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綻放在疫情督查一線的鏗鏘“玫瑰”

疫情面前,總有一群逆行者為我們“遮風擋雨”,這其中,少不了奔跑在防控一線,現場督導、明察暗訪,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作風保障的東港紀檢人。

“常委,我能不能報名,畢竟我有醫學護理基礎。”2月4日,在一線督導的費守芝得知石臼街道的隔離點又增加了1處後,迫不及待地向領導提出了申請。

“家裡人同意嗎?”

“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嘴上這樣說,其實費守芝還沒來得及和家人說一聲,只是聽到這個消息後,她心裡好像有一個小火苗,蹭蹭的往外躥。

護理專業出身的她,在日照市中心醫院工作了六年,有豐富的護理經驗。如果不是考上公務員,成為了紀檢戰線的一員,或許現在的費守芝會是一名出色的醫護人員。

2003年非典爆發時,她就想報名支援前線,不巧的是因為發燒錯過了機會,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因為工作變動又錯失了一次去一線的機會,所以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抓住。

“疫情防控的關鍵在末梢,這些防控舉措最終能不能落實到基層,就是要靠我們去監督,我們一線督導的工作也很重要、很艱鉅……”沒想到,領導的一番話,讓她的這個夢想再次破滅了。

“沒去最前線,心裡有遺憾,但是一線督導這也是‘逆行’,也是跟疫情作鬥爭……”同事的寬慰,讓她解開了心中的疙瘩,又開始了每天的奔波。

不打招呼、不聽彙報、直奔現場、隨機抽查……費守芝說,他們一組5個人,大家熱情高漲,每到一處都詳細瞭解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做到底數清、數字準、情況明、措施實。

綻放在疫情督查一線的鏗鏘“玫瑰”

“從早上8點開始,轉到晚上6點左右,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走40多個小區。”費守芝說,越到最後,進展反而慢,因為好多小區都找不到。她所在的第二督導組,負責整個石臼街道的督導工作。石臼街道轄區有178個居民小區,由於城市化進程較早,老舊、三無小區較多,人員情況複雜。

有些老舊小區只能按照導航,一步步查找位置。這其中,有個“連雲港路小區”,導航上沒有,她們就順著整條連雲港路來回走了2遍但依然沒找到。

不得已,給小區的負責人打電話詢問具體位置。等趕到該小區時,他們才發現這個地方已經督導了3遍,只是實際名稱與督查表上的名稱有出入。

“一個也不能漏過!越是老舊小區,越是督查重點,決不能讓病毒從眼皮子底下遛過。”費守芝說。

除了較真、執著,在同事眼裡,費守芝還是一個“很能忍”的人。

督查任務中,費守芝還兼任組裡司機。2月12日,因為回家晚了,急著給孩子做飯的她,不小心把右手掌燙傷了。第二天,她不顧家人的勸阻,強忍著疼痛又披掛上陣。一天20多個小區督查下來,同組的人才發現她燙傷的手已經腫得老大,手指都不敢握了。

“以前沒發現,你這麼愛管閒事啊。”這次督查,同事調侃她又添了“毛病”。

原來,醫護出身的費守芝,很看不慣不認真佩戴口罩的人,即使是隔了很遠,她也要上前嘮叨幾句;“同志,你的口罩帶錯了,把有金屬條的一側放鼻樑上。”“你這樣戴口罩,一點作用也沒有。”……

綻放在疫情督查一線的鏗鏘“玫瑰”

“媽媽,你怎麼還不回來,我和弟弟都餓了”。還在加班的張淑傑收到了大女兒發來的語音微信。從一線防疫督查以來,她就沒有按時回過家。

張淑傑所在的第一督查組,負責督查日照街道的防疫工作,轄區內既有城市社區,也有農村,督查任務繁重,早出晚歸是常有的事。兩個孩子的她,二寶還在哺乳期,原本可以申請不用到督查一線,但她卻主動請纓,“疫情面前沒有特例,督查工作不能缺席。”語氣堅定而執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督查一線,張淑傑堅持與同組同事一起加班加點,從沒有因為孩子原因遲到、早退過一次。儘管對年幼的孩子心存愧疚,但張淑傑明白:“作為紀檢監察干部,防疫一線在哪裡,監督就要在哪裡,職責就要在哪裡。”

綻放在疫情督查一線的鏗鏘“玫瑰”

王厲是一位懷孕7個月的準媽媽,雖然沒有上督導一線,可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沒有猶豫,沒有退縮,而是主動申請加入綜合組,負責溝通協調各組工作、寫督查彙報材料。

“請個假吧,在家多呆幾天。”疫情面前人人自危,其實,家裡人都希望她能多休息,畢竟她去年剛動過一次大手術,如今又身懷六甲。

“特殊時期,要是人人都跟我一樣搞特殊,那咱這抗擊疫情的工作就沒法幹了。”拒絕了家人的好意,王厲堅持每天準時到崗,核實數據、上報表格,總結督查情況……從正月初三到現在,從沒有缺席。

在防疫督導一線,像費守芝、張淑傑、王厲這樣的巾幗力量還有很多。東港區紀委監委機關共有18名女同志,而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就有15人。她們中既有即將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工齡不長的90後,戰“役”一線,她們都是“戰士”。

她們沒有豪言壯語,

卻有舍小家、顧大家的情懷。

投身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抹巾幗紅成為身邊最美的風景,

是綻放在這個冬天最美的鏗鏘“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