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成都东进如火如荼,重庆向西刻不容缓

成都第二机场落简阳,与重庆只有一步之遥,预计明年初步建成。

成都地铁18号线,将向东延伸,一直修到与重庆接壤的资阳市。

坊间还传言,成都要在东边建设奥运城,将来还要申办奥运会。

……

近期的一系列消息都在指向一个事实:“成都东进”战略正在突飞猛进。


成都东进如火如荼,重庆向西刻不容缓

成都东进如火如荼,重庆向西刻不容缓



放眼2018年,重庆西拓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西站正式开通运营,高铁经济的影响,将对城市产业、商务、人居形成新的规划。

而近日,“重庆建设科学城”的消息更是让重庆西区成为城市焦点。重庆科学城的打造将会极大提升重庆的科创实力,形成西部智谷。

在诸多利好政策叠加效应下,“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已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比肩“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成渝经济圈”正在崛起。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面向2035年城市发展远景,可望向2000平方公里、1600万人级巨型超大城市迈进。位于主城缙云山和中梁山之间城市西部槽谷,地势平坦、建设条件上佳,是重庆面向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门户和窗口区,无疑具有升级打造的先发优势。

目前来说,成渝城市群是国家战略。从成都来看,成都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提出东南西北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成都东进”战略,这是整体规划明确提出来的。


成都东进如火如荼,重庆向西刻不容缓


(成都第二机场布局成都东边的简阳)


重庆如何才能跟成渝城市群发生很大的耦合关系?

我是这样认为,新的城市总规在修编当中,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重要数据的讨论非常引人瞩目。如果重庆打造20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超过20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必须向西拓展。

重庆向北拓展和向西拓展并不矛盾。从重庆的地理条件来看,四座山,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明月山,我们的城区分散在4个山脉之间。传统是解放碑、观音桥这两个商圈,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城市在向北部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熟。

目前的发展格局,已经不适应整个重庆新的城市空间战略布局。下一步的发展,一定要呈现中心发展的态势,最具有条件、最能够体现重庆在国家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上重要作用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在西部。所以,我觉得重庆向北发展之后,重庆向西应该是不可逆转的。

重庆向西空间拓展一定会带来无穷无尽发展机遇,重庆向西,新发展、新机遇的窗口,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开启。

一是成渝城市群有改变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潜力。成渝经济区的面积相当于江浙沪的总和,成渝经济区是最有希望发展成中国最大经济体的地区。

成渝城市群,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打下基础。对于改变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意义重大。

二是成渝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根据相关规划,2020年成渝城市群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人口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显现。成渝相向发展,成为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跃升的重要保证。

三是成渝城市群将可能成为西部经济的中心。从西部来看,云桂地处边陲辐射范围有限,无法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西北地区生态脆弱,不宜规模开发和建设,成渝经济区最有条件成为西部经济的中心。成渝的发展将带动和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并缩小东西地区差距,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是成渝经济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成渝城市群双轮驱动,重庆向西、成都向东相向发展,必然加快一小时经济圈产业、交通布局,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中的“双子星”,在这两大主极核间散落了42个中小城镇,因为成渝的双向拉动,沿线城市受益匪浅。

五是成渝面临内外向型经济的双重机遇。成渝经济区处于国家腹地,随着沿海外向型经济的熄火,成渝已成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的战略平台,肩负起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内向经型济的重任。同时,中国与东南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往来的主战场;国家支撑西向开放,“一带一路”的建设,都将使成渝成为中心城市和门户枢纽。 来源:重庆地产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