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孩子补数学,补着补着就补成不及格了呢?

ming刘


这个问题就得从兴趣来说了,很多时候,我们孩子去报辅导机构并不是孩子主动要报,而是被我们家长被动式的,推着去报。

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去报数学辅导班,不是孩子主动的,他内心是排斥的,报了这样的机构以后,他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去。

去了以后是不是认真听了,没有人知道,只有孩子自己心里面清楚,根据您的表述,孩子肯定是去了,但是呢,去了以后,没有听,在想别的事情,甚至左耳进右耳出,也就是说,是为了应付家长,而上辅导班,

再有一种情况,我们就得要看这个辅导机构的老师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这个老师可能没有自己的特点,只是生搬硬套的讲解,这样一来呢,它的教学质量比较低下。

教学质量比较低下,就导致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时候呢,他还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失误,这种情况下就会让孩子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

于是呢,可能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还有,我们还要纠正一下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孩子上了辅导机构,成绩就肯定能够提高。

我们试想一下同样的一个老师,在学校教学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孩子考了100分,有的孩子考了60分呢。这说明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接受知识,是有先后之分的。

有的孩子呢,适合速记。有的孩子适合细嚼慢咽。有的孩子需要一点儿一点儿的把这个知识点啃明白,就不会再忘了。

每个孩子和每个孩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可能我们报的这个机构,她没有抓住咱们孩子的特点。所以,随着年级的升高,随着知识点的难度提升,我们孩子掉队了,就被甩到了后面。

于是呢,再一次出现考试,分数就直接不及格了。所以我们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分数不及格。

是辅导机构的老师不合格?是我们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说其他的原因,找到原因以后,再做计划的时候才更加的有针对性,才有助于我们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成绩提上来。

毕竟,不及格,是我们很多家长无法接受的。


说文写作


这事儿我有亲身体会。

儿子初二那年暑假吵着要去补数学,原因是班上成绩好的都去了。

依我的本意,是不愿让他去的。一来,他数学很不错,140+的成绩,补个什么劲?二来,他自己善于学习,万一打乱了节奏,反而得不偿失。

但儿子那时候倔,我跟他讲的两点他根本听不进去,就觉得我抠门,舍不得花钱。

没办法,只好依他,找了家熟悉的辅导机构。

基础挺扎实,就报了个培优班,攻一攻难题、偏题、怪题吧。

前两三次送他去还挺高兴,回来做老师发的试卷也挺积极。到了四五次的时候就感觉有点磨蹭了,做试卷开始发躁,然后就是要手机查题目解析。说他查手机不对,他更生气,烦得不行。

第六次,考试,150分的试卷考了108,我还没在意,培优嘛,肯定难。第八次,考了80,我觉得问题严重了,就准备让他停课。儿子不服气,说再上两次,不成就歇。第十二次,居然只考61分了!

我二话不说,直接去辅导班把补课费一交,再也不去了。我知道,再补下去,孩子数学就彻底玩完了!

停课之后,我跟儿子谈了一次话。让他好好回忆一下以前是怎么学数学的,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里。

因为他尝到了失败的痛苦,所以更加渴望成功。

把培优材料统统扔掉,他一头钻到数学书里,从初一的看起,看教材,做课后练习,总结题型,搞错题集。初三开学第一次数学考试他还只有90多分,刚及格,到了期中,已经120+;第一学期末,130+;第二学期稳定在140+,自主招生卷100考了95,中考147。


讲这件事,就是想说:

第一,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补课;第二,补课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提高成绩。

既然这样,就一定要精准补课,按需补课。

一是缺什么才补什么;二是观察动向,随时调整补课策略;三是根据孩子特点,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补课方式。

总结语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个人一直不主张补课。我儿子高中阶段再没补过课,高考也考得不错,全国重点。

我认为,学习这件事,一定要先靠自己,多靠自己,外力要少用,不得已才用。

以前,我认识的一个企业家,一双儿女从小学补到高中,原本挺聪明的孩子,最后女儿二本,儿子三本。女儿比儿子补的科目少。


剑客谈教育


数学补着,补着就偏了,人有些补着补着就废了,不是孩子不努力!不是孩子不聪明,究其原因我们一起看看。

小美是侄女小升初认识的考友,大家一起进入重点中学,分配到一个班。开学第一天,老师提及小美时,侄女才知道小美是招生考试的第一名,眼里很羡慕佩服!

