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滸傳》“神機軍師”朱武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天才小凡


朱武為何能排地煞第一名呢,看提問者的意思,似乎是說朱武憑啥能排地煞第一位,認為他排高了。而實際上,朱武在民間的粉絲很多,很多人都為他叫屈,說你吳用什麼玩意,朱武才是真的有本事,都覺得朱武的排名應該更靠前。在我看來,朱武排地煞首位倒是蠻合適的,看則貶,實際上是提升。



朱武是出場次序僅次於史進的好漢,而且名頭十分厲害,叫做神機軍師,想想看後來出現的梁山老大王倫,才不過是白衣秀士,朱武一下子就整個軍師名頭,還是神機軍師,單單這個名頭就足夠唬人。軍師在一個軍隊裡的重要性遠超一般武將,朱武有這個名頭在身,以後地位就低不了。特別是他一出場就與書中的疑似主角史進遇上,這如果水滸是圍繞史進展開的話,以後史進當老大,他妥妥就是老二。只不過很可惜,史進出場沒多久就被作者邊緣化了,理所當然的朱武也就淡化了,他後來排名再厲害,總也高不過史進去。

開始時候朱武的名頭的確挺唬人,但他出場展示的計謀卻絲毫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些窩囊。原來他與陳達、楊春二人落草,就想著下山撈點東西,不過卻要經過史家莊。那時候史進已經跟王進學了真本事,名頭甚旺。朱武的意思呢就是儘量避開史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軟柿子多的是,不必要去招惹名頭挺大的史進,然而陳達卻是一個愣子他就非要去找史進比劃比劃,結果不出意外被捉。終於到了朱武展示軍師魅力的時候了,本來以為他號稱神機,可以想出什麼計策既可以救出陳達,又能坑史進一把,結果朱武想出的卻是“苦肉計”。

說是苦肉計,其實就是找史進負荊請罪,跪地求饒,這計策實在平平無奇。史進本來就頭腦簡單,義氣為先,朱武來了一跪一哭再一捧,史進立馬就淪陷了,當即放了陳達,還與之交好。朱武這看似窩囊的計策還真是蠻有效的。實事求是的來說,朱武這計策並不多麼高明,反而還要冒很大風險,萬一史進不像傳言中那麼好義,正好可以把他們三個一鍋端了。不過朱武這種敢賭的勇氣十分佩服,在當時朱武看來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跟史進硬拼,那樣會搞個兩敗俱傷,救出陳達可能性不大,就算救出自己也元氣大傷。另外一種就是求饒,求饒要麼全軍覆沒要麼毫髮無損,朱武選擇了後者。這裡看的出朱武這人能屈能伸,膽色過人,但與神機關係不大。

朱武就這麼一露面,就過去了好多章回,待到再露面時,已經是他們快要上梁山的時候了。也許朱武是個倒黴體質,再次露面時,朱武又吃癟了。原來那史進因為之前與他們交往做不成良民,最後只得投奔他們,還做了他們老大。但是史進又是個熱血青年,為王畫匠打抱不平去刺殺賀太守,結果被捉。而朱武呢,亦沒有展示出多少神機才能,還是個束手無策。那賀太守可不像當日的史進那麼容易對付,也得虧了宋江他們,最終才把史進救出來。

而後在排座次之前,朱武總算在擒拿樊瑞的時候出了點小力,不過那場功勞主要還是公孫勝的,然後很快就迎來了排座次。排座次這是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規矩,最終結果出來就是那樣的。比如說本領高強出力也不少的孫立只排在地煞,比如盧俊義的僕人燕青都可以名列天罡,而梁山資歷最老的宋萬杜遷排名十分靠後……這樣一來排座次之前存在感不強的朱武排地煞第一位倒也沒什麼奇怪。

實際上,天罡裡面能人多了去了,存在感強的也很多,如果朱武排在天罡裡面絲毫不起眼,反而地煞第一位更加引人注目,這也為他以後大放異彩做了鋪墊。再來說朱武為啥要在地煞裡排第一呢,天罡地煞是個分水嶺,朱武名號裡就有軍師,他的定位就是出謀劃策的,這樣的人掌控個小山頭可以,一旦做大做強的地方他是絕對做不了老大的,如果地煞不安排他當老大,安排個別人,比如說孫立或者誰的,那這樣反而看起來好像朱武要輔佐地煞那個老大似的,那顯然是不允許的,索性就讓他直接做地煞裡的老大,直接對天罡裡的人負責,這樣反而利於控制。

