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每位創業者在創業前必問:我要幹什麼?

商業世界不斷顛覆的只是表現形式,而人性和商業的本質從未發生改變。所以,我認為創業者都應該尊重商業常識,否則就會遭到市場的懲罰。其中有一條很關鍵,那就是,每一位創業者在創業前必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到底要幹什麼?

每位創業者在創業前必問:我要幹什麼?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經驗、喜好和情懷,科學選擇創業方向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創業者容易有執念,覺得自己想到一個主意,就會有相應的需求。但這個需求可能只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需求,甚至都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需求。這樣的創業項目比比皆是。

判斷一個需求是不是真需求、是不是高價值需求很重要。對此,我也總結了三個標準,即強烈、普遍和頻繁。

第一個標準是強烈,就是用戶願不願意為這個需求付費,願意付多少錢。不願意付費,說明用戶對這個需求的強烈指數較低;反之,如果願意付費,說明用戶對這個需求的強烈指數比較高。

第二個標準是普遍,就是有足夠多的人存在這方面的需求。事實上,一個互聯網產品與傳統服務的最大區別就是它可以打破層級、跨越地域限制地去滿足更多人的需求,這是互聯網的本質價值。

第三個標準是頻繁,需求本身應該是一個高頻需求。如果你找到一個大眾的、強烈的、頻繁的需求,這個生意將會非常夢幻。當然,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的生意不容易找到,但若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一定會產生另外一個副作用,即這個生意必然會是超級紅海,你必須要面對非常激烈的競爭。

作為創業者,我們不要總認為自己的需求絕對存在、絕對真實。一個創業者自身的需求、個人的洞察,不見得有普遍性,特別是現在的創業者越來越精明,你的需求反而可能是非常個人化的。

每位創業者在創業前必問:我要幹什麼?


假如你擁有一個顛覆性或革命性的技術或者產品,那麼這是最理想的創業方式。但這種幾率很小,可能性幾乎為零。

假如你發現了一片藍海,有一片重大的市場需求機會,這是比較好的創業項目。發現一片藍海需要敏銳的觀察力,而多數人發現的所謂藍海,只不過是意淫出來的假藍海。那麼多人都在創業,怎麼可能有大量需求未開發的領域等著你呢?這是小概率事件。

從概率上來講,比較靠譜、務實的是發現一個小的藍海,在一個細分領域的小場景做出一個新的產品,結合一點運氣,成績也不會太小。舉個例子,比如說家電智能化這一輪,想要做出點東西,真正能幫助客戶解決痛點的東西,肯定有點機會,不然家電行業早就塵埃落定了。但是有沒有可能從裡面發現一個新的需求,做出一個新的品類呢?這是有可能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就是找到一個供給不足的增長行業,這是絕大多數的人的選擇,某個行業在增長,並且現在供給不足,這種情況是多數人創業的常見選擇,從選擇項目角度來看他是難度和務實程度相對低的,但相對應的就是執行起來難度非常高。如果投身的是這樣的領域,就不要指望能夠快速的成事,這個創業過程一定是疲勞的、艱難的、緩慢的過程,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對時間週期的嚴重誤判,會走的格外辛苦,就是這樣。

最後我想說,創業時,都需提醒自己四個字“順勢而為”。“勢”,指趨勢和優勢。創業者要短看優勢,長看趨勢,同時要做對趨勢,用足優勢。創業成功與否,短期內把握創業核心團隊的優勢非常重要,這是創業第一階段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甚至是決定性因素。但是長期來看,創業必須要做符合行業趨勢的事才能成功。

所以,先想好為什麼要創業,自己創業的目的是什麼來決定創業的性質,自身優勢在哪,市場怎麼樣,對應的營業模式是啥樣的,等等一系列問題做一下大的統計規劃,就是你要的創業方向。

每位創業者在創業前必問:我要幹什麼?


關注小創,每天分享有價值,有深度,有溫度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