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现如今,我们已经在预警机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拥有空警2000、空警200和空警500三种预警机,无论是性能还是数量,都有可靠的保证。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空警2000是我们第一代大型预警机,它采用俄制伊尔76飞机作为底盘,探测能力虽然强大,但只改装了几架,数量明显不够,另外伊尔76的航程不足,虽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90吨,但是最大航程只有5500千米,滞空时间在9小时左右,相比E-3系列近15小时,硬件能力确实存在较大差距。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空警200基于运8飞机改进而来,它搭载的平衡木雷达探测能力不如空警2000,而且螺旋桨动力飞行速度低,所以这型预警机也没有改装太多。


真正实现质量和数量双满足的是空警500,虽然仍是螺旋桨动力,但是运9飞机平台性能相比运8明显提升,最大航程7800千米,可以在空中巡航15个小时,比空警2000还要多几个小时,2架空警500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空中警戒。而且空警500的雷达性能比2000还要先进,体型更小,重量更轻,但是探测距离一样远,精度更高。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由于运9完全是国产型号,产量有保证,并且平台价格更加低廉,所以空警500得以批量列装。

可以看出,上述三种预警机都是由军用运输机改装而来,也因此存在一些局限性,运输机的油耗较高,而且受机体结构限制,航程不如同吨位的民航飞机,座舱的舒适度有限,不利于机载人员长时间地工作。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还有,运输机的尾翼通常都很高大,看起来很威风,但机身背部的相控阵雷达正好阻挡在尾翼前方,这会对飞机的气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的预警机只好在机尾下方安装尾鳍,但也只能弥补一部分回来。

但是运输机的优势也是民航飞机无法取代的,运输机的机体强度更高,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气象条件,短粗紧凑的机身使其能够短距起降,这在战时尤为重要,简而言之就是皮糙肉厚,生命力更加顽强。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综合评估来看,预警机最理想的平台应该是100吨左右的喷气式飞机,太大的飞机有点浪费吨位了,改装和运行成本也比较高,维护保养起来也不方便,运20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大了,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00吨,但好在运载能力和飞行性能都要比伊尔76、运9出色很多,这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按理来说,最大起飞重量100吨出头的C919客机最适合作为预警机平台,但处于种种原因,C919还无法进行改装,所以最理想的平台就是运20了。运20改成预警机后无需担负运输任务,因此可以释放内部空间,为机载人员创造尽可能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增大载油量,提高航程,最起码15个小时的滞空时间才对得起这么大的个头。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新型预警机今后可能会着重加强反隐身能力,因为目前隐身飞机对现有预警机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即使拥有了隐身作战飞机,也不能靠它包打天下,所以预警机必须有平衡隐身战机优势的能力,或者说预警机要跟上新型战机的发展脚步。

运20改装预警机:潜力巨大,却是无奈之举


除了更先进的探测能力,新型预警机有可能会担任无人机的指挥中心,或者说由预警机引导有人作战飞机,有人机指挥多架无人机去执行一些任务。

可现实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运20这个平台的需求量很大,最重要的是满足战略运输机,其次还有加油机,再加上预警机,一机多型对运20的产量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