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大马哈鱼12


古梁镛解答。

在《水浒传》中,阎婆惜是大家非常讨厌的一个角色,因为她不单单出轨,还恩将仇报,致使宋江流落天涯,那么,阎婆惜第一时间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她并没有第一时间高发宋江,这是为什么呢?



阎婆惜欺负宋江为人文弱

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涉及生辰纲一事,内容直接关系到宋江的生死,可是阎婆惜得到招文袋之后,并没有非常惊恐,她反而是气定神闲的准备开罪宋江,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宋江脾气好,她已经吃定宋江了。



阎婆惜和张文远私通,以宋江的人缘,肯定早有人告诉他张文远有问题了,但是宋江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同时,阎婆惜和张文远好上后,对宋江的态度越来越差,宋江已经好多天没有在家里过夜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都认为宋江怕老婆,宋江懦弱,阎婆惜强势。

所以说,阎婆惜敢于不报官,是因为她太过于膨胀,宋江在她眼里就如一只待宰的绵羊。

阎婆惜贪欲太盛,妄图染指生辰纲

阎婆惜看到宋江招文袋里的小黄鱼非常开心,但是当她得知梁山泊晁盖准备分给宋江很多小金鱼的时候,阎婆惜心动了,一个算什么?她想要的是更多。

毫无疑问,最终害死阎婆惜的,正是她的这种无休止的贪欲,要知道生辰纲即便是宋江都不敢染指,何况是她?



阎婆惜准备为张文远积蓄财力,意图赢得张文远的心

阎婆惜被张文远拿下后,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她是真的深爱张文远,经常为张文远鸣不平,凭什么宋黑子那么多钱,在衙门地位那么高?凭什么她的小白脸张文远没有?

阎婆惜非常生气,她和张文远山盟海誓,她要挟宋江提出好几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宋江休妻,她要正大光明的和张文远在一起。

宋江也看的开,绿帽子什么的无所谓,只要阎婆惜把招文袋还给他,可惜阎婆惜实在贪欲太大,如嗜血的恶魔,无休止的贪欲最终触发了宋江心中隐藏的猛虎,宋江将其果断刺杀。


古梁镛


佳人有意村夫俏,红粉无心浪子村

那婆惜挂搭上了张三张文远,再看宋江就一无是处。若非二人无情,又怎会枯坐半夜,各自和衣而卧,宋江气苦将就到五更,天色未明就起身出门,以致招文袋忘了拿,才惹出这弥天大祸,婆惜也作的送了性命。

那婆惜就是想告官也得有时间呀,阎婆惜是宋江五更走后,准备脱衣服睡时,才发现的招文袋,当时天色未明她去哪里告发?况且她看完书信时,宋江已发现招文袋忘拿,转身来取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婆惜爱的是财。见书信中写着一百两金子,阎婆惜要的是这一百两金子,有了这一百两金子,婆惜便可离了宋江去寻张三快活。既便书信中没说有金子,婆惜也不会告发宋江,因为他是她娘儿俩的衣食父母,那张三是个穷光蛋,离了宋江她无法生活。

那婆惜当初找宋江时,穷的只差要饭了,老爹死了也无法发送,阎婆惜央求媒婆把她嫁给宋江做了外宅。没半个月便把婆惜打扮的满头珠翠遍身绫罗,再过些时,连阎婆也有了头面衣服。

那婆惜来自东京,自幼学唱,在院中行走。只会贪图享乐,爱的却是风流。

钱财宋江有,风流张三会。婆惜其实两人都离不开!所以说婆惜小贱人没她娘阎婆有见识!

