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走10公里很累,但是跑步10公里就很轻松?

月光下的温唇


首先,跑十公里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而走十公里至少两小时以上,能量消耗的持续时间不一样。

然后,跑步和走路的发力模式不一样,跑步身体重心前倾,把腿迈开,加上髋关节的发力,其实是比较轻松的,而走路时,只是用腿一直在走,走一会儿就会感觉腿很沉。

最后,跑步时可以用前脚掌先着地的落地方式,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而走路时,并不能前脚掌先着地。

综上所述,跑步可以利用臀部肌肉,大腿腘绳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共同发力,加上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跑十公里会比走十公里来得轻松。



智慧跑步SmartRunner


那不是很累,只是觉得无聊,如果是有目的性,你会不知不觉走上很久,比如女生逛街可以逛几个小时,十公里已经达标 ,但让她们去跑十公里,几分钟就会觉得很累了。

我曾经把走路当运动,一天几个小时,步数两万以上,累不至于,但就是过程很无聊,只能边走边听歌。

而现在拿跑步当运动,在外面跑一两公里就感觉到气喘,十公里差不多一个小时,还真累得坚持不下来


大唐剑仙小小李白


本人的感受和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正好相反,对我现在的情况来说,走10公里路是很轻松就能达到的,而且走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好多,但要是让我去跑10公里那怕是5公里也是很难办到了,我自认为能轻松跑10公里路的人,要是和我比走10公里路的话,可能还走不过我呢。


揚劍出鞘


同样是10公里,跑与走,虽然运动量相同,但是运动强度却完全不同。如果是走的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并且能够轻松走完。但如果要是跑,那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完成。走路与跑步都是一项很好的很受大众喜欢的有氧运动,走路是比较舒缓的运动,适应入群比较广泛。跑步运动强度和难度要大一些,需要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等都有很大关系,并不适应所有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走10公里很累,跑10公里很轻松的感觉呢?

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慢跑10公里,也得一个小时,感觉真是很轻松,我也是喜欢跑步的跑者,确实深有体会,慢跑一小时,感觉不到累,但是也是满头大汗。运动强度也是很大的。

走步10公里,一般人9分钟一公里,已经很快了,也需要一个半小时。很多人也感觉很吃力,如果是10分钟一公里,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我也经常徒步运动,我一般10分30秒一公里,不会出汗。

具体什么原因使跑者感觉很轻松跑完10公里的呢?我觉得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我觉得同样10公里,跑步比走步快了30分钟,也就是说节省了30分钟运动时间。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跑步运动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很短,还没有感觉到疲劳,就已经跑完了,感觉很轻松。

2、有研究表明,跑步到一定时间后,大脑会分泌一种内啡肽的物质,会使人兴奋愉悦,使人感觉越跑越轻松。

3、就是,对于经常跑步的人,经过长时间的运动锻炼,已经适应了、习惯了,10公里距离不是很远,跑个10公里感觉很轻松。





绿洲147153329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感受,同样的距离跑下来相对比较轻松,而走着就觉得非常累,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这样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把出现这种情况的人群限制在喜爱运动的人群,而且体力够好!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少有能跑下10公里的,如果对于体力不够的人来说,走10公里一定比跑10公里要轻松。平时不锻炼或者平时主要以走来锻炼身体的那些朋友,跑三五公里以后就会大汗淋漓、心跳加速,很多人基本无法坚持10公里这样的距离,所以也不可能觉得这十公里舒服,对吧!

那么体力好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跑十公里更舒服的感受呢?

第一,跑十公里和走十公里耗费的时间绝对不一样。如果平时经常跑步的人群配速在5~6分钟那么10公里可能50多分钟就完事了。而即使采用快走的办法来锻炼这10公里,配速在8分钟也需要80多分钟才能完成。时间长短的不同,对于骨关节以及肌肉的磨损是不同的,所以跑10公里会觉得更舒服。

第二,跑步和行走时对于关节的冲击不一样。相信很多人都会认识到在跑步的过程当中关节会受到更多的刺激,这种认识是对的,单纯的每跑一次,对于关节造成的刺激确实是比行走要大(下图红线是跑步 蓝色是行走,确实是跑步对于关节冲击更大)。

但是我们要增加时间这个量就有意思了,比如我们回到跑十公里和走十公里这个话题上,在跑动的过程当中,我们整个的身体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而且跑完10公里总体下来的步数也比要走10公里少很多,而走完10公里,由于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更长,总体累加下来之后,数据显示:行走对于关节造成的刺激更大!

