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在电商和实体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多方面发展?

感性之光


前有淘宝双十一创造的571亿疯狂壮举,后来又有给消费者带来小高潮的双十二。使全屋家居行业不禁遐想往互联网方向发展,想打通O2O模式将线上的潜在客户转变成线下现实客户。在大多数全屋家居品牌拼命往互联网投资,也容易忽略线下传统的销售模式。

学习互联网思维

很多人会认为互联网思维:不就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或者利用网上B2B平台把线上的客户引流到线下,实现交易量的最大化。它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百度CEO李彦宏讲到“你做的事情可以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一定要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全屋家居行业看重互联网大量的消费群体,通过“O2O”“双十一”等热潮打响全屋家居企业的品牌。不少全屋家居企业挂着电商的旗号,却没有实际的发展。全屋家居企业学习互联网思维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传统销售模式

全屋家居企业不仅要学习互联网思维,跟着大潮流方向走。要以传统销售模式为根。消费者容易喜欢到实体店选购产品,全屋家居企业必须将连终端店都搞好,发展O2O模式也就不会成为了空想。全屋家居企业还是要跟经销商有一个良好的关系,把终端店搞起来在向互联网进军。在互联网时代让全屋家居企业有了新颖的想法,将电商与实体店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好,才可以在互联网时代昂首挺进。



张伟多媒体vlog


左手网购,右手门店。

双管齐下,左右逢源。

这是多少实体店老板和员工的心声。包括马云前年在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已死,未来已来,新零售时代正在到来的著名论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c80e503c9fc41bea6f1c26c990bf600\

家电店长大课堂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好电商跟实体店之间的流量互通,并且做好与消费者的互动。

不论电商也好,实体店也好,要想做到比较理想的销售,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店铺的客流。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做实体店比较在行,要在商场里开店的话,就要估算店面所在位置的客流,能占到商场的客流量,比如离电梯的远近、中岛还是边厅……

对于一家网店,也会注意店铺的流量结构、组成,研究所在平台的流量组成,怎么样能让店铺获得更多的流量,去运营店铺……

总之要想店铺销售额高,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很关键。

我接着聊如何做到实体店与网店之间的流量互通。

第一,互相导流。比如来实体店购物的顾客引导客户到网上店铺下单,到网店里下单的话,可以适当给一点优惠。

在网上下单的顾客,如果是同城的,可以引导客户到实体店里取货,比如到实体店里取货可以赠送一个什么小礼品之类的。

第二,增加顾客的互动。送给客户再消费的时候的优惠券,这个方式现在很多商家最常用。

可以尝试让客户帮忙推荐顾客购买,比如推荐一个给多少佣金之类的。

还可以模仿淘宝里的买家秀,比如顾客在你店铺里购买了,他(她)愿意分享,作为商家用他(她)分享的照片或者一段话,做成类似KT板,放到店面内,可能这种,对消费者来说,更有说服力。

还有一种可以让买家加你微信,他(她)在朋友圈里分享购物心得,获得多少赞,送个什么礼品……

总之店铺流量对电商和实体都很关键,做好必要的流量互导,对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销售有帮助,再者就是要要好跟顾客的互动,尽量让顾客多消费,或者多帮商家宣传。

在淘宝运营店铺10余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一起做电商


1、电商三寡头加速地面进攻国内零售业上周极度喧嚣。5月26日晚,阿里巴巴宣布,该集团与易果生鲜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前者将向后者收购联华超市18%的内资股股权,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据了解,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百联的子公司。自1991年开业以来,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国网点布局、业态最齐全的连锁零售超市公司,旗下品牌包括“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等。截至上年末,联华超市及其附属公司的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18家,分布在国内19个省市,保持在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零售行业的地位。其中,河南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是隶属联华超市旗下的合资公司,目前在郑州仍有8家大卖场。由此,3000余家联华超市门店被编入“阿里系”战队。这是自今年2月,阿里与百联在上海达成战略合作以来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而国内零售业两大阵营老大从握手走向资本融血,表明了双方践行新零售的决心。阿里方面称,未来将通过大数据重构新零售智慧门店,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以及商业运作效率,全面贯通线上线下商品、支付、物流、会员等商业生态体系。该公司已对国内5家大型实体商企完成资本渗透,包括苏宁、银泰、三江、日日顺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借此次事件对外放风,“请猜猜下一位”。这不是在释放进攻信号,而是电商巨头已全面打响了“地面进攻”。5月25日,沃尔玛(中国)在京东启动6·18大促当日宣布两个重要事项:其一,沃尔玛将线下卖场搬到京东商城,设立网上旗舰店;其二,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升级国内50家门店,同时通过O2O平台的线上流量带动和仓储物流网络,为更多顾客提供线上购物体验。一语概括,沃尔玛与京东交叉持股后的深度融合进入“蜜月期”。不仅沃尔玛,永辉与京东联合推出的新型“互联网+”超市样板店也将面世,双方合作从后台的供应链、物流真正走向前台的门店。另在本月,京东宣布河南公司实现省域独立化(国内共4个省),亦是显性进攻性动作。与当年传统实体商企跑马圈地一样,京东的省域独立即是区域市场本土化发展的前奏,趋向对河南市场供应商、实体渠道拓展、竞争对手防御、消费市场渗透等方面立体化升级。而今年以来,京东河南显然得到更多总部政策和资源的垂直支援,如生鲜仓、B端大客户、京东便利店的拓展等。面对“盟军”和对手凌厉的地面进攻,坐拥实体终端既得利益的苏宁当然不会漠视。“城市门店改造+县乡直营店”的双