宋江一日不合带张三来婆惜处吃酒,两人一见便眉来眼去勾搭上了,从此冷落宋江。宋江也听得风言风语,但想她不是父母娶的正经妻室,又兼宋江只爱棍棒拳脚懒近女色。所以便不上婆惜家门。

宋江一月不来,可急煞那婆子。婆惜只顾与张三厮混,忘了还要柴米油盐的生活,日久如何是好?婆子可不糊涂,在县前等得宋江,先劝说宋江不要听人闲言闲语挑拨是非,宋江推辞公务繁忙,被婆子生拉硬扯拽回家中,酒食相待,婆子吃醉自去安歇。

无奈那妇人心中只恋张三,全不采宋江,和衣背对宋江自睡。宋江气苦,一则喝酒二则夜深,只得将就胡乱睡一晚。解下銮带压衣刀与招文袋搭在床头。巴到五更宋江就起身出门,临行骂道:你这贼贱人好生无礼!妇人回道:你不羞这脸!宋江气忿却忘记了銮带与招文袋。

宋江奔回下处,路过县前遇到卖汤药赶早市的王公,吃了他一碗二陈汤,因许过他一具棺材钱,想起刘唐留下的那条金子,准备给他。一摸却想起招文袋忘在婆惜处,金子事小,有晁盖的书信事大,因婆惜识字。宋江慌忙转回身去取。

却说宋江走后,婆惜脱衣来睡,先发现床头栏干拖下的紫罗銮带,准备捉了给张三带(可见张三婆惜有多穷,什么都看得中)。提銮带时提起招文袋觉得沉,抖出金子和书信。

婆惜看完书信心中大喜,要敲诈宋江这一百两金子,有了这一百两金子离了宋江也不愁吃穿了,能去与那张三快活厮守!

阎婆惜说要告发是假,无非是逼宋江拿那一百两金子,却不知宋江根本没收刘唐将来的一百两金子,只留下这一锭作信物。婆惜抱住招文袋死不撒手,结果争吵拉扯中激怒宋江,宋江用那把压衣刀搠死,连头也砍了下来。


寻桂子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没有直接告发宋江,而是向宋江提出三个条件,《水浒传》原文如下: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个也依得。”阎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两件都依你,缘何这件依不得?”婆惜道:“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宋江道:“那两件倒都依得。这一百两金子,果然送来与我,我不肯受他的,依前教他把了回去。若端的有时,双手便送与你。”

根据阎婆惜提的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得知,她没有直接告发宋江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她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阎婆惜也知道宋江私通晁盖是大罪(天字第一号官司),肯定会被杀头。她毕竟和宋江夫妻一场(实际是妾),而且宋江对自己家有恩,所以她不想把事情闹大。

二、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如果阎婆惜直接告发宋江,对她自己没什么好处。一是自己的生活来源断了,二是要受到大家的唾骂(宋江的人缘特好),郓城县肯定呆不下去了。对她唯一的“好处”是能和张三(张文远)在一起了,但张三能不能娶她还不一定。

三、威胁宋江利益最大。

如果威胁宋江按那三个条件办,对阎婆惜来说利益是最大的。她不但能光明正大地和张三在一起,而且宋江赠给她的所有东西也不用还,最主要的是要那一百两黄金,一百两黄金换算成钱可是天文数字,她可以当一辈子富婆。

结语:

如果宋江收了那一百两黄金,他会给阎婆惜的,可惜他没收(只收一条黄金),阎婆惜不信且不依不饶,宋江只有痛下杀手。所以做人不要太贪,要学会见好就收,否则下场会很惨。



博超讲堂


阎婆惜是很聪明的。她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之所以要胁宋江,一给休书,二宋江净身出户,三要百金交换公文袋。而不是直接告发宋江勾结土匪强盗,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取得最大利益。



婆惜这样做,可以使自己与情郎的关系明正言顺,又可以有了百两黄金的身价,完全可以过上任性奢靡的土豪生活,若是她懂得分寸,适可而止,不以若宋江不立马拿出百两黄金,使到郓城县告发宋江,说不定就趁了愿了。可惜,她不自量力,逼宋江过甚,不给宋江留活路,宋江也只好不给她留活过了。



而若是直接告发宋江,是可以将宋江弄得身败名裂,发配流放,但于她并无好处,她只不过是宋江一个外室,吃穿用度都来源于宋江,告发宋江之后,她所使用的一切都要被官府没收,她仍然一无所有,纵然能从官府得点儿好处,也不过是一百两左右的银子,而且,以她母女二人的身份地位,也未必能够保得住。



