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董其昌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

Heavn123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晚期大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等职。其书法平淡古朴的风格,对后世书法影响较大。董其昌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有他自身的书法水准为基础,但这不是主要的(同时代他不算最好),主要得益于一个人的赏识。这位伯乐不是别人,正是——康熙爷。


沙孟海先生在他的书学扛鼎之作《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董其昌的书法水平并不比同时代的那些知名书家高,只是他的运气好,他的作品为清代康熙皇帝所喜爱,一时臣下,莫不追随。真是一语道出真谛。

沙孟海更指出,艺术的真价值并不能跟作者名望相提并论。他认为张瑞图等人的书法水平完全不在董其昌之下。至于董其昌与黄道周、王铎相比,则是丑女比西施。

其实不止沙孟海这样评价,清代康有为在他的书论中也认为董其昌书法“局促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附图:董其昌大字行草书法《仙坛记》)

然而清代康熙爷却独喜欢董其昌书法,悬挂寝宫,朝夕观摩,并以他的字为帖,反复揣摩练习,称赞说:“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非诸家所能及也……”又说:“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康熙自己的书法字形,几乎完全出于董其昌的路数。

总之,就像王羲之受到唐太宗的喜欢而成为千古书圣一样,董其昌也因为康熙爷的推崇,使得其书风风靡一时,皇宫大臣纷纷临摹,这样名气越吹越大,最终成了一代宗师。区别是:王羲之是全凭实力,董其昌有些靠机遇造化。

各位读者朋友怎么看?如果没有康熙爷,董其昌还能那么出名吗?欢迎参与讨论。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


麓风轩


【文藏来答】董其昌能开拓眼界成为一代宗师,是得益于万历年代的收藏环境。

董其昌草书《临张旭怀素高闲草书》手卷

万历时代,民间收藏风气盛行。师友圈有很多收藏家与古董商(如韩世能、莫如忠、莫是龙、陆树声、项元汴、吴正志);董其昌老师韩世能藏有陆机的《平复帖》;董其昌老师莫如忠(1508-1588),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自叙帖》、苏轼《寒食帖》;项元汴藏有王羲之《官奴帖》、顾恺之《洛神赋图》、米元晖《云山图》等。

董其昌成为大师的一个特别经历,就是他生活在这个万历时代,民间的收藏基础很好,这个关键时代的影响是什么呢?在千禧年公元两千年的时候,《时代》杂志做了一个全球的历史学者的询问:“假如你可以回到过去,在过去的2000年里,你会想回到什么时候,回到什么地方?” 结果美国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回答说:“我最想回去的地方是16世纪的江南。”

董其昌书法作品

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由孝宗朱佑樘始,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当时这个时代,在历史学家眼中就觉得那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最有文化、最有品味、最有这个生活情趣的一个时代。那董其昌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董其昌《录秦观(王诜)蝶恋花词》

这个时代有个好处就是能够接触到很多朋友,有很多古董商。你看,乾隆收藏的国宝,当时都在皇宫里面。所以我们能看到故宫里面这么多好东西。那万历时代的这些国宝在哪里呢?在民间。所以乾隆时期你看到的一些东西在万历年代的时候,是在各个收藏家、古董商这里。这对文人是个幸事。

董其昌书法作品

董其昌能够在各个家里看到优秀的作品。例如韩世能、莫如忠、莫是龙、陆树声等,这些人都是他家乡的人,董其昌自己也有做古董的买卖。所以他在那个时代,接触到很多好的作品。因为能够接触到好的作品,能够到到他们家去临摹或者借来临摹,所以眼界大开。眼界开了后整个境界就跟别人不一样。我想这个也是董其昌成为大师的一个原因。


原文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11月刊189期《何国庆:董其昌成为一代宗师的过程》(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文藏


董其昌,明清时期的书画颇有影响力,其画山水初学黄公望,后宗董源,并综合宋元诸家之长,其山水画,气韵秀润。潇洒生动,然而古人称其笔力柔美,结构松懈。于清代后他的声誉高,影响力甚大。

其书法,工行楷,跨绝一代,自述十七岁学书,始学颜真卿,虞世南,尔后了。认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钟繇的“宣示表”三年自谓逼古。随后在一次游历中发觉王羲之的“官奴帖”,自此方有大悟,渐人佳境,有所得也。

古人云:其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也云:大有李邕,虽小下晋人一等。有云:书法圆劲苍秀,兼颜骨赵姿。

喜欢用高丽笔作字,浓淡间不失山阴书意,时兼素师之劲,所谓张草善肥,素草善瘦者也。

清人康有为云:其书俊骨逸韵,足多耳,然局促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婦。

从古人的评价,可知墨有芳韵,而姿媚如女人,其字灿烂,在雅气之上,胜在妩媚动人心弦,其画其书。皆在上乘,绝妙之品。



狂喜淡墨a


董其昌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有很多的原因,各行各业中一个人获取成功都不是单一的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归结了一下董其昌成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天资、际遇、努力、

