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琚金民

引言: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想讓寶寶早點掌握一些技能,就使出渾身解數來教他。家長滿以為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指導下能熟練掌握,可結果孩子竟說“我不會”,家長很受傷,輕則責罵孩子,重則懲罰孩子。可是吹鬍子瞪眼於事無補,明智的做法是該幹啥呢?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案例】

梅芳有個4歲的女兒叫貝貝。梅芳手把手地教她繫鞋帶,先自己示範兩遍,讓貝貝仔細觀察。接下來她讓貝貝繫鞋帶。她試了幾次,還是不會。梅芳安慰女兒道:“不急,不急,媽媽再教你一遍,你看好了。”

貝貝看完了,媽媽讓她照她的樣子做一遍,可是她還是搖搖頭說 “不會”。媽媽很生氣,罵道:“你怎麼那麼笨呢!這麼簡單的事情教了幾次都學不會,你將來能幹啥呢?”媽媽罵完後,還想再教她,不料貝貝連連搖搖頭說 “我不會”,不願再學。

藍姐有個5歲的兒子叫小毅。一天,小毅蹲在地板上搭積木。藍姐幹完家務,想找兒子聊聊。她看見小毅有些不開心,湊上去問道:“小毅,搭積木是很開心的事,你怎麼不高興啦?說給媽媽聽聽。”小毅答道:“媽媽,我想搭一艘軍艦,總是搭不起來。”藍姐說道:“別急,別急,媽媽幫你。”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藍姐琢磨了半天,終於搭成一艘軍艦,小毅也很開心。藍姐問道:“你想不想學,媽媽教你。”小毅點點頭。藍姐教兒子搭了兩遍,她讓兒子自己搭,兒子說“不會”。 藍姐一心想教他學會,讓他體會到搭積木的快樂,於是又教他兩遍,再讓兒子自己搭,不料兒子還說“不會”。

藍姐有些崩潰,說道:“看來你沒有搭積木的天賦。換個簡單的,媽媽教你折孔雀。”於是,藍姐教兒子折孔雀,兒子也學了起來。藍姐讓兒子折給她看,不料兒子還是說“我不會” 。 藍姐不滿地說道:“你怎麼學啥啥不會!”小毅低下頭,一言不發。

【為什麼寶寶總說“我不會”?】

1、難度大,超出孩子的身心發展程度。

大人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技能,對孩子來說有些難,孩子的身心發展不成熟,手、腳、眼的協調能力有限。

從心理學的理論來看,動作技能不是一個單一的動作,而是一連串的上百個肌肉與神經的協調發展的動作。幼兒肌肉與神經的發展程度低,也不全面。

著名心理學家格賽爾提出“成熟——學習”理論,認為成熟是學習或訓練的基礎只有在成熟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習或訓練,才會有效。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2、孩子對要學的技能不感興趣。

有的技能,孩子不想學,而是家長要他學,可能他更想學其它技能。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他就會以消極的心態來學習,不願主動學習,自然難以學會。

3、教法不恰當。

有的家長在教孩子技能時,總是批評孩子,罵孩子笨,孩子做對了幾步,他不表揚,一旦孩子做錯了一步就把孩子罵個狗血噴頭,這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家長只管做,忽視了講解,或者講解沒有抓住要點,核心要領沒有講透。有的講解時缺少互動不與孩子交流,弄不清孩子的難點。

4、教的項目過多。

有的家長不顧孩子年幼的實際,想贏在起跑線上,今天安排孩子學這樣,明天安排孩子學那樣,總是不停地折騰孩子。

孩子招架不住,乾脆說“我不會”, 也可能是孩子已經學會了,故意說沒學會,對家長的做法很反感。

5、孩子缺乏毅力。

有的技能有點複雜,需要豐富摸索,還要通過大量練習才能掌握,耗時長,有的孩子怕困難怕吃苦,能學會也故意說“不會”。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6、孩子可能存在某些障礙。

如果孩子什麼都學不會,家長還要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看他在身心發展方面是否存在障礙,比如:注意缺陷、手腳的某些機能不足。

寶寶總說“我不會”,家長該如何出招?

1、靜等花開,分解難度。

年幼孩子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動手能力也不是很強,思維能力也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家長不能急於求成,成人能輕易完成的動作,孩子有時很難完成。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程度,預先判定該項技能的難度,如果孩子現在確實難以完成,就放棄學習、訓練,等時機成熟後再學習、訓練。有的技能可以等孩子年齡大點再學也不遲。

如果所教的技能難度大,憑孩子的身心條件可以學會,家長就要調整策略,

可以進行動作分解,有序推進,比如,今天可以學第一步,明天學第二步。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2、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對要學的技能不感興趣,這種情況首先要調動孩子的興趣,可以做一點

熱身活動,用孩子愛玩的遊戲來把他帶入技能學習中來。也可以先用物品來吸引他,假如要教孩子折孔雀,家長可以先送給他一隻摺好的美麗孔雀,再問他想不想學。

3、多引導,多互動。

家長要多從正面來引導,要多表揚少批評把關注點放在孩子已經學會的步驟上。家長要多示範,示範時讓孩子認真觀察,然後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有哪些動作、哪些地方不好做?家長要與孩子進行互動交流。


家長賣力教,寶寶總說“我不會”,與其吹鬍子瞪眼,不如這樣做


4、精簡項目。

家長要認真反思,如果教的內容太多,就要進行調整,要抓大放小教兩三個重要的技能就行了。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如果剛走路就讓孩子累壞了身體,他就不想接著走下去。給孩子鬆綁,要減負。

5、量化管理,培養孩子毅力。

家長對這樣的孩子要用強化的方法。把孩子的表現進行量化管理,如果出現積極行為,願意堅持學,就加分,放棄不學時就減分,然後計算總分,把總分兌換成實物,進行獎勵。用強化的方法來引導他戰勝困難,戰勝自我,繼續學習。

6、及時診斷。

對注意缺陷、手腳的某些機能不足等障礙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