也許是前面山頭太小,朱武無法一展生平所學,待確立了地煞老大位置以後,當了梁山參贊軍務頭領,朱武開始逐漸放飛,他作為盧俊義的主要軍師,在南征北戰中展現了應有的智謀,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軍師。當然了,這裡的放飛也是相對而言,這時候的朱武無論是跟過去的自己比,還是跟排名第三的梁山首席大軍師吳用比,都高明瞭不少。朱武逐漸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了地位,最後他的結局倒比吳用好很多,跟著公孫勝學道去了,神機方面他算不上絕頂,但他卻很可能修真成神了。


一覽眾河小


朱武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之首,他這個位置其實很微妙,比三十六天罡少一位,但是又是七十二地煞第一位。往前進一個就能進天罡,但是卻沒有在天罡,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梁山人物那麼多,偏偏朱武在地煞之首?


看了很多人都是按照書中的內容來評析,那我今天換一種思路,將眼光放到成書前。

  1. 施耐庵梁山好漢的名單主要取決於《宋江三十六人贊》和《大宋宣和遺事》兩本著作中。這兩本著作加在一起的好漢一共四十個。除了我們現在知道的已有三十六天罡以外,地煞再加上病尉遲孫立,一丈青扈三娘和摸著天杜遷,最後再加上已經去世的晁蓋,總共四十個。都沒有朱武,而以施耐庵的寫作快來看,三十六天罡的名單就用這四十個現成的人,多出來的放到地煞。七十二地煞除了孫立,扈三娘,和杜遷外還有六十九個人,那這六十九個人只能原創,那麼原創角色就只能在地煞。而朱武屬於原創角色,也只能遵守這個規則。
  2. 自古以文壓武。武將太多,就需要一個文官排在他們前頭約束他們,朱武放在這裡也是正常,朱武有映射朱元璋的意思,“地”是地上,是人間之魁,而朱元璋當時是明朝皇帝,自然人間第一把交椅要朱元璋坐,自然地煞第一交椅也是朱武坐。

  3. 是座次的原因。作者在沒寫成《水滸傳》之前估計已經把梁山的座次排出來了。當然是先排三十六天罡,後排地煞。那麼地煞的排位多少要參照天罡排位。由於天罡的地位高於地煞的地位,那麼天罡是四個領導階層,地煞次於它,那就減一個名額變成三個。而宋江和盧俊義是統帥,是整個梁山的領導,天罡可以有這樣的兩個人,那地煞就沒必要有也一定不能有。那麼這樣一看其實地煞的第一其實是相當於天罡第三這樣的比對參照的。天罡第三是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吳用是個軍師,那麼按照這樣的原則,地煞第一也應該是個軍師。那麼地煞有這樣的人物嗎?有,神機軍師朱武。那麼這樣座次對應原則朱武順理成章的成為地煞之首。
  4.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平衡。是個團 隊就要搞平衡。梁山雖然有天罡和地煞之分,但這兩個隊伍都是團體,一個大團體一 個小團體。地煞按照人數來說應該屬於大團體。那麼但凡一個出色的領導都不可能把好的人才全塞在天罡裡,讓地煞成為虛設,讓地煞無人可用。那麼這樣不利於團隊平衡。所以梁山採取“唯一”原則。什麼叫“唯一”原則?就是天罡地煞都有。這樣統籌兼顧,安撫眾人的心。我們看天罡有軍師吳用,地煞也有軍師朱武;天罡有法師公孫勝,地煞也有法師樊瑞;天罡有一流猛將關勝,林沖等,地煞也有一流猛將孫立;天罡有水軍李俊張順等,地煞也有水軍童威,童猛;天罡有獵戶解珍解寶,地煞也有獵戶孔明孔亮;天罡有都頭武松,朱仝,雷橫,地煞也有都頭李雲;天罡有提轄魯智深,楊志,地煞也有提轄孫立……從這些例子看出,天罡有的,地煞都有,但地煞有的天罡不一定有。誰叫天罡高於地煞呢?
以上四點就解釋了為什麼朱武是地煞之首了。施耐庵老先生排座次可謂是大費苦心。