可惜,婆惜错估了人心。她以为,宋江做为一个公务员,深知法律,不会知法犯法,只会接受她的威胁,做她长期的提款机,却不知道宋江情急之下,失手杀人,自己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反导做了一缕幽魂。


萍风竹雨123


晁盖等几人智劫生辰纲之后,分了金银珠宝,各自回家。本来万无一失,可是这白日鼠白胜好赌,输急了之后拿出生辰纲里的珠宝来押注,被县衙的差官何清巡查时碰个正着。生辰纲丢失之后,沿途各地官府都有上面下发的生辰纲明细,用来追查生辰纲下落。何清手上刚好有这样一份明细,这不瞎猫碰死耗子,还正好就碰上了,捉了白胜,这厮也不算什么硬货,统统招了。何清有个哥哥叫何涛,何清准备捉拿晁盖等人的事给哥哥何涛说了,这何涛也是衙门中人,与宋江关系还不错,那日在衙门口与宋江在茶摊喝茶,又把这事给宋江提了一口,宋江寻思这晁盖是他兄弟啊,自然不能不管,遂骑了快马到晁盖府上将官差来抓人的事给晁盖说了,让晁盖早点做准备,这晁盖毕竟不是一般人,简单收拾一下,通知兄弟们跑路,也算逃过一劫,自此晁盖认了宋江的救命之恩!

待晁盖安顿好之后就寻思着这救命之恩必须要报答啊,遂写了一封感谢信,并随信寄了几根金条,以表感激之情!宋江这边呢觉得我救你是我帮助兄弟,这是应该的,但是你给钱我若收了,就有点不义了,遂将金条退了回去。

阎婆惜本是卖身葬母,宋江这及时雨念其有孝心,可怜她,变帮了这忙,可是这阎婆惜骨子里就不是啥良善之人,尽然在外面勾搭小白脸,这小白脸也还是宋江帮助过的人。宋江这人不得不说心大,这么大绿帽子戴脑袋上尽然忍了,变相的让着阎婆惜越来越看不起宋江,觉得宋江软弱好欺负。所以在发现晁盖写给宋江的书信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报官,而是贪心其收了晁盖的那几根金。心里想着宋江的软弱样,肯定能威胁宋江,让她乖乖的将金条拿出来。算来算去还是算错了宋江这人,人家不是不收拾人,人家只是觉得和你阎婆惜这种人计较人家不划算。惹闹了人家,人家也是会要你命的!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千万别惹整天笑得人,等人不笑了,你就的哭了!


夜雨满秋池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从小就看《水浒传》,小的时候不懂这些问题,但是长大了多少能领悟点。哈哈

为什么阎婆惜没有直接告发宋江,而是向他索要钱财,有以下几点:

1.阎婆惜在心里是爱着宋江的。阎婆惜老爹去世,阎婆惜卖身葬父,宋江为其出钱举行了丧葬一条龙。阎婆惜没地方住,也是宋江出钱让她住在阎婆家里。这对一个历经磨难的女人来说,宋江无疑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对于阎婆惜来说此生有这一人能甘愿为其做这些事也就足够了。

2.可是她并不知道宋江不好女色,宋江的志向只有光宗耀祖,女人对他来说只是衣服而已。所以不管阎婆惜如何向其示好,宋江也只是在表面虚以委蛇,对她并不感冒。所以对于有几分姿色的阎婆惜来说,在此已经产生了仇恨的萌芽。

3.阎婆惜从心里没有瞧得起张文远,之所以勾引他,也是为了报复宋江对她的冷漠。而对于阎婆惜故意勾引张文远的事情,宋江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并没有什么态度。这也就表示,阎婆惜在宋江眼里,根本没有一点位置,你愿意干什么与我没关系。这更是阎婆惜心里扭曲的关键点。你一个黑、矮、丑,即使把我买下了,也不应该这么对待我啊,好歹我也是白、高、美,按照同等条件下,配你的话都得把你落下十万八千里,就凭你有点臭钱就如此对待我?