侄女一直都以小美为目标,努力追赶。半期考试,小美班级第一,年级第二,数学100分。侄女班级15名年级75,数学80分。听到小美在外面补课,侄女也心动,吵着要去,我听到后直接否决了,但给她提出,只要她成绩提高,补课费用可以作为奖励,购买她所需用品。

期末考试后,小美成绩全班第8名数学成绩92分,侄女全班第六名,数学成绩96分,兑现诺言后,侄女的学习兴趣更浓。小美爸妈依然给小美报班学习,侄女任然自主学习。今年中考,侄女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数学考了119(满分120)小美也是进入重点中学,但是普通班,数学考了95分。

小美数学培训失败,究其原因(1)通过题海战术,大量刷题,造成短暂性的数学成绩优异,表面看没毛病,但实际中,学生学习数学被动性太大了,没有主动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没有强化双基的数学学习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有持续增长。(2)所到培训机构,教授是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吗?经验丰富指已经从初一到初三任教几年的老师。这些老师对历届中考难点重点把握力度大,期末考,半期考都会根据所教授学生情况,联系中考考点来出题。(3)小美经常补习数学课,学校老师教授数学的时候就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就会形成反正我没学,还可以补课的心态。

综上三点就是孩子数学越补越差原因,学习数学建议多归纳总结,以双基为主,这样数学成绩才能大幅度提高!





书中良缘


首先来说说发生在我女儿及身边的人的事情:

事件1、我家女儿下学期是三年级,是给他报了阅读和写作课,2年下来,除了基础知识还算可以(平时在班里也是不错的),对作文还是和之前一样,写的流水帐,抓不住重点,和班里他没学过的同学根本就没差别。
事件2、数学试卷最后一道附加题,班里有很多同学是学过奥数的,但是从测评成绩来看,学过奥数的不一定能做出来,我家女儿没学过,在做对为数不多的同学里面都有她的名字。

事件3、我们邻居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英语,现在5年级,她妈妈说,每次英语考试只能80几分,在班里中下水平。

当然这些事件不是说培训班不好,在外面上培训班的总有学的不错的同学的,这边我也分析了几个原因,大家也可以对照看下有没有说对或遗漏的。

1、孩子本身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包括对这门课的兴趣或是对这个老师的兴趣,我喜欢这个老师,她经常夸我或者她的课很吸引人,孩子当然也更愿意学,认真听。

2、孩子兴趣班太多,根本来不及消化知识

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同学五六个兴趣班是很正常的事,经常是这个兴趣班刚下课就赶着去上另一个兴趣班,明明课上老师讲的都理解了,可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因为没有及时消化,都还给老师了。

3、兴趣变成了压力

本身孩子对这门课自己是很有兴趣的,平时也会主动去研究发现问题,可是现在很多培训班是用打卡等来巩固教学的,这样对有兴趣的同学很被动,不是自己主动要学,是为了打卡完成任务去做这个事情。


4、大班化教学 和学校没差别

一个兴趣班至少每班10-20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不能顾及到每位同学,孩子有不懂的也没有及时问,以至于后面越学越困难,这里我相信低年级的课老师还是应该有能力可以胜任的。

每个宝妈都是有焦虑心理的,我也一样,平时女儿成绩还不错的,看着别的不错的宝妈报奥数,报英语,心里是很纠结的,特别是班里还有已经说过三年英语的存在,咱们还是连ABC26个字母都没念全,就像前面有宝妈回答的一样,咱也怕她会了以后,上课就不听了,注意力下降了。

我觉得我们家长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不能焦虑,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多陪她,不要她在看书的时候你在玩手机,分析她的问题所在,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都有无限的潜力!

我是蜗牛妈妈,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成长!