最後再解釋一種可能性。假設有一天三十六天罡都出去了,不在梁山,有外敵攻打梁山,在梁山的七十二地煞可以禦敵嗎?軍師有朱武,可以信賴嗎?可以!法術有樊瑞,可以抵抗嗎?可以!武將有孫立,可以獨擋一面嗎?可以!再不行用凌振的火炮,可以讓時遷刺探軍情,受傷的要安道全醫治,馬病的用皇甫嵩來看,這麼多好漢都可以用上,而且完全夠用,七十二地煞單獨拿出去完全可以獨擋一面不需要天罡幫忙。這也看出朱武在地煞三個領導當中的重要性,以及領導能力。

朱武進地煞並不是因為領導貶低他,而是要讓他去另一個團隊發揮他應有的價值,是領導委以他重任的。所以朱武地煞之首,沒問題。


泠朔


朱武這個人可不簡單,沒上梁山之前人家可是少華山的老大“大當家的”。論其江湖地位朱武可是出道最早的黑幫老大。當年梁山前身王倫領導下的黑幫都沒有朱武勢力大,所以說朱武論起來算是黑社會經歷與資格最老的梁山好
漢。


說實話,朱武排在地煞星之首不住為奇,這個地煞星第一的位置看似很高,實際上他在梁山大排位上只不過畏懼第三十七位。因此,按照朱武的能力遠不止這個位置,也就是說他應該進入天罡星行列,並且名次應該在謝珍、謝寶、李應、穆宏之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朱武號稱“神機軍師”,他在排兵佈陣方面是個天才,雖然在梁山上畏懼第二副軍師職位,可是我認為朱武要比吳用高明多了,吳用都不認識的陣法朱武一眼就能識破。梁山大軍在於遼國作戰中,朱武起了確定性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說朱武應該算是梁山上謀略第一人。可是由於吳用是宋江的嫡系關係,朱武一直被排擠,沒有被重用。宋江只給了他一個地煞星老大的位置,朱武連天罡星都未能進入。


七十二地煞星其實只是偏將,三十六天貴星才是正將。正將和偏將在地位和待遇上是有差距的。用現在話講三十六天罡星屬於集團董事會成員,而地煞星是沒有資格進入董事會的。所以說朱武一位之差,地位就截然不同。

另外看朝廷對梁山好漢的賞賜就能看出來,三十六天罡星賞賜的都是金牌、御酒和紅錦。七十二地煞星則給的是銀牌和綠錦,沒有御酒。

所以說朱武這個地煞星第一和同參軍務頭領的職位,看起來很風光,實際上是有名無實。朱武的排位情況告訴我們,站對隊伍很重要。朱武的地煞星第一和天罡星僅僅一位之差,可是待遇卻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別。


算起來朱武應該屬於晁蓋的人,只可惜朱武本想大展宏圖的時候,晁蓋偏偏不明不白的死了。所以朱武被宋江冷落也是情理之中。你是晁蓋的人,宋江能重用你嗎?對不對,如今晁天王已去,你朱武只能認命,所以朱武論資論輩論功勞,本來可以上位到天罡星行列裡,就因為他不是宋江派系的人,所以只能屈尊地煞星第一的位置啦!


任馳贏天下


這個問題問的有些欠妥,若是改為諸位為何“只”排在地煞首位,就比較合理了,因為以朱武的能力和特點,本應該穩穩進天罡的,排在地煞——哪怕是首位,其實也已經是屈才了。

何以故?且聽紅塵君慢慢道來:

物以稀為貴,朱武乃是吳用的好替補

之前紅塵君在另一篇問答裡面已經從資歷,能力,功勞,派系這四個因素詳細分析過了,除了能力和吳用各有所長以外,其餘三個方面吳用都是完勝。

所以朱武是絕對沒資格和吳用比的,這一點朱武的粉絲們必須要清醒。

但是,能夠和吳用相比,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肯定,梁山能打的人很多,五虎將,八驃騎,十六小標將等等,但是說到運籌帷幄的,其實就他們兩個。

