孩子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一定要有耐心的去找寻问题,不要为了尽快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去发脾气,从而产生踢猫效应,把坏的脾气性格变成了孩子脾气性格养成的基础,在他第一次的性格行为的认知里添黑黑的一笔.爱宝宝的同时还要懂宝宝[可爱]



贪吃窜天猴


为什么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要阻止他呢?就静静地看他哭闹完,把情绪发泄完,这个时候可以坐在他旁边帮忙擦擦眼泪什么的就可以了,等到发泄完了再去和他沟通,问他为什么哭闹,然后再去解决哭闹的原因就行了。如果他又开始哭闹,那么重复以上事情。我就是这么教导我家孩子的,弄上几回他就知道哭闹解决不了问题。


老曹家的文静


三个字搞定孩子的“爆脾气”!

孩子得“暴脾气”其实从可以独立行走以后不久就开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一岁半左右就是决定孩子脾气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决定这把火烧成什么样子没有别人,就是“抚养人”!

想要有个好脾气的娃,首先要有个态度平和的妈!抚养人的日常情绪越稳定,态度越平和!孩子未来遇到事情发脾气的概率也会越小!

重点来了,孩子发脾气以后要怎么做!三个字轻松搞定!那就是“我知道....”这三个字包含了对孩子的理解和与他的感同身受!不管孩子此时多狂躁“我知道+他此时的情绪”都可以让他很快的平复下来!因为他知道有人理解他并且知道他!

我第一次和Eric的“脾气”面对面是在他一岁多洗澡的晚上!当天很晚了,匆匆的给他洗干净就好准备给他捞出来!结果就是他大哭起来!花样式打挺,踢我的胸!当时一把抱住他说“我知道你还没玩够,妈妈强行抱你出来你不开心就你了是么?”他瞬间就安静下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帮他梳理了他的情绪和感受,为情绪找到了出口,他被理解,便可以安静下来了!接着就是告诉他处理方法“妈妈知道你没玩够,但是今天太晚了,我们要休息了,我们明天早点洗澡,对洗一会好么”!就这趟两句话,帮助宝宝平复了情绪,冲突完美化解!现在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孩子有思想,有判断力,不时还会故意各种刁难试探妈妈的底线!即使这样“我知道....”也非常好用!就在今晚,他都哈气连天眼睛睁不开了,依然花样式闹觉!就像要各种挑战我的底线!一会要这样一会要那样!“我知道你其实已经很困了,不想睡咱们就不睡,没关系,妈妈依然爱你!然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有时候孩子没头没脑的发脾气,只是想知道“你还爱我么”所以无论什么情况,我知道和我爱你都无敌好用!如果孩子情绪爆发,妈妈实在不知道要说些什么,那就紧紧地抱住他吧!什么都不说,只是安安静静紧紧的抱着!


汤汶琪


最近看了樊登读书会,在这里专门有一个问题,说对待孩子发脾气时应该怎么做?

错误的方式是:

暴力镇压

收买拉拢

不予理睬

因为这三种方式开头第一句话都是错的。开头第1句话的错误就会引发整个行为的错误,例如:

暴力镇压的第一句话:

不听话我就打你,或者直接是一个打人的动作

收买拉拢的第一句话:

你想要啥,爸爸妈妈给你拿或者买

不予理睬的第一句话:

闹吧,看你能怎样?

这三种方式一种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另一种会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地去做到第3种会让孩子伤心,对父母失望。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句话可以这样说: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真的能理解你

我知道你很生气,我也是

曾经在警察局有这样一个调查,在审讯犯人的时候,警察通常的第1句话都是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这样会让犯人的抵抗情绪降低很多。

对待孩子也是这样,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你越是对他这样,他的火焰就会越旺盛,如果你能感同身受地和他去平等的交流,他反而会很讲道理的和你去理论,而在理论的过程当中,我们相互交流意见就有可能达成一些共识。

而这次矛盾的过程,有可能是我们增进亲子关系或者是增进亲情的一次绝佳的机会。


宇宙最好老师


小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看到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小编想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从而发脾气,当孩子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情绪、 表情或行为上的异常表现,这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关注她。

孩子发脾气,一般有这几种情况,欲望和需求没有被满足,闹着要去游乐场,要吃冰激凌,要买玩具等,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不能满足孩子,导致孩子发脾气。没有被家长重视感到失落,家长在打电话,上网,看电视,做家务等没有被家长陪伴和关注孩子,导致孩子发脾气。做事情没有成功,画画总是画不好,积木总摆不好,作业总有几道题不会做等,很没面子,导致孩子发脾气。

