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冲锋!向着疫情的暴风眼 ——记荆州市首批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

疫情如火,他们逆行驰援;家国有急,他们远道兼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口罩遮住了面庞,却挡不住坚毅的眼神。3月6日,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正在进行。面对鲜红的党旗,首批驰援武汉归来的三名医护专家——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副主任王冰博士、护士长张文丽、骨干护士谢飞思举起右手,庄严的宣誓,让党徽在抗疫一线更加闪亮。

2020年1月23日,疫情紧急、武汉封城。就在此时,王冰团队作为荆州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奔赴疫情风暴的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一个月来,他们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坚守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与时间赛跑、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他们不仅获得武汉同仁的称赞,也挽救了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为“武汉保卫战”贡献了“荆州力量”。

慨然出征 不负医者使命

最重的病人在武汉,武汉最重的病人在金银潭,金银潭最重的在南5、6、7栋。而王冰团队要去的,正是南6楼。

疫情猝不及防,来不及丝毫的迟疑,白衣战士慨然出征。

在ICU,每一天都是带着患者穿越生死线。但王冰知道,这一次,他接受的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作为被省卫健委点名指派的医疗专家,面对当时还未知的“战场”,王冰说:“接到任务,首先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信任。这是光荣,也是责任,有忐忑但更多的是义无反顾。”

ICU护士长张文丽深知,此“战”责无旁贷。她带头递交了“请战书”。不到四岁的儿子是她的软肋,她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

谢飞思和未婚夫原本选好了在“2020年02月02日”这个特别的时间去领证,可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毅然踏上抗“疫”路,谢飞思说:“没关系的,‘520’也是个好日子,我们说好了5月20号去领证!”

出征的时刻到来。

暂别、思念、嘱托。牵手、拥抱、期盼。

送行的同事高高举起手臂,为“战士们”加油鼓劲:“心情非常矛盾和复杂,希望他们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更希望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因为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战友、是手足。”

何谓勇士?虽千万人吾往矣!何谓赤子?身陷阴霾,希望不灭!

开往武汉的动车空荡荡,只有王冰团队3人。他们请战的心愈发炽烈:“大家都在往家赶,真实感觉到自己在人流中逆行,突然兴奋起来了,好像我们就是真正的士兵,前方就是战场!”

以身为盾 冲锋救治一线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ICU是风险最高也最辛苦的“战场”。

“医院收治了很多重症患者,我们最初到达时,一线的医护人员很多已经身心俱疲。”王冰说。1月24日(除夕),王冰团队正式投入到繁忙的抗疫工作中。在金银潭医院的第一个排班下来,三位医护专家忙得没空喝水、没空休息、甚至没空去卫生间……

王冰承担着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由于医护人员严重紧缺,最紧张时,他一人要负责6、7个患者。这些患者无一不是高龄、有其它基础病、其它脏器损伤、多脏器损伤以及细菌感染等情况。

新冠肺炎病情进展快,重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时刻都有可能需要气管插管等高危有创呼吸支持治疗,以抢回更多的生命。

“哪怕在平时,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治疗都属于高危操作,因为要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插管刹那,从病人下呼吸道“喷薄而出”的高载量病毒,很可能“逃窜”到防护设备上一个不经意的缝隙里,造成医生巨大的感染风险。

可就是这么一个极其高危的动作,王冰在正压头套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戴了N95的口罩,加两个普通面罩,就义无反顾地做了。“因为病情需要!”他说。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教授是全国知名的重症医学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他身先士卒,高危的有创手术总是冲在第一个。有前辈做表率,我们有理由退却吗?”与医护战友并肩战斗并向他们学习,让王冰备受鼓舞。“还有我们的护理团队,她们用挑战极限的毅力,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从不曾喊过累、叫过苦。”

有一次夜班,刚好三人对班,一名接受密闭式吸痰的新冠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吸痰管提示气道有痰痂,患者心率加速、氧合下降很快,已经出现了紫绀。

“必须立刻为患者吸痰!”张文丽迅速反应。可是密闭式吸痰两次后,患者仍没缓解。谢飞思一边呼叫王冰医生,一边准备了气道湿化液,与张文丽迅速将密闭式吸痰取下,充分湿化后改为开放式吸痰。经过2次紧急开放式吸痰后,患者面色变得红润,转危为安。

“太危急了!但抢救的关键往往就那么几分钟,她们要是不这样做,患者很快就会被憋死。”王冰回忆。

终于,第二天,这个患者就顺利拔管,成为王冰三人所在病区第一例气管插管、拔管的病人。

回想起来,他们也有些后怕,但更多的是为患者开心。“尽管暴露操作有几率会被感染,但是能从死神手中抢夺回一条宝贵的生命,我们都觉得非常值得”。

挑战极限 与疫情战斗到底

在重症隔离病房里,护士长张文丽也加入一线轮班,和谢飞思一起承担着最辛苦的工作。治疗、护理、照顾患者的吃喝拉撒……进去一次至少要10个小时。

人手最少的时候,一个护理人员要管8至10个病人。“值班只能全程跑,一刻都不能停下。”对重症护理而言,这已经超过承受极限。

除了要承担危重患者的专科治疗和护理,由于护工保洁人员稀缺,她们还要扮演临时护工的角色:为患者喂饭,喂药,日常清理;要帮助他们跟家人视频通话,不仅治疗身体的病痛,也疗愈着他们心头的恐惧与创伤;甚至还得身兼数职,变身“清扫阿姨”清理医疗垃圾,病房消毒清洁等。

出来时,防护服早已把全身都闷出了汗,脱掉后,全身又湿又冷,面屏上也全都是水汽。为患者吸痰等操作时,会产生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气溶胶,甚至看似简单的喂饭动作,都有着极高暴露风险……

身心几乎透支,“可是这口劲不能松啊!”

换班休息的时候,张文丽和谢飞思总是互相鼓励:“我们是重症护理单元的中坚力量,我们是来支援的战士,坚决不能倒下!” 随着全国各地支援医护的到来,一线医护的压力有所缓解;团队经过磨合,也逐渐步入正轨。

坚守在金银潭一个月,是王冰团队精神体力与疫情打持久战的30天,也是他们与医护战友肩并肩、患者心连心的日夜。

看到身边一大批共产党员,特别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这样的优秀代表,冲在一线、打在头阵、不畏生死、无私奉献,三位医护人员深受鼓舞。1月29日,王冰、张文丽、谢飞思郑重地向科室所属门诊二支部及院党委递交入党申请书。院党委和支部高度重视他们的积极要求,经请示市委组织部并报省委组织部同意,迅速启动了三名同志的党员发展工作。

2月1日,门诊二支部迅速履行完组织程序,报院党委研究批准,医疗队三人成为全省首批火线入党的中共预备党员。

2月22日,接受省市区卫健委统一轮岗安排,王冰团队结束武汉支援工作,平安归来。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我们觉得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医疗队三人均表示:“我们还要重回医院防疫一线,并把我们在武汉支援期间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同事们,在国有难、民有疾时接受党对我们的考验,一起迎接必将到来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