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6个孩子聚会喝了14瓶啤酒,3位爸爸赶到后把饭店砸了,做的对吗?

三地领域


6个孩子聚会喝了14瓶啤酒, 3位爸爸赶到后把饭店砸了,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和孩子的权益得到侵犯的事情混杂起来处理,恶劣影响别人经营,肯定是不对的。

首先爸爸的行为是错误的。

1,对于爸爸来说,饭店老板如果侵犯了他孩子的正当权益,应该通过合法途径要求赔偿,而不是通过砸场子这种粗暴的方法,破坏别人的经营,本来自己有理结果弄成自己理亏。

2,教育孩子应该通过合适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给孩子心里种下种子,特别的时候可以用“拳头”来解决问题。除非是被打的时候正当防卫,所以这样的教育行为当然是不提倡的。一是误导孩子观念,二是不利于培养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这件事情,如果经过有效沟通,跟酒店老板把利害关系说清楚,应该能很好的解决,然后回家爸爸再教育自己的孩子,尽到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这是自己的家事了!

这样孩子还能从中学习如何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和问题,对孩子以后处理自己的问题有作用。

教育这间事情,培养起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破坏起来可能一件小事或者一个观念就可能带来巨大伤害。

3,再说酒店老板,酒店老板肯定是不对的。

但酒店老板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常见,有意无意的就卖给了未成年人。如果没事情,谁也不会去追究,但终归是在规则的边缘冒险。

如果非要说的话,老板的行为显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这种行为具有过错,很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醉酒摔伤或者醉酒打架等危险事情,饭店老板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总之,这位爸爸其实把自己教育没有做好的事情怪到了酒店老板身上,而且是用极端恶劣的方式,是很错误的。酒店老板是个很普通的经营者,他的行为当然也是违规的。

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也应该是提前的事情,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教育已经太迟,有些规则很早就要给孩子树立好。


我是探花妈妈,关于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的养成,欢迎私信沟通交流。


探花妈妈说育儿


案件经过:

事发2017年7月的哈尔滨,当地“哈啤”文化盛行,6名初中生趁暑假约在一起吃饭,仿效成年人点了14瓶啤酒,结果不胜酒力,一个个喝的东倒西歪。3名家长来寻孩子,发现至此,立马找饭店老板理论:“这么大的孩子,你为什么卖他们酒喝?”面对质疑,老板回应“这些半大小子长得就大,我还能挨个问他们都几岁。”随后双方发生争吵,激动之下孩子家长掀翻桌子,打碎窗户玻璃,现场一片狼藉。

法律分析:

1、饭店的责任分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7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饭店老板销售酒给未成年人是违法的。老板辩解总不能“挨个问”,法律也做了规定,“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再大的孩子也是稚气未脱,所以老板的辩解无效,饭店的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行政处罚,有关部门可对其依法处2000元以下罚款。事后,警方对饭店老板进行了告诫。

但其实,饭店也有难处,执行规定难,我国现实就是如果商家严格遵守规定,见到客人“年轻貌美”就要其出示身份证,大大降低了客人的用餐体验,生意能好到哪里。

我觉得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设立“顾客购买烟酒时需出示身份证”等配套规定,一方面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可以考虑参照英国、日本等未成年人禁酒管制措施严加管理。

2、家长的责任分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以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尽量予以调解处理”。本例中,家长表示因看到孩子状态不佳而心急,才会做出不理智行为,在民警见证下向饭店老板道歉,认错态度良好,警方也本着化解矛盾为前提,予以调解,由家长对饭店损失进行赔偿。

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家长的不理智行为受到惩罚是必然,违反规定就需要承担责任。

而且家长的不理智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会让孩子认为只需要通过打、砸、骂、吵等诸多手段就可解决纠纷,不去诉诸理性,而是采取暴力,“子不教,父之过”。


小宇宙看天下


6个孩子喝了14瓶啤酒,后来一看原来是上初二的孩子,也不算小了,这个时候喝酒虽然是不对的,但是14瓶啤酒产生不了什么大的危害。

那么家长来了以后就热闹了,他把人家的饭店给砸了。

在中国还没有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喝酒吧,也没有规定说饭店如果卖给未成年酒会怎么处罚?