換句話說,如果說吳用是主力軍師的話,朱武就是替補軍師,所以後來給他的定位就是副軍師。

這是個極其重要的職務,其實權遠遠超過什麼解珍解寶張橫之類的墊底天罡,這也是宋江對朱武地位的肯定,只不過不希望吳用不舒服而已,畢竟文人相輕,同行相嫉。

跟隨盧俊義,立下大功

自從盧俊義上山之後,一般梁山再有行動都是並非兩路,宋江和盧俊義這一把手,二把手各領一路,而這大軍之中軍師是萬萬不能少的,吳用自然輔助宋江,而盧俊義這邊則是朱武。

而朱武也很好的完成了這個重任,尤其是他擅長陣法,這可是吳用都不懂的高級能力,幫盧俊義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般來說,論功行賞都是從上到下排,這叫領導的功勞,因此盧俊義這邊主帥盧俊義自然第一,而朱武就是第二,應該凌駕於一幹天罡級別的重將之上。

紅塵君說

綜上而述,朱武這個地煞首位,其實遠遠和他的能力和功勞不符,紅塵君的觀點,適合朱武的排位應該是天罡二十到二十五左右,也就是史進之後最好,正好史進乃是少華山老大,朱武位居第二,於公於私都非常和諧。


我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_^


在下紅塵如鏡,一個不正經的喜歡歷史的攻城獅,還簽約過幾本水滸小說。諸位若是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點贊關注轉發——這樣就能自動收到更多紅塵的文章啦,更歡迎留言聊天,紅塵君承諾每條必看必回,再次鞠躬感謝!(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塵如鏡


看看少華山的人物結構——朱武,安徽定遠人。這個定遠和鳳陽同屬一郡,都歸滁州,兩地相距不到百里。神機軍師朱武的名字就是在影射明太祖。朱為明太祖的姓氏,武字就是暗指明太祖的年號“洪武”。朱武其實就是“朱洪武”的縮寫。朱武的武器是“雙刀”。而在元明之際,刀劍的制式基本還都是遵從宋朝的制度。根據宋仁宗時由曾公亮、丁度等代表官方編纂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對格鬥兵器――刀的記載,分為八種名目,即所謂“刀八色”,分別是手刀、掉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而“手刀”的特點就是“前銳後斜闊”。根據出土的實物,宋朝手刀的刀尖上斜幅度較小,接近於平頭,刀身窄長,形成了民間所謂的“瓦槽刀”,也就是圖中的樣式:

宋朝手刀和西周玉璋。

再說明太祖御諱“元璋”,“璋”是上古的禮器。《說文解字》:“半圭為璋 ”。也就是說把圭從中破開就是璋。如果說“圭”的形狀像一柄劍,那“璋”的形狀就像一把刀。而“元”字則可以拆成“二”和一個“人”字。那手持雙刀的一代豪傑朱武,其實就是洪武帝朱元璋。

而朱武身邊的兩位好兄弟“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則是不言而喻,在影射明太祖的兩位生死兄弟中山王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陳達、徐達同名;而楊春與常遇春名中都有個春字——尤其是蛇精被稱之為“常仙”,這與“白花蛇”的諢名相同。

而且,在給梁山好漢排座次時,朱武的位置也很特殊——神機軍師朱武為七十二地煞之首,號地魁星——也就是人間豪傑的魁首——這也符合明太祖的身份。




《忠義水滸傳》一書雖然將時代背景設置在宋朝,但卻是反應元末明初的亂世。而身份仍舊成謎的作者施耐庵,卻有可能做過偽吳王張士誠的幕僚。張士誠起家於漕運,為人仗義疏財,起兵反元后最終成為割據一方的霸主。這與兩代梁山之主晁蓋、宋江的經歷類似。而由於張士誠的幕賓多是阿諛奉承之輩,所以就以“吳用”諧音“無用”來諷刺這些人不能輔佐張士誠成就帝王之業。

而書中的故事大多影射元末明初南方的戰亂。比如盧俊義殺史文恭影射徐義誣叛史文炳,致其冤死;

而菜園子張青開人肉包子鋪,房樑上掛著人腿則是影射張士誠據吳時參軍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這三個人恣意妄為。有人作三句半對其進行嘲諷:“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蔡葉(音諧“黃菜葉”); 一夜西風起——乾癟。” 後來,大將軍徐達破蘇州,這三個人都被俘獲,繼而被處死。有人將他們的腸子從腹中挖出懸掛於城頭,日久成為人臘。