蜗牛妈妈家庭教育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厚道地笑了:都说补课能补全短板,结果却把数学这个科目补成了不及格,这是既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家长花不少钱去为孩子补课,却补成这个样子,家长的肾上腺激素上升的趋势简直挡都挡不住。我不知道这位家长到底找了哪一路“大神”为孩子补数学,应该不是体育老师吧?不过据我所知,有些体育老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也是挺不错的,比如我以前的一位同事,他是体校毕业的,但因为学校缺数学老师,所以他这些年一直既担任体育课老师,又担任两个年级的数学科目教学,不过他每年的年段过关成绩都相当不错,他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位居全镇前几名。

孩子原本的成绩如果是在及格线之上,而通过补课之后补成不及格,不得不说这样的补课老师,在教学水准方面已经达到了“添乱”的最高境界:比如原本这个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也可能有合理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原本也有一丁点的兴趣,而这位补课的老师却完美地把学生最后一丝的学习兴趣消耗殆尽,让其思维变得僵化,思考能力无法“在岗在位”。

我觉得并非每一个学生都适合补课,而且补课不一定能让所有孩子的成绩都能做到突飞猛进,因为补课出现成绩倒退的情况,并非没有。在补数学的时候,补着补着数学成绩就不及格了,我觉得应该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补课所补的内容深度很深,但对基础的内容不屑一顾。

有些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为了体现自身的水平,所以在为学生补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找出最难的题目辅导学生,这对部分基础非常扎实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但对于基础不怎么好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部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这种学生一旦因为所学的内容过难,在对一些类似于奥赛题的题目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会对数学产生一种恐惧感。当学习兴趣消散,学习上的恐惧感抬头,数学成绩能不退步吗?

另一方面,孩子是被家长强逼着去辅导机构补课。

在多年以前,我表哥要卖一只公鸡,为了让公鸡的重量变得更重一些,卖的钱更多一些,所以我表哥拼命地往公鸡的嘴里塞地瓜,可是那只公鸡却在不停地挣扎着,一口也吃不下去……这位家长的做法估计和我表哥的做法“一脉相承”:孩子压根儿不想去补课,你却一直逼迫孩子去补课,孩子心里产生反弹情绪,对数学这个科目极为厌恶,能考好吗?甚至我怀疑这孩子之所以考不及格,可能是因为他故意考那么差,用这种方式来抗议家长把他当作“提线木偶”的做法。

如果你是家长,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你会强逼着孩子去补课吗?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孩子补数学,补着补着就不及格了,怎么办?我以前是一个辅导班老师,不教数学,教的是语文和英语,我不是不会教,是嫌数学太繁琐了。我来说说我们学校的一些现状,数学老师是退休老师返聘过来的,按道理说资质过硬,应该能辅导好学生的,但是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但是对于基础太差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没那么大耐心了,我发现了几次,数学老师让差生抄别人写好的作业。



有一次,因为一个学生不喜欢那个数学老师,不给他检查,非要给我检查,查作业的时候,我问了一句,左老师,这个孩子怎么在抄别人作业啊!他说这个孩子没办法教,教了也听不懂,抄抄还能记住几个答案,这么多学生,我不可能一题一题来教他!我顿时感觉不好了!这就是补习班老师,我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这样,成绩太差的孩子老师都不愿意教。


我家孩子最近在家有点不听话,我给他去辅导班了,送去的是一家资质比较好的辅导班,一个月下来,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升,更可怕的是下降了。老师查过的作业。我回来再查,发现还有错题,我果断把孩子接回家自己辅导!辅导班老师是一对十几二十几,没有太多耐心辅导一个孩子,基础太差的孩子,如果父母会教,还是在家辅导靠谱!


陪读妈妈谈教育


01

王小明我非常熟悉的一个学生,因为他爹就是我们村的首富,典型的暴发户之子,大前年他爹托人交了5万高费把他送到了我们学校

希望在我们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能有所改变,将来能弄一个大学去读读。

高一高二的时候,他儿子在我们学校还算中规中矩吧,学习态度还算端正,学习也有所进步,在班级 65个学生当中也能排到50名左右的样子。但是就是数学成绩差啊,高三了,数学考试从来就没有及格过,150分的题目往往只能考到70多分,高点的时候也就是80分吧。

于是他爹托人给他在校外了一个数学辅导班,每个星期去两次,每次都是两个小时左右,辅导机构为他专门制定了数学学习计划,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他也是

做辅导机构给的资料结果考试那个真是一次比一次差,高考的时候数学考到了65分,总分差二本15分,最后落榜了,听说他爹给他报班补课,花费了2万多,他爹脸都气青了!