股股发


电商跟实体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持续存在较长时间,冲突之后将形成新的平衡。

目前实体店所受到的冲击,我想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大型商超开始慢慢减少门店数量,原来人来人往的商业街现在也开始慢慢的开始凋零。可以说电商与实体对垒中,电商已经取得很大胜利。

个人认为,在未来受电商冲击影响,更多的实体店将出现倒闭现象。当然双方磨合之后会出现新的平衡,超市、服装店等将大部分被电商所取代,而实体店将主要占有 餐饮、 美容店之类的服务行业,毕竟这类的服务行业本身就是顾客本身希望到场体验的。

新的事物产生肯定会对原有市场造成冲击,对消费者而言,所有的变化都会向自己所喜欢的方向变化。但如果是经营者,就得在恰当的时间选择转型了。





评科技前沿


“互联网”的兴起使线上销售顺势而生,那么线上相比线下又多出了哪些优势:

1、用户体验:线上的的销售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购物体验,并且送货上门。

2、价格低廉:大家深有体会的就是网上的商品都要比实体店里的价格便宜。

3、成本低廉:实体店需要付店租,实体店的运营成本要大于网店的成本。

所以人们消费的模式会不断升级,“网购”会变成未来的一种消费趋势,这是一个顺应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的消费渠道,在全国GDP的报告中,我们虽然看不到线下实物零售额的明确数据,但是就目前来看仍然占了74%的销售额。“线上”与“线下”的冲突是一个“新兴”与“传统”消费形式磨合适应的过程,只有在发展中慢慢探索,找到两者相互协调并存的规律,逐渐的完善我们线上和线下的消费渠道,做到兼容并蓄,才可以使企业平稳的发展。

在我看来,消费模式的升级,不仅意味着注重商品的品质,也意味着注重购物的体验度与便捷性。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养成手机支付的消费习惯,形成了一套商业逻辑。所以说线上和线下的相互融合,这将是发展传统零售业的绝好机会,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好机会。


红都杰哥


实体经济是经济基础,贸易和电商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为了活跃实体经济、辅助实体经济而产生并发展的经济活动形式。

然而随着中国电商的高速发展,实体经济却遭受了电商的冲击,甚至有“电商发展毁了实体经济”的声音。

其实,这只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平衡过程,电商和实体,或者说虚拟和实体,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你快我慢,你慢我快的阶段,当一个因素过快发展,就会存在矛盾。

比如:2010年之前,电商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此时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已经陆续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实体工厂无法找到有效途径突破市场,于是极大程度刺激了电商的发展。

随着电商的发展,到了2019年的今天,接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此时此刻,电商已经产能过剩,成本增加、利润大幅降低,电商的普及以及全民电商的盛况,造成流量获取困难、成本呈几何指数上升。

电商的持续发展,下半场将会是什么?

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2019年5月底,人民日报再次发声:发展靠实体经济 强大还要靠实体经济。

当前电商已经产能过剩,处于各个平台、各个流量大佬的整合洗牌阶段,5G及数据驱动下的新兴产物,依旧如火如荼高速发展,产能过剩和高速发展就会进一步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所以,无论是政府导向,还是市场导向,实体经济的产能升级、淘汰整合,会进一步加剧,以适应市场发展。

数字技术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劳动密集——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已经非常明显。随着数据处理的加快、数据搜集更加便捷、数据分析更加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落后产能的淘汰与整合,电商与实体经济将会结合的越来越紧密,5G将会使电商与实体的融合更加紧密,万物互联。

未来大部分工厂的生产,将不再取决于订单,而是下沉到更深的情景,比如,电商数据会根据流量的变化、市场搜索的变化智能地推演和预测订单数量,用来指导实体工厂的生产。

当然,每个矛盾迸发的时刻,都会产生新的行业或者职业。

电商时代,产生了电商经理、SEOER,竞价专员、阿里运营等等新的职业,而在后半场的发展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师等新型职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缺,标准电商和智能电商搭建将会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对于行业而言,万物互联会逐步解决电商与实体发展的不平衡,随后会带来更多新兴行业的高速发展。

1、比如机器人、3D打印、智能化装备等实体装备的生产加工制造;

2、传感器、芯片、生物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底层服务的架构;

3、云端+数据采集处理等远程标准化服务的搭建;

都将是未来十年高速发展的行业,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变化。

所以,关于电商的下半场,一定和数据有关,和智能有关,和互联有关。

我们去布局了:

1、关注数据和数据分析

2、关注电商数据与制造业的结合

3、关注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跨平台、跨部门的快速传输。

4、关注智能制造与标准电商的互相指导

5、关注管理过程的数据指导


飞歌静


在我看来,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协助关系。在互联网商业产生之前,只有线下商铺,线下商铺承揽了进货、出货、送货、支付结算等一系列相关流程,而在互联网商业的今天,传统的商业就必须在新的模式下发生变革,让二者有机的融合,扬长避短的结合,才能更加完善更加优质。其实阿里巴巴、京东都不是用线上的商业代线下的实体店铺,他们的做法是把传统的商业交易环节进行网络化提升,线下的商品仓储管理、运输物流,还是保留传统的方式进行。所以说,针对二者可以互补的方面进行研究,一定能找到契合点,只有互补才能更加的完善。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秋叶逐波


电商可作为实体经济拓展的渠道,当然成本方面会压缩,因此实体经济只能靠规模化的生产取胜。而中间业务品牌宣传与推广,销售业务占了盈利的大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