而潘金蓮則影射張士誠婿潘元紹,潘元紹為人狠毒放蕩,在明太祖大兵圍住姑蘇城後,他逼死妻妾自己出城降明,但旋即伏誅,正如潘金蓮殺害武大,苟合姦夫,但還是身首異處。而最後潘金蓮的首級被拋於獅子樓上,則與潘元紹居於獅子林又遙遙相對。

入雲龍公孫勝影射張氏丞相李伯昇,二人都是江湖術士出身,而且是核心團隊的一份子。

除此之外,《忠義水滸傳》中的影射不計其數,而其精彩之處與其說是作者的想象和文采,不如說是拜其閱歷豐富所賜。

宋克執筆的《七姬墓誌》。啟王孫雲:“七姬志裡血模糊,片石應充抵雀珠。孤本流傳餘罪證,徒留遺恨仲溫書。”自注曰:“潘元紹為張士誠婿,士誠勢戚,元紹出兵敗績,歸家逼其七妾同死。焚其屍而共一冢,作此志銘。其文首稱“七姬皆良家子”,以下稱七姬之美姿容,識禮儀,感主恩,願同死等等,悉冠以“皆”字,一似田橫義士,重見於巾幗;秦穆三良,猶遜其慷慨。張宋諸賢,當時之鉅子,元紹殺妾後,尚有瑕為此,而三賢執筆,莫敢或違。其視七姬之就溢,相去僅一息之有無耳。文人生丁亂世,不得不就人,及其棧廄易主,終不能自獲令終。若張宋諸人,復見脅於皇寺僧以死,其尤可哀者矣。”


陳大舍


對於水滸地煞座次排名,一直爭議比較多。最出名的如宋江兄弟宋清的排名過於靠前,立下大功的時遷排位過低,登州派大哥孫立有著八驃騎的實力卻沒進天罡,坐了地煞第三把交椅等等。其實,相對而言,朱武的這個排名還是比較靠譜的。首先朱武有著能當“地煞第一人”的實力:


梁山上真正的軍師級人物,並非是吳用,而是朱武。朱武也是梁山上唯一一個精通陣法,善於排兵佈陣的一個人,在宋公明集團對外戰爭中立下不少戰功。論能力,除了孫立,放眼整個地煞,沒有人能跟朱武一較長短。就像地煞星第二的黃信,這個人純屬是靠關係混上來的。要本事沒本事,要資歷沒資歷,掛了個“鎮三山”的名號,卻一個山都沒拿下,反而被打的略帶狼狽,是真正意義上的名不副實。最後得靠於他上司秦明,同僚花榮,滑進了宋江核心體系,最終也被排在了地煞第二位,人生達到巔峰。朱武則跟他不同,人家就是憑著本事吃飯的,會帶兵,會擺陣,江湖上有名號,做人也有聲譽,會動腦子,不管在少華山還是梁山泊人家都能靠著自己的能力混的風生水起。最後跟著公孫勝出家,怡然自樂,結局也不錯。這就是人家的能力使然,智商在線,情商也在線,這樣的人放在過去混的開,放在如今也能幹的有聲有色。


另外一點,少華山這哥幾個名字比較有趣。咋們知道《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而這其中就有點門道了,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作者精心安排:第一,明代皇家姓朱,明太祖也稱太祖武皇帝,這個梁山地煞扛把子名字就叫朱武;第二,少華山二當家陳達,三當家楊春。這名字也有貓膩,明代開國元勳,第一將屬徐達,第二將也是常遇春。這樣就一目瞭然了,但是作者如此起名是隱有所指?還是巧合之下?相對而言,特意而為的概率大一點,畢竟施老爺子成書時候的客觀環境在那裡放著;但也不能說一定就是這個意思,畢竟咋們也只是推測,並於真憑實據。綜合來看,朱武能排地煞第一是絕對的能力所在,是靠自己智商情商爭取的,並非高估或者低估,這個位置正合適。

侃了這麼多,你們誰來幫我摁一下施老爺子的棺材板啊,我頂不住了。😂認真寫每一篇文章,回到每一個問題。我是小逸,感謝大家的閱讀評論,喜歡的話點點關注,支持一下小逸,謝謝大家[大笑]


