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桂珍:以行動踐諾 用一生作答

防疫一線風采實錄 | 劉桂珍:以行動踐諾 用一生作答

防控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中央、省委、市委發出動員令後,1月26日,中共忻州市委組織部發出《關於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把抗擊疫情作為踐行初心的“主戰場”、檢驗能力的“試金石”、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向全市人民交好疫情防控忻州答卷。

為全面展現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戮力同心、共御疫情的使命擔當,我們推出了《防疫一線風采實錄》系列報道,帶您直擊防疫最前沿。

抗擊疫情是一場黨性大考,考驗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擔當。全國脫貧攻堅模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基層黨組織書記劉桂珍,在抗擊疫情戰場上,在為民服務實踐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份讓組織放心、群眾安心的合格答卷。


劉桂珍:以行動踐諾 用一生作答

(二)

氣溫日漸轉暖,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既要一手抓防疫,又要一手抓脫貧鞏固,更要搶抓農時抓春耕。

在段家灣,劉桂珍是大家的主心骨。2012年縣城集中搬遷的房子竣工,因為沒打算住,劉桂珍沒有去領鑰匙。村民說,你拿鑰匙我們才拿,你不在這裡,我們心慌。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村民們文化程度不高,但都知道跟著劉桂珍沒有錯,桂珍幹啥我幹啥,已經成為段家灣村老百姓的一種習慣。

防疫一線風采實錄 | 劉桂珍:以行動踐諾 用一生作答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依賴既是動力也是壓力。今年種什麼關係到鄉親們一年的收成。育苗是村裡的主導產業,村民通過育苗不僅可以擺脫貧困,還能夠實現人均7000元的年收入。去年,村裡試種了4000畝的沙棘苗,外地品種水土不服,成活率不高。通過和農業推广部門溝通,今年準備培育本地沙棘苗。劉桂珍算了一筆賬,沙棘苗春種秋收一年即可見收益,3毛錢一株,一畝地可以種植20萬株,預估保底收入在5萬元。


代縣的酥梨果肉鬆脆,汁多味甜,有“黃土高原第一梨”之稱。就地取材,加工梨膏是村委一班人醞釀的新項目,既可實現深加工,又解決了酥梨滯銷的難題。劉桂珍經過多方考察,委託河北加工企業進行批量生產,加工生產的第一批2000瓶梨膏現已售罄。今年要新建一條年產20噸沙棘梨膏的生產線,劉桂珍帶領大家租廠房、買機器,準備大幹一場。

防疫一線風采實錄 | 劉桂珍:以行動踐諾 用一生作答

隨著脫貧攻堅進程的不斷推進,段家灣村這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排簇新整齊的房屋依山而建,村內道路寬闊整潔,青山綠水環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看中了段家灣優美的環境,峪河漂流項目也找上門來,希望在段家灣發展鄉村旅遊。

村裡的旱地荒了多年,劉桂珍和村委幹部商量,想把旱地收回來集體管理,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劉桂珍設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村民收入達到人均1萬元,再提升3000元,對於未來,劉桂珍充滿信心。

山西畫報忻州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