所以我觉得,阎婆惜没有告发宋江,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求钱财这么简单。她是想逼宋江真真正正承认她,承认她是宋江的妻子,而满足她之前所有的心里不足点。这就有点类似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那种越挫越勇的精神,你不是不喜欢我么?我非得逼着你喜欢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易生君子


其实阎婆惜是典型的“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贪财断送了性命。

按道理说宋江为她赎身葬父,阎婆惜应该感激不尽,好生伺候宋江才对。可谁曾想,这阎婆惜妓女本性不改,宋江好吃好喝养着她,她还不满足,居然勾搭张文远。

关于宋江,虽然有及时雨大善人之称,但是阎婆惜却是一点都不稀罕,半点都年不上,不仅觉得宋江没情趣,而且长相也看不上,身子也不中用。

阎婆惜要不是需要宋江供养生计,估计早就跟人跑了。坏事就坏在了宋江不小心把文书袋落在了阎婆惜的家中,不小心被阎婆惜看到了。

其实可能阎婆惜本来也就没想报官,只是想用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来威胁宋江,讹诈一笔银子,甚至说是长期作为把柄来要挟宋江,索取财物。所以也就没急着报官。

毕竟还是女流之辈,通匪之事,可非同儿戏啊。阎婆惜没想那么深,但宋江是看到事情的要害的,信落在外人手里,随时就是个掉脑袋的定时炸弹。

再者阎婆惜早已与张文远勾搭成奸,与宋江不一条心了,宋江这时也没有姑息她的必要,为了自保只能痛下杀手,杀人灭口。

阎婆惜平时就不知检点,也不知恩图报,关键时刻还因财断送了性命,也算是咎由自取。


艺文杂记


故事的情节就没必要再重复了,总之,阎婆惜确实有告发宋江的机会,那就是发现那封书信后的瞬间,刚好宋江没在,阎婆惜如果立刻跑到衙门去举报,(从小说里可以看出,宋代的衙门是24小时有人值守的),如果阎婆惜把那封书信交给值班人员,并且寻求衙门的保护,等第二天衙门上班后,就可以将证物交给官府。可以看出,阎婆惜告发宋江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宋江回来,就再没有机会了。

我们假设阎婆惜真的那么做了,会有什么结果,宋江回来后发现褡裢里晁盖的书信不见了,应该马上明白怎么回事,天亮之前,宋江有充足的时间逃跑。

后面的情节和宋江杀阎婆惜基本一样,经过一番周折,宋江上了梁山。

那阎婆惜会得到什么?

由于宋江外逃,她就可以和张文远在一起了,很可能就嫁给了张文远,宋江为她置办的家具,房子,包括那一根金条,都归了阎婆惜,可以说,当初阎婆惜向宋江提的几个条件,除了那99两金条,其他都达到了,对阎婆惜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

与其被杀,阎婆惜为什么没去告发宋江呢?

首先,阎婆惜没料到宋江会杀她,其次是阎婆惜的格局限制了她,所谓“头发长,见识短”,贪婪的性格,让她失去正常的判断,当她发现宋江手里可能有巨额的财产,第一反应是要夺为己有,正好同时又发现了宋江私通梁山的证据,阎婆惜一定会借机敲诈,至于宋江的死活,她是不会顾及的,从她对宋江的态度看,已经没有任何情意了,她的心早就在张文远身上了。


柳生飘雪


宋江本是山东郓城县衙的押司,就是抄写公文之类的文吏。出身优渥,家境殷实,也是体制内的人,也算当地的名门豪门。又因为他不惜钱财,仗义疏财,雪中送炭,被人称为及时雨。不论是在郓城县,还是在周边都是威望极高之人,粉丝众多。

因为那阎婆惜报恩就做了宋江的小妾。阎婆惜容貌较好,但出身不怎么样,所以并未进入宋氏家门。宋江就在外租住房室养着。

但是宋江一心想的是功名,对于那阎婆惜并无喜爱之意,也就是偶尔去看看。弄得阎婆惜割舍两难,倍受冷落。时间久了就和也曾受过宋江帮助的小生张文远好上了。看来宋江帮助过的人真多。

