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

都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都很好,毕竟是血缘之亲,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是出于天性,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不疼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也有,但只存在少部分这类父母。而公婆和儿媳则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在这层关系上又是不同的。

而爱屋及乌,如果你不是很喜欢一个人时,同样的也会对他身边的人和物也会产生同样的排异感。生活上很多婆婆和儿媳的关系一向的很僵硬,其中也和婆婆的儿子有所关联的,下面先来看看一则案例!

01

何晓和是家里的养子,他五岁的时候被养父母从孤儿院那里收养回来,在养父母家庭里就他一个儿子,其他几个都是姐姐,也许是出于没有生到儿子的缘故,这户人家才收养了晓和,而晓和的性格比较孤僻和温和,也许和他自身有点关系。

“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

晓和虽然在这个家里,但养父母对他还可以,并不是非常的厚此薄彼,晓和的三个姐姐对他也还不错,但是晓和的养母就有些犀利了,他对各种生活上的小事也会很在意,小时候晓和打破了一个碗都被她嘀咕过不停,有点怨妇的风格。

如今晓和也长大了,他也娶了媳妇,媳妇是来自北方的姑娘,平时有点大大咧咧的,也许是和她洒脱的性格有关,和晓和有些不一样也因此在生活上有些互补,晓和比较在意细节,做事也比较圆滑,而他媳妇则不一样。

因为这些缘故,晓和结婚后就和媳妇自个搬到上班的地方附近那里租房住了,小两口住在两房一厅的屋子里,而晓和的母亲也会时常过来看他们,甚至会催他们要孩子。

而婆媳矛盾却是在生活上滋生出来的,婆婆来到他们家里后,看了装修风格和自己的很反差,也许老一辈就不喜欢黑白搭配的风格,为此嘀咕了好多句,晓和的媳妇就不满意了,比较是自己挑选的,就反对婆婆说:“反正都是我们住的,和你没什么关系吧。”可婆婆却有些不乐意,觉得这位儿媳太有主见了,反而不好管教。

“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

而有一次,晓和的媳妇生病了,而婆婆也刚好在这边,但生活上也不会特别注意,做饭也是比较丰富的,不会说有什么忌口,或者是清淡些。而这些让儿媳看在眼里,觉得婆婆不怎么喜欢她,刻意让人眼馋。

而这位儿媳非常不满的婆婆的叨唠,这位婆婆天生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特别喜欢抱怨和嘀咕,儿媳和她是两代人,儿媳也比较崇尚时尚,穿衣服也许会那么暴露一点点,穿短裙和低肩类衣服都会比婆婆嘀咕说她作为嫁人的妇人还不懂收敛点,而儿媳为此感到非常的委屈,但也不愿再次争吵了,因为她已经知道婆婆的为人了。

儿媳在周末做饭的时候,婆婆来蹭饭,发现味道太咸了,就说不考虑她的感受,儿媳也嘴里嘀咕:“又不是做给你吃的,嫌弃什么”,这让婆婆有点不满意了,就对儿子说:“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一旁的儿子也回答了她:“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这让人有些惊叹了,普通家庭的矛盾,就是因一些鸡毛蒜皮而起!

“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

02

其实,婆媳也好其他亲人之间相处也罢,生活的各种不愉快其实就是因一些小事而起,就如同晓和的母亲和媳妇一样,也许晓和从小生活中父母的身影下,各种习性也早已经习惯,见怪不怪了,同时也会找到和父母相处的方法,他知道母亲的性子,所幸就做好自己,避开让母亲叨唠的雷区。

相反的,晓和的媳妇则不一样,她是后来加进这个家庭的,加上自己的性子比较随心,也不会刻意的迎合谁,特别是婆婆这类人,在她看来自己的生活和婆婆本来就没多大关系,何必要去配合婆婆的生活方式呢。

但是站在婆婆自己那一边,她会以自己的观念去思考和看待事物,所以这就是立场和角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看法。婆媳生活上的矛盾就是由意见不同而滋生的,而产生这些的往往就是生活上的小事。

“儿子,你媳妇好像不欢迎我”“妈,换作是我也受不了你”

03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另外一个人时,自然不会欢迎她,很明显一位不喜欢自己婆婆的儿媳,也会刻意的回避她。婆媳之间本来就是个话题,要让两个不同辈分的人相处的如闺蜜一般,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婆媳之间尽管谈不了心,至少得相敬如宾,不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会很煎熬,或者就分开生活,只有两不相见才能少许摩擦。

婆婆也不该让年轻人活的方式要和自己一样,没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儿媳那边也要懂得体谅,如果真的没办法融合时,就真的只能分开了,毕竟你千万别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我是莫愚,说说世间那点事,情感路上不可愚,为平凡的情感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