而且跑步的冲力对于健康人来说,能使软骨被重复压缩、释放,促进关节内的血液循环,让更多营养流入软骨内部,起到更好的营养软骨的作用,对于维持关节的使用期限有好处(科学合理的量是前提,超量运动就不是这个道理了)。这也解释了休闲慢跑的人群得关节炎的几率是3.5%,而静坐少动的人群的骨关节炎的几率,反而增加到10.2%,但是那些参加竞技性跑步运动的人群骨关节炎发生的几率超过了13%。


第三,跑步和行走的方式以及调动的肌群不一样。跑步的时候身体前倾,参与的肌肉多,大家协同作战完成跑步任务,所以大家都不是很累。而走步身体直立,关节参与负重和调动的肌群也不同,加上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又大,所以产生点儿抱怨导致关节不舒服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比如在跑步之前可能很多人会重视热身,跑步后会重视拉伸,然而在行走之前几乎没有人会做热身,因为快走这项运动本身也就算热身,而快走之后,也几乎不会有人拉伸,所以也有可能导致出现快走之后的不舒服感。另外本身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也不同,相信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在所有人当中都有一样的感受,相信肯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走路舒服而跑步非常的难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就是对于题主的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在英国的纪录片运动的真相里面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的看一看这个纪录片。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为什么走10公里很累,但是跑步10公里就很轻松?

虽然同样是10公里。但是两者运动时间是相差将近一倍。跑步10公里大约用时60分钟。而走10公里大约用时120分钟。时间相差一倍,肯定会造成身体上的疲劳。相对来说走的时间越长,更容易疲劳。

即便是可以一次走10公里,不一定能跑10公里。跑步10公里要求是比较高的,没有经过锻炼是不可能完成的。普通人跑个两3公里都很困难,更何况说10公里了。能够完成跑10公里。本身身体素质就比较高。一些跑得快的人可能四五十分钟就跑完了。让他们一次走10公里,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让他走10公里,快走速度再快,8分多1公里,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走完10公里也要90分钟,时间拉的越长,身体的劳累度越大,更累。

经常跑10公里的,你让他走10公里,这是不合理的。短时间内我能跑完10公里,起到高效健身作用,为什么要去浪费时间,走10公里。并且造成身体上的疲劳。

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选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快走跑步都是使适合大众来进行锻炼的,当下社会各处都在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我们运动也是一样,能够进行跑步的,坚持这种高效运动方式。不适合跑步的,快走进行锻炼也是没有问题。

跑步与快走都能锻炼身体,正确的跑步姿势对于我们的膝盖有稳固作用。能够强化腿部臀部腰腹部力量。提高心肺能力。快走运动强度低较为温和,适应人群广,运动健身效果次之。

无论是跑步或者快手,过量运动超过自身身体承受范围,易引起关节肌肉劳损,出现疼痛肿胀等等不适反应。我们是健身为目的,适量健身维护身体健康,走10公里时间过长,有可能造成膝关节损伤,适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伤痛。

跑前热身,运动完拉伸放松,降低运动损伤发生。

大家喜欢跑步运动的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跑起来,欢迎留言交流,我是76老郭!


76老郭


走和跑,发力的方式不一样,所用到的肌肉群及收缩舒张的程度也不同。

所以,关键看你的能力。

如果你经常练长跑,而不常练快走,那么跑完十公里比走完还轻松。

假如你经常练长距离快走,而不练长跑,那肯定你走完十公里更轻松。

就普通人而言,极少跑步,却经常走路,所以走完十公里容易,但是连续跑一公里都困难。

就是这个道理。


杨春祥律师


对于男生来说,这个感觉会很明显,自己去跑步二十公里,即使花了三小时都不会觉得自己腿难受,但是要是跟女朋友或者和女生去逛街,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自己小腿疼痛了。

