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2020年2月,海南省,海口市。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前往海口東門市場前,我在想,它會不會早已被強制關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已是舉世聞名,在疫病的籠罩下,大多數聚集性場所都會被嚴加管控,以髒亂差為標誌的農貿市場更是難逃其咎。

東門市場還開著,只是人流量少了很多。在市場的出入口,城管一臉嚴肅地測體溫,並制止電動車進入。

所有人都戴著口罩,因此這市場少了很多喧鬧,交易只是三言兩語,購物者行色匆匆,以往濃重而熱烈的市井氛圍變得如同免稅店般冰冷無情。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老海口人都知道東門市場,它是海口市三大批發市場之一,以海南乾貨聚集地而著稱,它也是海口老城區最大的傳統農貿市場。市場位於新民東路、三亞街(兩者相連)和大東路上,交叉呈正十字形。

現在的農貿市場,多是數百甚至上千平米的大棚,棚內規劃好了攤位,賣菜的、賣魚的、賣肉的、賣調料的、賣豆腐的等等,經營者以家庭為單位,場所固定,專做一類生意,以零售為主。

其實,這類鋼結構的大棚是二三十才出現的,之前的農貿市場就在街巷中,街邊攤或者鋪面櫃檯裡放著售賣的商品,同類相聚,各家售賣的商品總是固定的。

東門市場就是這類傳統模式,所有的攤位都在街道兩邊,新民東路專賣乾貨調料,與之相連的三亞街全是海鮮,十字交叉的大東路多是經營禽蛋肉,以及廉價的海鮮的。中央地帶是賣菜的。

以前來老城逛街,我也常到東門市場轉轉,這裡的海鮮當然比超市裡的價格低很多,但也不能說很便宜。東門的特色是貨品齊全,任何時候,任何類型的都能找到,進口的高檔海鮮除外。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可想而知,髒亂差必然是這類傳統農貿市場的標誌,道路狹小,氣味混雜,尤其是賣海鮮的攤位,地面永遠是溼漉漉的,甚至難以下腳。講究的人絕不會到這兒來閒逛。

然而,這種老市場又是無法被取締的。東門市場緊挨著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乃至海南省最古老的街坊,只能保護,拆不掉。那種現代的鋼結構大棚無處可建。

老城區又聚集著這個城市最下層的居民,他們不願意拋棄傳統,對價格也極為敏感。你不可能將他們趕到幾里外的大超市去。

這個又破又老的市場在老府城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它也是老府城肌體的一部分。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這次疫病,對服務業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東門市場當然也逃不掉。我所觀察,市場內的顧客不及平日的四分之一,除了那些賣菜賣肉的攤點,市場內賣海鮮的關門者十之六七。

乾貨是東門市場的招牌,以往在新民東路這兩百米不到的街巷裡,鋪開數十家攤點,半尺寬的馬鮫魚、指頭長的大對蝦、巴掌寬的海鰻、麻將般的瑤柱、蒲扇大的墨魚……濃郁的海味蒸騰瀰漫。

現在,只有孤零零的幾家還開著,行人走過,無人側目。價格不菲的乾貨的銷售對象是遊客,海南現在沒有遊客。

​據說,中國有一億三千萬人從事著這類小生意,疫病的陰影下,他們如何能度過寒冬?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