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翰林百詠:走進顏真卿:大唐精神,大唐氣節,大唐書法


傳承筆法立書林,

鐵劃銀鉤正氣凜。①

顏體顏公立天地,

唐風唐韻見精神。②


翰林百詠:走進顏真卿:大唐精神,大唐氣節,大唐書法

顏真卿畫像


1 顏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 、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四任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權臣楊國忠排斥,外出為平原太守。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組織義軍,全力抵抗叛軍,被授工部尚書,後遷御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被叛將李希烈縊殺。顏真卿遇害後,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翰林百詠:走進顏真卿:大唐精神,大唐氣節,大唐書法

顏真卿《多寶塔》碑銘 局部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得筆法於張旭,還與懷素一起探討筆法。他對二王、褚遂良等書法都進行過深入研究,多方吸取長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代表唐代新的時代書風。被稱為"顏體"。世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顏真卿楷書雄秀端莊,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大氣磅礴,正氣凜然,體現出大唐帝國的雄渾氣象與風度。

顏真卿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格。宋歐陽修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

由於顏真卿在"安史之亂"中表現出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併為衛國戰爭中獻出了生命,歷代為中國文人的典範,中國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傑出代表,在傳統文人中有著崇高的道德力量。顏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終均用正鋒,此筆法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沉著,剛毅。顏真卿以他高尚的人格與書法相契合,成為了歷史上人格美與書法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翰林百詠:走進顏真卿:大唐精神,大唐氣節,大唐書法

顏真卿《祭侄文稿》墨跡局部

2 顏真卿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在"二王"之後為行草書別開生面。其著名的行書帖有《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裴將軍詩》等。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追祭其在安史之亂中為國犧牲的從侄季明的祭文草稿。全稿文筆疾痛慘怛,哀思鬱勃。筆墨行走,情如潮湧,滿腔悲憤,一瀉千里,常常行筆至枯筆而不及續,使之筆勢更蒼勁流暢,其英烈之氣時時流露於字裡行間,是內容與書法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被譽之為"天下第二行書",代表著中國書法在王羲之《蘭亭序》之後的又一高峰。

翰林百詠:走進顏真卿:大唐精神,大唐氣節,大唐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