首先,说说董其昌的天资,董其昌在曾经回忆说,他年轻时参加会考,因为字迹差由第一名变成第二名,于是刺激他发奋学习书法。初学颜真卿的《多宝塔》后学虞世南的书法,后来觉得唐人的书法不如晋人的书法,于是又取法晋人《黄庭经》和钟繇的《宣示表》等帖。苦练了三年,自认为已经写得很像晋人了,自我感觉已经超过文征明和祝枝山了。历史上那些能开宗立派的大师,哪个不是天资聪慧的,所以董其昌的天资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第二,说说董其昌的际遇,董其昌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重要的一个人,嘉兴天籁阁的阁主项子京。项子京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当中最大的收藏家了,他的天籁阁收藏的古代法帖,比起我们现代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不差的。《神龙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中秋贴》、《自叙帖》、《苦笋贴》、《张好好诗》、《韭花帖》、《黄州寒食帖》、《松风阁贴》、《蜀素帖》、《苕溪诗帖》等这些耳闻能详的名帖,您能想到这些都是500年前天籁阁的收藏品吗?而且这些还只是阁主项元汴的收藏的一小部分。董其昌在20-35岁之间,人生的最好阶段在江南一带做家教,因此认识了项子京的儿子,进而又结识了项子京。

项子京是个大收藏家,也是个大商人,看人很准,非常欣赏董其昌的才华,也原意结交他。项子京经常约董其昌去他的天籁阁一起品鉴那些古代法帖,还允许董其昌在天籁阁临摹学书。这种际遇历史之上又有几个人如此幸运,看真迹与看碑刻拓本绝对是不一样的概念的。因此那个时期董其昌废寝忘食疯狂研究古人的笔法,这对他之后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他自己曾经说:“尽发项太学子京所藏晋唐墨迹,始知从前苦心,徒废岁月”。

后来他中进士后又遇到了韩世能,韩世能是他在翰林院的老师,也是个大收藏家,常常将收藏的历代法帖真迹拿与他临写,这其中就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等真迹。后来又结交了苏州的收藏家吴廷,得以见到和临习更多的古代法帖。这些机遇普通人能有其一,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他却能有这么多的机遇,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三,说说他的努力,其实这个不用多说,上面那么多的机遇,如果每次不努力临学古帖,机遇也就不是机遇了,我们常说机会是给努力的人准备的。机会降临时你没有努力,那这几就会对你而言就不是机会了。

所以,董其昌能开宗立派是有原因的,绝对不仅仅是后来清朝的皇帝对他的喜欢那么简单的。

我是翰墨今香,我喜欢书法,关注我的头条,愿意与您分享更多书法资讯。


翰墨今香


简单了解一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后谥“文敏”,晚明时期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那么董其昌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宗呢?其实从董其昌名字中的“字与号”就可以感受到其成为一代宗师的才华,

可以这么说明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帖学大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在继承宋、元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多种丰富的面貌特征,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之所以董其昌可以成为书法一代宗师原因如下,



其一:比如明代晚期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在书坛中则呈现出更加异彩纷呈的局面,此时诸家并立,书风各异,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倪元璐、徐渭等均为一时之佼佼者。可以这么认为是明代晚期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才更主动认可书法艺术,这就是所谓的“人们的审美态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价值”,


其二:董其昌师出有门,他习书从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入手,遍临晋唐宋元各家;其书法艺术天赋,在注重古意、吸收古人精髓的同时,又力图做到为我所用,融会贯通。董其昌书法生拙秀雅,融王羲之的秀逸与颜真卿的朴拙于一体,有“楮墨空元透性灵”之誉,又有“姿致中出古淡”之评;

其三:独到的书法见解,董其昌反对馆阁体的工整规范,与米万钟、邢侗、张瑞图合称“明末四大书家”,并通过努力,力矫吴门末流的陋习,使苏、松的书法得以重新振起;同时,对帖学也颇有研究,刊刻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综上所述,这就是董其昌成为一代书法宗师的原因。



诗夜城主


董其昌,擅书画,工诗能文,位列“晚明四家”,尤得力于米芾。董字风神萧散、疏宕秀逸,对明末及清代前期的书坛影响巨大。其书法美学主张“巧妙与古淡”,摆脱了晚明的拟古之风,进而强调书法艺术的个性表现。

董其昌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所谓巧妙在于用笔用墨,用笔当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当无矫揉造作之感;用墨秀润,墨色超越前人,淡墨书法风流萧散,于不经意间求韵趣。

以巧妙为本,“以奇为正”是为结字原则,力求达到"迹似奇而反正"的王字境界,与元代以来崇尚规矩体态的理念不同,故取法米芾,上追晋韵,以其奇宕新变求书之巧妙,力避呆板平正。

董其昌重视映带照应,追求章法布局上的巧妙,大小错落,随手而出,气韵生动,不背离法度,无刻意造作。学古能变,自出新意,提倡“字须熟后生”,以此避俗。

董其昌以古淡为书法美之极诣,书得自然之天性、天真浑朴为要旨,以天真烂漫,简淡古朴为特色,强调非人功可致,他高出时人而开启了有宋一代的书风。

董其昌是南宗画的倡导者,其南宗画也以淡为主。董其昌精研禅理,与老庄哲学的虚静无为为本,提倡淡泊的人生态度,以禅道哲理入书画,追求心中无物、清明澄澈的精神境界。

翁方纲说:“董华亭以禅理论书,在透无上妙谛,固是前人所未能到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