涼州牧001


水泊梁山英雄大聚義時,積聚了108條好漢,以馬軍、步軍、水軍以及總部和特戰、後勤系統的將佐居多,文職人員其實屈指可數,也就吳用、朱武、樊瑞、公孫勝等人,其中樊瑞和公孫先生是以法術著稱,在計策、謀略上能可圈可點的,就只剩下鄉村教師吳學究和神機軍師朱武了。

朱武,原是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但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此人成名較早,一出場就光彩照人,在吳用和晁蓋等人在密室謀劃劫取生辰綱時,朱武早就逍遙自在少華山了,前呼後擁,儼然一個黑社會老大,就連當地官府對其也是徒呼奈何。

授銜授職務時,書中開篇就已是少華山大寨主,水滸中出場最早的頭領之一,手下是跳澗虎陳達和白花蛇楊春,並擁有五七百個小嘍囉的朱武,僅排名七十二員地煞星之首,英雄榜上總體排名第三十七員,職位為同參贊軍務頭領。

從書中朱武對水泊梁山所作的貢獻,特別是自征戰開始,作為第一軍師的吳用,已經徹底失去作用,遼國所擺之陣都看不出個所以然,更無破敵良方,吳用所起作用只是替宋江出些不入流的陰謀詭計,耍手段將梁山泊看中之人搞到山上,壯大了宋江的人才庫,帶兵打仗吳用並無卵用。

反倒是在山上得不到重視的朱武,和副先鋒盧俊義搭擋,在腥風血雨的戰場上大放異彩,其風頭完全蓋過了吳用,事實上,自征戰開始,戰場上的吳用,真的成了一個可用可無的無用之人,這對一個軍師是個絕妙的諷刺。

打芒碭山,由於史進的冒失,本想借芒碭山之戰揚威,沒想到反而把自家嫡系部隊都填了進去,還要梁山本部宋江親率人馬前來收拾殘局。

芒碭山吃了敗仗,讓朱武這個少華山的主心骨,神機軍師黯然失色,給梁山泊頭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是朱武被安排進地煞行列的原因,儘管排在了七十二地煞之首,但終歸和三十六天罡失之交臂。

梁山泊貌似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四人常委負責,但實際上卻是宋吳領導體制,如同宋江要打壓一下像林沖這般具有老大氣質的好漢,吳學究也會打壓有著軍師氣質的朱武。


朱武綽號,神機軍師,本身就犯了吳用的大忌,讓自視能神機妙算的吳用非常不爽,如同武松是打虎將,卻被和老虎一根毛的關係都沒有的李忠冠以“打虎將”的頭銜,讓真正的打虎將武松情何以堪。

知識分子歷來喜歡玩陰的,吳用也並非道德高尚之人,為賺取朱仝上山,就連年幼的小衙內都不放過,命李逵用板斧直接咔嚓,授銜授職務時,朱武自然就打落到地煞中去了。

在梁山泊,朱武職務是同參贊軍務頭領,說白了是副軍師,其地位遠低於吳用,表現的機會廖廖,幾乎無計可施,所以混得很窩囊。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在山上被打壓的朱武下了梁山,卻突然大放異彩,展現了驚人的才華,作為陣前軍師,多次協助副先鋒盧俊義破敵,朱武得以光芒四射,其風頭徹底碾壓了智多星吳用。

大戰幽州,雖說吳用同在軍中,但在與兀顏延壽小將軍對峙時,敵方一個小小陣勢就讓吳用束手無策,其表現卻是:“急切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便去打得?”

最終,破解太乙混像陣、河洛四象陣、循環八卦陣陣勢的就是朱武,連兀顏小將軍心中都大為吃驚,心中忖道:宋兵之中,必有人物!這是朱武一生最輝煌的時刻。

吳用在使用小的陰謀詭計的時候不錯,但在大局上特別是在軍事對峙,需要運用陣法時,就遠遠不如朱武了,朱武的軍事才華,是吳用所遠遠不及的。

朱武在少華山當黑社會老大時,吳用還是鄉間私塾的一個小學教書匠而已,這一點不可同日而語。

朱武文武雙全,儘管武藝並不精熟,但通曉陣法,很有謀略,書中說其智可張良比,才將范蠡欺。

為了拉攏自己的支持者吳用,打壓曾經是少華山頭領的朱武,宋江把吳用排在了第三高位,卻將能力更強的朱武直接變成了地煞,英雄排行榜上僅位居第三十七條好漢。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朱武能排地煞第一,邏輯文史姨推測完全是因為施公迫於朱八的壓力故意而為之的,幸好,朱武后期的表現雖然達不到軍師的要求,但也足夠神機了~