02

对于辅导机构的补课,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待,不是所有的辅导机构都是值得寄托希望的,也不是所有的人去辅导机构都能够把成绩补上去的。

【1】好的辅导机构,好的老师确实能把成绩补上。

现在不管是大城市还中小城市,辅导机构是一个接一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这就说明有市场、有需求、补课很多时候还是有效果的。

我有个堂弟,成绩还可以,就是偏科。特别是数学很差,高三第一次月考时才考到52分,于是他爹了一个上课还可以的数学老师给他补课,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两小时,你还别说真管用,经过4个多月补课现在数学既然能考及格了。

【2】这类学生,可以去补课。

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其它科目还可以,就是有某些科目很弱,也就是我们说的偏科严重。

这类学生他们往往是喜欢学习的,学习也是相对认真的,他们之所以有的科目弱,大多数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所导致的,这类学生只要补课的老师教学质量高,那么是很容易把成绩补上去的。

【3】这类学生,不适合去补课。

总成绩很差有什么优势科目,也就是所有科目都是差得一塌糊涂,这类学生就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了,他们成绩差是跟很多因素有关的,单独的补课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讨厌某一科,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那么这类学生补课也是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的。

结束语

孩子去辅导机构补课,成绩越补越差,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它可能是辅导机构的老师上课实在是太垃圾,重难点不突出,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这样就会越补越差。

孩子原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你还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去补课,那么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所以孩子是否需要补课,补课会不会有效果,这得多方面考虑,那种盲目跟风补课是行为是不行的,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出现这种问题证明补习老师不适合孩子,家长需要反思一下,寻找原因,对症下药。



我孩子在小学5年级下学期上数学辅导班的时候,数学成绩突然变得极不稳定,到期末考试数学居然都没考到80。当然,考到这个成绩也与那次期末考试数学难度大有一定的关系,全班好像最高分是88。

用孩子阶段性成绩评估,辅导班不仅没发挥正面作用,反倒发挥了负面作用:因为把孩子交给辅导班以后,作为家长的我一度成了“甩手掌柜”,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从此不再怎么上心了。



有了孩子那次数学成绩的“滑铁卢经历”,我从此再也不敢当甩手掌柜。那次经历后我采取的对策是:小学6年级,我果断停止了数学的周末辅导班模式,改为了:精选数学参考书,我亲自监督他做习题+针对阶段性错题难题,请数学家教着重强化辅导的模式。这样的方法调整后,孩子在小学6年级的数学成绩就稳定了很多。

回到这个问题,家长切不可把辅导班或者家教老师当做“万能钥匙”,不可心安理得交给辅导老师了事。老师也需要跟孩子讲究一个“投缘性”,别人认为的好老师和好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真正适合我们的孩子。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慧眼识人,帮助孩子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老师和教法。另外,每周一次的高强度辅导班学习如果没有平时的夯实巩固,效果是很值得怀疑的,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平时的环节做好监督和管理,滴水穿石,孩子日常的学习巩固不可或缺。以数学为例,具体做法有:围绕孩子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寻找相关练习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几道,并让孩子随时保持“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现在孩子初一,在数学环节,我再一次恢复到了辅导班+自学+一对一家教重点强化的模式,而英语和语文则调整为放弃辅导班模式,改为家长监督下的自学模式。从孩子阶段性考试成绩而言,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证明方法对路,可以持续。

而要找到适合孩子的对路方法,就需要我们家长对孩子学习持续性的观察和效果评估。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享分析解惑。

为什么孩子补数学补着补着就补成不及格了呢?这肯定是补的方法有问题,补的方向有问题。总之一句话,补的不对。


在这方面我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我经历过这个事情。

在初中的时候,基本上我的成绩还算可以,我们中学也没有补习的习惯,大家也都跟着老师一块儿做作业做习题。我也没有补习的这个方法,也没有补习过。也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课外习题。

在初三的时候进行过一次全县的物理竞赛选拔,每个乡镇要选拔出5名学生,然后统一在县城考试再进行选拔,当时我们的乡镇大概有4个中学,每个中学大概有4个毕业班,每个班大概有七八十个人,每个班参加10个人。当时对这个竞赛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全乡镇大概有1000多高三学生参与这个竞赛,我们总共派出了大约20个人,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20个人中有两个就拿到了前5名,其中有一个就是我,我是第三名。