晁盖得到宋江的信才得以逃脱,于是对他是无比感激。来到梁山安定好后,就派赤发鬼刘唐,送来金条喝感谢信,不曾想被阎婆惜发现。那还了得,私通匪寇,还是朝廷要犯,必定是死罪。但是阎婆惜并未告发宋江,无非有以下原因。

一是想抓住宋江的人。宋江对自己有恩,自己是宋江的妾,怎么说也有些夫妻之情。她希望通过这个把柄能够抓住宋江的人,进去豪门。虽说阎婆惜有了相好的。但是考虑到无论是家境,还是身世,宋江比较长远,抓住了宋江,就抓牢了自己的后半辈子,所以她不会告发宋江。

二是自己太自私。宋江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出身豪门,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那张文远是风花雪月,但是出身风月场,见惯男人的阎婆惜肯定明白他不是自己的好归宿。所以,阎婆惜享受着张文远的温存,还舍不得宋江的豪门。

三是自己的算盘打错了。阎婆惜的意图很明显,借此要挟宋江,达到自己征服宋江的目的,所以她很自信。但是毕竟妇人之见,算盘打错了,没想到一向老好人宋江,也有男人的血腥,坏了我的前途,怎会留你。

四是阎婆惜的死是必定。宋江是个有能力的人。虽然在郓城是小吏,但是他仗义疏财,救晁盖前后做事果断,再加上对待美女不感冒,就显示了他的不一般。这样的男人必定是干大事的人,所以你一个风尘的女子怎么能征服的了她。

最后,那阎婆惜只有送命的份。综合来说,就是阎婆惜太贪,太自私,终就偷鸡不成蚀把米,落得被杀的结局。





小猕猴桃子


了解事实真相 关注天中照心

唉~成也及时雨,败也及时雨。

这事还真不能怪闫婆惜。

宋江大哥是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救人于危难的优秀青年,三十岁前早就赢得了誉满大宋天下“及时雨宋江”的名号。时至今日,说到"及时雨“三个字,我们下意识也会联想到宋江。

因为一次救人于难,他与闫婆惜产生了交集。

生活坚难、卖唱为生的闫婆惜父亲死了,无力安葬,闫婆惜母女陷入困顿。什么叫及时雨?这就是,在她困难之时及时出现,捐助了十两银子安葬其父。无依无靠的毌女二人生活还得继续,闫母就以大恩无以为报为借口,将闫婆惜以身相报送给了宋大哥。可宋大哥不乐意啊,一百个不乐意。为啥?这有点趁人之危,有损及时雨的名号啊。无奈,闫毌的苦苦哀求,宋大哥只好买下了一个叫乌龙院的宅子安顿其母女。有人说,宋江这是家外家啊。我翻遍水浒,没有发现宋江有妻室。做为一个男人有点异常哦,或许宋大哥有无法启齿的原因?

乌龙院中这种非妻非妾没名没份的生活,让宋大哥郁闷啊。你想做为押司的宋大哥略通文墨,与闫婆惜能有共同语言么?他能看得起闫婆惜么?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越来越大。宋大哥索性住在衙门中就不去了。

这期间,闫婆惜出轨了,晁盖犯案了。官府准备提拿晁盖等一伙,宋大哥连夜通风报信,让晁盖躲过一劫。晁盖到梁山后,不忘及时雨的大恩大德,回报一百两黄金并附信致谢。

有一天,闫母苦苦相邀让宋大哥回去,理由无法拒绝。在当晚喝醉酒之后,闫婆惜搜宋江衣服想找点钱,发现了晁盖的信。一切都明白了,于是要挟敲诈宋大哥三件事:一、还她自由;二、乌龙院一切财产给她;三、要一百两黄金。宋大哥当时没有接受那一百两黄金,上哪弄去啊。如果手中有这一百两黄金,估计啥事也没了。二人撕打在一起,当听闫婆惜大叫要报官时,宋大哥才痛下杀手。

为什么闫当时不报官?一是夜晚不方便,二是报官对她有啥好处啊,弄不好梁山找她报仇怎么办?还不如敲宋江一笔黄金来的实惠。闫婆惜的贪心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及时雨。

如果宋大哥不做这个及时雨,还会有这档子事?

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