少華山四人組的名字很有意思:史進、朱武、陳達,楊春。施公生活在元末明初時期,也有人說他曾伺候過張士誠,但張士誠優柔寡斷還是被朱元璋吞了,所以施公也沒有理由去伺候朱元璋了。由元到明是朝代的開始,也是歷史的前進,所以讓史進成為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並且讓他加入了少華山,或許也有此意吧。而洪武是朱元璋的年號,那麼朱武就有朱洪武之意了,像旱地忽律朱貴和笑面虎朱富這兄弟倆則是明褒暗貶之意了,朱富貴算得上是對洪武大帝的誇讚,老虎和響雷則是對朱八的諷刺了(朱仝諧音“誅童”,說的是誤失小衙內的事情,和朱八關係不大),畢竟朱八這個笑面虎曾從張士誠身邊挖走了元老李伯升,而朱富“陷害”李雲上山正是應了此景。朱八的兩個好基友徐達和常遇春就變成了陳達和楊春待在了朱武身邊,虎頭蛇尾的綽號安排又間接黑了朱八一把。

所以,既然《水滸傳》是以宋江起義為藍本,就算施公要學俞萬春那樣吹捧統治者,他也萬萬不能把宋江的位置動搖了,所以我們就能發現在上山前壓根就沒什麼表現的朱武居然能排在地煞首位,還是梁山的副軍師,簡直不可思議。

當然,從神話的角度來講,朱武是地魁星下凡,所以理應排在地煞首位,這沒毛病。

接著我們來說說朱武的能力。朱武在剛出場時施公就為其設定了一個武功不高但卻精通陣法的標籤,可直到大戰芒碭山時朱武才有機會施展他的佈陣及指揮能力。理論上來講兩方對壘法師水平高的那邊一定是勝者,但施公並不想將他打造成純粹的神話小說,所以有時總讓公孫勝掉線,讓樊瑞提著流星錘去衝陣,而對朱武而言,想要讓他刷存在感的方法就是讓他做一個破陣佈陣的大師了。所以在徵遼時,耶律家和兀顏家的所有陣法皆被朱武看破並且做好了應對方案,可憐兀顏延壽初出茅廬自信滿滿,僅僅一戰顏面盡失從此心裡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

不客氣的說,若朱武不在,公孫勝、樊瑞法力值不夠,那梁山想破遼軍的陣法估計只能依靠凌振的意大利炮了,先不說這炮打的準不準了,就算移動或者是彈藥的儲備也是個問題。

所以,朱武的作用性就很明顯了。

同樣的,在徵西時,奚勝部下世人聞所未聞的變種六花陣,也只能朱武能佈下八卦陣將其擊破了。

徵南時朱武依然作為盧俊義方的軍師一起行事,但很詭異的是在攻打昱嶺關時朱武居然沒有組織盧俊義派3000兵馬探路的昏招,導致六員頭領陣亡,無數士兵慘死,從這個事例來看的話,朱武並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軍師。

最終朱武選擇了去羅真人處修道,和樊瑞、喬道清、馬靈等人互為師兄弟,最終幾人可能飛昇成仙了,所以就算金兵打進家門,幾人也再沒出現過。


昱嶺關幾人的犧牲,還有其他深意,我就不重複說了。


邏輯文史游


吳用人如其名,沒啥大用。用點兒奸計還每每被人識破,差點兒害了兄弟性命。偽造書信救宋江,被識破宋江差點送命。假扮道士題反詩賺盧員外上山,被管家將計就計告發。盧員外差點兒掛掉。智取生辰綱還算漂亮但用人不當,幾個月就破案了。 打遼國人家擺了幾個陣法,軍師還不認得。沒辦法請來了朱武。神機軍師名至實歸,這才是真正的作戰參謀。


四諦三乘


一來是因為他沒有站隊,沒有站在宋江這邊。宋江自然要打壓其他勢力。

二來,一山不容二虎。吳用作為宋江身邊的紅人 ,沒有理由會讓上一屆留下來的軍師搶自己的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