等到第2次化学竞赛的时候,我们老是为为了重视这个事情,就专门给我们成绩比较好的人进行培训。结果一次也没中

高中的时候我又遇到了这个情况。



高中的时候物理还可以,基本上也是前几名。

高二的时候,据说要参加一个全国的全省的物理竞赛,要先进行县城的重点高中选拔,因此,我们那个在业余的时间,晚上周末开始全面进行辅导物理。对竞赛的物理和平常考的物理是不一样的,题型偏难偏怪。所以就放弃了平常的物理题的考试和模拟训练。

基本上所有的物理尖子生都放弃了,这方面的训练都统一开始进行竞赛培训。那老师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

结果培训了两个月,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参加竞赛的人全部名落孙山,一个也没有选中。进行当时期末物理考试的时候,我们所有成绩一落千丈,原来都考一百三四的水平,而到期末也就考一百一二。

可见物理老师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现在还没有培养出来一个人才,而自己带的学生有全面考试全面失利。

补课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每个人的聪明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学习天赋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针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性的补习,比如考试,60%大部分题是基础题,属于中等偏上的题,20%少部分题是有难度的题,有10%左右的题是特别难的题。



以60%的基础题,大部分考生都能拿到90%以上的分数,而对于中等偏上的题。部分聪明的学生也可以拿到满分。而对于10%特别难的题,基本上只有特别聪明的学生才能拿到分数。

其实我们学生10分钟,大部分是的分数是60%的基础题和20%的中等题。

如果我们放弃这一大部分可以拿到分数的题,不去针对性的训练和模拟。这舍本逐末的去追求最后10%的难题。最终的结果是10%的难题,也可能只拿到很少一部分分数,或者一点也拿不到,而绝大部分的基础题有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又大量丢分。

看见别人补习,你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准对性的就去补习,那样其实是得不偿失,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

那样就越补越差越来越差。

记得高三的时候,我们很多学生都非常重视做后面的基础大题,而对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却不重视,后来老师就说一到道填空的一个选择题是5分,两个选择题就是10分,最后一道大题,最多才15分,你好好的把三个选择题都做对,远远超过你花半个小时以上做一道大题。

好比一个奥赛数学物理金牌选手,你让他参加高考,他可能考不过一般的普通学生,因为他天天训练的都是难题,而对基础试题他并没有训练过。

针对孩子,需要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缺点和优点,一定要有针对性,如果是基础不好就加强基础的补习,如果是基础都特别好,这次不可能丢任何分,那再去补一些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题,这样在,分数就可以进一步提高。



高校专业那些事


补课和课堂,就好像零食和正餐的关系。当我们正餐正常,饿的时候吃一点零食,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我们正餐不吃,只靠零食,久而久之,身体就病了。这样形容提问中的孩子,我觉得很贴切。

首先,补课是需要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这一点很重要,离开了这一点,补课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我的一个朋友,周末和暑假,都有学生去他那里补课,由于大部分的孩子是被爸妈逼着去的或者是随大流去的,成绩并没有随补课而提高,朋友起到的作用只是看管,而不是补课。只有极个别的孩子是自愿的,朋友也能看出是自愿的,会重点照顾他,因而成绩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针对性地补。

1.\t对于那些成绩好,课堂知识完全消化的孩子,要报提高班, 这样孩子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而且孩子也会有兴趣去补, 否则就是重复劳动,反而打击孩子补课的兴趣。

2.\t对于那些成绩一般,课堂知识没有完全消化的孩子,则补习班的作用就是帮助这些孩子完成这一步,先做到课堂知识的融会贯通, 再考虑提高班。


3.\t对于那些基础差,课堂都跟不上的孩子,则需要报小班,甚至一对一,需要补习老师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补基础。记得朋友的上一届孩子,在初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个孩子,科学基础非常差,但孩子自己突然变得非常好学了,而且有了清晰的目标-考上高中,孩子的妈妈花了好大的精力说服朋友帮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补习,最终考上了普通高。又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最终考上了二本大学。

补课,孩子自愿是第一前提,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同时要重视课堂效率,这样才有效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或者毫无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