当然稍微靠谱一点的解释,我们自己走十公里的时候,步数大部分情况下会比跑步十公里多很多。

我自己跑步一千米,算下来差不多在1000步左右,但是自己走路一千米都是1500步以上。

看似一样的距离,当我们自己低强度,高时间运动之后,累积下来的强度其实并不算低,加上运动频次达到一定的量之后,自己那种疲惫感就会产生。

此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我们身体习惯一个节奏之后,换到另一个节奏反而会觉得很累,经常跑步十公里的人肯定不愿意走路十公里,以至于自己走十公里的时候都会觉得累。

这种感觉就像平常跑步,习惯一个高速度后,面对同样的长距离,放慢速度跑自己也会特别的难受,让那些马拉松冠军去当6小时的兔子,估计他们会要死要活的样子。


真叫静静


这个是相对于爱跑步的人来说的吧!对于很久不跑步且讨厌跑步的人来说,显然走10公里轻松,跑10公里痛苦。

所以,这个题目应该是“对跑步爱好者来说,为什么走10公里很累,但是跑10公里就很轻松?”

01重复双脚交替动作走路比跑步多

走和跑都是双脚前后交叉运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跑有腾空阶段,走没有。不论是多快的走路,甚至速度比慢跑还快的走路,如竞走,都不腾空。

没有腾空动作的走路步幅相对跑步要小。跑步腾空时有一个蹬地的空中划行。同样10公里,走是实打实两脚踏地,跑则有一部分距离是腾空划过,尤其是加大步伐之后,跑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这一本质区别,造成同样10公里距离,一般来说走的步子要比跑的步子要多(专业人士除外),也就是说同样距离,双腿前后交替的动作,走要比跑重复更多,自然走10公里更累一些。

02 一般来说走路所花时间比跑要多

走和跑都是有氧代谢运动,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健走健跑的人都挺多。主张快走的人可能说,快走的速度比有些人慢跑还快,日本人提出的超慢跑不就主张以近乎走的速度跑步吗?

任何普遍性都有特殊,这里只能讲适合大部分人的一般道理。

对一般人来说,走10公里花的时间肯定要比跑10公里长,不信可以试试以10分龟速慢跑,会发现走路的人几乎没有比你快的,仅管你已经跑得很慢。

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容易产生枯燥、无趣感,跑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10公里,无聊感自然会减少。

03 跑步时生理上产生愉悦感

跑步是会上瘾的,这不仅是每天要跑的瘾,还有每次跑到一定距离停不下来,越跑越带劲,有种一定要跑爽了跑嗨了的感觉。原因是跑到一定程度,身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类似于吗啡、鸦片剂一样产生欣喜和快乐的感觉。

身体由静止转向活跃需要适应和调整,跑步之初,身体不同程度会出现一些不舒服,有些人认为跑步是痛苦的,就是因为没挺过这个阶段。事实上,过了这个难受的阶段,就可能是海阔天空。

这个阶段什么时候出现,因人而异,有的在3公里,有的在5公里。身体跑开后,节奏找到了,就会进入一种类似于自动驾驶的模式,越跑越轻松,越跑越愉快。

04 跑步能得到更多心理满足

跑步相对走路,内心的满足感更强。

跑步是修行。很多人跑步,跑出了人生的新境界,形成坚毅、乐观、勇敢等各种品质;

跑步时感受到身心自由和解放;

毫无保留地发泄欲望与情绪;

更具挑战性更有成就感。走10公里人人都可以,跑10公时却不是;

跑步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有更大提升空间,快走最快也就那样,跑步则不同;

跑步是速度游戏,变速、匀速、间歇各种跑法可创意组合。

​综上,我是站在一个慢跑爱好者的角度回答的这个问题的,宁愿跑10公里,不想走10公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22199923063308100"} --}

一路慢跑


走每公里和跑每公里配速不在一个层次上。一般人,快步走每公里只能达到7分左右,除了受过特别训练过专业的竞走运动员以外,每公里7分钟算是高手了,通常每公里8-10分,还要取决于身高、体重丶性别、年龄,以及行走年限而呈现不同配速!

我在2019年一次25公里徒步比赛中,以6-7分30秒每公里配速第一个走到终点,但,其他参赛人要么从头跑到尾,要么走走跑跑到终点,只有我一个人傻傻的走过终点线,由此,一个人如按照6-7分钟配速跑一公里,肯定是采取行走方式的人比跑步人累!

主要是行走人双臂摆幅要比跑步双臂摆幅大!还有髋关节送髋幅度同样比跑步人要大!因此这两个部位肌肉群赛后反应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