所以饭店就算是卖给孩子酒,他也没有大的罪过,你这个家长把人家的饭店给砸了,说实话你一点也不占理,警察来了你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你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你把气撒到饭店上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大家理解,他的孩子为什么去喝酒了吧,因为他的家长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家长,都是一个混蛋家长,那么这样的家长怎么能教导出有教养的孩子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规矩根上不正啊。

如果我的孩子去饭店喝了酒被我发现,我可能会把他抓到家里来揍他一顿,但是打砸饭店绝对是错误的行为。


唐塔正和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饭店如果有错,由管理部门来处理。由私刑来代替公法,本身就错,没有什么对不对。如果都象这几个家长这样,法律不是成了摆设。当着自己孩子的面使用暴力损坏他人财物,这样的家长是教育不好孩子的。把饭店砸了,家长出气了,你的孩子怎么看你,你的孩子怎么看这件事。孩子会认为他的一切不良行为都是外界造成的。至少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一切破坏法制的行为,一切把自己置于道德最高点的行为都不值得提倡。


新疆户外张仲宁


6个孩子,请问是多大的孩子。并且现在的孩子发育都早,哪怕16,7,和成年20以上的从长相上真的看不出来。请问饭店消费者来吃饭,饭店有权利查看对方身份证确定年纪吗?如果不能看身份证,孩子自己谎报年纪呢?这样的家长,从来不考虑自己是否有错。如果孩子抽烟,是不是要把卷烟厂砸了。


加菲猫1608388


三位家长的做法过激了,你的孩子喝酒不在饭店的违禁之列!懂吗?如果你的孩子出入一些诸如酒吧或者网吧之类的公共场合,而这些场合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消费的,如果这一切的场所给你的孩子提供服务,你可以理论一番,或者报警处理。但也不能动手打砸人家的财物来发泄,靠打砸发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何况人家饭店并无过错,你的孩子进人家饭店了,就是人家需要招待的客人,人家为什么不能提供啤酒呢?再说了,六个孩子一起去吃饭了,应该是有值得高兴庆祝的事情吧!你这样一通打砸,破坏了人家的财物是要赔偿的,也破坏了孩子们的欢乐气氛,倒不如等孩子回家以后,委婉的劝阻最好,给了孩子面子,也不会因为火气上来干了违法的事情。这下好了,你是发泄了,后果总得考虑吧!善后工作是不是很麻烦了。赔偿是必须的,道歉也是必须的!劝你们遇事不要冲动哦!


故乡的红枣树


首先,6个孩子喝了14瓶啤酒,平均1个孩子两瓶多,有点震惊,哥们我快40了,酒量也就是两瓶,很尴尬,但想想回家肯定挨揍,心里舒服多了

其次,这三个家长很社会啊。估计是在孩子同学家长面前不愿丢份,我相信,如果是一个家长,肯定动不起手来。男人嘛,都好面~

最后,我弄不明白为啥有砸饭店这种操作,是因为孩子们喝高兴了你们没酒喝吗?现在这一闹彻底舒服了,钱要赔,配不够拘留;歉要道,道不明白拘留,最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暴力能解决问题”,以后有你们赔钱道歉的时候,到时候后悔莫及!


君哥闲在家


6个孩子喝14瓶啤酒,不多啊。啤酒含酒精12%,1瓶啤酒450mL,每一个孩子平均喝2瓶多一点,大概1000mL吧,含酒精120mL,2两多一点。再说,饭店买酒不会让顾客岀示身份证,国家也没有年龄禁酒的法令,所以家长砸了饭店是违法的。典型的打砸抢行为。如果孩子有过错,怎么迁怒于饭店?不如迁怒于家长,打打自己的耳光,把自己家里也砸个一塌糊涂。


LLQ69093944


看了这个文章的题目就觉得好笑。文章说:六个孩子去饭店吃饭,喝了14瓶啤酒,三个孩子的父亲把饭店给砸了,岂有此理,饭店是营业场所,它的服务对象是针对所有需求的人群的,这些人群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作为孩子的父亲,你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却去砸饭店,这是犯法行为,应该给予法律制裁,并且包赔饭店的一切损失。


军月童话


对个屁啊。凭什么砸店。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不说自己没管教好孩子,光怨别人。典型的拉不出粑粑怨茅子没有嘬劲。要是买啤酒的上你家推销啤酒🍻,引诱你的孩子喝了啤酒。你就是把他揍残废也是他自找的。你们的孩子去人家店里喝啤酒你们去砸店。如果你孩子买烟抽了。你们也去把卷烟厂放火烧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