为了让孩子以后不会乱发脾气,家长要和孩子沟通的第一句话很重要,首先,当孩子发了脾气,家长所说的话,给孩子了一个明确信号,孩子发脾气是家长支持,还是反对,欲望和需求没被满足,提前有约定就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就当即约定,比如玩具多长时间买一次,游乐场在谁谁谁家孩子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一起去,冰激凌要在大家都穿短袖的和有大太阳的情况下可以吃等等,家长不能妥协。孩子被失落、没被重视而发脾气的时候,要跟孩子商量先让孩子干点别的,给家长一小会时间,等家长处理完手中的事情马上来陪孩子,这种结局要征得孩子的同意,以示对孩子的重视。孩子做事没成功或任务没能完成,而导致孩子发脾气,这种情况要给孩子举例说明,说说其他小朋友也没有成功的例子,讲讲漫画故事里成功路上的反复和曲折,安慰孩子有些事情是要长大了,或者经过努力才会成功的,再者就是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某些任务,让孩子知道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这些,家长的第一句话表明了家长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哪些事可以商量,哪些事是要绝对要遵守的。希望小编的经验和想法能帮到您。

感谢有缘浏览此文。






豆师傅老王


小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弱,因此当小孩子不顺心顺意的时候会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而家长面对孩子的脾气时,不要总想着是因为孩子无理取闹,就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家长对待孩子发脾气所说的第一句话,对孩子的情绪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常看到,看到孩子发脾气了,尤其是哭闹的时候,家长总想着马上制止。这种情况,有些家长会说“都长这么大了,还随便发脾气,丢不丢脸”,让孩子觉得自己太小气、无理取闹了;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别闹,等会我给你买……”来收买孩子,孩子就误以为发脾气是个让父母更加宠爱自己的行为……

其实,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用一些标签来绑架孩子,发脾气就是小气的代表。孩子发脾气是有理由的,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而不是要让孩子不发脾气,因为即使是圣人也做不到不发脾气。父母同时也不应该通过收买孩子来解决孩子的脾气,这样的行为有很大的依赖性,制止得了一时,却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麻烦。孩子稍微遇到不高兴的事,就会更喜欢通过发脾气来从父母那得到想要的东西。

那么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呢?首先,父母要跟孩子表达你的理解,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生气,你有充分地在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其次,情绪是魔鬼,父母先舒缓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放松,安静地听父母解释,这样孩子才能听父母的管教。如果孩子有质疑,父母要耐心听,父子之间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才智宝贝学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需要发泄,大人发泄情绪的方式很多。

找闺蜜吐槽、运动、喝酒、购物……

但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却很单一,或者说很多合理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在孩子身上却很难实现。

无处宣泄的不良情绪,孩子只能用发脾气或者苦闹来表达。

因为孩子缺乏疏导与合理发泄情绪的办法。

所以大人不妨把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想象一下我们是如何安慰我们的朋友的。

1、你一定会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会不开心呢?

2、接着你可能会拍一拍闺蜜的肩膀,或者给予一个拥抱,对她说:没事,想哭就哭出来,哭了就舒服了(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愿意看到孩子的眼泪个发泄)

3、然后你会接着问:现在想聊一聊?还是想自己呆着?

4、接下来,你会尊重闺蜜的意愿,或者静静地陪伴她坐着,或者听她的哭诉。

5、最后,闺蜜吐槽完毕,其实就达到目的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而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吐对象而已。

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先不要抱怨或者指责他,我们可以先看看他到底怎么了,找到原因,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帮助到了孩子


汉堡妈的育乐圈


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爱发脾气,其实是在向大人求助的一种方式。家长千万不要第一时间问责或者一味的哄孩子不要闹,压抑孩子的情绪。

家长首次对孩子的情绪反馈,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情绪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

因此,遇到孩子发脾气,父母应该:

首先,理解认同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一定很生气,如果是我,我也一定很难过。但是……

其次,引导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并让他知道父母很爱他并会一直陪着他,有什么不开心或者问题,可以先试着告诉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一个人生气。

最后,相信爸爸妈妈的理解和耐心,孩子一定会冷静下来,并告诉父母到底是因为什么。父母可以针对问题再次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这类问题。

孩子也会因为类似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慢慢学习和适应如何管理和发泄自己的情绪,如何冷静处理问题。


医美时讯


孩子发脾气肯定有原因的,别看人小,情绪都会有的。看为什么吧,如果无理取闹,可以不理,如果有其他原因,可以耐心询问劝解,千万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或骂一通。要尊重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